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青蛇》到《誘僧》:李碧華筆下的恩仇情僧
該形象的魅力在於世俗和理想的激烈衝突,倘若僧不僧,俗不俗,那麼衝突就在所難免。李碧華的《青蛇》和《誘僧》都是有關於僧人的作品,「朝為紅顏,夕成白骨」的人生讓人措手不及,恩怨情仇讓人眼花繚亂。恩仇情僧正是有了德不配位的情況,才引發了無數悲劇的故事,《青蛇》中德不配位是法海的主動選擇;《誘僧》中靜一(俗名石彥生)德不配位是被迫捲入。
-
《誘僧》| 一個女人眼中的歷史與江湖
誘僧的故事被設置在初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下,李建成陣營的石彥生和李世民陣營的霍達,再加上一個美麗的紅萼公主紅萼是敢愛敢恨的,看上了石彥生,就甘願和他去浪跡天涯,至少在感情上,她比石彥生要誠實的多,灑脫的多。如果石彥生選擇和紅萼就此私奔,苦命鴛鴦在追殺中共赴黃泉,也算是個絕美的愛情故事,而石彥生的英雄形象也算是建立了。石彥生再次沒能做成英雄。
-
《青蛇》法海與白蛇的業障,正是人們心中黑白相交的欲望
青、白二蛇幻化為人形之後,青蛇落入繁華煙花之地,白蛇順水而下,遇到正在教書先生——許仙,法海靜坐打禪被心魔纏繞。三人皆帶有不同期待,而這期待便是人,神,妖的三種境界。的心性,並沒有熱衷於想成為萬物之靈的人,她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陪姐姐歷練人世,順便也弄清楚什麼是「情和愛「。
-
為什麼《青蛇》26年經久不衰?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
徐克擅拍武俠,在這部《青蛇》裡依舊能看出他天馬行空的想像與設計,畫面裡多了一份,夢幻和縹緲。電影裡面既有江南煙雨人家的旖旎風光,也有男女間驚心動魄的情慾張力。只不過故事到頭來,「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惹人無限喟嘆罷了。
-
從志怪小說到言情電影,探析《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與《青蛇》異同
,故事中的許宣和白娘子正是《青蛇》中許仙和白素貞的原型。她筆下的《誘僧》,《霸王別姬》,《胭脂扣》等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使人感同身受,感慨世間情愛的無常。此次,這位擅長勾勒悽豔愛情的作者,又巧妙地利用青蛇的視角,刻畫出許、白的愛情糾葛,使行文不落窠臼。同一個故事,不一樣的法海兩個故事中的法海是不同的。
-
李碧華《青蛇》之白素貞:為什麼痴情的女子,總是沒有好報?
文/杜小西圖/網絡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覺得白蛇簡直是賢妻良母的化身,是最完美的女子。她和許仙,才是神仙眷侶。長大後讀了李碧華的小說《青蛇》,這種幼稚的想法被突然打碎。突然明白之前對白蛇形象的塑造,太過理想化。李碧華筆下的白蛇,才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真實模樣。雖然李碧華在她的作品裡,依然把白蛇塑造成了一個痴情,賢良的角色,但同時也賦予了白蛇作為一個人的複雜性。
-
27年前的《誘僧》改編自李碧華小說,如今看依舊驚豔
而電影多元直觀的表現方式,加上高水準的藝術再造,使小說故事和人物變得更加鮮活飽滿,小說的意境和主題得到升華。我不想把它定義為古裝愛情電影,因為愛情並不是主線。也不關注色誘的噱頭,因為這部電影真正令人驚豔地方的是音樂奇才劉以達的原創電影配樂和視覺藝術大師葉錦添的美術設計。一、先聲奪人,電影配樂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音樂,是電影的生命力。
-
《青蛇》原著中的兩段「玩尾巴」:誘人的不是「愛」而是「徵服」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很多人調侃,多年後才知道,《青蛇》中法海與青蛇互相鬥法的片段中,青蛇玩得並不是自己的尾巴。原著中,青蛇不僅玩了法海的尾巴,還與姐夫許仙進行了親密接觸。小青想,喲呵,原來做人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事情,前一秒還在與姊姊你儂我儂的人,後一秒便信誓旦旦地要和自己私奔,原來左右搖擺就是做人,抑制不住欲望就是做人。
-
《青蛇》∣小時候看的是白娘子和許仙,長大了看的是小青與法海
一切的故事,都由法海而起,也因法海而終。一念成佛,法海佛性的一念,讓他留下佛珠,助青白兩蛇修成了人性:一念成魔,法海魔性的一念,死了白蛇,走了青蛇。在法術上,法海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高僧。但他終究還是一個人,他尚未得道,也尚未成佛。
-
《青蛇》∣每個「小青」,最終都成了「白素貞」
原本青蛇不過是故事的配角,但在眼光毒辣的李碧華和手法詭異的徐克看來,如果電影還以白蛇為題,還不如撞∣死算了。於是,丫鬟被扶正,小姐靠邊站,故事得從新開講。視角不同,同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束,以電影的方式講述,就會有本質的區別。《青蛇》,徐克營造了一種無邊無際、無法複製的美。
-
青蛇與爐灰
從《第一爐香》的情節看,它就是一部言情小說,寫了一個女學生和一個花花公子的愛情故事。說明張愛玲寫小說一開始就是走言情路線的。然而,張愛玲的文化背景和人性洞察,決定了她的言情小說具有獨到的現代視角:《第一爐香》中根本沒有真誠的愛情,有的只是男人對女人的利用和女人對男人的依附。《第一爐香》看起來像民國傳奇,實際上,走的一直是反傳奇、反套路的路子。
-
男歡女愛的欲望,有什麼資格玷汙愛情?
