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葉瀾依當著皇帝的面對果郡王做這種事,皇帝竟渾然不覺

2020-10-26 L娛音嫋嫋

導語:也難怪皇帝會被戴上多頂綠帽,這情商真的堪憂,雖然能當上皇帝說明智商很高,但情商真的不怎麼樣,竟看不出個眉眼高低、神情曖昧來。所以,在他的「茫然糊塗下」甄嬛、沈眉莊、孫答應、紛紛出軌。

1、合宮宴飲,葉瀾依對果郡王以歌曲傳遞愛意

甄嬛懷孕回宮後,曾經參加過一次盛大的宮廷宴會,王爺們也都去了。這就是電視劇中果郡王尾隨更衣的甄嬛出來的那個橋段,他抓住甄嬛的手腕,問道:「嬛兒,你可安好?」

甄嬛道:「方才在宴會上已經回答過了,本宮一切安好。」果郡王道:「方才是方才,現在是現在,我想聽你親口對我說,你真的安好。」

就是在這次宴會上,除了甄嬛與果郡王,還發生了另外一件「曖昧的事」,這是原著原文中的情節。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中的人稱與人名改成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原文如下:

宴席之上,早先開席時安陵容已清歌一曲,此刻寧貴人依依站起,道:「今日宮中眾位姊妹都在,想也聽膩了樂坊的曲子,臣妾逞能,雖不及安貴嬪天籟之間,也願以一曲博得雅興。」

皇帝微笑看她,「你在朕身邊近年,從未聽你唱過一曲,今日倒是難得聽你開金嗓了。」

葉瀾依嫵媚一笑,丹鳳眼眸中水波盈動,恰如冰雪初融,春光明媚,道:「唱得好不過是助興,唱得不好只當是逗趣罷了。臣妾獻醜。」她從來清冷,今日一笑明豔如此。

葉瀾依自從跟隨了皇帝,很少笑,今日的神情卻忽然變得「春光明媚」起來,這顯然不是為了取悅皇帝,如果是為取悅皇帝,何必等到今日才笑、今日才歌?

皇帝但凡「長點心」,就該感受得到她的反常。或許是因為宮裡的嬪妃太多,需要他關照的也多,而葉瀾依並不是他心中的焦點,所以忽略了吧?既然他心裡不止一個女人,也就別怪嬪妃心裡不止他這一個男人了——

葉瀾依起身立於正殿中央,舒廣袖,斂姿容,似一株芭蕉舒展有情,盈盈唱道:「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雖然葉瀾依不過隨口吟唱,卻貴在天真爛漫,情深意摯。那種越女對著王子傾吐心聲的思慕之情,那種在你面前你卻尚不了解我的情意的躊躇與憂傷,在歌聲中似肆意流水的河水,憂傷蜿蜒。

葉瀾依的歌聲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翻譯成「上海灘」裡的一首歌:「愛你恨你, 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轉千彎 轉千灘,亦未平復此中爭鬥,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歡笑悲憂,仍願翻 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夠。」

2、葉瀾依的這首歌,不知戳中了多少嬪妃的隱痛

或許,她這首歌借泰戈爾《飛鳥集》中的那首《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來表達心意更準確、貼切一些: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痴迷,卻不能說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這就是葉瀾依要表達的意思,很顯然,這首歌她不是唱給皇帝聽的,因為自從她侍奉了皇帝,就從未唱過歌,皇帝甚至都不知道她會唱歌。

葉瀾依的歌聲雖不是天籟之音,也沒辦法跟受過專業訓練的安陵容相比,但卻因為感情真摯飽滿而顯格外動聽。

葉瀾依的歌聲不知戳中了多少嬪妃的心事,並不是所有的嬪妃心裡只有皇帝,有很多人的內心亦如甄嬛和眉莊一樣——陪伴皇帝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其實,她們內心的真愛另有其人,只是不能說、也不敢表達心中的愛罷了。

甄嬛和眉莊以及葉瀾依,代表了一部分嬪妃們的心聲,所以,當葉瀾依唱完後,大家居然沉醉其中,遲遲緩不過神來。

一時間重華殿中都默默不已,是在她悠悠反覆歌吟不絕的末句中心心念念回味著一句「心悅君兮君不知。

甄嬛忽然從心底生出一股安慰之情,至少,自己比《越人歌》中的越女幸運許多了。至少,她所悅的那人是知道自己心思的,就如自己也一樣明白他。這樣想著,微一抬頭,允禮正看向自己,甄嬛不由得心中一暖。

