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午後,小區裡靜悄悄地。正是夏季,人們都在午睡。
做完家務,我打開電腦,發現鍵盤上有一層細細的灰。是的,親們,我有一周未寫文章了。這於熱愛寫字的我,實在是有點不像話。原因卻是:最近工作特別忙,忙完工作後,我的下班時間,便只敢用來休息了,即使有一點想寫字的欲望,我也不敢放縱自己,因為我怕我喜歡的寫字,會再一次透支我孱弱的身體,繼而帶給我又一次的恐懼與憂傷;還有,那天不小心看了一眼電視劇《清平樂》,我喜歡宋朝人的浪漫與清雅,婉約清麗的宋詞,純樸文藝的世風,宋朝的每一位皇帝都那麼詩詞不俗。因為,整個宋的鼎盛埋藏,詩書禮儀,風雅純淨,實在是令讀書人心生嚮往。劇中範仲淹、晏殊、王安石、蘇軾等大文豪一一出現,他們的詩詞歌賦,都讓我,忍不住想一睹風採。
真的,大約有五年,我都沒有看過一部電視劇,一則覺得累眼睛,二是沒有遇上喜歡的劇目。而我,更喜歡將有限的時間,用來讀喜歡的書。在這個浮臊的時代,讀書才是讓我心靈寧靜安詳的最好方式。
可是,當我喜歡上了這部劇,我告訴自己,那麼就追一次吧,否則,在這個熱鬧的年代,我都有一點像世外的桃源人了。
不覺之間,時光已悄悄地來到了夏天。窗外,陽光如鑽石般明亮,大地上的所有植物們,都在陽光和清風裡,奮力地伸展著他們厚綠的葉子。那些芬芳鮮紅,大多已在熾熱的氣溫裡漸漸遁去了。唯有綠,與這個世界和諧相安。小區行道邊,綠樹蓊翠,濃蔭重重。傍晚時分,我常去小道上散步,每每,我都會感覺到綠葉的葳蕤,植物帶給人的寧靜。
是啊,時光不盡,歲月不居。只有植物們在不知疲倦地生長著。春天發芽了,夏天濃綠了,秋天變黃了,冬天又瘦幹著枝條,等待著來年的春風吹又生。
只是,歲歲年年綠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作為這世界的過客,不知不覺間,我已走過了50年的光陰。艱難繁辛,喜悲笑淚,想想,都是歲月的賜予。不管願意不願意,那些過往,已然矗立在歲月的風裡,成了人生只有的回憶。
老話說,安居樂業。只有安居,才會安心,只有安居,才會樂業。我們自來到人世,便與房子有著扯不斷的種種牽連。
那麼,今天,繼續說說我與房子的故事。今天這篇,談我第一次做房東。
25歲那年,在年輕遇見慢性頑疾,幼兒需要撫養的艱辛歲月裡,我從來沒有想到,我那租人家房子住的人生,也會轉換成我做房東,出租房子,當包租婆,儘管那房子只有37平。
1995年春節,註定將載入我和老公的人生歷史,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那個大年初十,儘管北方的城市依然寒風凜凜,可我和老公的心,卻已經奔跑到了溫暖的春天。因為,我們終於在年前拿到鑰匙,並做了一個簡單裝修後,有了人生第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單元房。
當我倆跨進這房間的那一刻,忍不住在房間裡對這世界大叫:我們有房子了,我們有自己的房子啦!
是啊,擦乾激動的淚水,告訴老公,我從此不用再寄人籬下,不用再看房東臉色,不用再上臭烘烘的公廁,不用再用像毛毛雨一樣細小的公共水龍頭,不用再四人擠一間窩囊的18平的小屋。
我們的房子坐落在古城的環東路上,是我們單位的老家屬院。房齡20多年。這套房子曾是退休老幹部住過的,他們在住進了更大的房子後,單位將騰出來的小房子再分給我們這些小年輕。
房子在二樓,老式的樓板房,通風不好,光線昏暗。臨街,很吵。但即使有這麼多不好,我們依然歡欣鼓舞。37平:兩個小臥室,外加一個小過道、廚房和廁所。過道僅能放一個小餐桌。但與18平的出租房相比,我們覺得,能在自己的房子裡做飯、如廁、洗澡唱歌,這對我們這個正在養小兒的一家四口來說,這幸福來得又是多麼不易,當然,最最主要的是,我們不用付房租了,那80元的房租就是小兒20天的奶粉錢啊!
