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青蛇》之白素貞:為什麼痴情的女子,總是沒有好報?

2020-09-25 杜小西

文/杜小西

圖/網絡

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覺得白蛇簡直是賢妻良母的化身,是最完美的女子。她和許仙,才是神仙眷侶。長大後讀了李碧華的小說《青蛇》,這種幼稚的想法被突然打碎。突然明白之前對白蛇形象的塑造,太過理想化。李碧華筆下的白蛇,才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真實模樣。雖然李碧華在她的作品裡,依然把白蛇塑造成了一個痴情,賢良的角色,但同時也賦予了白蛇作為一個人的複雜性。李碧華的筆,寫盡了白蛇的美麗,賢淑,漂亮。但同時,也寫出了她的妖媚,俗氣,私信與迂腐。

在李碧華的作品裡,白蛇像極了煙火世界裡最普通的女子,她春心萌動,渴望一個溫柔的男人。得到他後,便想和他白頭偕老。為了這個男人,她不惜和昔日姐妹青蛇兵戎相見。可惜天不遂人願,許仙終究是負了她,她也為自己的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麼痴情的女子,為何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說到底,是白蛇高估了自己的道行,低估了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01.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對人性的認知盲目而樂觀,卻不知再高的道行也難敵凡俗男人的無恥與卑鄙

白蛇和青蛇本來在西湖的橋底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幾百年不變。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吃了呂洞賓的七情六慾仙兒,白蛇春情萌動,開始渴望愛情。

她覺得:一個女人妝扮給另一個女人看,被另一個女人讚賞,都毫無意趣。

她渴望遇見一個可心的男人。並對自己盲目自信,覺得自己一千多歲,談情說愛,男人肯定不是對手。

她只想得到一個平凡的男人。

她將理想的愛情定義為:平凡的愛,與關心。噓寒問暖,眉目傳情。一種最原始的感動。

可以看出,白蛇最初的愛情理想單純樸素,和每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

但可惜,她忽略了一點,她不是人,只是一條蛇,有一千五百年道行的蛇。

這一點,小青看的比她清楚。她曾經勸白蛇:你不過是一條蛇。人總是看不起蛇。我們都在自欺。但白蛇不以為然。

不是說蛇就沒有談戀愛的權力。但忘記自己本質上是一條蛇,沒有經歷過人世的紛繁複雜,對人心沒有充分的認識,對人性的複雜性更是知之甚少,這對初涉人世愛情的白蛇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但對於一個十分渴望愛情的女子來說,愛情是一壺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哪裡管得了許多。

這就為後來的愛情悲劇埋下了地雷。李碧華說過,男人是令女人傷心的同類。遇上無恥的男人,那更是悲劇中的悲劇。


02.對愛情缺乏理性的認識,以為所謂的深情,就是絕對的從一而終,對待愛情毫無底線

白蛇對人間的愛情一無所知,那麼帶著理想主義談戀愛的可能性就很高。

那麼她決定找一個普通的凡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是誰也擋不住的。

都說戀愛中的女人智商為零,白蛇談起戀愛來,也是傾其所有,在所不辭。

更可怕的是,她擁有一個固執的愛情觀:人間有生死相許,她跟許仙就要從一而終,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看起來是多麼浪漫的詞彙。誰都想一生一世一雙人。

但比這更可怕的是:從一而終。

不是說人們在婚姻中不該對伴侶忠誠,但一味墨守陳規,不顧現實情況從一而終,就會陷入另一個怪圈――在婚姻中毫無底線地付出和原諒。

事實上,白蛇也是這樣做的。

許仙在盜庫銀一案中,被捕快追查詢問,乾脆甩鍋給她們,用一概不知把事情撇的乾乾淨淨,在小青罵許仙恩將仇報時,白蛇不但不生氣,反而為許仙找藉口推脫責任。

後來,白蛇幫助許仙開藥鋪,救人賺錢,但當「吃軟飯」的流言傳來,許仙就開始勸白蛇回歸家庭。白蛇不但沒有反駁,反而更加溫順體貼聽話,愈加對許仙溫柔獻媚,生怕會失去他。

