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詩和遠方

2020-10-10 紅雪的日常生活

師三下半年,臨近畢業,基本上啥事沒有,日子仍舊按部就班的過著,一切顯得波瀾不驚,平常的不能再平常,幾乎沒什麼可以回憶的。

最後一個月,學校已經明確不再包分配,讓學生自己找門路。

父親回來了,找到了這個主任,之前她答應好的事情,一下子反悔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

以前她收我們東西時,總是信誓旦旦的說:「你們放心,這孩子以後的工作,包在我身上,如果不能進市裡的學校,最低能進鎮上小學。」

父親就是被她的信誓旦旦所迷惑,以致大量的往裡面塞錢,投物,結果就像投進了一個黑洞一樣,最終沒了蹤影,連響也不響一下。

她先是再三推脫,父親找的急了,她就避而不談。

父親徹底醒悟,也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姐姐在一家棉紡廠上班,原本通過別人的關係,在廠裡當會計,也正好是她所學的專業,可她覺得會計麻煩,竟然主動提出下車間當普工了。

為了這事,父親氣的罵了幾天,可又有什麼用呢?最後只能任由她作了。

好在那段時間,丹江一個大專,準備開設一個新專業叫「小學教育」,面向全省師範學生公開選拔學生,通過考試,擇優錄取。

我眼見分配無望,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參加了考試,希望有機會能進一步深造。

畢業回家那天,沒什麼可激動的。

同學們各走各的,甚至沒有送行,也沒有電影上所見到的依依惜別的場面。



我只記得,當時沒有回家車費,我和尚天超眼見所有人大包小包的趁著車走了,急團團轉,卻沒半點辦法。

李明林看到我們急成這樣,就給我們每人拿了些車費,才算能坐上車回家。

我沒與任何同學道別,最後一個離開宿舍的,看著狼狽不堪,滿地皆是垃圾的宿舍,我在這裡生活了整整三年,幾乎沒有一天開心過,心裡自是沒有絲毫的留念,只想早早離開這個地方,逃離這個地方,永遠都不要再回來。

和尚天超擁抱著告別後,我就拿著包裹,背著被子坐上歸家的班車,離開了學校。

別了,我為之三年奮鬥和學習過的地方;別了,我醉生夢死的三年;別了,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別了,我還未得來及表白的愛人;別了,我曾經灑下的淚水;別了,我為之有過的屈辱和低賤;別了,我曾經留下的美好歲月......

踏上車的那一瞬間,回頭看著學校,在內心深處與它告別,這裡有的我青春,有我的夢想,有我的朋友,還有我暗戀的人,如今一切都將再見,願你們今生一切安好。

坐在車上,我靜靜的思考著人生,想起書中的一段話:「人都會死,就像蠟燭一樣,早晚會被燒光,那麼一定在活著的時候要足夠綻放自己,時刻綻放心情。如果你是一個有活力,懂得綻放自我的人,那麼一定會給別人帶來正的能量,你的運氣也就一定會是好的;可是如果你一個消極,充滿負能量的人,那麼周圍的人,看著你時,就像得了瘟疫,一定會離你遠遠的,恨不得把你埋葬才好。人生,也只有綻放,只有面帶微笑,你的一切才會是幸運的!」

一路上,我回憶師範的三年,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這三年裡,傷心遠遠多於快樂,消極戰勝積極,我的內心,每天都充滿了負能量。

尤其是最後一年多,我基本上每年都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導致很多同學對我敬而遠之,以致最後淪落到無人可以話惜別的地步。

我想對所有的人說:「對不起,三年來,我給了你們一個令人討厭的印象,希望你們不要記恨在心,原諒我年少無知。」

從今以後,我會儘量活的開心,儘量保持笑容,綻放自我,做一個隨時傳遞正能量的人,不再讓人生厭。

回到家裡, 一家人都很惆悵,父親總是唉聲嘆氣,說以後怎麼辦?

母親也沒辦法,說來說去,總是那一句:「哎呀,走一步算一步,這麼大的活人,還能餓死了?長營大隊,我們能供他上這麼多年學,讓他玩了幾年,已經很不錯了,你看看有幾個人做到了?以後就是出去打工,好好努力,過幾年找個媳婦,結婚生子,不是挺好的?。」

母親說的很對,整個長營大隊,堅持上這麼多年學沒幾人。

我畢業那年,劉敏華考了個二本,一直以來,他父親對他的要求不是清華就是北大,自然不滿意,決定讓他復讀。

其它,除了李書玉,真沒幾個人了。

又過了半個月,我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當時村裡人都轟動了,都說我有出息,夸父母有能耐,竟供出來一個大學生,我自然也很高興。

