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讀了趙乾乾的青春愛情小說《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於是下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司徒末(末末)和傅沛是中學同學,「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那種。
有人說,男女之間能成為朋友,必然有一方喜歡另一方。司徒末不知道花心的傅沛同學喜不喜歡他,她心裡是喜歡他的,不過也只是以朋友的身份待在他身邊,看他不停地換女朋友。
高二那一年,傅沛和司徒末的好朋友徐婕兒談戀愛,又分手後,和末末表白了。
為了這份好不容易才等到的愛情,她得罪了自己的好朋友。
因為末末某天突然想起傅沛向她表白的那天是愚人節,就跑去質問他,而他滿不在乎地說只是怕她拒絕他。然後末末一氣之下說了分手,他竟然爽快答應了,並且很快就有了新的女朋友。
於是這段僅僅持續了一個禮拜的戀愛就結束了,這是末末的初戀。
即便分手,傅沛還是厚著臉皮地繼續和末末當好朋友,並且在大學時期經常和舍友念叨著她,只是他從來沒有因為末末而停下對其他女孩子追逐的腳步,甚至榮獲「理工學院鼎鼎大名負心漢」的稱號。
外人看來都是傅沛對末末熱絡,她對他比較冷淡,而事實上她只是為了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傷害而假裝不在乎,不在乎他一個接一個地換女朋友,不去探究他對自己到底是什麼感覺。
末末和顧未易的來往刺激了傅沛。他一向以為末末會一直待在他身邊,等他一轉身就會看到她。
當他意識到自己很可能失去她的時候,才開始著急,甚至跑去警告顧未易不要搶他的末末。
後來,末末下定決心放棄對他的感情,他還去找她說了句:「末末,如果我只有你一個呢?」然後說完就走,甚至不等她的回答。
傅沛無疑是一個情感方面的享樂主義者,這種人需要很多人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他們無法只為了一個人停留,要他們定下心來,比什麼都難。
痴心的守候不一定能換來美好的結局,像末末,像王珊。末末比較理性,而王珊太傻,以為付出了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把傅沛留在自己身邊,還為了他自 殺 ,太不值得了。
雖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青春有限,生命有限,如果一段感情讓你看不到希望又一時不刻放不下,那就給自己一個期限吧,過了這個期限就放手。
像劉若英在《我等你》裡面唱的:
「我等你 半年為期 逾期就狠狠把你忘記
不只傷心的 還包括一切甜蜜
要等你 要證明自己 我可以縱容你在心底
也可以當你只是路過的人而已」
放下了對傅沛的感情,末末邁向了新的人生。揮別錯的,走向對的。
拍畢業照那天,顧未易第一次看到室友傅沛經常掛在嘴邊的「末末寶貝」。
傅沛經常把末末誇到天上有地上無,所以顧未易第一次見到末末,就帶著不自覺的挑剔的眼光的,只覺她「長得勉強稱得上漂亮,但也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也就那雙亮亮的眼睛挺吸引人」。
而末末第一眼看到顧未易的感覺是驚豔,再來就是不知道這個大帥哥為何一見面就對自己存有敵意,於是她不知道為何就聯想到顧未易喜歡傅沛,把自己當「情敵」了。
末末因為對顧未易 XING 取向的誤會,所以接受了媽媽的安排,搬進「媽媽的好朋友王阿姨兒子」顧未易的房子,開始了同一屋簷下的生活。
顧未易一開始並沒有喜歡上末末,然後漸漸覺得「有她的進駐,房子好像就不只是遮風擋雨的建築物了……感覺她在家裡的存在特別理所當然,好像他們就是一直一直這麼待在一起的。」
後來傅沛和末末的室友王珊發生關係,令末末無法接受而徹底放棄他。
愛情悄悄降臨在顧未易和末末身上。但是在顧未易第一次向末末表白的時候,她卻不敢輕易接受。因為顧未易這個學霸考上了麻省理工,隨時可能去美國讀書。
她不想左右他的決定,希望由他自己來做這個關乎他人生的決定。
顧未易一開始決定不去美國,因為他捨不得末末,捨不得剛開始的愛情。他的媽媽說服不了他,就去和末末談話,讓末末去勸他改變主意,不要錯過這個大好的機遇。
末末也很捨不得他,捨不得他去那麼遠的地方,但是為了彼此的未來,她還是壓下心中的不捨去勸他:「我不要成為你的絆腳石,你計劃好什麼事情你就去做,我們的世界裡不應該只有彼此,我們還要考慮朋友家人,還有……夢想。」
「你去吧,我會乖乖等你回來的。我會努力工作,我會認真生活,你去完成你的夢想,我也努力追逐我的夢想,然後有一天我們能讓家人知道,我們的感情是相濡以沫,是相互成長。」
顧未易去了美國讀書之後,他們也經常坐飛機去看望彼此,並且偷偷註冊結婚,不敢告訴家長。
雖然家長們對於他們這一對早就樂觀其成,但是家長們是希望等顧未易讀完書回來,他們再結婚,所以這對小情侶就保守著「已婚」的秘密。
末末的公益廣告被人冒名頂替,她受了很大的委屈卻找不到遠在美國的顧未易,後來才知道他當時在考試所以沒有接電話,但是還是忍不住撂了狠話:「顧未易,我要離婚。」
「行呀,房子是我名下的,歸你了,我是我名下的,也歸你了。說吧,受什麼委屈了?」
愛情真是厲害,讓這個悶騷型的未來科學家也變得那麼會撩了。不過在末末看來,他們的愛情好像沒有經歷什麼熱戀階段就直接進入了細水長流階段,不免有點遺憾。
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不管是志同道合型還是互補性的夫妻,只要和彼此在一起,心裡總是暖暖的,踏實的,這不就很好了嗎?
有多少愛情在熊熊燃燒完之後只剩下回憶,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即便是平淡的細水長流的生活,也是溫馨的。
《十日談》的作者,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薄迦丘:「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著的力量和潛藏著的才能。」
俄國著名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愛情的意義在於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
愛情的意義應該是喚醒彼此的力量和才能,一起提高,一同成為更好的自己。
末末勸顧未易去讀麻省理工讀書時說的話很有道理。兩個人在一起,不是要成為對方的絆腳石,而是要支持對方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相濡以沫、相互成長」的愛情和婚姻才是正向的、積極的。
而那些互相消耗彼此的感情,消磨彼此的理想和追求的愛情和婚姻註定是不能長久的。
我是,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