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學故事《夏風》:願你依然嚮往詩與遠方

2020-09-03 淺歌人

《夏風》 (文:淺歌人) 2018.3.1

八月中旬,小喬幹完了最後的農活,百無聊賴地坐在屋頂,清涼的夏風吹著他,他卻感到寂寞。弟弟還小,父母都不在家,農務也只能他幫奶奶做了,也許是忙起來沒有感覺,如今沒事做了反而不自在。每天的黃昏,他喜歡拿很多曬乾的花生到樓頂一個人吃,奶奶寵他,也由他吃。

小喬今年高中畢業了,分數比平常的模擬考高了三四十分,出人意料地進了名牌大學。可是這卻讓他高興不起來,他還沒出過遠門,也不想出遠門,他的朋友基本都留在省內,而他對名牌大學也不感興趣。朋友基本都去打工旅遊了,他的心空落落的,事實上最關鍵的卻是一年戀情的結束。

十幾年來,小喬的夏天都是在家度過的,奶奶老了,他不忍心讓她一個人做這麼多農務。不同的是,小喬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也有了去遊歷的自由,可是他卻沒有錢,甚至不會騎摩託車。小喬不玩遊戲,平時的娛樂方式主要就是看看電影,如今經過高中的奮戰,他已經陷入了片荒期。

那天他一個人出去騎行,目睹了一場車禍的發生,一輛麵包車撞死了一隻狗,不知道為什麼,這件小事對他影響很大,讓他久久不能平靜,許多夜裡,他會夢到自己就是那一隻鮮血淋漓的狗。十幾年來,小喬生活得很本分,也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績,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始終活在一個牢籠之中,從來沒有掙脫。


似乎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可是小喬就這樣離開了,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原本光輝燦爛的人生道路。家人朋友是冬天才知道這件事的,按理說他們是不會知道的,是小喬在家留下的一封信,坦白了事實。小喬的退學,或者說不去上大學,讓他爸媽氣得半死,他們只能瞞著小喬奶奶,說是小喬在學校過年了。木已成舟,也只能勸勸小喬回家了。

小喬第二年夏天回來了,在浪漫飛揚的夏風之中,如往常一樣幫著奶奶幹農活,奶奶仿佛突然老了很多歲。小喬帶著一年來存下的一萬塊錢,說是自己讀大學做兼職賺的,給奶奶買了很多東西,奶奶知道兩姐弟讀大學花費大,叫他不要買。小喬想到這麼多年,奶奶對錢的使用,不禁心頭一酸,流下了淚。小喬以前在學校的普通花費,對於奶奶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奶奶從來不會買超過五塊錢的水果,她對錢的概念還停留在上世紀,然而她不知道現在錢已經不值錢了,也許只有在她的手中錢還值錢。

終究是瞞不下去的,小喬的父母很快回來了,出人意料,沒有太多責怪,父子倆喝著小酒,聊著不知道是什麼的話題。夕陽緩緩瀉下餘溫,小喬看見廚房裡的母親默默擦著不多的淚水,沒有走上前去。爸媽回來還帶著另一個任務,裝修房子,小喬走的時候,他們只給他一個要求,早點帶個老婆回來。


那個夏天,小喬去看了很多朋友老師,他買了自己的摩託車,也是騎摩託車回來的,當初那個乖乖的優秀學霸已經蛻變成了一個標準的風流浪子,也許這才符合他詩人的身份,但是小喬始終沒有通過詩歌賺到錢。順便說一句,小喬初三開始寫詩,到了高中,成了有名的青年詩人,別人這麼稱呼他,他也這麼認為,小喬覺得自己寫得很好,也許就是個人風格太強了,別人不理解。朋友老師是早就知道他的事的,他們支持他,羨慕他,卻從來沒有勇氣,對啊,誰會有勇氣呢?小喬的瘋氣畢竟在心中憋了十幾年。

過年的時候,小喬也回來了,這回也不藏著掖著了,除了對奶奶,所有人都替他瞞著。也許是太罕見了,大家都很難接受不了,一個大好前程的大學生墮落成一個不羈的社會青年。小喬十幾年的良好形象沒有被破壞,大家還是喜歡他,詢問中更多的是溫情,當然也少不了逼婚,畢竟十九歲的年紀,也不小了。不同的是,大家已經把他當一個普通人了,也沒有人再提起名牌大學生這個事,他們知道他還是個好孩子,只是失去了大好前途……


