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原著中的兩段「玩尾巴」:誘人的不是「愛」而是「徵服」

2020-10-29 半碗閒時光

作者:半碗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很多人調侃,多年後才知道,《青蛇》中法海與青蛇互相鬥法的片段中,青蛇玩得並不是自己的尾巴。

原著中,青蛇不僅玩了法海的尾巴,還與姐夫許仙進行了親密接觸。

可是最後,許仙成了她的刀下鬼。

而法海,成了她忘不了的夢中人。



青蛇與許仙:一場愛yu較量


小青的入世,是在姊姊強烈的願望中被動接受的。

那時候,她只是個心思單純、道行不深的小妖,與情愛相比,她更喜歡臥在橋底睡大覺。而被開了七情六慾的白素貞,輕輕哀嘆:「一個女人只能被另一個女人欣賞,又有什麼意思呢?"

白素貞的思想總是快小青一步,是以小青總是以旁觀者的姿態端詳姐姐在感情裡淪陷、失望、死灰復燃,後來,小青也開啟了自己的情愛之旅。


起初是因為嫉妒。

原本姊姊眼裡只有她,後來變成了許仙。再後來,小青暗自生氣——為什麼姊姊能得到愛,而自己不能,就憑著五百年的道行?

所以,兩相矛盾中,小青開始誘惑許仙,這時候的「愛」不是愛,是勝負欲,也是對xing欲的初探,她渴望變成人,但她起初和姊姊同樣以為只要有了男歡女愛,就是成人。


所以,小青選擇的方法依然是利用美色接近許仙:先是故意製造些肢體觸碰,然後故意在對方面前伸展腰肢、胸部,最後赤裸裸地暗示自己的心意。

姊姊口中的海誓山盟原來是這樣的不堪一擊——那夜,許仙還魂,連一句娘子都不曾詢問,便和小青雲雨了一番,那是劫後餘生的慰藉,更是早有的色心得逞。


小青想,喲呵,原來做人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事情,前一秒還在與姊姊你儂我儂的人,後一秒便信誓旦旦地要和自己私奔,原來左右搖擺就是做人,抑制不住欲望就是做人。

到這裡,小青是個手段陰毒的壞丫頭,她誠心破壞了姊姊的姻緣,也被自己的欲望裹挾。

可是她發現,做人啊,遠比一場男歡女愛複雜太多了。



小青與法海:一場人性的較量


也難怪小青是這部小說的主角,相比白蛇,她看得太透。

電影中,青蛇在法海的「邀請」下,與他修了歡喜佛。電影雖然拍攝隱晦,但是那條滑動的尾巴,以及後面的「真氣洩露」已經說明了一切。


小說中的法海,是「毫無人性」的,他一路斬妖除魔,只覺偉大,從不以為冷血。

然而,這個修仙之人卻對自己始終有一困惑:

他能將修煉幾百年的蜘蛛精壓在塔下,毫不念及其修煉之苦;卻不由自主地對產婦的裸身心念一動。

理應如此嗎?

所以,小青在他滅人慾的「追捕」中,曾質問他如何能做到這般無情,接著便有了後來的事情。


原著中的法海,並沒有徹底地與小青「玩尾巴」反而是欲拒還迎,好生猶豫了一陣。最後,兩個「人」懷著各自的遺憾離開。


小青發現——她似乎愛上了這個「忠直剛正」的男人。

他那樣黑白分明,對自己的美色幾乎用盡了「洪荒之力」去抗拒...這才是最好男人的模樣,能讓人仰望。

而法海卻發現——自己無法戰勝人性,人性根本不會消失。

電影只是把法海的欲望更赤裸地放了出來,書中的法海,更糾結忍耐。與小青的數次交手中,他對這個女子不是沒有想法,只是勉力對抗。

他甚至在這件事發生之後,繼續以佛法無邊為名追拿青蛇白蛇兩姐妹,只是那時候,降妖不再是他的唯一所願,青蛇就好比是他的欲望,他想要降服的,不過是自己的一點點「法外之情」。