況且房子還有暖氣,受盡了用煤爐取暖的髒乎乎的不便之後,我們覺得有乾淨的暖氣,真是人生幸福的擁有啊!從此,我家小兒的尿布,就可以隨洗隨烤隨用了,暖氣人生,也是溫暖人生的直接支撐啊!
至今,我和老公回憶起我們這30年來,搬遷住過的四套單元房,老公一直言之鑿鑿地說,當年,住進環東路那套37平的小屋,才是他此生最幸福的住房感覺。哪怕此後,我們已擁有了100多平的大宅。
住進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已一歲的小兒上戶口,因為有了固定住處,我們才有資格給小兒登記戶籍。
那些年,戶籍必須與房子或單位掛靠,沒有房子或單位掛靠,人是無法落戶的。28年前,城市戶口尚是許多人拼命努力才能擁有的一個夢想,因此戶籍登記真是十分重要呢。
行文至此,我也更加理解,現在,許多家庭傾三代人所有,去為孩子購買一套城市的房子,不論這期間有多麼辛苦。因為,看似簡單的房子,卻不僅僅是容身之所,更不簡單地是給你疲憊休憩的地方,而是,它附帶著你的子孫後代,所有的戶籍教育醫療和成長環境等各種待遇,房子真的不僅僅是房子,房子是生活幸福諸多環節的承載啊!
那時候,儘管身體有恙,內心痛苦,可是一顆要強的心,卻仍是有著諸多不甘啊!彼時,兩個人的工資很低,還要養孩子,支付我的醫藥費,婆婆沒有收入,公公有病也要花我們的錢,沒有存款的我,內心常有不安之感。
聽說同學倒賣毛線賺了錢,於是我就去熟人的工廠批發來毛線,一斤差價只賺兩元。我們沒有固定攤位,只能周日(當時周末只休一天)出攤,我們就給那些擺攤的人說好話,擠在人家的攤位旁邊。
老公很反感我販賣毛線,因為在當時,我好賴也是個小知識分子,而且在體制內有正式工作。但是,我顧不上這些了,我覺得我太需要錢了,我太想多賺一點錢了。記得每到周日,我就求老公,讓他將將毛線包背到市場,因為我背不動,我就拿一小凳,坐在毛線邊等買主。但是生意真是不好做啊,因為我的毛線質量很好,價格偏高,前後三次出攤,我才賣出去2斤毛線。沒辦法,只好退貨了。好在熟人能退貨,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練攤,雖然以失敗告終。但艱辛的生活裡,一顆不甘屈服的心,至今想來,我都為自己自豪!
第一次住進自己37平的房子裡,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家洗澡,在自己的家用有水衝的廁所。房子不遠處就是環城公園,裡面花紅柳綠,我能常常帶孩子去那裡奔跑遊玩,覺得真是心境暢快啊!
慢慢地,隨著社會發展,我們兩人的單位福利變得好起來。兩年後,老公在單位分到了73平的兩室一廳的房子。聞之,我真是開心得睡不著覺啊,連在去醫院看病的途中,都會買兩本裝修的書,翻一翻,想裝出我們自己喜歡的風格。那時候,因為房子變大了,感覺得生活處處都有了陽光!
當我們搬入了人生第二套單元房後,由於這套37平的小房子是我們花6000元買的,單位暫沒有收回。聽說我們有空閒的房子,老公一個中學同學,在城裡做藥材生意,就提出想租來開公司,一聽說能給我們租金,我真是開心壞了,因為,能讓房子賺錢,而不是用人力,這是我彼時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儘管房租一個月僅200元,但也是我半個月的工資呢,這讓我有了天上掉餡餅的感覺,也因此第一次嘗到了包租婆的幸福。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我們搬家,真的是雙喜臨心啊。搬入人生第二套房子後,我和老公將舊房清掃乾淨,將鑰匙交給了他的同學,還特意叮囑他保持房子乾淨,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單位就要收回房子呢!
後來,這套房子在我們出租了6個月後,便被單位收回了,房子又分給單位更年輕的職工。但是,在那37平的房子裡,我們曾開心地陪伴著我們的小兒,度過了人生一段特別歡喜開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