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一生情慾,一世矛盾

2020-08-17 文學界的牛牛

相信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大家並不陌生,她是《霸王別姬》《胭脂扣》《秦俑》的作者。還有一部小說也很出名,更有爭議,它就是《青蛇》,還被翻牌成電影。沒錯,就是趙文卓「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般若巴嘛空」的那部電影《青蛇》。

讀完李碧華的《青蛇》,驀然感覺自己像極了書中的許仙。從書中的故事可以看到我。每個人的影子,是白素貞抑或小青,是許仙也是法海。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扮演這樣或那樣的角色,卻無不與書中的人物如出一轍。

白素貞與小青因難耐寂寞,決定偷嘗情慾的禁果。素貞潑水成雨,與許仙因情生欲卻在許仙表現出人性的軟弱時,卻深陷在愛與不愛,棄與不棄的矛盾中。小青因忍受不住寂寞勾引許仙,拒絕許仙后又痴情法海卻遭拒絕,深陷失去與得到的矛盾中。許仙由一個平凡老實的人滋長出邪惡的念頭,棄素貞而歸法海,深陷情愛與恐懼的矛盾中。可見人是一個矛盾的產物,因情而起,為情所困,在情感的世界中進退維谷。

小青本是局外人,因素貞的疏遠而寂寞難耐,繼而偷嘗禁果,有了人的情慾。為了素貞而拒絕許仙,追求法海卻又不得,深感人世間情愛之苦。

當她看清許仙虛偽的面目,一劍刺死他時,那時他正是活生生的人,卻也不惜為人,割了矛盾,斷了情慾,正所謂人間不值得,做人又怎會有作妖快樂!

這世間又如何不是一個個許仙在世,又有那個女子做到小青般灑脫?初時不知情慾二字,再回頭已成為有情人。生而為人,情慾不可避免也終會為情所困,解不開這一世的矛盾。

一個男人總會喜歡兩個女人,隱忍的素貞與通透的小青,我漸漸發現許仙之於我是如何相似?平凡老實是我的虛偽外表,當沒有揮霍的資本時,便馴服如同綿羊。長久的沉默使心中出現一些邪念與躁動,像醜陋的蠕蟲在心中蠕動,惶惶不安而又如饑似渴,令人噁心。

我在生命中遇到了素貞與小青,素貞端莊大方,卻又不如小青玲瓏剔透。我像書中的許仙一樣,渴求小青而又不舍素貞。內心的邪念如同猙獰的惡魔,閃爍著貪婪地目光和狡黠的笑容。言不由衷的甜言蜜語讓自己作嘔,無恥下流的邪念讓自己羞愧。

情慾當真是魔鬼,這世間又有多少人如許仙般下場。人性醜陋,在人性面前更是骯髒不堪。又始知人終歸是人,這一世終歸面對的是情慾,許仙的選擇是素貞,我的選擇是小青,縱然天不遂人願,我亦無悔,若不能做從一而終的許仙,便做不著情慾的法海,此生有情,至死無悔。