父母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表面上高興,可卻又為通知書上的幾千塊錢報名費用為難,那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那個時候,家裡早已捉襟見肘了,為了供我和姐姐,以及給姐姐找工作,這些年父親出去打工的錢,大部分都用來送禮了,根本沒存多少錢。

父母的意思是家裡壓力太大了,不想讓我上了。

也許是經歷了師範這件事,他們覺得,即便是上再高的學,最終也只能出去打工,還不如省點錢,早點出去賺錢。

我當然不願意,大學一直是我的夢想,更何況那時我真的很想當老師,師範畢業沒有分配,已經讓我錯失了一次當老師的機會,現在機會又來了,我當然不願意輕易放棄。

除此之外,我還有自己的大學夢,文學夢。

有人說,不上大學後悔一輩子,上了大學後悔幾年

可是我寧可後悔幾年,不願遺憾一生。

崔光敏敏銳的嗅覺,似乎已經嗅到了什麼,她聽我說又考上了大學,連忙過來找我,哭著求我,哀求我不要再去上學了,我們一起南下打工,攢些錢回來蓋房子,結婚,永遠在一起。

她不提這些也就算了,被她這麼一說,我越發怕了。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南下打工進廠---辛苦攢錢回家蓋房---結婚生子----為供他讀書上學繼續南下打工------孩子上學----畢業南下打工......

這是一個死循環,如果不想著去改變,命運將永遠不可能被改變。

我害怕這樣的日子,害怕這種死循環,仿佛一眼就把日子看到頭。

在學校,我看過《平凡的世界》,我和孫少平一樣,都是那種想要扒著火車遠去的人,而不是遵循這個死循環枯燥無味的生活著,那將毫無意義。

我甚至知道,上大學也不可能改變命運,可至少會有一線希望,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如果不上大學,這輩子就真的像父母那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了。

「哥,你就聽我的吧,咱們一起出去打工,給叔叔阿姨減少一點負擔,過兩年就回來結婚,然後再出去打工,過幾年就可以蓋樓房,買車了,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看著崔光敏聲淚俱下的哀求,我的心在顫抖,手裡的錄取通知書,讓我覺得越來越沉重。

我咬著牙,拒絕了她的要求,堅持要去讀書。

我說:「小敏,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也想和你在一起,可這是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我想上大學,想學的更多,飛的更高,不想一輩子困死在農村,希望你能理解!」

她萬般失望的回去了,沒過幾天,就隨著村裡人一起南下打工了,竟連招呼也沒打,看來是對我失望到了極點。

曾經我是那樣憎恨姐姐,不懂得體恤父母,從那以後,我卻搖身一變,成了姐姐。

我像她一樣,每天纏著父母,讓他們支持我上去大學,並且承諾,等大學出來,就去找工作,養活他們,讓他們休息,不再那樣辛苦。

父母很為難,一來他們真的老了,對於父親來說,鋼廠裡的重活他已幹不了了,實在不知道依靠什麼掙錢了;二來,他們看到我為了上學這麼傷心難過,自己卻無力供養,心裡很是難過。

最終,父母咬牙同意了我的哀求,答應供我繼續上學。

面對幾千塊錢的巨款,母親開始到處借錢,父親則在盤算怎麼樣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好供我順利完成學業。

那段時間,每個人的眉頭都擰成了一股麻花,家長沒有一點歡聲笑語。

母親經常回憶說:「自從你們姐弟上學,我一聽說借錢就怕了,村裡這麼多家,哪一家哪一戶沒被我借過錢呢?實在不想張嘴求人了,可不張嘴不求人,錢又從哪來呢?沒有辦法,只能去借!」

