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巴嫣嫣

2020-08-03 滄海一粟247791399

巴嫣嫣

有個孟某,小有資本,來往於淮泗間販布。他和一個年輕的寡婦相好,這個寡婦叫巴嫣嫣,二十多歲時唱戲,嫁入富人家後丈夫死了。她很節儉,又善於針線,孟某的衣服都是她親手給做。

孟某半年外出經商,半年在家定居,來往的路費,平時喝酒賭博全是巴嫣嫣給錢。兩人相好五年,巴嫣嫣的積蓄花掉了一半。而孟某覺得天經地義,逐漸拿自己當做了巴家的主人,對婢女們也呼來喝去。

這年,孟某行商不利,他就騙巴嫣嫣說:「我和你好的就像一個人,我這些年做生意掙的錢都放在外地買了房子。我的想法是在外給你置辦一個屬於咱們二人的家,最近我發現一個掙大錢的買賣,那就是販賣蠶絲。多籌集些錢去做蠶絲生意,掙錢後在外邊多買些地,這樣,咱們搬離此地後的生活就有保障了。」巴嫣嫣被感情迷惑,深信不疑,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連金首飾都摘下來交給孟某。

臨行,巴嫣嫣再三囑咐:「這些錢是我的命,如果有差錯,我就不能活了。路途遙遠,一定保重身體,注意安全。」孟某說:「我不到二十歲就闖蕩江湖,給朱富翁押送貨物,都是價值上萬兩銀子。這點錢你就放心吧!」

到了揚州,因為風大,暫時停船在江都門。連日無法開船,就和同船的一個商人嚴某去岸上青樓狎遊。孟某穿好衣,說大話,儼然一副大富翁的派頭。

這裡有個妓者叫慶兒,長相一般,卻很善於魅惑人。幾天下來,孟某就被她迷住了。連和巴嫣嫣的事都告訴了慶兒。慶兒說:「不是我離間你們的感情,能把前夫的錢給你花,將來還會遇見比你更中意的。你倆的感情長不了。」孟某雖然認為慶兒說的不對,不過心裡還是有些介意。

慶兒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些作用,更加殷勤溫柔。又過了幾天,覺得孟某對自己有了一定感情後,慶兒又說:「唉!我其貌不揚,性情又笨,拖累你花費幾百兩銀子了。鴇母是個慾壑難填的人,我被她控制一點積蓄都沒有。你有多少錢扛住這麼花呀,我縱然是離不開你,但還是勸你儘早離開。」孟某說:「呸!幾百兩銀子算什麼?鴇母想的不就是錢嗎?我不會讓她拆散咱們的。」

就這樣,孟某被慶兒迷惑,在揚州一耽誤就是幾個月。蠶絲貿易和巴嫣嫣全拋在了腦後,錢也花的差不多了。

鴇母眼看孟某沒錢了,就對慶兒說:「差不多了,這個客人沒錢了。」慶兒說:「我看到他佩戴的荷包裡還有二錢金子,等我把那點金子要來,再想辦法趕他走。」當天晚上,就又藉口打金戒指,把那點金子也要了來。

第二天,慶兒說姨娘生病,要去探視住一晚。讓孟某到旅店暫住一晚。第三天早晨,孟某再到慶兒那裡,則看到東西都搬的一空,連床都沒了。他大吃一驚,急忙去問鴇母。鴇母說:「我們母女被你拖累了。我們欠了不少錢,原先債主還勉強應承慢慢分期還,現在聽說慶兒跟了一個大富翁,昨夜就來討債。我們沒錢還,就搬東西,打人。慶兒因為想念你,昨夜二更就趕了回來,被討債人連打帶嚇,躲到姨娘家去了。如果想要擺平,需要千兩銀子,不知官人有沒有辦法?」孟某一時語塞,他又想見見慶兒。鴇母說:「慶兒不想拖累你,如果讓債主看到,必然會糾纏與你,還是不見吧!」

