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最殘忍無情的時刻,竟當著果郡王對皇帝做這種事

2020-10-03 L娛音嫋嫋

導語:有些事,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像《甄嬛傳》中的果郡王,連浣碧都能看出長姐是個極端自私虛偽的女人,而身在其中的果郡王卻始終相信甄嬛是個重情重義、單純無邪的女子;是他心中永遠的白蓮花。心甘情願把心掏給她,哪怕一再被欺騙、被辜負。

這或許是就是男人的犯賤,越是處心積慮利用他的女人,就越是他的心頭摯愛;越是一心珍惜他,深愛他的女人,越是賤如草芥,視而不見。

直到這一刻,果郡王才看清了甄嬛的無情與殘忍,但卻依然無法放下。任由自己沉淪其中,難以自拔。

1、甄嬛要回宮了,果郡王卻突然「死而復生」

甄嬛與崔槿汐處心積慮要回宮,萬事俱備,只欠皇帝的儀仗隊來接駕了。就在甄嬛躊躇滿志的決定回宮後放手一搏的時候,果郡王卻偏偏活著回來了,這讓甄嬛芳心大亂、如臨大敵。

而果郡王亦是萬分詫異,他怎麼也想不到,幾個月前還與他山盟海誓柔情繾綣的女人,轉眼就又投入別人的懷抱。

她或許以為自己死了,但即便自己真死了,在自己「屍骨未寒」的這段時間,她怎可這麼快就移情別戀,違背誓言?真真成了「昨日黃土隴中埋白骨,今日紅綃帳裡臥鴛鴦。」

令甄嬛措手不及地是:果郡王不但死而復生,而且還是奉命來接甄嬛回宮的冊封使,也就是說,甄嬛會由果郡王親手交到皇帝的手中——何其令人心碎?

果郡王撕心裂肺的質問甄嬛為什麼會這樣?甄嬛卻給予了最絕情最冰冷的答案,我原本就是這樣一個無情無義的女子,我貪圖榮華富貴,我想要拯救我的父母家人。

然後在甄嬛的眼裡,果郡王就重新變回了「外人」。甄嬛回到自己的屋內,對鏡化妝,整裝待發。

原文如下:(聲明:為方便大家閱讀,更改了一下原著中的人稱順序,把「我」改成甄嬛。把玄清改成果郡王,玄凌改成皇帝。)

甄嬛對著鏡子畫眉,化的是遠山黛,臉上薄施胭脂,再用露水勻了珍珠粉淡淡施上,成「飛霞妝」,臉上幽暗的蒼白便成了淡淡的荔紅。甄嬛一眼瞥見妝奩裡的胭脂筆,心下一顫,想在眉心描畫一朵梨花形狀。

想起當日酒醉春睡在棠梨宮後院的梨花樹下,梨花花瓣正落在眉心,皇帝曾說自己膚色白如梨花,花落眉間不見其色,於是親手執了胭脂筆將梨花形狀描在我眉心,遂成「姣梨妝」,一時宮中人人仿效。

那是甄嬛昔年的榮寵,也是昔年與皇上的情意。如今若特意畫上讓皇上見到,必定能勾起前情,激起他對自己的憐惜之意。

2、當著果郡王的身影,甄嬛竟一心想著如何取悅皇帝

甄嬛的心理素質該多強大?外面站著曾一起山盟海誓、同床共枕、並且已經有愛情結晶的「愛人」,而屋內的自己卻回憶與皇帝的種種美好,並想畫一個代表著甜蜜美好的「姣梨妝」來取悅皇帝!

