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的不幸始於長大。
珠子成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疼愛她的父母視若掌上明珠,把她從小喚作珠子便是取珍珠之意。 受家庭條件所限,珠子初中沒畢業便輟學回家幫著父母料理家務。父母雖然只有她一個女兒,卻沒有嬌慣溺愛,加之珠子聰慧伶俐,什麼事情都幹得來,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珠子長到十八歲,已經出落成一個水靈秀氣的大姑娘,說不上漂亮,倒也俊俏。不斷地有媒人上門提親,父母均以年齡小而婉拒。
珠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是後來的事情,父母有意把珠子留在身邊相互照應,想到父母把自己辛苦撫養長大成人不容易,珠子放棄了自由選擇幸福的權力,一心一意地配合父母的心願,卻遲遲沒有等到合適的姻緣。
直到二十歲,珠子才真正談了一次戀愛。一天媒人領來一個南方的小夥子,比珠子小一歲,見面時,大熱天的,小夥子卻穿著一身牛仔,一頭長髮,還留著鬍子。也許是小夥子不同與常人相親時的反常穿著打扮,引發了珠子的好奇心,也許是命中注定的一段孽緣。雖然父母不同意,珠子竟然對小夥子沒有反感,隨著交往的深入,小夥子出色的表現漸漸取得了珠子父母的認可。小夥子上過技校,一直在廣州打工,他的姐姐年輕時被拐賣到離珠子家不遠的地方,好在男人一家對他姐姐很好,於是他姐姐斷了當初逃跑的念頭,一心過起了日子。打工的錢不好掙,小夥子此次投奔姐姐不想走了。訂婚之前珠子對小夥子的了解只有這些。後來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感動於珠子的善良和真誠,小夥子說了實話,在廣州打工時誤傷了人,現在還不知死活,他是到姐姐這裡來避難的。他不想繼續欺騙珠子,讓珠子給他兩個月的時間回家去處理,無論如何都要給珠子一個交代。珠子一下子蒙了,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後還是哭著答應了小夥子,誰知小夥子這一去就沒了音訊,珠子只有編理由騙過了父母。
兩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珠子在這兩年裡刻意迴避找對象的問題,只有珠子自己知道她還抱著一線希望,因為小夥子走的時候已經把她的心帶走了。看著父母因為自己的婚事整天愁容滿面,珠子終於鬆了口。不久後本家的叔叔給珠子介紹了鄰縣的一個男孩,比珠子整整大五歲,見面時珠子甚至都沒怎麼看他,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父母說找個大點的知道疼人。不過讓珠子自己拿主意。珠子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訂婚後不久,男方家以男孩年齡大了的理由提出能否儘快結婚的要求,於是珠子在當年的五一便成了男孩的新娘。誰也不知道出嫁的前夜珠子哭了多長時間。
婚後珠子才發現,丈夫不僅懶惰而且不可理喻,什麼都不會也不願去做,珠子不但沒有享受到大丈夫的疼愛,反而平添了累贅和煩惱。一次次的哭鬧規勸,丈夫沒有絲毫的悔改,還拿看我不順眼你去找好的,不行就離婚來要挾。珠子厭倦了這種沒有任何希望毫無意義的生活,終於,在又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後,珠子毅然結束了這段短暫的婚姻。
好長一段時間,珠子才從失敗婚姻的陰影中走出來,珠子唯一覺得對不起的就是把自己養大的父母,安撫珠子的同時,還要接受周圍人的指點和異樣的目光。路還要走,生活還要繼續,一年後,命運又和珠子開了一個玩笑,珠子迎來了第二次婚姻,這次丈夫比珠子小五歲,象個孩子一樣貪玩任性,常常讓珠子哭笑不得,無可奈何。
沒人的時候,珠子常常想,自己這是怎麼了?生下來就被送了人,到現在也不知道親生父母長的什麼模樣,不知道出生地是哪裡。就連擁有一份美滿的婚姻都這麼難,想和別人一樣平平淡淡的過日子都不行。上輩子究竟做了什麼錯事,今生需要用這麼多的苦難來贖罪,活得還不如一枚小小的玻璃球。
珠子漸漸明白,她的不幸似乎是註定的,好像從一出生她的命運就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她從來沒有選擇的權力,也不懂爭取。
珠子想換一下環境,想讓自己成為一顆真正閃亮的珍珠,於是,珠子選擇了遠行。
錢鍾書先生《圍城》一書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多如此。雖說如此,但是珠子依然決定要換一種活法,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