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痴情女子劉巧珍選擇嫁給馬拴,是對自己的一次好

2020-08-22 百荷書房


自從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問世,劉巧珍就成為許多男人心目中要娶的好妻子的形象代表。巧珍沒有文化,卻在心底裡喜歡有文化的高加林。加林高中畢業在村裡教書,那份青春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只能默默埋在心底,遠遠地凝望和祝福高加林過得幸福。

巧珍熱烈地愛戀,融化了加林的冷了的心房

沒有讀過書,鬥大的字不說一升的劉巧珍,看不上鄰村的富戶馬拴,卻唯獨喜歡窮書生高加林。但卻一直埋藏在心底,遠遠地看著高加林,默默地祝福著。


天有不測風雲,高加林民辦教師的職位被支書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劉巧珍一邊在姐姐(高明樓的大兒媳)面前罵高明樓,一邊心痛高加林,一邊又覺得加林不當教師了,是自己表白愛情的機會來了。

他們終於戀愛了,她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自己心裡對於加林的那份愛,當一個青春少女把自己全身心的愛都奉獻出來,給予一個男孩的時候,真就像張愛玲說的「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從塵埃裡開出花來。」巧珍柔情地說:「加林哥,我看見你比我爸我媽還親,」她還說「等咱結婚了,你七天頭上就歇上一天!我讓你像學校裡一樣,過星期天………」巧珍就像聖母一般愛著高加林。



巧珍和加林的戀愛,只是加林人生坎坷的路上一次風雲際會的交集,巧珍少女情懷中一棵歷經風霜芽苗,一顆鐫刻在心口的硃砂痣。從家庭意義上講,他們的家庭經濟基礎不般配;從個人精神上說,他們的精神追求不在同一條道兒上。

他們的戀愛,巧珍的父親劉立本堅決反對,他看不上加林父親高玉德老漢的老實和貧窮;加林的父親高玉德也認為攀不起村裡的二能人——劉立本這樣的親家。

他們的戀情,一開始就是風雪雨霜嚴相逼,然而,青春和美麗,往往是最難抵禦誘惑。巧珍熱烈地愛戀,融化了加林的冷了的心房,他們的愛就像夏日田地裡的莊稼,旺盛地成長,甜美地相處。


不平衡的戀情註定了是一段情殤

高加林峰迴路轉,因為叔叔的關係,到縣城工作了。劉巧珍又是高興,又是擔心自己配不上加林。加林進城後,在宣傳部做新聞幹事,採寫的新聞稿縣廣播站播音員黃亞萍含淚播出,他們原來是關係要好的高中同學,加林一進城工作,黃亞萍可謂是心花怒放,她冷落了原男友張克南,把丘比特箭射向加林。加林在巧珍和黃亞萍之間遊弋不定,十分苦惱。黃亞萍這裡有一個重大變化,她隨工作調動的父母回南京生活,這裡加林只要說一聲同意,他就可以和黃亞萍一家一起到南京大城市工作生活。




加林的耳畔再次迴響著巧珍的話:「你們家老母豬下了十二個豬娃」,又說「被老母豬壓死了一個」。加林說:「還剩十一個,......。」這是巧珍來看他,他們之間的對話。黃亞萍的聲音也在迴響:「加林!自從你到縣裡以後,我的心就一天也沒有寧靜過。在學校時,我就很喜歡你。不過,那時我們年齡都小,不太懂這些事。後來你又回了農村……現在,當我再看見你的時候,我才知道我真正愛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選擇。高加林徹底淪陷了。最終,他黃亞萍的丘比特之箭射中,他背叛了巧珍。



巧珍的愛是一場奮不顧身的飛蛾撲火,更如聖母一般純潔善良

巧珍在大馬河橋頭等待加林,替加林「賣饃」,向加林示愛,到加林在大馬河橋頭等待巧珍到來,提出分手。始終都彰顯著巧珍的愛是一場奮不顧身的飛蛾撲火,更如聖母一般純潔善良。高加林吞吞吐吐說出自己要調到幾千裡以外去工作的時候,聰明的巧珍明白了一切。她含淚說:「加林哥,你再別說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絕不會連累你!加林哥,你參加工作後,我就想過不知多少次了,我儘管愛你愛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個字不識,給你幫不上忙,還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個比我好的對象……到外面你多操心,人生地疏,不像咱本鄉田地……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怎麼愛你……。