甄嬛一心想著要取悅皇帝,讓自己在後宮中站穩腳跟,一舉俘獲聖心,最好能聖眷不衰。卻完全不顧及果郡王此時此刻的心碎與痛苦了。

就在甄嬛要動手畫眉心的「姣梨妝」時,猛然瞥見了果郡王的身影。甄嬛的心還是被刺激了一下,她有些心虛,有些害怕了。原文如下:

於是,甄嬛拾起胭脂筆,浣碧立刻奉上一小盒紫茉莉胭脂讓她潤了潤筆。側頭忽見窗外一抹頎長的身影已在等候,心裡生出漫無邊際的隱痛來。那樣熟悉,仿佛是永生永世刻在心上的。

縱使甄嬛已決定重回皇帝身邊婉轉承恩,縱使她已決定一心一意扮演好「莞妃」的角色保住一切,仍是忍不住眼前一黑,手中的胭脂筆軟軟地墜到地上。

槿汐不動聲色拾起筆來,柔聲道:「娘娘勞累了。奴婢來吧。」說罷細心描繪,燦然笑道:「娘娘傾國傾城,更勝往昔,皇上必定寵愛如初。」

也就是說,正當甄嬛殫精竭慮設法取悅皇帝時,果郡王就站在門外恭候大駕。甄嬛與其說心痛,不如說是「心驚羞愧。」即便這樣,也依然沒影響到甄嬛回宮的亢奮心情。

甄嬛凝眸向鏡,鏡中人已經一掃黯淡容光,遍體璀璨,明豔不可方物。如同一張光豔的面具,掩蓋住甄嬛此刻晦暗的心情。甄嬛勉強笑道:「長久不穿戴宮裝鳳冠,現在穿上仿佛整個人重了幾十斤,難受得緊。」

背叛痴情的果郡王,費盡心思回宮,眼看大功告成,還佔了便宜賣乖,說什麼「難受的緊」,可真是虛偽到極致了。當著果郡王的身影,卻籌謀怎樣取悅皇帝,甄嬛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相關焦點