小青與法海兩個人,是這部小說中的「官配」,卻也是始終在心理上做貓捉耗子的遊戲。

小青對法海那一絲若有似無的情愫,讓她在這場人妖大戰中,幾次用眼神與肢體哀求對方,沒想到他此時卻是個金漆滿身剛正不阿的菩薩,稜角分明到刺痛人心;法海原以為只要自己滅了白蛇青蛇,便算是的道路上的一大步。

可是最後,當他看到青蛇在自己眼前殺了許仙這個負心人,卻惻隱之心頓生,輕易地放過了青蛇——他已經抓了白素貞,從佛法道義上,他已經能夠交差。

也只有他能交差了,才會暴露出對小青的那一點點眷戀與心疼。


法海是有人性的,只是他的愛,更有條件。



《青蛇》原著中,有這樣一段話。


女人一生中,都希望遇到這樣兩個男人:


一個如許仙,衣袂飄飄,善解風情,能說溫柔熨帖的情話,能在一旁靜觀你畫眉盤發,但當你走得更近才發現,他唯唯諾諾,沒得幾分堅定。

另一個如法海,金漆滿身,剛毅不阿,對於人事立場堅定,態度賢明,讓你不禁昂首舉目,心生愛慕,但當他走下高臺你才知曉,他又是木訥愚笨,不知融通,稜角分明地無法依偎。


最後小青終於明白,愛情既不是白素貞那樣,飛蛾撲火的,更不是許仙那樣,精蟲上腦的。它是欲望與人性的糾纏,缺一不可。

有愛如何,若是把劣根性都粉刷一新,總會在某個時刻掉下白渣,裂個分明;

剛毅如何,也是不解風情,唯有在你萬念俱灰的時候,才會露出一點點柔情。

可是啊,這不就是俗世中的情緣嗎

陰晴圓缺

誰又能得到那「萬中無一」呢?


