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習慣高消費,每月花光了兒子的錢,還到處借錢,該怎麼辦?

2020-11-09 飯飯的新生活

阿娟兒子大學畢業後,在離家很遠的省城工作。

後來兒子要買房,阿娟夫妻出了首付,買車她也支助了大部分的錢。然後兒子談了女朋友,來了個旅行結婚,也沒辦個婚禮啥的,就去了一趟馬爾地夫旅遊。

結婚三個月後,阿娟夫妻才來到省城,也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兒媳婦小麗。



小麗長得很漂亮,果然是兒子能一眼相中的人。

兒媳不僅長得漂亮,對阿娟夫妻也非常好,見公婆來了,立刻就帶著他們去了一家裝修得非常不錯的餐廳吃飯。

點了滿滿一桌高檔的海鮮,那一頓大家都吃得非常開心。

可結帳的時候,阿娟傻眼了。

那一餐飯算下來,金額在2000塊錢。

這幾乎相當與阿娟跟丈夫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回來的路上,阿娟對那麼高的花銷是心痛不已,而小麗卻安慰婆婆說,沒關係,你們好不容易來一次,就是要吃得開心,盡興就好。



阿娟點點頭,覺得這個媳婦還是不錯的,對他們不摳門。

可接下來的日子裡,在阿娟與兒媳相處的時間裡,阿娟漸漸發現,這個媳婦竟然對錢方面,是一點兒概念都沒有。

比如家裡房子附近就是好幾個農貿市場,可阿娟偏偏不去那裡買菜。

她一般都是去超市的有機蔬菜專區買菜,專門買那些成品蔬菜,包裝非常精美的那種,但是價格也特別貴。

一小包青菜,就是十幾塊錢。

每天家裡買個菜,都得花費小一百塊錢,還不算肉菜。

阿娟說其實這些有機蔬菜都是騙人的,跟菜市場的沒什麼區別,就是包裝了一下而已。小麗卻說就算不是有機的,這錢也花得值,畢竟人家幫你把菜都摘好了,回家也省得自己再去弄了。



再比如小麗幾乎每周都要去逛一次商場,阿娟跟著去逛了幾次。

每次小麗都會買個上千塊錢的衣服化妝品,買回來也沒見她穿沒見她用過,那衣櫃裡更是一大堆連吊牌都沒剪的衣服,真是浪費錢。

並且她還從兒子那兒側面了解到,他們夫妻二人幾乎沒有存款,不僅如此,還欠了朋友的錢,就等著用年終獎來還了。

阿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她嘗試著勸說兒媳,告訴她錢要省著用,不要太浪費。小麗一開始嗯嗯幾聲敷衍著,後來直接就不說話了。



阿娟見了兒媳的態度,實在有些生氣。

她想到兒子為了掙錢,每天都要加班,而且他們現在還有上百萬的房貸要還。

這兒媳,為什麼就不能更多想想將來,省著點兒呢?