  • 甄嬛傳:葉瀾依當著皇帝的面對果郡王做這種事,皇帝竟渾然不覺
    導語:也難怪皇帝會被戴上多頂綠帽,這情商真的堪憂,雖然能當上皇帝說明智商很高,但情商真的不怎麼樣,竟看不出個眉眼高低、神情曖昧來。所以,在他的「茫然糊塗下」甄嬛、沈眉莊、孫答應、紛紛出軌。這就是電視劇中果郡王尾隨更衣的甄嬛出來的那個橋段,他抓住甄嬛的手腕,問道:「嬛兒,你可安好?」甄嬛道:「方才在宴會上已經回答過了,本宮一切安好。」果郡王道:「方才是方才,現在是現在,我想聽你親口對我說,你真的安好。」
  • 甄嬛傳:當今太后與果郡王之母舒太妃,竟有這種不為人知的關係
    不但借隆科多之力成功扶持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後來還果斷地「兔死狗烹」,毒死了這個阻礙自己兒子實施新政的老情人。而這親如姐妹的結局,竟不堪一擊,貌似從來就不曾存在一絲真情,好像是一場徹徹底底地「利用。」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時,遇到了在安棲觀修行的一位中年婦人,甄嬛疑似是舒太妃,便回到凌雲峰細問崔槿汐。崔槿汐給予肯定的答覆:「此人正是舒太妃。」
  • 甄嬛傳:果郡王如此露骨地表達對甄嬛的愛,恰恰是因為居心叵測
    導語:看《甄嬛傳》時,不知道多少朋友們被甄嬛與果郡王的愛情感動落淚,並由衷羨慕。覺得這麼一對神仙眷侶,愛得轟轟烈烈、情真意切,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生離死別,未免太悲催了。因而怨恨皇帝無情,怨恨世事不公。但實際上,果真如此嗎?
  • 重溫《甄嬛傳》20:果郡王調戲甄嬛
    《甄嬛傳》中有兩個人的逆襲,樓主深感欽佩。一個是端妃,從一個要啥啥沒有的死局,逆襲到最後成為皇貴太妃,還領養了溫儀做義女。還有就是四阿哥,從一個要啥啥沒有的最最不得寵的冷宮阿哥,逆襲到最後成為乾隆皇帝。大家不要以為是這兩人運氣好,好運都是留給有心人的。這兩人最後境遇的逆轉,都是他們逆境中苦心經營的結果。我們先來看這四阿哥,不得寵被養在圓明園中。
  • 甄嬛傳:都說甄嬛和果郡王是真愛,但你以為果郡王真的愛甄嬛嗎?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在故事的中後期,甄嬛已經對「大肥橘」皇帝失望了,反而愛上了皇帝的弟弟果郡王,而且最後果郡王最後也因甄嬛而死,這樣的感情也是感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當小編我N刷甄嬛傳的時候發現,果郡王貌似也不愛甄嬛,甚至只是拿甄嬛當了替身。相信大家在看劇的時候都會甄嬛在梅園雪景拿著自己的小像掛在樹枝上許願的場景記憶猶新吧。
  • 《甄嬛傳》劇版&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
    以下是劇版和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浣碧很陰險,其實甄嬛很無情!》的原著小說《後宮·甄嬛傳》其實是架空的朝代,皇帝叫玄凌,皇后叫朱宜修,華妃叫慕容世蘭,果郡王叫玄清,甄嬛一樣是甄嬛。原著小說中沉眉莊和溫實初生的孩子其實是男孩,之後這個孩子養在甄嬛膝下,最後還登基做了皇帝,這大概是甄嬛對皇帝最大的報復吧!
  • 甄嬛傳:倚梅園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就已註定結局
    倚梅園相遇其實已經把整個甄嬛傳的大體思路展現出來,為何這樣說呢?其實劇中以皇帝、甄嬛、果郡王的情感開始展開劇情。即是宮鬥劇卻又以三人的感情來展開。甄嬛喜歡紅梅才在除夕之夜來到倚梅園,吟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終局還是不能如意,倚梅園中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的順序就已經註定結局。
  • 重刷《甄嬛傳》:她是劇中最可怕的人,勝在無情,也敗在無情
    看《甄嬛傳》時,很多人說,要是眉莊活到最後,估計就沒有甄嬛什麼事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就能發現,雖然眉莊很聰明,也識大體,是個堪當大事的人,但是她的宮鬥手段實在是太差了。華妃看到眉莊受寵,又求子心切,於是給她設計了一場假孕事件。結果,這就讓她毫無還手之力了。她被禁在宮裡,絲毫沒有防備之心,如果不是敬妃,她可能就要被毒死了。
  • 《甄嬛傳》中愛慕果郡王的四個女子,哪個最愛他?甄嬛只能排第三
    《甄嬛傳》中愛慕果郡王的四個女子,哪個最愛他?甄嬛只能排第三《甄嬛傳》是講述雍正和他的各種愛妃的故事,可是在其中雍正這個男主角在其中卻被男二果郡王和男三溫實初搶走了風頭。第一,在果郡王心中最愛的是甄嬛,但是甄嬛最愛的人不是他在果郡王的心中最愛的人是甄嬛,但是甄嬛的心中有太多的牽掛,她最愛人有皇帝
  • 甄嬛傳:他是最愛甄嬛的男人,遠超果郡王,可惜甄嬛始終沒明白
    在甄嬛在裡面,甄嬛愛過的兩個男人,一個時皇帝一個時果郡王。這兩個男人,都是天下的女子的夢中情人。皇帝自然不用說,是九五之尊,坐擁天下自然會讓許多女子東西;而果郡王則是憑藉著風流倜儻,讓許多閨閣少女思慕。
  •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甄嬛為何請求去更衣?原來是要找它救命