如果說,皇帝還有一點警惕性的話,就該聽得出葉瀾依借歌抒懷必有隱情,葉瀾依突然在諸位王爺面前,大放光彩,又突然變得神情亢奮,而且主動獻歌「開屏」,這要不是有「別樣的動力」,怎會令她如此反常?畢竟,葉瀾依生性冷淡,很少這樣神採奕奕、容光煥發的時候呀。

就連很少與葉瀾依接觸的甄嬛都感覺到了寧貴人的「反常」:

寧貴人唱罷微微一笑,眼波悠悠望過各人的面龐。旁人不知如何,甄嬛被她盈盈眼波所及,只覺遍體似被溫軟恬和的春水瀰漫過,驟然洋洋一暖。她向來神色冷淡,如今神色這般溫柔,倒叫人意外。

甄嬛都覺得意外了,難道皇帝竟一點也沒感到「意外」?或許是因為女人太多,皇帝的反應遲鈍了、鏽逗了?又或者說,有點「神經疲勞、敬謝不敏了」。

男人如果真愛一個女人,是會覺察到她的情緒變化的,哪怕只是一個微小的變化。對於皇帝而言:葉瀾依也不過是個寵物而已,懶得理會了。像這樣一個遲鈍懶怠又薄倖無情的皇帝,大家綠他一下又怎麼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甄嬛最殘忍無情的時刻,竟當著果郡王對皇帝做這種事
    導語:有些事,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像《甄嬛傳》中的果郡王,連浣碧都能看出長姐是個極端自私虛偽的女人,而身在其中的果郡王卻始終相信甄嬛是個重情重義、單純無邪的女子;是他心中永遠的白蓮花。心甘情願把心掏給她,哪怕一再被欺騙、被辜負。
  • 《甄嬛傳》皇帝對葉瀾依這麼好,為什麼她還天天懟人?
    《甄嬛傳》第50集葉瀾依出場,不久入宮成了皇帝的老婆。從此,無論至高無上的皇帝,手段毒辣的皇后,又或者位分資歷遠高於她的眾妃嬪,還是皇帝身邊的當紅太監蘇培盛——總之除了果郡王,葉瀾依都敢懟。葉瀾依全身心懟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原因:皇帝封她做答應,導致她失去自由,也失去了嫁給果郡王的機會。
  • 《甄嬛傳》:馴馬女出身的葉瀾依,為什麼敢懟天懟地無視皇帝?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們一定對葉瀾依這個角色印象深刻,畢竟這位美人也是十分有脾氣了。明明是馴馬女出身,也不跟其他娘娘一般有好的家世,但是她卻敢懟天懟地,甚至連皇帝也敢無視。進了宮之後,葉瀾依依舊目中無人,面對別人的虛情假意從來都是冷眼相待,甚至連皇后她都懶得應付,一張受寵的華妃也不過如此。
  • 皇帝為何後面只信任葉瀾依,你看她的靠山是誰?
    皇帝到了後面身體越來越不好,他疑心後宮的每一個女人,尤其是甄嬛。因為果郡王的書信,再加上後面他也確定了甄嬛和果郡王確實有私情,他就更加不信任甄嬛了。而在他身邊服侍的竟然不是敬妃這樣位分的人。當然因為敬妃和端妃其實都全是甄嬛的人了,皇帝也很清楚,那麼為何皇帝要選擇葉瀾依呢?
  • 沒能嫁給果郡王,是葉瀾依的幸運
    對於她來說,與其在宮中做一隻沒有自由的金絲雀,還不如回到圓明園馴馬馴豹子來得自由自在。所以她根本不在乎皇帝是不是寵愛她。而葉瀾依無依無靠也無牽無掛,自己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根本不存在這種顧慮。反正嫁的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她也懶得費心思去討好皇帝。這對於她來說沒有任何收益啊。而恰恰是她不在乎皇帝,對於皇帝無所求才讓她活出自我,成為《甄嬛傳》中很多人都喜歡的痴情角色。
  • 《甄嬛傳》:葉瀾依為何盛寵?細想很可笑