巧珍剛強地走了,她沒有在加林面前哭哭啼啼糾纏,大馬河知道她流了多少眼淚。回到家裡,愛勞動的巧珍,不出工,不吃飯,只是躺在炕上抹眼淚,痛苦地舔舐著失戀的傷口。

巧珍在失戀的痛苦中,終於作出了抉擇

巧珍的遭遇,很快在村裡傳開。深愛著巧珍,更懂得怎樣去踐行愛情的馬拴再次登門求親了。經歷了失戀之痛的巧珍,終於在家人的勸說下,答應了和馬拴見面。從馬拴和巧珍的對話,我們真正看到了愛情的真諦——是理解、懂得和包容。我們不妨引用巧珍和馬拴引的對話如下:

巧珍:我已經在村前莊後名譽不好了,難道你不嫌?馬拴:不嫌!這有什麼哩?年輕人,誰沒個三曲兩折?再說,你也甭怪高老師,人家現在成了國家幹部,你又不識字,人家和你過不到一塊兒。咱兩個沒文化,正能合在一塊兒哩!巧珍,我不會叫你一輩子受苦的!我有力氣,心眼兒也不死;我一輩子就是當牛做馬,也不能委屈了你……」巧珍被感動了,她應下了馬拴的求婚。


巧珍和馬拴兩個人沒有文化農村青年,他們雖然不懂得吟詩作對,但他們都懂得愛情不單單是一份情緒,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更懂得愛一個人,就要懂得包容和理解,就要為愛著的人設身處地去著想。加林落難是和巧珍好了,馬拴的心就涼了,巧珍失戀了,馬拴的心再次沸騰起來,又是一天天跑來求親。

小結:

德順爺爺曾說,「你把良心賣了,加林啊!巧珍,那可是一塊金子啊!」然而,加林終究是無福消受巧珍這塊金子。巧珍聖母般的愛最終被加林的欲望甩在了半路上,那時刻,巧珍痛不欲生。但她說「我總要活人啊!」這就是巧珍。巧珍的品性是加林和黃亞萍幾輩子都修不來的。



巧珍出閣時,藏在紅紗巾背後的淚珠比碧玉還要晶瑩,令人心酸,令人欽佩,又令人替加林惋惜。然而,巧珍後來的生活證明她選對了人。這是她被高加林拋棄後作出一次正確選擇,也是她作為女子,對自己的一次好。

正如巧玲勸慰姐姐的話:人生除了愛情,值得去愛的東西還有很多。

劉巧珍雖然不識字,但正如馬拴說的「我有力氣,心眼兒也不死」,巧珍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農村女子。她具有中國傳統的女性美德,是中國農村勞動婦女轉變而來的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她善良樸實,聰明能幹,重情重義,堅強寬容。被深愛的高加林拋棄後,她對自身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她選擇了馬拴,馬拴也是值得巧珍去愛的男人。

巧珍和馬栓,這對兒平凡的農村夫妻用勤勞的雙手改變命運。他們響應國家號召,緊隨黨的農村發展政策,半養殖,建企業,做農產品深加工。成為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率先富裕起來的典範。

巧珍和馬拴夫婦由養殖場到肉聯加工廠、食品廠。一路走來,巧珍不但自己致富,還帶領村裡人一起致富。在這個全民外出打工的時代背景下,她創建的村辦企業「三合集團」,解決了村裡閒置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改變了大馬河村的面貌。

馬拴開玩笑說:「巧珍,老婆,你就是不會享福,現在有錢了,你又是建學校,又是辦技術培訓班,出錢出力,操心費神。還當什麼省人大代表,真是沒福的人,不會享清福啊!」

巧珍望著馬拴憨厚可愛的模樣,心中泛起諸多思緒的浪花,她在心裡說:馬拴,謝謝你給我的愛,我就是要爭這口氣,活著就要爭這口氣啊!