    在《甄嬛傳》中,陳建斌飾演的皇帝敏感多疑,或許是因為經歷了九王奪嫡,他對身邊的人,無論是嬪妃還是自己的皇子,從未有真心相待的時候。記得太后臨終前曾經說過,皇帝禁足兄弟,殺害手足,會落得六親不認的下場,沒想到還真的應驗了。
  •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對皇帝下毒手,看徐婕妤分娩那天,皇帝在幹啥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對皇帝下毒手,看徐婕妤分娩那天,皇帝在幹啥自古帝王家得最是薄情寡義,這話放在「甄嬛傳」的雍正皇帝身上也是十分貼切的,他看似對純元皇后用情至深,但後來的種種跡象表明,他依然是個無情的帝王罷了,這一生辜負了多少女人,怕是他自己都沒有數了,有多少豆蔻年華的姑娘,抱著對帝王的敬畏與愛戀入宮,卻被一次次的打擊和重創,最終憾別人世,就連活到最後的甄嬛,起初也對皇上心存愛慕,只是她清醒得早
  • 甄嬛傳:曹貴人怎麼知道皇帝是用果郡王的名號與甄嬛私會的呢?
    餘鶯兒和麗嬪相繼下線之後,華妃在宮中的處境就有些尷尬,雖然她借太后的手除掉了麗嬪,但是滿宮上下包括皇帝在內都知道甄嬛被下藥一事與她有關,所以皇帝要去圓明園避暑的時候都不打算帶上華妃,後來被餘鶯兒撞破的時候皇帝和甄嬛也不約而同地隻字未提果郡王,那這曹貴人是怎麼知道皇帝與甄嬛的初識,是用了果郡王的名號呢?
  • 甄嬛傳:甄嬛已經對果郡王撕下面具,他卻偏要執迷不悟自尋死路
    導語:甄嬛早在甘露寺就已經對果郡王撕下自己「聖潔」的面具,而果郡王卻仍要自欺欺人。有句話叫做「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還有一句話叫執迷不悟。而《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就是這樣人。他萬分詫異,質問甄嬛:「也就是說,在接到我死訊後的一個月,你就與皇兄重修舊好了?」甄嬛的回答令果郡王心如刀絞又難以置信。然而,那確實是甄嬛最真實也最坦誠的答案了。
  • 《甄嬛傳》:溫實初那麼好,為什麼甄嬛卻看不起他?
    果郡王深情是深情,但太能撩,沒有邊界感,喜歡隨時對人釋放魅力,又是一個自戀的人,喜歡把愛情這件事搞得盛大虛無,是那種最容易自我感動的人,和他在一起其實蠻累的。這一點相信大家在後來的劇情中也能感受出來,果郡王的結局,說實話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於他太沒有邊界感造成的,不僅害死了自己,還差點害死了甄嬛。
  • 甄嬛傳:果郡王真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舒太妃與允禮的棋子而已
    導語:結合原著看《甄嬛傳》的時候,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越來越覺得果郡王對甄嬛根本不是真愛,而是以愛的名義實現自己的野心——徹徹底底地利用。原著原文中的一個細節,就暴露出果郡王內心的仇恨與不平。這個細節隱藏在甄嬛一段內心獨白裡,那是甄嬛在甘露寺剛剛被皇帝寵幸過後的一個小情節,當時的皇帝正沉沉睡去。(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中的人稱和人名統統改換成電視劇中的人名和人稱了。但意思不變。)
  • 《甄嬛傳》皇帝對葉瀾依這麼好,為什麼她還天天懟人?
    《甄嬛傳》第50集葉瀾依出場,不久入宮成了皇帝的老婆。葉瀾依全身心懟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原因:皇帝封她做答應,導致她失去自由,也失去了嫁給果郡王的機會。,葉瀾依愛果郡王,甚至到了連他最愛的女人都要愛的程度!
  •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雖然今年已經上映了兩部宮鬥劇,但說到最經典的宮鬥劇,大家還是會想到《甄嬛傳》吧?對於這部劇,很多人都是看看了很多遍的,而甄嬛更是一個宮鬥女王。在最後,甄嬛不僅殺了所有敵對的人,更是將皇帝也殺了。對於甄嬛要殺雍正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要替果郡王復仇,但其實原因並不是這樣。
  • 甄嬛傳:甄嬛即便懷孕被禁足也閒不住,看她對果郡王提了啥要求?
    導語:電視劇中的甄嬛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受害者」,總是那麼的楚楚可憐,被迫出手害人,被迫出軌他人,被迫背叛皇帝,被迫戕害嬪妃。而原著中的甄嬛卻是個十足的腹黑心機女,相當的「白蓮花」。自從見到果郡王的第一次起,甄嬛就已心猿意馬、芳心暗許了。
  •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對皇帝下毒手,看徐婕妤分娩那天,他在幹嘛?
    導語:皇帝在臨死之前,甄嬛曾經告訴他一句令他精神崩潰的話:「不妨實話告訴你,自我回宮後,與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感覺無比噁心!」雖然甄嬛言語過激、有點兒誇大其詞。但皇帝的確做過幾件令人感覺涼薄寡義的「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