小麗也覺得婆婆過於焦慮了,花錢不趁年輕,難道等老了才花嗎?到了那個時候,就是花起錢來,也沒什麼樂趣了。


相關焦點

  • 故事: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
    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許多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們培養成才,即便兒女們成家了,依舊為他們操心,擔心他們日子過得不好,總想方設法的去貼子女們。可有一句話叫&34;,當子女們結婚了,我覺得父母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 故事:"兒媳,憑啥要我兒子給你爸養老費?" "媽,你兒子同意了"
    &34;&34;提到養老,我們知道孝心自古就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兒媳對於公婆,或者女婿對於嶽父嶽母來說,都是自己的父母,都應該盡孝心。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婆婆對於兒媳對父母的孝心頗為不滿,她們認為這是兒媳拿著婆家的錢去補貼娘家;有的兒媳也確實過度孝敬父母,說白了拿著孝順當藉口,來貼娘家尤其是有弟弟的家庭,對於這樣的兒媳,多半婆婆都會有意見。
  • 兒媳為了趕公公走,每次公公洗澡時就關煤氣,老人無奈搬離兒子家
    我的姑婆前兩年去世了,還剩下姑公自己生活,其實姑公還有個兒子,只是老人覺得還能照顧自己,就沒有想去和兒子住。可是年紀大了,身體總會有這個那個的毛病。今年姑公病的有點厲害,就去市裡的醫院住院了,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期間是姑公的孫子在照顧他。姑公以為住院要花很多錢,所以去醫院之前他把自己的十多萬積蓄和退休金卡都給他孫子。
  • 婆婆帶娃累沒做晚飯,兒媳下班甩臉子,第二天一早,兒媳傻了
    兒媳生娃,大媽去伺候月子,帶孫子,帶到4歲送幼兒園送幼兒園了,可是,兒媳不讓回家,讓她接孩子,因為兒子兒媳下班太晚了,沒法接孩子。 大媽在兒子家不僅僅要接送孩子,還要買菜、做飯、擦地板、洗衣服,累得快散架子了,原本健康的身體,因為勞累過度,心臟也出現了問題,血壓血脂都高了,人也蒼老很多。
  • 故事:我每月出三千和兒子一起還房貸,如今兒子訂婚,兒媳要房子加她名
    我每月出三千和兒子一起還房貸,如今兒子訂婚,兒媳要房子加她名在彩禮盛行的年代,婚房成了結婚的標配。為了讓子女們順利結婚,許多父母掏老本湊錢買房,在他們眼裡,房子就是他們的命,正因為房子如此重要,所以在婚房上,父母慎之又慎,可總有些女人以結婚的名義,打起房子主意,父母當然不會同意。結婚是人生大事,也是件喜事,我覺得在婚事上,男女雙方都應該相互理解和包容。
  • 兒子生病回娘家借錢被拒,如今侄子病重找我借錢,我一分不給
    但為了兒子,我振作了起來,重新找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每月能掙2000塊錢,夠我和兒子生活了,老闆人很好,知道我帶著孩子不容易,特別的照顧我。,還一直咳嗽我連忙帶著兒子去了診所,醫生說兒子得了肺炎,讓我趕緊去大醫院,不然兒子會有生命危險。
  • 故事:兒子入獄老太勸兒媳改嫁,兒媳瞞著老太探視丈夫,每月給老太寄錢
    錢老太多年以來都以種田為生,老伴去世的早,兒子是自己一手一腳地拉扯大的,兒子高中畢業後就南下打工了,不過每到收割的時候,都會回家幫忙。這年兒子阿來按照往常一樣回家幫忙了,可是卻發生了意外,在收割的時候,兒子阿來跟隔壁一畝地的55歲村民李宏有誤會,最終兩人大打出手,李宏被送進醫院,因傷重去世了,兒子也被抓捕歸案了。
  • 姐夫:你收入高,買房還問我借錢啊;我:不借可以,店鋪收回一半
    我爸媽也是那個時候去城裡,借錢租了個門面,然後做點小生意。圖|網絡我和我姐姐還在念書,自然不可能跟著出去,就和爺爺奶奶一起在老家。不過挺搞笑,爺爺奶奶雖然重男輕女,但我這個孫子不討他們喜歡。我後來想來想去,可能因為兒子兒媳婦沒在家裡,又看不到,所以不用花心思照顧我們。爺爺奶奶拿著我爸媽給的生活費,可我和我姐姐一日三餐有時候也保證不了。
  • 兒子在工地月賺萬元,病倒後兒媳整天出去玩,老闆說句話,我傻了
    不顧辛苦的跑去工地上下苦力,風吹日曬的,不是搬磚就是搬沙子,每次回來都要黑一層皮,我看著心疼,但也為我兒子驕傲,我和老伴年輕的時候是擺攤小販,每天4點多就起來,也比較累,但好在都熬過來了。兒媳婦是個鄉下姑娘,非常善良,經常給我們兩老買衣服和吃的,過年過節時還給我們塞紅包,自從嫁給了我兒子,兒媳婦也沒玩著,有份自己的工作,每月三千塊錢,就在鎮上,起早貪黑的,工作也不輕鬆。
  • 「孩子是你的,跟我沒關係」一年後,婆婆借錢,兒媳:原話還你
    「她個子這麼矮,以後生孩子怎麼辦?」母親的話向來尖銳,林偉說孩子個高個矮跟爹有關係,跟娘沒關係。母親看了一眼,沒有再說話。 李娜安然無恙地過了關。婆婆吃完飯就進廚房洗碗,李娜想進去洗來著,被林偉一把拉住,坐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電視劇。 公公進進出出好幾次,偷偷地往李娜臉上瞄。
