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詩和當下的苟且(小說)
又是一年的開學季!
8月25日早8點,小城江州南門的實驗初中。陽光給這個佔地203畝的學校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西邊是南北並排佇立著的是5棟四層樓高的教學樓,同時容納著近100個班級。江州三分之一的初中生在這裡就讀。東邊是行政樓,也是四層的高樓。後邊就是標準化的操場,操場旁邊是一座的小土丘,植上了花草樹木,蓋上了小亭子,放置了玲瓏有致的5塊假山石,上面分別刻著"勤學"、"篤志"、"退思"、"精進"、"致遠"這些大字,使得這座臨時加蓋起來的小山坡登時有了文化的加持,文明的依託。
又到了新學年的開學季。行政樓前都是去參加會議的教師們,經過近兩個月的休養生息,一個個都臉色紅潤光潔,帶著一個暑期未見的新鮮與久別重逢的欣喜,都如小土丘上傳來的雖已過秋,仍然宣誓主權、不肯退位的鳴蟬一般,嘰嘰喳喳,喋喋不休。可是,只要,只要那麼一兩個星期,他們的紅潤就會悄然退去,他們步伐既疲憊又不敢放慢,他們的嗓子既低啞又混雜,他們輕快的步履,挺直的脊背,仿佛背負了沉重的包裹,將統統不見。
會議室的主席臺上,滿滿地坐了7個校長,正中間的是學校的老大。他身形高大挺拔,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眼睛小而有神,神態自信而從容。
緊挨著的是管教學的老二,所有的副校長中,約定俗成,教學為上,大權在握。他身材瘦削,皮膚白皙,為人低調。他堅持奮戰在一線,大量的行政工作擠壓的是批改作業的時間。他每天用有限的時間去備課,極少的時間選擇性地批幾本作業來了解學情。他常說上好課是教好書的第一要義。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只有教師能有源頭活水,教給學生的才能是滿滿的一杯又一杯的水。
在教師們的心中,這兩位校長的組合,真可謂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老大定基調,老二擬策略。老大大刀闊斧,力排眾議,推行教學改革,老二小心翼翼,穿針引線,竭力彌補改革過程中因脫離地氣而造成的隱患。如果說老大是將軍,老二就是大內總管。
會議的開始,照例是老大充滿激情的開場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同志們,教師在新時代是一個怎樣的職業呢?是一個越發受到重視和受到尊敬的職業,新的學期,我們的口號是"工作著、快樂著",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創新,改變理念,勇往直前,一切的固步自封,憑經驗填鴨式的教學,都有違創新的理念,都將遠遠落後於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而在這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將褪去職業的倦怠,實現自身價值,實現職業的快樂和幸福感。
老大這樣說著的時候,臺下教師們的議論聲如同大海的漲潮,由遠及近,由微小而漲大,有性格外向開朗的老師聲音嘹亮不加掩飾地笑出聲來:"太理想化了吧,可能嗎?還工作著、快樂著,現在教師還能是個讓人快樂幸福的職業嗎?"
遠遠地老大的目光便聚焦過來,他笑眯眯地說:"同志,我們要心懷遠方,這也就是我們大力推行教學改革的原因,科學的教學方式才能讓我們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脫離苦幹,實現巧幹。我們要依靠教學改革,把我校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學校,把我們的老師培養為教學的專家,老師們便開心地未置可否地笑了起來。這笑聲裡有期待,有無奈,有笑老大的天真,也有對現行教育的失望。
從心底出發,老師們尊敬老大,他總是這樣躊躇滿志,總是洋溢著正能量,在他身旁工作,不由自主會受到感染,會充滿了激情和力量,那些在心頭盤旋的負能量,就會悄然而逝。
老二移過了話筒,輕輕咳了一聲,示意自己要發言:"各位同志,校長呢談了美好的願望,只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更要我們腳踏實地地奮鬥。希望我們熱愛自己的事業,只要有愛的付出,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穫。話又要說回來,怎麼評價一所學校的優劣呢?還得靠成績,還得靠全體教職員工努力拼搏,你們的全心付出就是我們江州實驗最大的財富。教育的改革不會平白無故成功,改革初期更需努力。"
偌大的會議室陷入了沉寂,每每總是這樣,老大激情澎湃描繪著詩和遠方,老二趕緊殷殷叮嚀拋出眼前的苟且,是啊,誰又能切割了這個時代呢?你不得還在這個社會裡混嗎?不得計算著小數點之後的數據,錙銖必較地說著誰高誰低嗎?很多教師在這個問題上的小肚雞腸連自己都看不起。
其餘的校長逐一發言,對各條線工作總結了上學期的不足,談了新學期的構想,會議的第一個議程結束了。但中心詞無疑分別是老大和老二的"改革創新"和"努力奮鬥"。
第二個議程是從別省請來的一個心理學專家。主要談的就是"新形勢下教師如何規避風險,保護權益"。先列舉了近年來高頻發作的師生矛盾,並引發了觸目驚心的悲劇。再分析了產生悲劇的原因以及規避風險的舉措。但本質的原因又有誰願意正視呢?誰不願意和諧?誰不願意其樂融融,當下的選拔人才的機制就是這樣的殘酷啊。高速運轉著的教學催生著教師群體的悲劇。放手不能也不甘,不放總有些事故在腦中警鐘長鳴。恐怕這也是當下佛系教師越來越多的原因。而教育的問題顯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今夏熱播劇《小歡喜》、《少年派》,正是一群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教育問題的深沉思索。
散會的時候,與來時的嘰嘰喳喳不同,氣氛顯得有些沉悶。展望詩和遠方,卻只能在現實的泥沼中苟且,怎麼辦?答案只能期待未來。
哎!又到了一年的開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