相關焦點

  • 電影《青蛇》除了情慾,還告訴這些世間修行的道理
    可是看了電影《青蛇》你就會知道,青白二蛇在人間紅塵歷練,修行感悟,提升最快的還是青蛇。這是我喜歡《青蛇》的原因,看似故事主線還是圍繞白素貞的人間情愛,但是精神修為的主線在小青身上。本文從劇情解析青白二蛇在人間的歷程,探討在紅塵中修行的意義。1.
  • 解讀徐克《青蛇》的修行主題:人是否值得做?妖是否也有情?
    在小說中,作者以小青視角為中心,講述了青蛇和白蛇的愛情故事,為讀者呈現了人性在愛情面前的選擇和矛盾。1993年,徐克在小說《青蛇》的基礎上改編為電影,為我們呈現了一場視覺和情感的盛宴。通過四段修行、四段愛情悲劇,解釋人性矛盾與複雜,看每個人的成長之路。
  • 《青蛇》:堂堂一個人,還不如區區一隻妖
    1、《白蛇傳》的千年演變《白娘子》的故事已大致定型:宋朝年間,修煉千年的白蛇(白素貞)和五百年的青蛇(小青)幻化為人形,白蛇欲報凡人許仙前世救命之恩,巧施妙計與其相識並相愛,結為夫婦後,樂善好施,但金山寺的法海認定人妖孽緣,蠱惑許仙,端午節以雄黃酒使白蛇現形,不料嚇死許仙,白娘子和小青盜仙草將其救活。
  • 《青蛇》∣每個「小青」,最終都成了「白素貞」
    那時候,還沒有喜歡上誰,所以可以那麼驕傲那麼冷靜那麼自以為是地看掙扎在情慾裡的人。那時候,我看《青蛇》,不是不感動,只是,我還不懂那種痛。如今,再看《青蛇》,我也不敢說自己真正懂了,只是,有了新的感受。那種痛,撕心裂肺。
  • 從《青蛇》到《誘僧》:李碧華筆下的恩仇情僧
    李碧華的《青蛇》和《誘僧》都是有關於僧人的作品,「朝為紅顏,夕成白骨」的人生讓人措手不及,恩怨情仇讓人眼花繚亂。《青蛇》是小青訴說故事,法海是非常有爭議的僧人;《誘僧》寫得是一個俗人轉變成僧人的故事,其中的迷惘與掙扎引人深思。
  • 《青蛇》法海與白蛇的業障,正是人們心中黑白相交的欲望
    青、白二蛇幻化為人形之後,青蛇落入繁華煙花之地,白蛇順水而下,遇到正在教書先生——許仙,法海靜坐打禪被心魔纏繞。三人皆帶有不同期待,而這期待便是人,神,妖的三種境界。青蛇初到人世,懵懵懂懂,沒有自我主見,見什麼模仿什麼,就像剛出生的嬰孩,對人世萬物充滿期待,但此時的她是一直「妖」
  • 千年青蛇戀(一)
    而那僅僅百年道行的青蛇,卻是逃出生天。 道行微末的青蛇之所以能逃得天劫,是因為……因為法海大師的緣故。水漫金山,百姓死難無數,法海大師自責,為了青蛇,他招攬了所有因果,他在佛前明誓:願舍一已之肉身,恕救世不利之重罪,換青蛇來日之悔悟。
  • 《青蛇》:妖媚女子的故事,誘僧的情愫,愛情和欲望的交織
    《青蛇》這部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蘇小小的男人,叫她長怨十字街;楊玉環的男人,因六軍不發,在馬嵬坡賜她白綾自縊;魚玄機的男人,使她嗟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愛怨憤,玉殞香銷;王寶釧的男人,在她苦守寒窯十八年後,竟也娶了西涼國的代戰公主;白蛇在吃了七情六慾丹之前給青蛇講述愛情
  • 青蛇與爐灰
    小說裡,張愛玲這麼描寫葛薇龍姑媽家的擺設: 「一抬眼望見鋼琴上面,寶藍瓷盤裡一顆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蒼綠的葉子,四下裡探著頭,像一窠青蛇,那枝頭的一捻紅,像吐出的蛇信子。」這一段光是調了調色,就意味無窮地展示了姑媽家的殺氣騰騰。
  • 為什麼《青蛇》26年經久不衰?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
    》,有李碧華的小說《青蛇》,有徐克的電影《青蛇》,它們都顛覆了人們熟知的《白蛇傳》印象。徐克擅拍武俠,在這部《青蛇》裡依舊能看出他天馬行空的想像與設計,畫面裡多了一份,夢幻和縹緲。電影裡面既有江南煙雨人家的旖旎風光,也有男女間驚心動魄的情慾張力。只不過故事到頭來,「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惹人無限喟嘆罷了。
  • 青蛇:前事不記,後事不提,一生痴纏終錯付
    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地,相間地,點綴他荒蕪的命運——當他得到白蛇,她漸漸成了朱門旁慘白的餘灰,那青蛇卻是樹頂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葉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櫃中悶綠的山草藥;而白蛇,抬盡了頭方見天際皚皚飄飛柔情萬縷新雪花。