註:劉巧珍嫁給馬拴後的生活詳情,在作家魏清海的長篇小說《變》中,有詳細描述,書友們可百度獲得「長篇小說《變》」的更多信息。

2020/4/25


文/蹤影,轉載需授權;圖/網絡 ,致謝!歡迎關注百荷書房,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路遙《人生》巧珍最後選擇馬拴而放下高加林是明智的呢
    路遙的《人生》以七八十年代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講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做民辦教師被替換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的人生變化過程,其中穿插了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在《人生》中劉巧珍是一個漂亮、善良的農村姑娘,她敢於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對待高加林,她願意付出所有,這樣的姑娘,誰不愛呢?
  • 路遙《人生》:美麗善良的劉巧珍能過上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嗎?
    ,在春風得意的人生徵途上,他會那麼快就變了心,把劉巧珍當作自己理想人生中的一個過客;到最後,高加林仍是沒有想到,被他這個「當代陳世美」無情拋棄的劉巧珍,竟然會為他這個「負心漢」能有一份不出力氣,體面的好工作去向自己的丈夫求情。
  • 《人生》:再走一步就是天堂嗎?年輕時的選擇,不後悔就好
    他在學校中也是個優秀的男孩,成績不錯,又熱愛體育,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高加林橫跨在城市與農村之間,在感情中不僅得到農村姑娘劉巧珍的痴情,還得到了學校的同學——城市女孩黃亞萍的青睞。劉巧珍本來對高加林想都不敢想,在和高加林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為高加林的痴情付出。
  • 馬雲推薦的《人生》,感受以往不同的女主人公,悲喜交加
    馬雲推薦的《人生》,感受以往不同的女主人公,悲喜交加!馬雲說,我讀了《人生》這本書,讓我思考了很久,當你迷茫和困惑的時候,會給你感悟。路遙的《人生》問世後,書中女主人公劉巧珍這位家喻戶曉的鄉村少女,幾乎成了中國農村婦女傳統美德的代名詞,這一人物形象是路遙對於女性形象塑造的頂峰,她身上幾乎凝聚了傳統女性的一切優秀特徵,她的愛情悲劇,催人淚下,令人心碎。
  • 《人生》:從高加林選擇巧珍看,你做出的每個選擇,都要自己買單
    他的愛情也在這一次次的轉折和考驗下破碎、瓦解,再次面對黃土地的高加林,失聲痛哭。整部作品至此戛然而止,我們不知道高加林後來的經歷如何,但生活的歷練肯定重塑了他的人生觀,讓他懂得自己真正應該關注的是什麼。縱觀高加林這短短幾年中的經歷和曲折,我們不難發現,表面上路遙是在說高加林的人生際遇,實際上一直圍繞著的還是「選擇」這個話題。
  • 李碧華《青蛇》之白素貞:為什麼痴情的女子,總是沒有好報?
    在李碧華的作品裡,白蛇像極了煙火世界裡最普通的女子,她春心萌動,渴望一個溫柔的男人。得到他後,便想和他白頭偕老。為了這個男人,她不惜和昔日姐妹青蛇兵戎相見。可惜天不遂人願,許仙終究是負了她,她也為自己的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麼痴情的女子,為何沒有一個好的結局?說到底,是白蛇高估了自己的道行,低估了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 《三國演義》中女子的善妒與痴情
    他先是派自己的妻子假裝閨密,向郭妻密告說郭汜與李傕之妻有不正當男女關係,而且兩人感情很好。妙就妙在,楊妻並不是從夫妻關係的角度來勸郭妻,而是裝作貼心的樣子,告訴其利害所在——「倘司馬(指李傕)知之,必遭其害。夫人宜絕其往來為妙。」
  • 《人生》高加林:我拿愛情換理想,世人莫笑我荒唐
    如果高加林可以預料到自己的尷尬結局,不知道還會不會放棄劉巧珍,轉而投入黃亞萍的懷抱。畢竟,相比於黃亞萍,劉巧珍肯定要更適合高加林一些。而且,和劉巧珍在一起,高加林能過「星期天」。這對於一個沒念過書,毫無文化可言的農村女子來說,就是最美的情話了。
  • 鬥破:劇中五個痴情女子,小醫仙未能嫁給蕭炎,而她讓觀眾厭惡
    鬥破蒼穹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這這部動漫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作品,本身就擁有著一大批粉絲,而劇中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廢材少年逆襲的故事,這個主角就是蕭炎,蕭炎這一路走來可以有著太多的不容易,但是這之中也是有著很多漂亮的美女對他痴心一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劇中五個痴情女子,
  • 路遙與「劉巧珍」的「前世今生」——為您講述《人生》原型故事
