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當今太后與果郡王之母舒太妃,竟有這種不為人知的關係

2020-09-04 娛氏影視

導語:難怪太后能成為後宮霸主,成功的笑到最後,若沒有過人的心機和手段,是很難達到這一步的。太后才是段位最高的宮鬥老手。不但借隆科多之力成功扶持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後來還果斷地「兔死狗烹」,毒死了這個阻礙自己兒子實施新政的老情人。

太后的手上沾滿了鮮血,也是踩著無數人的屍體上位的。就連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也沒能逃得過太后的算計和利用。

當初的太后與舒太妃曾經親如姐妹,不亞於當前的甄嬛與眉莊。兩人肝膽相照、抱團取暖。但,在大局已定後,太后卻突然變臉,將舒太妃逼出皇宮,去安棲觀修行,並且,終身不得出安棲觀。

1、舒太妃與太后曾經「親如姐妹」

原著中,當今太后與當年的果郡王之母舒太妃,曾經親如姐妹。而這親如姐妹的結局,竟不堪一擊,貌似從來就不曾存在一絲真情,好像是一場徹徹底底地「利用。」

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時,遇到了在安棲觀修行的一位中年婦人,甄嬛疑似是舒太妃,便回到凌雲峰細問崔槿汐。崔槿汐給予肯定的答覆:「此人正是舒太妃。」

甄嬛疑惑道:&34;

槿汐道:&34;

槿汐的聲音低了低,&34;

2、過河拆橋,兔死狗烹


崔槿汐說的已經很明白了:當初的舒太妃因為是傣族人,又是罪臣之女,並且是專房之寵,所以,引發眾嬪妃的嫉恨。大家都孤立她、疏遠她。

而當今太后——當時的琳妃,並不怎麼得寵,為了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刻意去接近舒太妃並親近他,藉此獲得皇帝的好感與欣賞。渴望友情的舒太妃自然也是求之不得的。

於是,她們成為了一對「好姐妹」,當時的關係不亞於「甄嬛與沈眉莊」。但本質卻與安陵容和祺貴人主動接近甄嬛的目的一樣。

琳妃的這一招果然很奏效,借舒妃為紐帶,皇帝也逐漸器重起「琳妃」來。皇后死後,這位心機深重的琳妃甚至取代了皇后的六宮之權。

當然,此時的琳妃也知道自己能得皇帝垂青是拜舒妃所賜,所以對舒太妃也會格外關照些。

然而,皇帝死後,琳妃的兒子做了皇帝,琳妃就立刻變臉了。對舒太妃當年的專寵與嫉妒也不再掩飾,索性將舒太妃逼出宮去,出家修行。卻把人家的兒子留下來自己撫養,致使人家母子分離。

當然了,書面上的意思是「舒太妃主動要求出家的」,倘若沒有逼迫,舒太妃怎能捨得下兒子出宮修行?

就像甄嬛一樣,倘若不是被皇帝羞辱降罪,她又怎麼捨得下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出家修行?所謂的「自願」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後來,甄嬛因病,去了清涼臺,果郡王為了給她物理降溫,用自己的身體給甄嬛退燒。結果他自己卻病了,甄嬛醒來後,去探望果郡王。阿晉看見甄嬛,耷拉著腦袋道:&34;

甄嬛輕聲問道:&34;

阿晉搖頭:&34;

看了吧,這就是所謂的「好姐妹」。在太后的「關照下」,舒太妃「今生今世」都不能出安棲觀,這跟禁足在景仁宮的宜修有何區別?其實就是被軟禁終生了。就連自己的兒子生病,她都不能出來去探望,這種懲罰何其殘忍?