不過是在生活裡,瞭然,釋懷,不追究。

罷了。


END

半碗,減肥只吃半碗的老可愛

相關焦點

  • 李碧華《青蛇》:徐克沒有拍進電影的真實結局,恰恰是原著的靈魂
    這種顛覆性的創造對很多讀者而言無異於幻滅,但是我卻非常偏愛這本小說,因為《青蛇》存在的意義本不是為了給展覽千年的愛情故事鑲邊鍍金,而是為了將讀者們從遙遠的傳說拉回塵世,窺探現實中最真實的人性慾望。眉間有若隱若現的金剛珠,額珠半沒膚中,有超然的佛性。年輕的法海一直以來以替天行道為己任,心中無愛也無悲憫,只有秩序與蔑視,根本就無法理解白蛇和許仙的愛情。但是直到那一日,他與青蛇在林間鬥法,竟因青蛇的引逗而情慾蕩漾時,法海猛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所對抗、鄙夷的東西竟出現在了自己身上。
  • 看完《青蛇》原著,才知道電影拍出來的是愛情,沒拍的才是人生
    原著中的許仙,真的比電影中真實許多白素貞的這段戀愛,始終是錯付。有了一段感情,未必代表擁有了對方的心。這又何嘗不是現實中的女性,要經營一份感情,必定要在事業、性格、習慣等種種方面作出讓步。她們的初衷,可能也如同白素貞一樣——「我付出的這樣多,官人總會珍惜的。」
  • 《青蛇》:妖媚女子的故事,誘僧的情愫,愛情和欲望的交織
    電影拍攝的尤其美麗纏綿,已經超越了原著的故事,銅錢頭和細紗衣,許仙和白素貞的愛不是主角,法海和小青,小青和白素貞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朱門旁慘白的餘灰,一個是樹頂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葉子;一個是白子櫃中悶綠的山草藥,一個是抬盡了頭方見天際皚皚飄飛柔情萬縷新雪花。」
  • 法海,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青蛇》
    青蛇是徐老怪的經典之作,改編自李碧華原著小說,故事背景脫胎於民間傳說白娘子的故事。3.蛇化人形4.寺中修煉(法海)邪門歪道壞我修行5.重新修煉(法海)抓蜘蛛精是我錯了嗎?6.白許相遇7.白府再會8.許仙碰到法海(第四次相遇)17.金山寺求情(第五次相遇)18.水漫金山19.白蛇產子(給法海暴擊)20.結尾白蛇與青蛇,白蛇與許仙,青蛇與許仙,青蛇與法海,最終形成一個不夠平衡的四邊形陣法。
  • 《青蛇》:堂堂一個人,還不如區區一隻妖
    建國後田漢先生改編的全本京劇《白蛇傳》,成為了青衣的開蒙戲和武旦的出手戲,代表了"婦女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不可徵服的意志"。原來所有的不過"閉目佛前坐,罵從戲中來"。幸好田版《青蛇》中的法海形象被扳正,也是我覺得最具魅力的角色,有人說他是劇中走活全盤的好棋。他有血有肉,是在人世間和我們一樣艱難修行的平凡人,把持著出家人的堅守,潛心向佛,只因慈悲招惹波瀾,引出和兩蛇妖、許仙之間的劫難。
  • 《青蛇》法海與白蛇的業障,正是人們心中黑白相交的欲望
    的心性,並沒有熱衷於想成為萬物之靈的人,她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陪姐姐歷練人世,順便也弄清楚什麼是「情和愛「。在快速閃過的鏡頭中,法海睜開眼,卻看到了一群怪物中,有個赤裸的自己,這讓他勃然大怒,萬分氣惱,騰地而起開始念出各種殺伐咒語。
  • 青蛇與爐灰
    也許梁太太的真情,在她不擇手段嫁給那個「年逾耳順」的老男人之後就消失了,她早就被驅逐出了伊甸園,但那又怎樣,也許她需要的不是伊甸園——可是,她要的又是什麼呢?她是否得償所願?小說中這麼刻薄地寫道:「他死了,可惜死得略微晚了一些,她已經老了,她永遠不能填滿她心裡的饑荒」。
  • 《長相守》原著中,花木槿的初戀並不是原非珏,而是四公子原非珏
    《長相守》中,花木槿和三公子原非白的愛情讓人羨慕,但有的時候,兩個人的愛情也會傷害到另外一個喜歡花木槿的人,這人是誰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原著,來分析下花木槿的愛情故事吧。其實在原著中,花木槿的初戀並不是原非白,而是原非白的弟弟,四公子原非珏。
  • 8 勢均力敵——在徵服與被徵服中,愛情之火熊熊燃燒
    在劇中,我始終認為魏嬰與藍湛的感情無先後,是相互的,慢慢滋生出來了(好像也不是很慢哈),只是這種情感在世俗中是被唾棄的。誰也不敢確定對方的心意,同時自己又被這種情愫反覆折磨無處宣洩。所以藍湛有了克己的「忘羨」,所以魏嬰有了前世不停的撩撥,後世停不了的試探。
  • 二十多年才知道,小青和法海發生了什麼——《青蛇》
    徐克導演的這部作品《青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出身青城山下紫竹林的青蛇與白蛇,共同修煉五百年,二蛇徘徊人間為情所惑的故事。結合法海所用大威天龍的真言,電影後面鬥法時露出的龍形紋身,加上幻化出的天龍,法海就是大蟒蛇神,小青懷抱的不是自己的尾巴,而是法海意念幻化的jj。法海盤坐周身水面沸騰,真氣四射,意思是洩了。
  • 為什麼《青蛇》26年經久不衰?厚的是欲望,薄的是人情