許仙在婚後和小青曖昧不清,白蛇沒有詰問許仙,反而和小青反目,逼她走。

後來許仙趁白蛇外出盜仙草救他和敵人廝殺未回時,出軌青蛇,白蛇還是毫無怨言,只和小青叫板。然後依然選擇原諒,只因為她懷了他的孩子,她不想孩子沒有爹。哪怕愛人已經背叛了她,裝也要裝得情深義重。

哪怕後來,許仙打算拿著白蛇賺來的錢,要和小青私奔,白蛇都能夠原諒。甚至不惜和小青兵戈相見,只為了爭奪那個薄情,自私,寡廉鮮恥的許仙。

故事的最後,在許仙為自保逃走後,她依然對他抱有幻想。

想一想,白蛇真是個可憐的女子。自以為了解男人,認識人性,懂得愛情,殊不知,終是痴情誤終身。一條蛇的痴情,怎麼能夠打敗一個人心的腐敗惡毒。

就像青蛇所說,都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

無底線的縱容也換不來對方的從一而終。


03.完全喪失了自我,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男人身上,堵上了人生的全部,卻輸掉了所有

看完整本小說,你會發現,白蛇從頭到尾只幹一件事,那就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許仙身上。

一開始,追求許仙,哪怕製造契機。

戀愛後,連結婚聘禮錢都送給許仙了。

結婚後,幫許仙創業,出錢出力,許仙財色兼收,還在她眼皮子底下勾搭自己親妹妹,反而責怪她事業心太強,要求她回歸家庭,洗手作羹湯。

連小青都說,白蛇對許仙的愛,太過濃密,讓人窒息。

結果呢,許仙還是那個許仙,自私懦弱,多情爛性,陰暗卑鄙,貪生怕死。

哪怕白蛇為他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依然自私自利,沒有把她當回事。

愛情的悲哀,有時候其實是女人自己製造的悲哀。


04.不明白世界上最大的不變是變化,最難測的是人心,最易變的是情感,最靠不住的是愛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愛情是最沒有道理可講的東西。

相愛時轟轟烈烈,恨不得你我不分。憎惡時恨不得殺了對方。所謂「至親至疏夫妻」。

古往今來,多有痴情女子薄情漢。

「蘇小小的男人,叫她長怨十字街;楊玉環的男人,因六軍不發,在馬嵬坡賜她白綾自縊;魚玄機的男人,使她嗟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愛怨憤,玉殞香銷;王寶釧的男人,在她苦守寒窯十八年後,竟也娶了西涼國的代戰公主」……

有的女子,把男人當做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終沒有感動別人,只感動了自己。

人心會隨著時間世事改變,愛情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誰也不能保證誰會和誰白頭偕老,誰也不敢保證一生只愛一個人。

承認這些事實很難,但趁早看清,總比日後失意後悔好。


05.作為女孩子,一定要明白的幾個道理

讀了這個故事,感慨萬千。其實,白蛇像極了現實中的許多女孩子。她們渴望一場浪漫的戀愛,一個溫暖的男人,一世安穩的幸福。可還是難逃悲劇的結尾。所以,作為女孩子,任何時候都要明白以下幾點道理。

正確認識自己和愛情,婚姻

不用自卑,但也不要太高估自己駕馭男人的能力,男女之間的情感角逐,女人最容易被傷的深。正確認識自己,愛情和婚姻,有助於避免自己盲目自信,增強識人的能力。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自我,不要以男人為終身事業

保持自己的經濟來源,不要一味依附男人,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男人,充其量是自己勢均力敵的好夥伴,能為自己的生活錦上添花。而不是長期飯票,不然你會輸的很糟糕。

請在婚姻裡保持你的底線和尊嚴

婚姻,時間長了容易麻木,疲憊。可能你的伴侶會試探你的底線,如果不問原因,一味選擇原諒,那麼最終被看不起的是你自己。人性就是這樣,你越軟弱,他越覺得你越可欺。保持自己的底線,才能擁有自己的尊嚴。