    《困難的日子裡》發表後,一次路遙與她回憶過去的生活,還提到她接濟自己飯食的事情,可見心裡一直記著這件事。劉鳳梅1973年在陝西師大念書時,給路遙寄過高考複習資料。1975年畢業分配到延安紀念館工作,正在延安大學中文系就讀的路遙一次去她辦公室,劉鳳梅看「他穿一雙很破的布鞋,腳趾頭都露了出來,腿上穿一條鐵灰色的滌卡褲子,褲縫扯開有半尺長,我要為他縫,他有些不好意思,我說:『我們不是姐弟嗎?』
  • 從路遙《人生》中高加林的命運起伏,看人生的悲劇美
    高加林是一個有文化、有能力、有理想,努力上進的好青年,他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幹出一番事業,他不想再像他的祖祖輩輩一樣,為了維繫溫飽而困守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然而,在命運面前,高加林卻無能為力,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捉弄。
  • 香蜜沉沉燼如霜告訴我們,嫁給愛自己的好過自己愛的
    相比於潤玉的痴情,還有一個比如潤玉更為痴情,至少為了愛人選擇成全,而不是像潤玉如此,最後設計一切,爭奪皇位,旭鳳也是在那時殞命,不過最後也再次重生。其實這一切的錯,還要歸根於荼姚這個人,旭鳳的母親,如果不是她狠心地將潤玉的母親親手殺害,也許不會這樣。
  • 路遙《人生》:階層社會裡,愛情婚姻的歸宿
    馬雲曾說:「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可見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帶給我們的深刻影響。這部小說是以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陝北高原為背景,講述了農村青年高加林對於理想的追求和愛情的選擇,他頗富戲劇性的人生經歷,給人以宕氣迴腸之感,讀後讓人內心久久不能平息。
  • 「黛茜的選擇」為什麼不是蓋茨比?痴情硬幣的另一面
    電影《寄生蟲》擊碎「美國夢」的一個「無心之舉」《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物設置一反「痴情女子負心漢這裡面既有作者自己個人的影子,也有他人生的脈絡和線索在其中,也就是說這部小說並不是菲茨傑爾德刻意寫出用來擊碎「美國夢」的,而是在他反覆描摹、記錄自己人生過程中的一個無心之舉。
  •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那一年,他失業被迫回家務農,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落,難過卻還要討好讓自己失業的人。那一年,他失業在家,故意拼命工作折騰自己,不曾想卻遇見了一位好姑娘,她熱情、善良,讓他疲倦的心得到安慰。那一年,他擁有了愛情,事業也有了新轉機,不僅回到了城裡,工作也更上一層樓,成了記者,正是得意時,又有老同學前來表白,被城裡繁華迷了眼的他,與女友分了手,高興地接受了同學的表白。
  • 《人生》:在路遙的《人生》裡看人生
    小說人物不多,故事情節布設巧妙,將人物立於農村與城鎮二個不同背景下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極盡淋漓,將人物的命運與社會環境有機地交融在一起,代入面臨選擇的思考與焦灼,現實與理想交織出的一段精彩人生。但掏糞這種輕鬆活兒對高加林來說又是一次自尊的考驗,他怕遇見熟人拉不下面子!路遙先生濃墨重彩地將掏糞這段寫得絲絲入扣,輾轉幾處不得,終得一處打架,納涼小院奚落等等,都是對高加林一次又一次的尊嚴拷問......
  • 老家紀事之三:拴來
    拴來姓胡,他不是我們村的,他的母親是。解放後不久,他的父親因為是惡霸地主,被鎮壓了。當時他母親是三房,肚子裡正懷著他,走投無路跑回娘家,後來生下了。我真正認識拴來時,他該有三十歲了吧,仍然光棍,我大約上二三年級。在老家,幾乎每個成年男人都有一個外號,要麼根據秉性,要麼根據長相,要麼根據某一次特別的行為,實在找不到,就按名字的諧音。只有叫外號,人才顯得格外親切和生動。
  • 豆瓣評分8.5,《人生》一波三折卻沒有結局,對與錯全需自己衡量
    當自己走後門參加工作被揭發後,他短暫的痛苦後,很自然地接受了這個結局,因為他知道,「即使今天不發生,明天也有可能發生」,只是自己有意去迴避這個問題。高加林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可當他面對理想和現實生活時,有諸多的因素影響著他的人生選擇。
  • 重讀《人生》:人們口中的悲劇,其實是最圓滿的結局
    她決定與克南分手,帶著高加林回江蘇,並給他找個好職業,與他共度餘生。而這也讓高加林動搖了要跟巧珍走下去的決心,他真的與巧珍說分手了,之後巧珍被傷得一塌糊塗,灰心之下,巧珍嫁給了隔壁村的一直追求她的馬栓。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馬變婦人,韓晞馬,江東客馬,陳璋馬
    (出《瀟湘記》)韓晞唐朝韓晞在永豐倉做官,他有一匹馬,已經騎了好長時間,很愛惜。某天,有個客人說自己有匹四川馬,很暴躁,經常咬人。韓晞讓他牽來拴在院子裡的樹上,看後他對客人說:「這麼小的一匹馬,怎麼這麼暴烈?我給你找人調教一下。」隨後,韓晞找了一個善於馴馬的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