還是華妃說的對:「在這深宮之中,哪兒來的親如姐妹?不過是勢弱依附勢強,愚笨依從聰明。今日是姐妹,明日就是仇敵,臉上帶著笑,底下捅刀子。」正是因為太后的臥薪嘗膽、鐵腕無情,才「贏得了」今日大好的局面!而昔日被她利用的舒太妃,今日早已被棄如敝履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舒太妃究竟是位怎樣的母親?她對果郡王造成了哪些影響?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雖然出現的次數並不多,但她卻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整個情節的走向。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極深的,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果郡王所做的這些事都與其母舒太妃的教育有關。那麼,舒太妃究竟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呢?她對果郡王又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 《甄嬛傳》:常人難以理解的母愛——舒太妃
    可以說,舒太妃算甄嬛與果郡王半個紅娘了,這與出家人身份完全是格格不入!這樣要家世有家世,要樣貌有樣貌的兒子,正常母親都會希望兒子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作為福晉才是。而太后指婚的孟靜嫻:沛國公之女,雅靜賢淑,端莊溫柔,聰慧而善良,完全是郎才女貌,一對璧人的模樣,可我們的舒太妃卻從未表態贊成過。
  • 甄嬛傳:舒太妃為何會允許果郡王求娶「給別人生過孩子」的甄嬛?
    導語:《甄嬛傳》中有個情節於理不合。舒太妃為何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求娶一個「離過婚、還為別人生過孩子」的甄嬛呢?允禮是皇族貴胄、近支親王,而且還是個「黃花大小夥子」,他為什麼要去娶一個「殘花敗柳?」舒太妃為何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求娶甄嬛、並且還隱隱地有期盼之心呢?像果郡王這樣的身份,什麼名門閨秀娶不到?她為何要讓自己的兒子吃「回鍋肉?」按照常理,這根本說不通,舒太妃也太超脫了吧?這件事的風險有多大、後果有多慘烈,她難道會估量不出?
  • 甄嬛傳:舒太妃得知甄嬛要回宮,頓時露出了她的本來面目與野心
    導語:甄嬛要回宮復寵不僅僅是要保住腹中的孩子和家人的性命,更重要的是:甄嬛要復仇,要完成舒太妃交託給她的使命。甄嬛被果郡王所謂的真情蒙蔽了雙眼,一心只以為果郡王才是她的真愛,殊不知,果郡王與舒太妃不過是想拿著甄嬛當跳板。
  • 甄嬛傳:難怪舒太妃一見浣碧就喜歡,看舒太妃與浣碧的母親啥關係
    導語:很多人都以為,單從門第身份上講,果郡王與甄嬛才是最般配的。畢竟甄嬛才是甄家嫡出的千金小姐。其實,在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心裡,更喜歡的卻是浣碧。並且也隱隱地希望允禮能與浣碧走到一起,至少可以納浣碧為妾。
  • 甄嬛傳:果郡王真愛甄嬛?錯,甄嬛不過是舒太妃與允禮的棋子而已
    導語:結合原著看《甄嬛傳》的時候,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越來越覺得果郡王對甄嬛根本不是真愛,而是以愛的名義實現自己的野心——徹徹底底地利用。包括舒太妃,舒太妃與自己的兒子允禮一唱一和,只不過把甄嬛當成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
  • 舒太妃為何會支持甄嬛和兒子相好?只有太后明白,雍正也不懂
    甄嬛不僅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還得到了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的認可,要知道,甄嬛的身份可是廢妃,舒太妃為何會支持甄嬛和兒子相好?只有太后明白,雍正也不懂!很多人都說舒太妃是有目的的,有私心的,她支持甄嬛回宮也是希望自己的孫子可以當上皇上,小編只想說,請不要過分解讀!
  • 甄嬛傳:浣碧母親與舒太妃同為罪臣之女,為何舒太妃卻能被封妃?
    導語: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與浣碧的母親何綿綿都是傣族人,也就是原著中的「擺夷人」,她們患難相交,結為摯友。1、舒太妃憶往昔甄嬛與浣碧在甘露寺修行時,遇到了舒太妃。恰好甄嬛的琴弦斷了,要舒太妃幫著修補。當浣碧抱著琴與甄嬛一起來到舒太妃居住的安棲觀時,舒太妃竟一眼認出了浣碧就是她故交好友何綿綿的女兒——因為浣碧與何綿綿長得實在是太像了,如粘貼複製的一般。
  • 甄嬛傳:神秘莫測的崔槿汐,難道是太后與果郡王的雙面間諜?
    導語:《甄嬛傳》中的崔槿汐是個神秘莫測的人物,城府極深,沉穩練達,對宮中的一切陰謀都能洞若觀火,處變不驚。她的淡定從容讓人越來越覺得她的不簡單。總覺得崔槿汐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深層背景。小連子和小允子皆是身有殘疾的人,出了宮便等同於失去了依靠和棲身之所,何況住在甘露寺中與一等姑子們同居同宿也不方便。
  • 《甄嬛傳》:皇上喜歡才女,為何太后反覆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
    《甄嬛傳》開頭就是太后張羅著給皇上選秀,主要是想找些貼心的人,既能照顧皇上,同時也能增添皇嗣,為皇家開枝散葉,保證皇位的綿綿不息。《甄嬛傳》中有一段華妃與頌芝閒談敦親王十爺來歷的橋段,裡面介紹到當今太后曾是孝昭仁皇后的校書侍女。