不要隨便扶持一個男人,靠得住的永遠是自己

有的女人,談戀愛就聖母心泛濫。一結婚,就搞精準扶貧。你沒有房子,我買。你沒有車子,我買。你沒有存款,我給。結果呢,換來的不是男人的感激涕零。反而是男人的數落和背叛。他反而怪你剝奪了他作為男人的尊嚴。仔細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強盜邏輯。

白蛇就是這樣的女人,許仙就是這樣的男人。

再看看新聞上不斷報導的殺妻案,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鬥米仇升米恩的道理,誰都懂。但有的人就是在關鍵時刻變得糊塗。


女人要永遠記住,深情專情的男人世界上並不缺,但真心愛你的男人,並不需要什麼都要你來打點。也不要以為你付出所以,就會換來他的一世一世真情。

畢竟,最易變的是人心,許多感情很難經得起考驗。現實中的愛情,並不是婚禮上的誓言般堅不可摧。那些披著神聖外衣的賭咒發誓,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只是人們自欺欺人的手段。醒的越早的人,看的越清。

畢竟,滄海桑田,世事易變。你自己才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相關焦點

  • 讀李碧華筆下的《青蛇》,為什麼許仙這樣的男人不能嫁?
    尤其看了李碧華筆下的《青蛇》,我更覺得許仙這樣的男人,嫁不得!反倒是白素貞救夫心切,為了他的安危,不惜觸犯天條,水漫金山。這樣做對不對暫且不說,總是個重情義的女子。但許仙呢?眼睜睜看著法海對自己妻子下狠手,卻無動於衷。在白素貞痛苦產子後,還受法海挑唆,和他裡應外合,引白素貞被擒。最終被收服壓在雷峰塔下。
  • 李碧華《青蛇》:徐克沒有拍進電影的真實結局,恰恰是原著的靈魂
    這兩句對白出自李碧華的小說《青蛇》,前一句是許仙在與白素貞相愛之初,對她許下的承諾,後一句是他試圖與小青私奔時所做的試探。在李碧華基於「白蛇傳說」所作的這部新編小說之中,許仙褪去了所有民間傳說中的光環,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俗世小人,他自私、懦弱、虛偽、不忠……身上幾乎集結了一切人性的弱點。
  • 《青蛇》∣每個「小青」,最終都成了「白素貞」
    李碧華說:那些愛情,那些溫柔誓語,那些風花雪月,那些雨絲和眼淚,原本因為幼稚,但,為什麼要拆穿它?一個人,若一直生活在欺瞞之中,他當然不樂意。,加上怪才導演徐克,這樣的搭配,電影的好自不必說了。看那白蛇在向青蛇傳授為人之道時,她的精明勝卻任何一個肯付出全部心思為幸福經營的女子。她自然是精,那千年的道行豈是凡人可比?然而精明如她,又怎看不出世人的愚昧醜陋?
  • 為什麼《青蛇》26年經久不衰?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
    》,有李碧華的小說《青蛇》,有徐克的電影《青蛇》,它們都顛覆了人們熟知的《白蛇傳》印象。白蛇對青蛇說:「我並不打算要一個優秀的才子,這些自詡人中之龍的動物,總是同性相輕,恃才傲物,且不懂得珍惜女人的感情,輕易地以『瀟灑』作為包裝,變心付情。我要找個平凡的老實人。」這句話奠定了整個故事的悲情基調,老實的男人就靠得住麼?
  • 從志怪小說到言情電影,探析《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與《青蛇》異同