    按理來說,如葉瀾依般身份卑微無權無勢的女子,上位後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以最快的速度站隊抱團,為後續的打怪升級做基礎。旁人以為,葉瀾依會痛不欲生。但她跟沒事人一樣,依然冷冰冰面對宮中一切。葉瀾依卻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冷清清如天邊一輪月。而這種姿態,多少會讓皇帝產生距離與不確定感,徵服欲便由此而產生。這未必是愛。但這一定能催生出「愛」的形式,比如拼命對她好。
  • 《甄嬛傳》:甄嬛回宮後生的雙胞胎,有多少人知道不是皇帝的
    《甄嬛傳》劇中,甄嬛因為皇帝把甄家一家下獄流放,又因為知道了自己在皇帝心裡不過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灰心失望之下,生下朧月就自請出宮修行。在宮外甘露寺受到寺裡的姑子欺負,大冬天生著病還被趕到荒無人煙的凌雲峰。便是在這個時候,果郡王趕到,救了甄嬛。
  • 葉瀾依保下雙生子後,為何追隨果郡王而去?情商高到讓人心疼
    情商高到讓人心疼」甄嬛傳這部劇裡面,葉瀾依是一個非常剛烈的女子,因為在馴馬場裡颯爽英姿的騎馬,被皇帝看重,入宮封了答應。但是葉瀾依其實根本對皇帝不感興趣,也對後宮裡面的爭鬥不感興趣。葉瀾依做任何事情,都只是因為自己喜歡。
  • 《甄嬛傳》葉瀾依:一個比沈眉莊還要驕傲的女人
    重溫《甄嬛傳》發現,葉瀾依這個人,是整個宮鬥劇裡活得最真實最驕傲的人。葉瀾依本是圓明園裡的一名訓馬女,地位比宮女還要低,一次高熱垂危,病得快要死了,也沒人理會她這個卑賤的奴婢,果郡王的出手相救,如寒冬裡的暖陽,讓她的生命得以照拂,從此,情根深種,她的溫柔,她的笑容,都專屬於這個男人。
  • 甄嬛傳皇帝和後宮的小主們真的有感情麼,皇帝真的付出過真心麼
    甄嬛傳以演員精湛的演技和精彩的劇情,讓人百追不厭,為之津津樂道。但皇帝到底後宮需要什么女人,是真的需要相互交心的感情麼。甄嬛傳中,後宮的女人從劇情的開始到結尾,只有一位葉瀾依是不想和皇上雲雨的,一次也不想讓皇上觸碰自己的身體,因為葉瀾依心裡只有果郡王,只想和果郡王在一起,但果郡王就是一個搞曖昧的花心公子哥,心裡只有逝去的皇嫂純元皇后
  • 《甄嬛傳》為什麼生性多疑的雍正,晚年卻那麼信任葉瀾依?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劇中的雍正生性多疑,正是因為他的多疑傷害了許多人。連自己寵愛的甄嬛也不例外,因為曹貴人一句話,她懷疑甄嬛是因為從未見過的果郡王而愛上他的。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使得葉瀾依不能受孕,皇帝震怒!
  • 甄嬛傳:葉瀾依進宮後,為何能聖寵不衰?這常識,女人必學
    《甄嬛傳》中女子眾多,都是不乏美貌與才藝的人,可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存在被皇上寵愛了多年。她心裡沒有皇上,一心為果郡王奉獻,甚至她入宮伺候皇帝都是為了果郡王。這樣無私的愛,在葉瀾依身上才有。她有著清冷的外表和自由的個性,在後宮中她對誰都沒有過分的熱情,對皇上更談不上喜愛,但皇上卻對她一直縱容,給予獨特的寵愛,讓其他嬪妃都羨慕這個不同的女子,為何如此清冷的人竟讓皇上萬分喜愛呢?
  • 《甄嬛傳》葉瀾依的得寵,揭露男人的2個劣根性
    葉瀾依的得寵,揭露男人的2個劣根性《甄嬛傳》裡最不好惹的是誰?跋扈的華妃?陰毒的皇后?深沉的甄嬛?都不是!是葉瀾依!這是絕育的湯,葉瀾依喝下後腹痛不止。葉瀾依似乎沒有悲喜,對於自己失去生育能力,她一點也不在乎。反正她進了宮,再也不能去果郡王身邊了,無論什麼身份。生不了最愛的男人的孩子,留著生育能力也沒用,沒了生育能力更省事,省的她還要侍寢後偷服避孕的藥。1.