孟某沒辦法,垂頭喪氣的回了家鄉,只說自己遇到大風翻了船,貨物被水衝走,只撿了性命回來。和巴嫣嫣不再來往,也不再出去做生意,在家打理田產為生。

一年後,他家忽然怪異叢生,先是打麥場屢次起火,接著住宅也出現了妖異。不是飯鍋裡有髒東西,就是睡到半夜醒來發現躺在廁所裡。這樣折騰了半個月,某天半夜忽然房子著了火。妻子和孩子都葬身火海。孟某雖僥倖逃脫,但燒的體無完膚,又看到妻子兒女的慘狀,於是發了瘋。經常跪在院子裡喃喃自語求巴嫣嫣原諒,有時候又用巴嫣嫣的語氣罵道:「喪了良心的惡狗,你騙我的錢,又被惡妓所騙,這是天理報應。但你回來後,看看你家裡的這些東西,一絲一縷,哪件沒有我的功勞?怎麼就不念一點往日的情分?」說完拿錐子刺自己的太陽穴。某天趁人不備,用小刀自刺胸口而死。

原來,他回來後,和巴嫣嫣斷絕了來往,巴嫣嫣人財兩空,萬念俱灰,自盡身亡。

籜園氏說:巴嫣嫣幫助孟某,孟某把錢花在慶兒身上,雖然都是自願,但是慶兒可以負孟某,孟某卻不可以負巴嫣嫣。因為巴嫣嫣對孟某是真情,孟某找慶兒是狎妓,明知道青樓就是這樣子,卻自投死地。別人把我當人看,我就報之以人,別人把我當鬼看,我報之以鬼,這說的過去。所以,孟某就是死了,也無法去報復慶兒。但這世上,我拿對方當人,他卻拿我當鬼的,又有多少呢!

 (出自清代《道聽途說》)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這個故事比較俗套,但是開篇瘟疫橫行的描寫吸引了我。這和今年春天的情景很相似。雖然劉生很讓人欽佩,但我和作者有些觀點不同。瘟疫不是別的,會傳染,我們響應國家規定,不探視,不聚集,才是對的。不然,我們國家怎麼控制住的疫情?另外,我對吹哨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敢於擔當,早發現,早預警固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發現疫情,應該逐級上報,不能在朋友圈,微信群亂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古代志怪故事二則
    出自清.李慶辰《醉茶志怪》2 守貞小陳是河南人氏,從小雙親棄世,寄養在叔叔家,弱冠之時,叔叔替他操辦了親事,小夫妻恩愛和睦,更因為小陳遠行在即,更珍惜彼此在身邊的光陰。叔叔長年在京城做生意,身邊缺個可靠的幫手,料理了小陳的婚事後,便囑咐他來京,學一學生意經,將來也好獨當一面。小陳婚後不久,就不得不戀戀離開溫柔鄉打拼事業,這一去就是十年。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玉英
    作者(明代馮夢龍)說:「這個故事有些不符合邏輯。女鬼王玉英既然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扔掉?能抱著去,就不能抱著回來嗎?而且衣帶上預言十八年歸來,也沒實現。還有,她能用一句話就治好韓生的疾病,卻保佑不了其他的,這麼大的神通,連四十兩銀子都沒辦法。這個故事很一般,為了告訴大家掩埋屍骨功德大,所以我把它保留下來。」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故事出自清代《益智錄》,後面馬竹吾等三人都是作者朋友,其中一人提到了聊齋裡的《狐諧》。這個故事肯定受了聊齋影響,但的確和《狐諧》大不相同。《狐諧》裡重在描述狐女的詼諧多才,有一段寫到,某次酒宴,眾人和狐女鬥嘴,狐女說,狐字左邊是一個小犬,右邊是一個大瓜,邊說邊用手比劃左邊和右邊的人。鞏生的故事重在後面部分,表達作者淡泊的人生觀。兩個故事裡的狐女最後都一去不返。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嚴壽珠
    這個故事裡的嚴壽珠,更是有道高僧轉世。有一點不太了解,他描述的清代的名妓都比較自由。另外,王韜藉故事給當時的人講了蒸汽機大致的原理。看來,瓦特發明蒸汽機的事,他是知道的。)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易萬戶
    (我還看過一個有關愛情的故事,原文不慎誤刪找不到了。大意是說,某生和鄰居女孩青梅竹馬。但他家境貧寒,女孩的父親為了斷絕他的想法,就要了很高的聘禮。某生和女孩約定等待,然後出門做傭工。十年才攢夠錢回來。那個女孩在家和父母抗爭,一直不嫁,但在某生回來的前段時間 ,她過獨木橋的時候落水溺亡。某生悲痛萬分,也不再娶妻,繼續掙錢,發誓在女孩落水的地方修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