    且李碧華寫就的《青蛇》還被徐克翻拍成了同名電影,深受觀眾的喜愛。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青蛇》作為衍生產物,如果沒有破而後立的觀點,自然不可能在後世流傳開來。李碧華作為言情小說大家,曾被稱為&34;。而在《青蛇》中,法海看似正直強大,不近人情,卻對小青動了心。甚至在最後,白素貞水漫金山之後,他還是放走了小青。而且作者還細緻地描寫到法海逃離小青時慌張的神態。兩相對比之下,《青蛇》中的法海血氣方剛、道心不穩的形象躍然紙上。就這樣,李碧華用奇思妙想的將法海超脫世外的形象拽回了人間。
  • 支離破碎的人性:李碧華《青蛇》中塑造的混沌人物
    《青蛇》是一部讓人震撼的作品,李碧華在塑造人物上,下足功夫,在人性探討中,不遺餘力。文學作品常常會有正、反兩類人物,然而李碧華塑造的四個主要人物(許仙、白素貞、法海、小青)卻都有致命的人性劣習,次要人物則沒有過多的性格稜角,所以,小說的人性色調是偏暗的。李碧華藉助人、妖之事,說人性的弱點。
  • 從《青蛇》到《誘僧》:李碧華筆下的恩仇情僧
    李碧華的《青蛇》和《誘僧》都是有關於僧人的作品,「朝為紅顏,夕成白骨」的人生讓人措手不及,恩怨情仇讓人眼花繚亂。《青蛇》是小青訴說故事,法海是非常有爭議的僧人;《誘僧》寫得是一個俗人轉變成僧人的故事,其中的迷惘與掙扎引人深思。
  • 《青蛇》:一生情慾,一世矛盾
    相信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大家並不陌生,她是《霸王別姬》《胭脂扣》《秦俑》的作者。還有一部小說也很出名,更有爭議,它就是《青蛇》,還被翻牌成電影。沒錯,就是趙文卓「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般若巴嘛空」的那部電影《青蛇》。讀完李碧華的《青蛇》,驀然感覺自己像極了書中的許仙。從書中的故事可以看到我。
  • 胡媚娘為什麼沒活成白素貞?
    就在這時,一幅畫像拯救了她……她貪戀那副好皮囊,不管不顧地據為己有,卻不知從那一刻起,命運便對她撒下天羅地網。她在面對心上人時,總是不自覺地閃爍其詞,眼神和動作,都帶著些若隱若現的慌亂。因為,她是帶著刺殺任務來的。只有500年功力的小妖,冒冒失失地一腳踏入紅塵,代價是受制於人,成為金箍法王殺人的刀。被殺的那個,居然正好就是她心心念念的許仕林!故事在這裡便落了俗套,上一代的恩怨充當了最主要矛盾。欲報殺子之仇的金蘭法王,把矛頭對準許仕林。
  • 《青蛇》:問世間情是何物?至情之人竟然是妖
    ,一把紙傘是他們的定情之物。但白素貞警告她法海是化外之人,法力高深,不要去招惹他,於是不通世故的小青背著姐姐去糾纏許仙。姐妹兩人之間第一次湧動了暗流,白素貞半是教導半是威脅地告訴小青,感情是講究從一而終的,要學就去找別人。
  • 《青蛇》:讀懂了小青,就讀懂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情
    --小青從渴望愛情到人間不值得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的故事大概起源於唐宋時期,到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故事定型,清中期,白蛇的形象才由迷惑害人的美女蛇變成有情有義的痴情女,故事主題也演化成了批判封建教條
  • 《青蛇》:堂堂一個人,還不如區區一隻妖
    1、《白蛇傳》的千年演變《白娘子》的故事已大致定型:宋朝年間,修煉千年的白蛇(白素貞)和五百年的青蛇(小青)幻化為人形,白蛇欲報凡人許仙前世救命之恩,巧施妙計與其相識並相愛,結為夫婦後,樂善好施,但金山寺的法海認定人妖孽緣,蠱惑許仙,端午節以雄黃酒使白蛇現形,不料嚇死許仙,白娘子和小青盜仙草將其救活。
  • 看完《青蛇》原著,才知道電影拍出來的是愛情,沒拍的才是人生