  • 李碧華《青蛇》之白素貞:為什麼痴情的女子,總是沒有好報?
    為了這個男人,她不惜和昔日姐妹青蛇兵戎相見。可惜天不遂人願,許仙終究是負了她,她也為自己的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麼痴情的女子,為何沒有一個好的結局?說到底,是白蛇高估了自己的道行,低估了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 《青蛇》原著中的兩段「玩尾巴」:誘人的不是「愛」而是「徵服」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很多人調侃,多年後才知道,《青蛇》中法海與青蛇互相鬥法的片段中,青蛇玩得並不是自己的尾巴。原著中,青蛇不僅玩了法海的尾巴,還與姐夫許仙進行了親密接觸。所以,兩相矛盾中,小青開始誘惑許仙,這時候的「愛」不是愛
  • 李碧華《青蛇》:徐克沒有拍進電影的真實結局,恰恰是原著的靈魂
    這兩句對白出自李碧華的小說《青蛇》,前一句是許仙在與白素貞相愛之初,對她許下的承諾,後一句是他試圖與小青私奔時所做的試探。在李碧華基於「白蛇傳說」所作的這部新編小說之中,許仙褪去了所有民間傳說中的光環,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俗世小人,他自私、懦弱、虛偽、不忠……身上幾乎集結了一切人性的弱點。
  • 支離破碎的人性:李碧華《青蛇》中塑造的混沌人物
    《青蛇》是一部讓人震撼的作品,李碧華在塑造人物上,下足功夫,在人性探討中,不遺餘力。文學作品常常會有正、反兩類人物,然而李碧華塑造的四個主要人物(許仙、白素貞、法海、小青)卻都有致命的人性劣習,次要人物則沒有過多的性格稜角,所以,小說的人性色調是偏暗的。李碧華藉助人、妖之事,說人性的弱點。
  • 《青蛇》∣小時候看的是白娘子和許仙,長大了看的是小青與法海
    一場是和青蛇賭,他輸了。一場是收蛇妖,也是輸。說到底,三場鬥,他都是輸給了他自己的妄念。白蛇多次警告對法海存在幻想的青蛇,他沒有人類的感情,非常危險。遵守人類感情法則的白蛇對極度克制自己欲望的法海懷有很深的畏懼和戒備。法海是喜歡青蛇的,他在電影最後那聲溫柔的「小青」中很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愛慕。青蛇也是喜歡法海的,她在紫竹林裡就愛上了英俊的法海。
  • 從志怪小說到言情電影,探析《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與《青蛇》異同
    且李碧華寫就的《青蛇》還被徐克翻拍成了同名電影,深受觀眾的喜愛。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青蛇》作為衍生產物,如果沒有破而後立的觀點,自然不可能在後世流傳開來。李碧華作為言情小說大家,曾被稱為&34;。而在《青蛇》中,法海看似正直強大,不近人情,卻對小青動了心。甚至在最後,白素貞水漫金山之後,他還是放走了小青。而且作者還細緻地描寫到法海逃離小青時慌張的神態。兩相對比之下,《青蛇》中的法海血氣方剛、道心不穩的形象躍然紙上。就這樣,李碧華用奇思妙想的將法海超脫世外的形象拽回了人間。
  • 《青蛇》:人有情,妖亦有情
    不同於趙雅芝飾演的電視劇版本《新白娘子傳奇》,徐克導演拍攝的《青蛇》是妖豔的,嫵媚的,具有情慾色彩的,整體畫面是昏暗、曖昧的色彩,整個主題圍繞著「情」是什麼?
  • 烏龜、青蛇和竹王
    穿竹龜回家,把小箱打開,裡面有條青蛇,從箱子出來,伸展開蜷縮的身子。穿竹龜,對小蛇說「變」,蛇立即變成一根翠竹,豎立在那裡。小蛇異常的光軟,非常聽話,一舉一動照著穿竹龜的意思來。它們屬於不打不相識。蛇原是穿竹龜好不容易抓來飽餐一頓的,它的食物總被搶,常餓肚子。
  • 讀李碧華筆下的《青蛇》,為什麼許仙這樣的男人不能嫁?
    尤其看了李碧華筆下的《青蛇》,我更覺得許仙這樣的男人,嫁不得!白素貞想要的愛很簡單,找一個平凡的男人相愛一世。而她偏偏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許仙,那個看起來溫文儒雅的男人,從此便在她心裡扎了根。白素貞對許仙是一見鍾情的,後來許仙對白素貞何嘗不是見色起意?或許愛情的本質都是如此,這倒並沒有什麼。畢竟眼為情苗,心為欲種。愛情來時,大都濃情蜜語,怎麼都化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