  • 這事兒該怎麼辦吶?
    有一天,馬一戶的這個兒子生了重病。他的妻子抱著兒子四處向人借錢給孩子看病。親戚們都見了都她有點兒害怕了。因為他們都知道給這一家娘兒倆借錢,就相當於把錢打了水漂,根本沒有歸還的希望。可是馬一護仍然在外面吃喝嫖賭。有一天馬一戶喝的醉醺醺的回到家裡,妻子就苦口婆心的向他訴說著家裡的苦處:孩子生病了,沒錢看病,希望他能想想辦法湊一點兒錢。夜深人靜了,全家人都睡熟之後。
  • 賣房湊彩禮錢給兒子結婚,婚後回老家,兒媳給的東西讓人淚目
    家是農村的,年輕的時候和老公一起打拼,在縣城邊上買了塊地修了兩層房子,老家借給鄰居住,沒過幾年我給老公生了個女兒和兒子,心想著一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可惜好景不長,在女兒十八歲,兒子十六歲那年老公患了重病,把家裡的錢花光了還是沒能救下他的命,他就這麼撒手人寰了,留下我們三人孤苦無依。
  • 兒子要換輛車,母親想支援20萬,兒媳說:這錢還是留著養老吧
    前些年老頭子去世後,老太太把28萬積蓄全給了女兒,因為她不喜歡兒媳,就不願意把錢給兒子兒媳。因為這28萬,兒子兒媳都怨恨上了老太太,夫妻之間也老吵架,最後吵得夫妻倆離婚了。兒子選擇了淨身出戶,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老婆孩子了。現在兒子一個人混在外面,自己都過得不好,還怎麼管老母親?而且因為他對母親有怨恨心理,就更是對母親不聞不問,也不回家,就天天混在外面。
  • 兒子兒媳去工廠打工,每月卻寄回2萬塊,農村母親報警才知是騙局
    張琴老人最近在家裡心事重重,吃飯幹農活都不得勁,老伴和她一樣,整天憂心忡忡,不知道該怎麼辦。商量過後,老兩口決定去派出所報案,把家裡發生的「怪事」跟民警說了一通。雖說兒子兒媳給家裡的錢越來越多了,但老兩口卻覺得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不敢亂花一分錢
  • 退休老父親,退休老父親,每月給兒子寄錢,去趟兒子家後喜極而泣
    王老漢只有一個兒子,所以他非常寵溺他,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每月寄錢給兒子。王老漢說他想幫他兒子改善一下生活,兒子在城市生活不容易,如果兒子每月有他兩千的幫助,會過得輕鬆一些。雖然王老漢每月給兒子寄兩千,但他並不是富豪,他一人獨自住在農村的茅草屋裡,夏天熱,冬天冷,過得非常悽涼。但這些,王老漢一點都不在乎,他說只要兒子開心,自己再苦再累都願意。
  • 故事:買婚房的錢被騙,親家延遲結婚,準兒媳卻毅然跟兒子去領了證
    老郭是一個農民工,憑藉著會室內裝修的手藝,在省城打拼了十幾年,也賺了不少錢。兒子學習不好,只上了個職專,畢業後,也來到省城打工。老郭沒黑沒白地幹,平時也是省吃儉用,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在省城為兒子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讓自己的孫輩兒接受好的教育,徹底脫離農民工的行列。兩年前,兒子告訴他,自己談對象了。
  • 小說:我該怎麼辦
    自她進門就沒給過我好臉色看,我這還沒老呢!她就這樣,我這要是老了,不還得讓我睡大街啊!」婆婆對親戚們哭訴道。「是啊,是啊!這哪有個兒媳婦的樣啊!這要是我兒媳婦我說什麼也要我兒子和她離婚。也就你脾氣好,受得了吧!」親戚們說道。「哎呦,這可說不得啊!這要是讓她聽見了,以後可沒我好日子過!」婆婆大聲說道。
  • 兒媳好面子,過個生日辦6桌酒席,客人走後結帳時她癱倒在地
    我兒子和我兒媳是通過別人介紹認識的,我兒媳娘家以前的家庭條件非常好,但是自從她父親因病去世後,她們家就開始走下坡了。即使我兒媳家得家庭條件已經不比從前,但是她卻養成了富家小姐的生活習慣,並且嫁給我兒子後他們夫妻兩個的收入並不高, 但是兒媳的高消費習慣卻 一點沒有改。
  • 去兒子家帶孫子,每月他發我工資,無意聽見兒媳打電話我泣不成聲
    就這樣大兒子考進了大學,丈夫還是要支柱孩子的生活費,不得在外面繼續上班,就過年的時候回來一次,住幾天就又走了,小兒子不爭氣,大學沒考上,我就要他跟著他父親出門工作了,別讀書不厲害,還在家裡好吃懶做,小兒子也很懂事,就跟著丈夫一起出去了,每個月都給家裡寄錢。
  • 父母不願進城居住,兒子兒媳沒辦法
    老伴兒姓黃,比他小三歲,身體也還硬朗,老兩口年輕時是村裡出了名的能幹人。兒子張幹今年四十出頭,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很能幹,在主城一家銀行上班。兒媳溫柔賢惠,和張幹在同一家銀行工作。十八年前為了幫忙帶孫子,他們到城裡和兒子住在一起,那時張大爺還年輕,會一手木匠活。老伴帶孫子,他就到建築工地上支木,也掙了不少錢,十年前就在老家蓋起了一座漂亮的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