    白素貞並未被許仙相救,也沒有在出雷峰塔之後與其重修舊好,她和許仙,始終在體驗不同的感情。起初,白素貞只想初嘗男女雲雨,後來,她想嫁做人婦;再後來,她幻想著生養後代,親自餵奶、教他讀書識字,看著孩兒長大成人。男女之情的欲望是一點點被撐開的,哪怕她是個千年蛇妖,也逃不開對平凡生活的想往,那滋味雖然乏累,卻比枯坐修行來得真實快活。
  • 千年青蛇戀(一)
    一翻苦戰法海大師收得千年白蛇,卻發現她腹中有子,乃是文曲星君託世,念及她是仙君之母,留她性命壓在雷峰塔下修行。而那僅僅百年道行的青蛇,卻是逃出生天。 道行微末的青蛇之所以能逃得天劫,是因為……因為法海大師的緣故。
  • 麟稀讀《青蛇》:每到端午想許仙,半生誤我是痴情
    我試圖在心中勾勒她的影子,卻只得到一團模糊,但我敢肯定她不是萬花樓的庸脂俗粉,也不是大街小巷的尋常婦人,我的娘子美麗又賢惠,是世間難得的好女子,在我心中更是獨一無二。生在杭州,我自然常去西湖,上孤山,踏蘇堤,看西冷橋畔的蘇小小墓,石色黝黑的古墓旁是一副對聯: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車不再逢,好一個痴情女子,世間哪個男子何德何能,才配的上這副痴情?春雪消融,春雷陣陣,西湖邊柳條嫩綠,桃花豔紅,遠處傳來清幽輕忽的鐘聲,是北山的靈隱寺,或是南山的淨慈寺,響起了晚鐘?
  • 李碧華筆下的三生三世: 除了妖界《青蛇》還有千年《秦俑》
    讀者對李碧華的喜愛來自於她特殊的創作風格,她的小說近乎就是一部電影,不僅與畫面感難捨難分,與人物情景也水乳交融。縱觀李碧華的小說,離不開的是前世今生,離不開的是男歡女愛與坎坷情路———這情路是《胭脂扣》裡的人間與黃泉路;是《川島芳子》裡的綻放與凋謝之路;是《青蛇》裡的修心與修情之路;是《霸王別姬》裡的禁忌與人性之路。
  • 電影《青蛇》除了情慾,還告訴這些世間修行的道理
    可是看了電影《青蛇》你就會知道,青白二蛇在人間紅塵歷練,修行感悟,提升最快的還是青蛇。這是我喜歡《青蛇》的原因,看似故事主線還是圍繞白素貞的人間情愛,但是精神修為的主線在小青身上。本文從劇情解析青白二蛇在人間的歷程,探討在紅塵中修行的意義。1.
  • 《青蛇》原著中的兩段「玩尾巴」:誘人的不是「愛」而是「徵服」
    "白素貞的思想總是快小青一步,是以小青總是以旁觀者的姿態端詳姐姐在感情裡淪陷再後來,小青暗自生氣——為什麼姊姊能得到愛,而自己不能,就憑著五百年的道行?原著中的法海,並沒有徹底地與小青「玩尾巴」反而是欲拒還迎,好生猶豫了一陣。最後,兩個「人」懷著各自的遺憾離開。小青發現——她似乎愛上了這個「忠直剛正」的男人。他那樣黑白分明,對自己的美色幾乎用盡了「洪荒之力」去抗拒...這才是最好男人的模樣,能讓人仰望。
  • 《青蛇》:妖媚女子的故事,誘僧的情愫,愛情和欲望的交織
    《青蛇》這部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初始意志堅定的法海,看到了婦人生產,母親身上閃耀著光芒和人體之美,法海入定的時候想入非非。,許仙和白素貞的愛不是主角,法海和小青,小青和白素貞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朱門旁慘白的餘灰,一個是樹頂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葉子;一個是白子櫃中悶綠的山草藥,一個是抬盡了頭方見天際皚皚飄飛柔情萬縷新雪花。」
  • 得知此事,白素貞反應頗為奇怪
    《新白娘子傳奇》的優點有不少,最突出的就是塑造了一位溫柔敦厚、賢惠善良、忠貞不二的女性形象,將以往蛇精的種種狠毒無恥全都拋棄,把白素貞描繪得簡直如同觀音菩薩臨凡一般。不過,在當下眾多的影視劇中,也有一部作品影響力不輸《新白娘子傳奇》,那就是徐克導演的《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