而如今這個紙醉金迷的世道,身邊睡得不一定認識,如膠似漆的也不一定是愛情。也許承諾和謊言本就是如影隨形,只是遇見你的時候,承諾來得早,而謊言也許隨後就到。,而且是偉大的愛情,因為後來的他們,為了責任和道德,最後選擇了一別兩寬,可如今回頭想想,卻有了一種另外的看法,也許他們之間並不是愛情,或許只是因為欲望,而後來看見的愛情,不過是因為那些心存美好的人,為他們的姦情披上了愛情的華麗外衣罷了。
-
故事:民間故事|青蛇姐弟
民間故事|青蛇姐弟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近前一看,是一隻老鷹,正在和一條大青蛇撲殺。雖然鷹能克蛇,但此蛇好像也很厲害,蛇長近六尺,和老鷹都受了些傷。但久鬥之下,這蛇還是漸漸不支,畢竟那一雙鷹爪可不是說著玩的,在蛇身上一抓就是一個大口。這條青蛇也沒有什麼毒,幾次想要纏住大鷹都沒得逞。王虎舉起弓箭,對準了老鷹,一箭射去,正射中那老鷹脖子。啪嗒一下,那老鷹翻在地上,翅膀幾撲就死於非命。
-
李碧華《青蛇》:徐克沒有拍進電影的真實結局,恰恰是原著的靈魂
這種顛覆性的創造對很多讀者而言無異於幻滅,但是我卻非常偏愛這本小說,因為《青蛇》存在的意義本不是為了給展覽千年的愛情故事鑲邊鍍金,而是為了將讀者們從遙遠的傳說拉回塵世,窺探現實中最真實的人性慾望。《青蛇》的開篇,法海和小青是兩個沒有愛欲的人,只不過前者是因為克制,後者是因為懵懂。
-
看完《青蛇》原著,才知道電影拍出來的是愛情,沒拍的才是人生
》,是一個與《新白娘子傳奇》沾點邊的、掐頭去尾的故事。白素貞並未被許仙相救,也沒有在出雷峰塔之後與其重修舊好,她和許仙,始終在體驗不同的感情。男女之情的欲望是一點點被撐開的,哪怕她是個千年蛇妖,也逃不開對平凡生活的想往,那滋味雖然乏累,卻比枯坐修行來得真實快活。
-
《青蛇》:幽暗迷離似真亦幻的色彩,是徐克對情與人生的思考
影片中常常運用彩色的光芒和雲霞,一淡再淡一柔再柔,且與水墨一般的黑灰色無邊界地溶在一起。頻繁的藍色基調也是影片中突出的色彩語言。法海幾次修煉的場景少不了幽暗的藍色籠罩;白蛇與青蛇初到人間時,風雨交加的夜也是濃濃的給人以透不過氣來的藍黑,但這卻襯託出了她們可以照亮黑夜的嫵媚和驕傲。
-
《笑傲江湖》中浪子令狐衝的俠骨柔情和妖媚任盈盈的溫柔賢淑
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和任盈盈的愛情故事,看得很多人深有感觸,感覺兩個人的愛情道路就應該如此發展一樣。;然而也是青春年少女春心萌動時,浪子令狐衝雖然長相併不是俊傑潘安,但男子漢氣質還是有的;浪子的一些花言巧語、柔情蜜意、隨興放浪作為和心中正直善良、忠義本色交織在一起,就會非常讓女人心動。
-
解讀徐克《青蛇》的修行主題:人是否值得做?妖是否也有情?
》,以舊瓶裝新酒的形式講述了全新的白蛇、青蛇和許仙、法海的故事。在小說中,作者以小青視角為中心,講述了青蛇和白蛇的愛情故事,為讀者呈現了人性在愛情面前的選擇和矛盾。1993年,徐克在小說《青蛇》的基礎上改編為電影,為我們呈現了一場視覺和情感的盛宴。
-
聊齋故事:員外從蜈蚣嘴裡救下青蛇,不但逃過一劫還成為朝中重臣
,接著蜈蚣向青蛇發起進攻。只幾個回合,蜈蚣便爬到青蛇的背上開始咬食青蛇,青蛇在草地上痛苦地掙扎。青蛇痛苦地看著李萬,李萬於心不忍,說道:就讓我幫幫你吧。他用樹枝將蜈蚣打跑,青蛇圍著李萬轉了一圈也鑽進草叢不見了。沒多久,陳謙下朝回家,來到李萬的所在別苑邀李萬共飲。
-
支離破碎的人性:李碧華《青蛇》中塑造的混沌人物
人都有欲望,欲望不能填,輕者留下惡名,重者反噬自身。故事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人心。小青是修煉五百年的蛇,一日遇到生命危險,被白素貞營救,二人成了姐妹。這一刻起,小青捲入了人間事,也得以見到渣男許仙和道貌岸然的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