我知道母親的心酸和無奈,可那個時候,我簡直就是被豬油蒙了心,想去上大學。


相關焦點

  • 一次詩與遠方的旅行
    父親管教極嚴,母親甚是疼愛,姐姐和弟弟是中規中矩的人。高考落榜後,自己選擇了學習鄉醫,主攻兒科和婦產科。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十二年間,醫術得到了提高也獲得了村民正面肯定,但經營卻極其糟糕,家人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感情生活方面,母親也是操碎了心。今姐姐和弟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都有了各自的小幸福。姐弟三人,剩我在飄零,沒了著落。
  • 《三十而已》王漫妮和《項鍊》瑪蒂爾德,追求詩和遠方的女子
    所以,漫妮只不過是一個追求美麗和美麗生活的女子而已。而且,她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不偷不搶,不劫財不劫色地去爭取,有什麼可批評的呢?我覺得,很棒!很贊!03 她們都是追求「詩和遠方」的人漫妮和瑪蒂爾德很像啊——她們都出身不高;她們都夢想美麗精緻豪華;她們都為之努力。
  • 《小婦人》:既要詩與遠方,也要結婚生子
    這部小說創作背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講述了馬奇家的四姐妹——梅格、喬、貝斯和艾美書中處處顯現活潑,少年人的天真、純潔、勇敢和對未來的遐想,時時令人感動。看到她和勞裡的相處,愉快又輕鬆,眼裡都是真摯純潔的感情,幾乎很少會有人否定他們在一起,怎麼看都覺得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但不管勞裡怎麼請求,喬都不能接受勞裡的求婚。她無法想像自己捨棄自由,去成為一個每天面對柴米油鹽的家庭主婦生活。她還做不到,至少她認為自己無法勝任。她也不是不愛,而是她對家庭自有的責任感,讓她不敢在姐妹沒有著落前,先被生活束縛了。
  • 第11篇:詩和遠方的夢想,坎坷不堪的人生
    雖然小春(上一篇女主)翻篇了,但通過串門聊天、秦盛卻和她的妹妹小秋混得越來越熟了。到秦盛大學實習結束時,還約定先繞道桂林探望小秋,再去南寧領畢業證。小宋是桂林人,樣子還行、性情直爽、能舞善談、充滿青春活力和當導遊的夢想。當晚小宋和秦盛談跳得眉來眼去、相見恨晚,但礙於小秋在場,舞會結束後只能各自回宿舍(他住在小秋的男同學宿舍)睡了。 第二天早上、秦盛告別她倆,坐班車去南寧的「商經大」領畢業證。在秦盛回到學校後的第三天晚上8點多,小宋突然出現在宿舍門口,那一刻他愣住了,萬萬沒想到她居然找來了,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 「父母愛情」:詩與遠方的愜意 遠不如老子愛你來得霸氣
    安欣和安傑是一對姐妹,更是一對經常較量的對手。在安傑看來,歐陽和安欣詩情畫意的愛情才是自己追求的,可轉過頭來看到刀叉不會用,吃飯吧唧嘴的老江,仿佛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獄。當然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歐陽懿因胡亂說話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小黑山島改造。安欣害怕歐陽懿無法獨自承受,毅然辭去了工作,帶著女兒一同前去了。
  • 《立春》:你選擇「詩與遠方」還是回歸生活的苟且?
    一天晚上周瑜和警察來火車站找喝的爛醉的黃四寶,沒錯,他今年又落榜了。第二天,周瑜帶黃四寶見了王彩玲,想讓她託關係找中央美院疏通疏通,可是自身難保的王彩玲哪有這麼大本事。但她卻看上了這個痴迷於藝術的黃四寶,去工廠找他給了一本梵谷傳並欣然答應黃四寶要她做人體模特的要求。
  • 老師,你有遠方的詩嗎,還是跋涉於當下的苟且?
    遠方的詩和當下的苟且(小說) 又是一年的開學季! 8月25日早8點,小城江州南門的實驗初中。陽光給這個佔地203畝的學校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西邊是南北並排佇立著的是5棟四層樓高的教學樓,同時容納著近100個班級。江州三分之一的初中生在這裡就讀。東邊是行政樓,也是四層的高樓。
  • 《活著》:就算生活沒有詩和遠方,也要過好眼前的苟且
    只留下我內心無聲的嘆息和淚水。 生命是脆弱的,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可預測。活著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一件奢侈幸福的事情。 他愛他的兩隻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面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衷心的笑了,因為我似乎看見了有慶的希望。
  • 我們的生活還有詩和遠方嗎?
    ,我們可以向她一樣,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給自己充電學習,學習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本領。這樣,在以後工作中,我們才有說話的底氣和實力,遇佛殺佛,馬到成功。顧佳骨子裡透露出的睿智與自信,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機會從來都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 我的詩和遠方-1