  • 《甄嬛傳》:傲骨清姿葉瀾依,後宮難得的一股清流
    今天來說說這個《甄嬛傳》後半部我最喜歡的人物,也是後期宮鬥中難得的亮點——葉瀾依!小葉子經典語錄奉上!她也幾乎沒有尊卑的概念,也許是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的氣勢格外吸引皇上。而且葉瀾依其實是想嫁給果郡王的,即使做不了福晉、側福晉,那麼做侍妾也可以。
  • 葉瀾依被接入後宮時,落寞地說出一句話,可惜果郡王沒聽到
    導語:「葉瀾依被接入後宮時,落寞地說出一句話,可惜果郡王沒聽到!」在甄嬛傳裡面,葉瀾依絕對是後宮裡面最有個性地一個女人,她和其他的妃子都不一樣。別的妃子或者是因為喜歡皇上才爭寵,或者是因為想要權勢地位才爭寵,或者是因為要復仇才爭寵,但是葉瀾依根本對爭寵沒興趣,也對皇帝沒興趣。
  • 《甄嬛傳》中愛慕果郡王的四個女子,哪個最愛他?甄嬛只能排第三
    《甄嬛傳》中愛慕果郡王的四個女子,哪個最愛他?甄嬛只能排第三《甄嬛傳》是講述雍正和他的各種愛妃的故事,可是在其中雍正這個男主角在其中卻被男二果郡王和男三溫實初搶走了風頭。只是因為她是果郡王最愛的人,即便到了最後他們依舊不能夠在一起,他們之間的愛也不會減少。特別是在皇帝逼死了果郡王之後,甄嬛對果郡王的愛更加深厚了,因為果郡王是為了保護她和孩子而死的,甄嬛恨透了皇帝,也從此心中只愛果郡王一人。
  • 《甄嬛傳》:果郡王才是最強白蓮花,四女子被他迷惑下場悲慘
    網上有雲,一本《紅樓夢》,締造了千萬紅學專家;一部《甄嬛傳》,養活了萬千網絡小編。沒錯,我就是喜歡看紅樓夢,就喜歡解讀《甄嬛傳》。因為一部好的作品,是經得時間的打磨,經得起全方位細節的推敲的,也擔得起人們一遍又一遍的揣摩的,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甄嬛傳》中那些奇葩事。
  • 甄嬛傳:皇帝臨死前甄嬛坦白了所有事,為何就不說這兩個字
    在《甄嬛傳》的大結局篇中,皇帝那時非常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整天與年輕的妃嬪混在一起,甄嬛不僅不制止,還讓蘇培盛將奏摺都放在皇上跟前,加上服用了道士進宮的丹藥,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終於臥病不起了。葉瀾依這麼剛餵完藥,甄嬛就進去準備和皇上好好聊聊,將自己和果郡王的事、眉莊和溫太醫的事全部說了出來,皇上急火攻心,最後終於被活活氣死。
  • 甄嬛傳:倚梅園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就已註定結局
    倚梅園相遇其實已經把整個甄嬛傳的大體思路展現出來,為何這樣說呢?其實劇中以皇帝、甄嬛、果郡王的情感開始展開劇情。即是宮鬥劇卻又以三人的感情來展開。甄嬛喜歡紅梅才在除夕之夜來到倚梅園,吟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終局還是不能如意,倚梅園中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的順序就已經註定結局。
  • 一見果郡王誤終身:《甄嬛傳》裡至純至性的寧嬪葉瀾依
    《甄嬛傳》裡的葉瀾依用一生詮釋了這句詩文。是果郡王允禮請了太醫為她醫治,救了她一命。身為孤女的她,被風流倜儻的果郡王救了一命,她感激涕零。從此傾心於果郡王。越陷越深。皇上去圓明園時看上了在馬背上英姿颯爽的葉瀾依,召她入宮,封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