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老公,你就不能為我弟弟想想?幫幫他不行嗎?」
小陳又被老婆逼的喘不過氣,已經記不清老婆說過多少次這樣的話了。
自從小陳家裡拆遷分到6套新房後,這個家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現在小陳每天回家就怕和老婆的眼神對上,總想躲她。一切都是因為家裡條件變好了。
老婆小夏的弟弟現年22歲,大學剛畢業。屬於野雞大學類,成績太差,考不上好學校。
野雞大學學費也挺貴,但是沒辦法,怎麼著也得混個大學文憑。現在畢業了,野雞文憑
也不好找工作,屬於待業青年。
前年小陳家老宅動遷修高鐵,拆遷補償得了6套房。今年拿到新房鑰匙了,老婆開始
旁敲側擊,說起小舅子的困難。在房價飛漲的時代,小舅子待業家中,沒有能力,
整天在家打遊戲啃老。
於是小夏這個姐姐,開始打起老公的主意。
「老公,我想好了,咱家分到6套房。給公婆一套養老,我們自己住一套。再拿三套出租,
那還剩一套便宜賣給我弟弟,好嗎」?小夏這樣提議。
小陳聽了心裡不舒服道:「你弟弟連工作都沒有,不是應該先去找工作嗎?」
小夏卻表示,現在房價飛速增長,等弟弟找到工作存到錢,也不知道要多少年以後了。
那時的房價多少錢也不敢想,所以就希望老公象徵性的收一點幫幫自己的小舅子。
小陳覺得自己象徵性的收一點等於白送小舅子一套房,怕他將來要順手了,好逸惡勞。
不求上進,總想著家人給他兜底。這樣的幫助方式,怕會害了小舅子。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升米恩鬥米仇,這個道理小陳還是懂的。
在猶豫中,聽到老婆生氣的講了這句話:「咱家拆遷得了6套房,給公婆1套,我們1套,
那也還剩4套房,出租3套,還剩1套就算是送給我弟弟,又怎麼了?你是家中獨子,都是你的,
5套房也夠了吧?」
小陳聽到這裡氣不打一處來告訴老婆:自己家裡有幾套房也是自己的,跟小舅子有什麼關係?
家裡現在住的房子,還是自己在工作還貸,要不是拆遷,也不是完全沒壓力的。
每個人都在辛苦工作,拼命賺錢,我憑什麼要白給小舅子?
扶弟魔老婆使出了終極絕招: 他是我的親弟弟,那也就等於是你的親弟弟,他又不是外人!
你不幫他,就是不愛我。那就離婚吧!
小陳簡直不敢相信,老婆為了逼自己給小舅子一套房,連離婚都提出來了。
究竟在她的心裡,是小兩口的家庭更重要還是去幫扶弟弟更重要?
不禁想起結婚五年,平時工資都是交到老婆手裡,可她總是買些很便宜的衣物。
有一次用她的手機付款,才發現,總有幾千幾千的轉帳記錄給小舅子。
原來結婚後,她支援弟弟就沒有斷過。這一切,小陳並沒有點破。
想著也不是很多,就只當不知情,畢竟家庭和睦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換來老婆的醒悟,而是變本加厲,不惜代價的去幫扶小舅子。
好像在她的心裡和小陳的小家並不重要,一切都要以幫助弟弟為終生使命。
在小夏娘家的寵溺下,小舅子也不負眾望養成了好吃懶做,混吃等死的啃老族。
小陳頓感這段婚姻無望,除非老婆能及時醒悟和改變,否則大概率也只能離婚了。
現在這段婚姻唯一能挽回的辦法,就是小夏和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不是說再也不管。
而是要分清主次,幫扶有度。老公才應該是她最親近的人,家庭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
經營,才能幸福美滿。
其實小夏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有弟弟的女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灌輸:
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弟弟將來就靠你了,你是姐姐,你要照顧他啊。
於是,在從小的潛移默化中,將自己生活中的唯一使命定義為:「為弟弟而生」。
這種意識產生後,對她將來的生活勢必造成一定的影響。
任何事情,任何決定她都會優先考慮弟弟。
慢慢的,姐姐就當成了媽媽。「扶弟魔」的人生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更像一個工具人,用來輔助弟弟過得更好的工具人。
要知道窮親戚不是不可以幫,但我們不能無底線的當提款機,如果他是一個有能力卻暫時低谷的人,
我們當然可以幫助他,不論是經濟的鼓勵,還是事業的適當幫襯。
可如果是爛泥,你還能把他扶上牆嗎?明知前方是懸崖,自己往下跳也罷,還要拉著自己無辜的家人一起跳,這不叫偉大,這叫愚蠢。往往也就感動了自己,卻傷害了伴侶。
給各位「扶弟魔」的建議:
如果你還想活出自己的人生,請從思想上改變自己。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拯救自己。
你不是蠟燭,不需要去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記住:「親兄弟也要明算帳」。牽扯到利益的時候
再親的人也會失去心智,不要用自己去檢驗人性。
最後,你的伴侶才是陪伴你終生的人,請記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