    小青幾次三番說要去找法海「相處相處」,原著裡有對法海的描述:「他年歲不大,卻眉目凜凜,精光懾人,不怒而威。很多女人喜歡青蛇,羨慕她通透,瀟灑和無畏。可更多的女人,卻活成了白蛇,為了所謂的感情,硬生生失去了自我。03 這就是個渣男小說《青蛇》中,李碧華說:「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
  • 《青蛇》:讀懂了小青,就讀懂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情
    在所有版本的故事中,青蛇一直是作為一種陪襯存在,主題也是歌頌通俗意義上的愛情。白娘子的溫婉賢淑,是被大眾所定格的符合傳統道德語境下家庭婦女形象。就像《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新白娘子傳奇劇照而在李碧華的筆下,青蛇成為了主線,她的寂寞、她的探求、她的嫉妒、她的覺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跳脫出原來形象的小青。她幫助姐姐追到了姐姐挑中的老實人許仙。
  • 電影《青蛇》除了情慾,還告訴這些世間修行的道理
    可是看了電影《青蛇》你就會知道,青白二蛇在人間紅塵歷練,修行感悟,提升最快的還是青蛇。這是我喜歡《青蛇》的原因,看似故事主線還是圍繞白素貞的人間情愛,但是精神修為的主線在小青身上。本文從劇情解析青白二蛇在人間的歷程,探討在紅塵中修行的意義。1.
  • 《歡樂頌》原著:安迪活成人人羨慕的模樣靠的不是錢,而是這三點
    看完原著後,我才發現安迪這一生過得很辛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安迪。但是,原著中並沒有這一幕,安迪本身就很喜歡煙火氣息。安迪的優秀不用多說,五美中,曲筱綃唯一不敢得罪的人就是安迪。一個原因是她的背後是譚宗明,她得罪不起。另一個原因是她需要安迪的幫忙。離了安迪的幫忙,曲筱綃拿不下GI代理。安迪是關雎爾的偶像。關雎爾佩服的是安迪的能力,更是安迪背後的付出。安迪的自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她原本在紐約,應譚宗明之邀,回到中國。
  • 「《青蛇》」許仙真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一醒來他問的不是妻子,也不是白蛇,而是和小青溫存。 素貞回來洞悉了一切,她沒有指責許仙,而是罵了自己的姐妹賤。 而許仙呢?他卻讓小青和他一起私奔。 這一次,素貞徹底輸了,這個男人輕而易舉地就背棄他「一生一世」的誓言,毫不留念地就選擇和另一個女人離開。
  • 解讀徐克《青蛇》的修行主題:人是否值得做?妖是否也有情?
    通過四段修行、四段愛情悲劇,解釋人性矛盾與複雜,看每個人的成長之路。他的一生也在修行,但敗給了人性的貪婪,於是死在請愛之劫中。老實人,一點都不老實。法海始終覺得自己不是人,而是佛。在影片開頭,他居高臨下,姿態超然地俯視人世間:醜陋、欲望、混亂。於是,輕蔑地說道:人?進而,鏡頭轉換到青山綠水白須鶴髮的妖身上,這不可謂是一種對比和暗示。然而,即便是脫俗的妖,也被法海打回原形。因為法海堅信: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容不得破壞。
  • 支離破碎的人性:李碧華《青蛇》中塑造的混沌人物
    《青蛇》是一部讓人震撼的作品,李碧華在塑造人物上,下足功夫,在人性探討中,不遺餘力。文學作品常常會有正、反兩類人物,然而李碧華塑造的四個主要人物(許仙、白素貞、法海、小青)卻都有致命的人性劣習,次要人物則沒有過多的性格稜角,所以,小說的人性色調是偏暗的。李碧華藉助人、妖之事,說人性的弱點。
  • 《青蛇》:問世間情是何物?至情之人竟然是妖
    》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上映於1993年,是很多影迷心中徐克導演的最佳作品,不論是美術、服化、配樂、布景都堪稱一絕,所以它當年的票房失利後來被人拿來跟《大話西遊》相提並論,認為兩部電影都是因為太超前才無法為當時的觀眾理解欣賞。
  • 故事投稿:《青蛇》
    青蛇一圈圈地蜷著,頭擱在碎石塊上,尾巴伸進水裡,一動不動。旁邊圍著幾個小孩,甚是好奇,又很懼怕。其中一人說:它已經死了,快弄走,不然天黑了鬼魂會來纏人。這是前院胡奶奶的孫子,乳名叫盼盼,七歲半。剩下的小孩聽他這麼一說,就更怕了,但不忘催他:那你弄啊,扔到山溝裡去。盼盼臉色發白,吞吞吐吐地說:這裡又不是我最大,該讓最大的弄。一群孩子把頭轉向了我。
  • 從《青蛇》到《誘僧》:李碧華筆下的恩仇情僧
    《青蛇》白素貞和小青都是蛇,他們修煉成人型,僧人就是法海;《誘僧》的主人公是靜一和尚,混沌中看見女人舌如蛇信一般,虛以道來。蛇身妖嬈,內心毒辣,成了女妖或者心魔的物化外形。2、青樓和寺廟在兩篇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場景的交錯出現。在《青蛇》中,小青初臨青樓,看到了人間的欲望集合:飲酒、縱慾、賭博、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