  • 難怪舒太妃一見浣碧就喜歡,看舒太妃與浣碧的母親啥關係?
    導語:很多人都以為,單從門第身份上講,果郡王與甄嬛才是最般配的。畢竟甄嬛才是甄家嫡出的千金小姐。其實,在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心裡,更喜歡的卻是浣碧。並且也隱隱地希望允禮能與浣碧走到一起,至少可以納浣碧為妾。
  • 甄嬛傳:允禮真喜歡甄嬛?錯,甄嬛不過是舒太妃與果郡王棋子罷了
    甄嬛傳:甄嬛是明知她是皇兄的女人,與自己不會有什麼結果,卻硬拉著她走這趟混水?果郡王的愛,怕不是掩藏在糖霜底下的砒霜。,為此,她奮不顧身的愛了,甚至還懷上了果郡王的骨肉,為了保住孩子,她決定回宮,在凌雲峰時,皇上如計劃中的寵幸了她,在翻雲覆雨後,甄嬛撫摸著皇上的右臂,想著他的手臂如此光潔,完全不像是經常習武的男人,而允禮的右手臂上卻有猙獰的刺青,和他的溫潤如玉實在大相逕庭,從這個小細節也可以看出,果郡王並非表面的溫文爾雅,他的內心,或許也藏著一隻猛獸,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 甄嬛接受果郡王后,為何害怕見舒太妃?準備結婚的女孩才能懂
    甄嬛在甘露寺認識的人除了舒太妃,就沒有一個人是真心待她好的,甄嬛還住在甘露寺的時候,舒太妃還曾撮合甄嬛跟果郡王。果郡王經歷好多次拒絕,終於得到甄嬛的認可,牽著甄嬛給舒太妃這個長輩請安的時候,甄嬛為何扭扭捏捏的?這個原因見過家長的女孩子才能懂。
  • 甄嬛傳:果郡王如此露骨地表達對甄嬛的愛,恰恰是因為居心叵測
    換句話說,果郡王愛得越明目張胆,就越表示他居心叵測!1、果郡王追求甄嬛居心叵測果郡王的心機太深沉了。正如原著中舒太妃說的那樣:果郡王是不得不韜光養晦,裝出一副滿足現狀、富貴閒人的姿態來,為的就是消除皇帝與當今太后對他的戒心與疑慮,免得一不小心被斬草除根。
  • 果郡王出事後,甄嬛說了什麼?舒太妃原本黑著的臉,瞬間晴空萬裡
    導語:「果郡王出事後,甄嬛說了什麼?舒太妃原本黑著的臉,瞬間晴空萬裡」雖然甄嬛已經為皇上生下了一個女兒,可是皇上的無情也切斷了他和甄嬛的情分,所以當甄嬛在凌雲峰的時候,就和果郡王允禮在一起懷上了孩子。為了讓舒太妃吃一口飯,甄嬛故意支開了服侍舒太妃的姑姑,並對舒太妃說「難道太妃只要兒子,就不要孫子了嗎,我這肚子裡的孩子,還等著喚太妃祖母呢」。
  • 甄嬛傳:果郡王表面荒誕實際聰明,懂得明哲保身才能生存下去
    甄嬛傳:果郡王表面荒誕實際聰明,懂得明哲保身才能生存下去"天家父子少親近",身在皇家不比普通人,他們雖看起來一出生便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與地位,享受著別人沒有的榮華富貴,但他們卻難以感受到普通人家父子兄弟之情。
  • 甄嬛傳:一個是皇帝摯愛一個是替身,同為寵妃的婆媳經歷大不相同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會知道,故事的最後,在失去了摯愛的甄嬛的暗中相助下,寧嬪葉瀾依成功通過自己暗中藏下來的丹藥,以及長期哄騙縱容皇帝服用的水銀、丹砂等物積累的毒性,加之甄嬛的刺激,在她詳細而香豔的描述孫答應和那個長相不堪的狂徒幕天席地、大汗淋漓的現場,強烈的相似的場景勾起了皇帝隱藏在內心久遠又不為人知的,他所偷看到的自己母親與隆科多(小說中為皇叔,也是攝政王的梁王)不堪的苟且,自己和父親同為天子卻都遭遇背叛的深刻痛恨
  • 同樣是婆媳關係,為什麼《甄嬛傳》中眉莊和太后的關係那麼親?
    眉莊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太后和眉莊的關係很不一般,比較親。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奇妙,按理來說,眉莊跟太后之間屬於婆媳關係,這個世界上比較難處理的關係之一就有這個婆媳關係,但是眉莊跟太后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卻非常好。在眾多的兒媳婦當中,這個太后也最喜歡眉莊。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的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為什麼太后會對眉莊另眼相看?那至少我們從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出來,他和別人的不同。
  • 甄嬛傳:才明白果郡王為啥願意喝毒酒,你看允禮喝酒前幹啥去了?
    甄嬛傳:才明白果郡王為啥願意喝毒酒,你看允禮喝酒前幹啥去了?,找到了少女心動的感覺,然而這無濟於事,果郡王最終還是選擇了喝下毒酒,結束了自己的性命,但其實這樣的結局並不十分讓人意外,從他和甄嬛動了真情開始,似乎就預料著有這麼一天,不是他死就是甄嬛亡,而依照果郡王的性格,又怎麼能忍心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就這樣走了呢?
  • 甄嬛傳:果郡王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句話,暴露她的野心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一句話,暴露她的野心甄嬛自己斷情絕愛,但是希望浣碧能有一個好前程,就拜託舒太妃幫著給浣碧找對象。果郡王受託幫忙,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什麼?一句話預示了後來會嫁給果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