鬥轉星移,小喬都會在冬夏的「假期歸來」,四年就這樣過去了,小喬還是沒有帶一個老婆回家,奶奶也不種地了,姐姐畢業後留在江蘇發展,朋友基本上都沒有回到家鄉工作,而是在大城市打拼。看遍了世間的黑暗與坎坷,小喬累了,準備回家鄉工作,不同的是,跟他回來的,還有他身後的樂隊。其實這一切,還源於他與姐姐的四年之約,當初姐姐與他吵了很久,還是沒能改變他的決定,只得甩下狠話,四年後不做出點名堂,就不認他這個弟弟。

四年的青春不是虛度的,小喬多年的詩歌素養加上他對音樂感悟,沉寂四年之後,他終於可以不辜負那個約定。唯美的旋律與詩化的歌詞讓小喬的樂隊聲名鵲起,一夜之間上線的32支詩韻歌謠爆紅網絡,歌曲中唱盡了小喬的執著、不羈、不安、相思、漂泊……

那天,他在高中母校附近的廣場開巡演,邀請了母校的所有學生,開場時他說,我沒有去讀大學,我對不起我的恩師……小喬還是落淚了,一路給予他支持與關懷的幾位恩師也都到場了,四年了,多快啊,他們似乎也沒怎麼變老,小喬也沒有滄桑,當初他以第一名的身份去講學習方法,如今他說:「我不是鼓勵你們不去讀大學,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我們應該重新去審視自己心中那份對夢想的情愫……」後來聽說校長被氣壞了,可是他也管不了小喬了。

小喬沒有帶著樂隊進娛樂圈,而是到各地開巡演,每場來聽的,大多是青年學生。幽默的是,小喬的歌帶紅了他的詩集,大家都說,小喬是詩人中做音樂最好的,也是音樂人中寫詩最好的,人們經常會問他,你覺得詩與歌哪個對你更重要,小喬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說是詩,有了詩才有歌,詩是情懷,歌更多的是形式。我曾經疑惑,給了小喬成功的是歌,我卻忘了,如果沒有詩,小喬的歌也就是爛大街的神曲而已。


小喬爆紅後的幾天,他在縣城的廣場開演唱會,相比後來的,這一次並不是多人,他把朋友都請來了,浪漫的夏風之中,小喬公開了他的女友,大家驚嘆不已,原來是畢業後不久就與他分手的女友,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覆合的,但也許,那個夜晚,在許多人眼中,才配上叫青春。小喬邀請幾個摯友加入了他的團隊陪他漂泊,他的工作室設在離母校不遠的一條小巷子裡,當然大多數時間都在外面奔波。幾年後,小喬團隊的紀錄片上映。