    看到我來,她強撐著想坐起,終沒成功,只得伸出乾枯的手握住我:「英潔,衝喜的事和你母親商量好了嗎?」我張了張嘴,不知道怎樣回答。我和呂澤新相戀兩年了,他的母親待我很好。看她痛苦的樣子,我也難受。我想答應,母親的話卻在耳邊響。其實,我自己也糾結,我壓根不相信衝喜能救人,都九十年代中期了,誰還信舊社會的迷信。
  • 《束繩師》第五十八章三個白痴 VS第五十九章 禍害
    第五十八章三個白痴牛姐火鍋店二樓包廂內。「彪哥,鵝腸給你燙好了,你慢點吃,小心燙嘴。」  「我……我不讓他們惹那老頭,他們非不聽……」第五十九章「老頭急了,跑過去搶火機,董嘉豪很生氣,跟羅文俊和李悅凱把老頭打了一頓,並且抓住老頭,讓他親眼看著那隻貓被燒。」
  • 原創文學故事《夏風》:願你依然嚮往詩與遠方
    幽默的是,小喬的歌帶紅了他的詩集,大家都說,小喬是詩人中做音樂最好的,也是音樂人中寫詩最好的,人們經常會問他,你覺得詩與歌哪個對你更重要,小喬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說是詩,有了詩才有歌,詩是情懷,歌更多的是形式。我曾經疑惑,給了小喬成功的是歌,我卻忘了,如果沒有詩,小喬的歌也就是爛大街的神曲而已。。
  • 希望和遠方|第二十八回 掛印懸牌鎮立縣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元旦試筆(選一)》.明·陳獻章奎尼在熱娜的悉心照料下,病體基本痊癒,謹遵醫囑,由原定的半個月複查,循序漸進成一個月複查。奎尼和熱娜情同手足,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在這「三節」喜慶的寒冬裡: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 三十而已:站著的女人,躺著的詩
    他為她花錢,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徵服欲和操縱感。她的世界瞬間崩塌,上海再無容身之地。丟盔棄甲的她,只能狼狽地回到家鄉。但她已經在上海生活和奮鬥了8年,已經見過這世界的繁華和美好。生活習俗上的大相逕庭,讓剛從上海回來的她感覺格格不入,她的人和她的心早已經不屬於小縣城。她努力的適應著,憋屈而不甘心的活著。女人30是道坎兒,尤其是未婚女性。
  • 故事:女白領窮遊秦嶺遇險記——詩與遠方的背後,還有險惡的江湖
    都說「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要有詩與遠方」。西安姑娘就此踏上「說走就走」的旅行,豈料,前方等待她的,不僅有無法預知的自然力量,還有更危險的江湖險惡!我的背包裡有800元現金和各種應急用品,肯定是剛才光顧拍照打卡,人多手雜,被偷了。萬幸的是,當時銀行卡和身份證等重要證件都放在我的腰包裡。雖然有點倒黴,但我只是把它看作旅途中的小插曲,收拾心情後,我在絳帳鎮街道上尋覓自動取款機。
  • ​《黑氏》:欲望膨脹不止,面對現實的苟且,終究選擇了詩與遠方
    離婚後的黑氏突然發現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相反的,她在某些層面上對男人有十足的吸引力,否則來順和木犢不會發自內心的心疼她。於是黑氏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從心底裡發出了對自己的認可,認為自己的命運不至於淪落到「只能被剩下」。
  • 紫薇的<不打詩>,笑林廣記<不明詩>,都不如王維這首<不遇詩>深刻
    乾隆被紫薇的才情和善良打動,最終放過了容嬤嬤。據傳朱淑真的父親騎驢進城,不料驢子不小心衝撞了知州大人,知州要治朱父之罪,朱淑真敏才過人,便做了這首《不打詩》向知州求情。原詩最後兩句,本是:&34;知州聽後大為讚賞,當即放了朱父,歸還了毛.驢。
  • 珠子的詩和遠方,就是放棄眼前的苟且,開始新的生活。
    後來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感動於珠子的善良和真誠,小夥子說了實話,在廣州打工時誤傷了人,現在還不知死活,他是到姐姐這裡來避難的。他不想繼續欺騙珠子,讓珠子給他兩個月的時間回家去處理,無論如何都要給珠子一個交代。珠子一下子蒙了,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後還是哭著答應了小夥子,誰知小夥子這一去就沒了音訊,珠子只有編理由騙過了父母。
  •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上堆滿了歲月和夕陽
    雖然只是一個鄉鎮少年,但心中依然有著詩和遠方,努力地考上大學,走出鄉鎮。可是,生活一直不會按照心中所想的劇本情節向下進行。在這本書的前幾章,塑造的人物形象極其生動。這位外婆仿佛在遙遠的雲邊開著一個小賣部用來維持生計,每天卻又拿著棍子,追著不聽話的外孫到處跑。看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也是被外婆一手撫養長大的,那時候的我跟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淘氣的厲害,外婆就拿著棍子滿胡同追著打我。雖然只是追我,但從未下手真的打過。
  • 瘸腿詩的故事
    古代有一書生,喜歡做瘸腿詩,瘸腿詩就相當於現在的「三句半」。 一天,書生在路上見到本縣縣令的小姐,小姐長得漂亮,就是沒裹足,腳挺肥大,和審美中的「三寸金蓮」相差甚遠,於是書生獻上一首詩: 遠看一姑娘,長得好漂亮,金蓮三寸長,橫量。 小姐生氣了,叫縣官抓起了書生。這縣官是附庸風雅之士,聽說東坡居士名氣大,自命為西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