《小婦人》作為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半自傳體小說,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卻成了打動無數女性的成長經典。
這部小說創作背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講述了馬奇家的四姐妹——梅格、喬、貝斯和艾美,性格迥異,各懷才藝。梅格端莊美麗、喜歡安穩;喬獨立自由、熱愛寫作;貝斯嫻靜乖巧、喜愛彈琴;艾美甜美開朗,渴望進入上流社會。
從左往右:梅格、喬、艾美、貝斯
她們家生活艱苦,父親從軍,但在母親的教育下,她們友善樂觀,堅忍向上,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變故和挫折。書中處處顯現活潑,少年人的天真、純潔、勇敢和對未來的遐想,時時令人感動。
喬很獨立,她想通過自己的奮鬥,撐起自己的家庭。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那樣做的。細讀她,你便明白,她的放蕩不羈愛自由,是她想要用自己的才華,去為家人拼出一片天。
我要以自己的頭腦作武器,在這艱難的塵世中闖出一條路來。
作為家裡的二女兒,她有著男孩一樣的心思,她希望自己是個男孩,可以和父親一樣去從軍。她離開家去紐約闖蕩,希望能靠自己的小說改善家人的生活。在得知父親生病,母親需要前去照顧後,她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長髮賣了給母親當盤纏,在送別母親時,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卻又在無人時,默默為不再的長髮哭泣。她像一根蠟燭,燃燒著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照亮自己的家人。
小說裡最令人唏噓的大概就是她和勞裡的愛情。看到她和勞裡的相處,愉快又輕鬆,眼裡都是真摯純潔的感情,幾乎很少會有人否定他們在一起,怎麼看都覺得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但不管勞裡怎麼請求,喬都不能接受勞裡的求婚。她無法想像自己捨棄自由,去成為一個每天面對柴米油鹽的家庭主婦生活。她還做不到,至少她認為自己無法勝任。她也不是不愛,而是她對家庭自有的責任感,讓她不敢在姐妹沒有著落前,先被生活束縛了。只有自己的家人先過好了,她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不得不說,在生活方面,喬需要長大,但勞裡沒有等到那時候。
喬,你就像一個帶殼的慄子,外面多刺,內裡卻光滑柔軟。要是有人能接近,還有個甜果仁。將來有一天,愛情會使你表露心跡,那時你的殼便脫落了。
人們常說,對的人要在對的時間才會遇到。也許就是因為時間對了,教授才成了喬的那個對的人。正是因為錯失了勞裡的愛情,才讓喬學會去珍惜愛的人。也許有人會感嘆,喬所選擇的教授,並沒有比勞裡好;也有人會感動,即使教授一無所有,喬還是接受了教授,接受她所認定的愛情。
愛情裡終究是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成長,而不是像勞裡所承諾的:「我會成為一個完美的聖人,因為你想把我變成啥樣都行。」教授給了喬自己想要的模樣。
這才是喬呀,那個認定了一件事,就會義無反顧的倔強女孩。
也許你會感嘆她與勞裡的愛情,沒有善終;也許你會對她的任性嗤之以鼻,也許你還會說,不是挺堅持自由的嗎,最後還不是一樣要結婚生子,感慨家庭的美好。不可否認的是,她作為一個平凡女孩對生活的抗爭,她最後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小婦人》,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的美滿家庭。
《小婦人》用樸實無華的寫實手法,將四姐妹的命運展現在我們面前,也是在向女孩們傳遞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就像書裡說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靈魂和心靈,她們不止美麗,也有雄心和才華。」
每一個活出自我的女人,才是不負愛與自由。也許會有折騰、也許會很煎熬,但那是每一個當下,聽從心的選擇,愛與自由都想要,在愛中活得自由,在自由中享受愛。
你看懂了喬心中的詩與遠方了嗎?那是一份捨棄自己的安全感,努力為家人尋找庇護的倔強。你是否也懷揣著詩與遠方,卻困頓於結婚生子?做好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就行。
「我是頭條品書官風幸子,打開今日頭條,搜索「免費書單」,和我一起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