小喬與女友在家鄉舉行了婚禮,也是在浪漫的夏風之中。

忘了說,小喬的樂隊,叫夏風,小喬的詩集,叫夏風,小喬的紀錄片,小喬的兒子,都叫夏風。

大家不知道的是,小喬的奶奶看不到這一天,如果小喬讀大學的話,她走的那天,小喬在念大三。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王漫妮和《項鍊》瑪蒂爾德,追求詩和遠方的女子
    她遇見了梁先生,她終於過上了嚮往中的奢華生活,然而,那依然不是完整的她的目標,所以,她選擇了放棄。 再後來,她一再放棄了大家覺得還不錯的結局,比如張志,比如在魏總的公司繼續幹。 大家覺得「出乎意料」,只是覺得,生活沒有十全十美和完全的滿意,大致差不多就行了,生活需要妥協。而漫妮,沒有妥協,所以,她的選擇反而讓人想不到了。
  • 一次詩與遠方的旅行
    這是一次詩與遠方的旅行,對我個人衝擊很大,有益的獲取遠遠超過了負面的失去。2018年4月3號因當時認為是某些無法調和與個人難以駕馭的緣故,現在看來僅僅是工廠閱歷太淺而已,不得不暫時又回到了平靜的小村落。期間取得了駕照,投了多份簡歷,做了許多更新的人生體驗,直到邂逅《今日頭條》。與《今日頭條》相遇,看似一次偶然,實則卻是必然。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用勞動安頓身體,用文學慰藉心靈
    儘管之前已經讀了《人生》和《在困難的日子裡》,儘管高加林、馬建強面對坎坷不平的命運所做出的抉擇已經從不同的方面給予了我震撼心靈的啟迪,然而,當再次陷入到孫少平等人的故事情節中時,我的心靈依然受到電閃雷鳴般的擊打與深思。
  • 《活著》:就算生活沒有詩和遠方,也要過好眼前的苟且
    當你感覺很迷茫,對生活提不起興趣的時候,去看書吧,看書會讓你內心平靜,「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為活著,小說卻讓我不斷地看著鮮活的生命,在這個活著的故事中一個個凋零而去。 有慶對生活充滿無限的嚮往和希冀
  • 《立春》:你選擇「詩與遠方」還是回歸生活的苟且?
    因為她懂得了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要有柴米油鹽和老有所依。以上就是電影《立春》講述的故事,是顧長衛導演2008年的作品,和前天講述過的《孔雀》一樣,又是關於成長的故事。,又給你家人陪伴時的溫暖。人的是與非,真的也好假的也罷本身和你沒有任何關係,真相你也不知全貌!評判別人的是非都不一定準確,還口出惡言,詛咒別人,若你能換位思考下你的行為,就會知道會對別人造成怎樣的痛苦。所以,身為眾多網民中的一員,我們要擔起維護網絡文明和道德的使命,做個理智又客觀的人。第三,原來每個迷途的浪子,總會有母親等他回家。
  • 《小婦人》:既要詩與遠方,也要結婚生子
    細讀她,你便明白,她的放蕩不羈愛自由,是她想要用自己的才華,去為家人拼出一片天。將來有一天,愛情會使你表露心跡,那時你的殼便脫落了。愛情裡終究是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成長,而不是像勞裡所承諾的:「我會成為一個完美的聖人,因為你想把我變成啥樣都行。」教授給了喬自己想要的模樣。這才是喬呀,那個認定了一件事,就會義無反顧的倔強女孩。
  • 「父母愛情」:詩與遠方的愜意 遠不如老子愛你來得霸氣
    一家人在島上過了很多年,詩與遠方早就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是粗布衣衫,蓬頭垢面以及周圍人的冷眼和歧視。相比安欣而言,安傑的愛情一開始是不被看好的,門不當不會對,兩人沒有共同語言,怎麼可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呢?
  •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些短小精悍的譯文,發人深省、直擊心靈,是不可多得的文學小品。它們讓生活在熙熙攘攘凡塵中的我們,停下來,思考仇恨、感情、教育、價值、佔用以及付出等問題。精巧的故事,有趣的翻譯,地道的英文,讓讀者能體味微型小說裡人性的豐富複雜,又能深層次地品讀英文語言的特色表達與藝術之美,是文學愛好者和英語學習者的必備讀物。
  • 老師,你有遠方的詩嗎,還是跋涉於當下的苟且?
    遠方的詩和當下的苟且(小說) 又是一年的開學季! 8月25日早8點,小城江州南門的實驗初中。陽光給這個佔地203畝的學校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西邊是南北並排佇立著的是5棟四層樓高的教學樓,同時容納著近100個班級。江州三分之一的初中生在這裡就讀。東邊是行政樓,也是四層的高樓。
  • 哪怕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這個《平凡的世界》
    羅曼羅蘭曾說過:「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只願生活啊,可以與你溫柔以待。只願你啊,可以不用看清生活的真相,一直充滿嚮往。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我們期待著這樣的愛情,可現實的生活往往不遂人願。哪怕如願等得一心人,也難能白首不相離。青梅竹馬的愛情:生活啊,你究竟想讓我們明白什麼?
  • 我們的生活還有詩和遠方嗎?
    但是,今天,我不想談劇中男女的故事。我想談談「三十歲」這個話題。劇名《三十而已》,引起了多少當代年輕人、中年人的共鳴和感慨。從二十歲走向三十歲,仿佛人生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人人都害怕來到三十這道坎。對於男人,意味著從小鮮肉稱呼走向中年油膩大叔,對於女人,意味著從眾心捧月的女神到所謂的大齡剩女。
  • 豆瓣8.0分《浮生六記》:可以嚮往愛情,但別做陳芸這樣的女人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暱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 願「艾」無憂,追憶九十年代「賣血潮」
    (本文據真實故事改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想要奔小康,快去獻血漿!」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場瘋狂的「賣血潮」。,你要照顧好自己啊。」張軍的母親此時再也控制不住眼淚,但依然強裝堅強,「你爹說他最近身體有點累,娘只是想去幫幫他,再說,你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照顧自己。」她剛剛說完,張軍突然爆發出了孩子應有的撒潑無賴,「娘,我不要你走,爹已經走了,你要是走了,我就真成沒有爹媽的孩子了,我不要你走。」
  • 三十而已:站著的女人,躺著的詩
    三十而已:站著的女人,躺著的詩王曼妮,作為社會最底層的一個櫃姐,背井離鄉來到上海,在一家奢侈品店打工她一遍一遍的懷著僥倖心理欺騙著自己,天真地認為自己就是童話故事中的那個幸運兒,那個灰姑娘。生活畢竟不是童話,太過完美的東西,一定不完美。當趙靜語走入她的視野,她才發現,她想要的尊嚴,這個男人從來未曾給予過她。她只是這個男人在上海的一個地下情人而已。他為她花錢,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徵服欲和操縱感。
  • 老巷裡,九十歲的他依然還等著她……
    「不好意思,我爸他現在神志不清,他把你當做媽媽了。我爸痴痴的等了她五十多年。」面前的阿姨哀怨的說著,邊說著邊拿開了老人的手。可是老人滿懷不舍,「小詩,不要走。我終於等到你了。」聽著蒼老沙啞的聲音,我的腳步就不想在邁開半步。我主動推著輪椅,我想聽一個完整的故事。
  • 故事:女白領窮遊秦嶺遇險記——詩與遠方的背後,還有險惡的江湖
    都說「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要有詩與遠方」。西安姑娘就此踏上「說走就走」的旅行,豈料,前方等待她的,不僅有無法預知的自然力量,還有更危險的江湖險惡!如果我也往各大文青聖地走一遭,到時候有了談資,回來不就能逢人就說:「我有故事,你有酒嗎?」一想到這些,我就心潮澎湃。我將「窮遊」的第一站定在了秦嶺。一來,秦嶺離家最近,可以說走就走。二來,當時,秦嶺穿越非常火爆。
  • 自由是艱難的,但卻是人人都嚮往的
    在刷豆瓣、知乎時,看到有人說:「卡門是個壞女人,可我依然喜歡她。」以《卡門》為原型而改編的歌劇,也成為了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舞劇。所以,《卡門》是有怎樣吸引人心的魅力?周末,我花了兩個多小時,讀完了這部中篇小說。
  • 第11篇:詩和遠方的夢想,坎坷不堪的人生
    許多年以後,每當秦盛想起小宋,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模糊的身影,獨自背著旅行包、踏上火車向著「詩和遠方」,徐徐的離他而去。送走小宋後,秦盛一直沒和她聯繫,也沒過問她的消息。眨眼一年後、小秋大專畢業了,回到景城的旅遊局工作。當小秋領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立馬邀請秦盛去吃西餐。就餐閒聊間,秦盛忍不住問起小宋的消息,結果大出意外。
  • 從版權輸出到海外原創開發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版圖擴大
    他進一步解釋說,書寫時代、反映生活也有不同的藝術路徑,不同作家會施展不同的文學靈性。選擇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家大多採取的是「正面強攻」的寫法,讓自己的筆觸直面現實,將故事和人物融入時代生活的洪流。應是綠肥紅瘦》被改編為電視劇,融入北宋風情,以精緻細節表現女性在時代局限中的奮鬥傳奇,長時間高居收視率榜首;《慶餘年》被改編為網劇,呈現了原著精彩的故事和鮮明的角色性格,網劇也有了電影的質感;《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被改編成動畫電影,表現了熱血少年為愛拼搏的競技精神,展現了遊戲文化獨特魅力,為國產動畫拓展了表現空間…… 安徽大學教授周志雄告訴記者,在終評過程中,IP影響排行榜上榜作品不只以小說改編是否成功來評判其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