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紅衣炮,我有老神仙——明末農民起義軍中老神仙的故事

2020-08-22 談知社

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

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

這首詩寫的是三國時候,關雲長被那曹仁的亂箭射中,箭上有毒,毒已入骨,搞得關雲長右臂青腫,動彈不得,不及時救治的話恐要整出截肢之類的么蛾子。這哪行,咱家雲長靠右手中的一口青龍偃月刀遠播威名,劉備知道後,安排!華佗駕著小舟由江東疾馳到前線,「關將軍,此乃烏頭之毒,已達骨內,若不早治,恐臂無用。」華佗邊觀察邊說。「先生但治無妨。」

華佗用刀割開皮肉,以刀刮骨,其音瑟瑟,眾將驚駭。可那關雲長要了幾杯酒,又與部將馬良下著棋,談笑風生,泰然自若。須臾,華佗刮好骨頭,敷上自己研發的金瘡藥,縫好。關雲長頓時對部下說:「此臂伸舒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華佗答道:「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醫神與武聖彼此謙虛著。

有人說這是關雲長刮骨療毒傳千古,也有人讚嘆華佗醫術高超,以後但凡醫術精湛者,無不被患者誇讚「華佗在世,起死回生」。而今我們要講的故事就與這樣的能人異士有關。

大家者,寫的著作讓人難分真偽,古人有施公耐庵所作《三國演義》常常被認為是三國的歷史教科書,幾乎讓人忘記還有本正史《三國志》,但我想《三國演義》所寫也不會是空穴來風。今人凌解放(筆名二月河)亦是這樣的大家,所著帝王三部曲,被人津津樂道,常常拿來當作正史讀。可是有一人,因為生的早些,成名的早些,人們忘記了他的存在,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我們講的故事由他的書而來。

這位作家便是姚雪垠,他寫的《李自成(第一卷)》,受到毛主席的稱讚,第一卷中有這麼個故事:據說一天張可旺(張獻忠的義子)吃醉了酒,一劍斬了他的愛妾徐麗貞。酒醒之後,張可旺痛悔無及,十分悲傷。知道左右已經將徐氏埋葬,便去新墳上大哭一場。一連十天,他日夜愁苦無聊,寢食俱廢。到第十一天,老神仙尚炯來見他,對他說徐氏並沒有死,現同高夫人住在一起,要他親自去將她接回。老神仙向他提出來兩個條件:一是從今後不許妄殺一人,二是從今後不許對徐氏粗暴。張可旺自然滿口答應,他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騎馬隨老神仙奔往李自成營中,在高夫人(李自成妻子)的帳篷前邊下馬。高夫人走出來,以長輩的身份委婉地對可旺責備幾句,然後喚徐氏出帳相見。徐麗貞由高夫人的女兵扶著,低著頭緩步走出,身體雖然較前虛弱,但星眸婉轉,病懨懨如帶雨梨花,似乎比以前多了幾分讓人憐閔的模樣。可旺又驚又喜,似乎做夢一般。

故事很短,寫的有稜有角,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這位老神仙何方人士?能有起死回生之術。

作家寫作並非空穴來風,有明末清初的人士方亨鹹寫的《記老神仙事》中對老神仙的故事有詳細的記載,選取幾則,略加改動以饗讀者。

  • 泥塑匠封仙木幾山

明末起義軍張獻忠帶著軍隊,在河南南陽一帶行軍打仗。在一次行軍中捉到一人,張獻忠的風格是,先問問有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統統殺掉,無論你是不是奸細。這個人答道:「俺會塑泥像,可塑人像物像。」張獻忠想著不賴,將來稱王稱帝後也可管塑個泥像金像啥的,便把他留下來。

一天,捏泥匠把一棟木房子拆了,用斧頭劈成一堆柴火,然後燒一大鍋水,鍋開了幾次後,用個小木片左右劃拉,須臾竟然神奇的變成了一鍋膏藥,將士們給它起名白水膏,即為白開水變成的膏藥。白水膏生產方法過於神奇,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搞得張獻忠非常沒面子,要殺他。捏泥匠說:「我有異術,能讓人起死回生。我的膏藥是神仙所賜,刀斧砍傷的,拷打受傷的,受傷嚴重者,我能頃刻之間治好他。」張獻忠自然不信,找了一個倒黴蛋用棍棒狠揍一頓,捏泥匠立刻應驗,獻忠大喜,當眾誇他為老神仙。

後來捏泥將果然治好幾人,一人被炮彈碎片擊中下巴頦,奄奄一息,捏泥將用一死人下巴頦按上,抹點膏藥,不幾日完好如初,飲食吃飯毫無異樣。尤其是自己部下孫可望(前文張可旺)的愛妾,張獻忠覺得此人可大用,「口封(仙)恐眾未知」。便讓將士準備木幾數十萬張,找一寬敞平地,把木幾堆成小山,有百丈高,在最高處取名「拜仙臺」,讓塑泥匠穿深色衣服,「巾以綸巾,方履絲絛」,泥塑匠本身六尺高,廣顙闊面,長發有須,遠遠看去仙氣飄飄。眾將士熱血沸騰,張弓待發,老神仙戰戰兢兢,趕鴨子上架,一登山頂,張獻忠帶頭高呼「老神仙」,眾將領跟著高喊「老神仙」,聲震天地,從此再無塑泥匠,往後只有老神仙。

張獻忠留給大家的印象確實不好,有《七殺詩》為證:「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不禮不智不信人,殺殺殺殺殺殺殺!」有讀者會疑問,這詩咋不壓點韻,人家獻忠幹大事的,才不講究這些,到也符合其性格。後來證實詩雖是後人杜撰而來,但只怪張獻忠軍紀嚴明,稍有差池,輕則挨鞭子,重則割耳朵削鼻子,大家每日戰戰兢兢,口生怨言。從老神仙施展絕技以後,凡是被打的血肉糜潰者,氣息僅存者,交給老神仙,以白水膏敷之,無不生還,拄著拐棍就能行軍了。以至於以後大家無不感激,見面就給老神仙送東西買盒飯,老神仙行軍中吃喝不愁,還能發筆小財,在「獻賊」營中過得不亦樂乎。

  • 老神仙再展起死回生術。

男人但凡有點錢財或權力,就會被稱為某某總,配個女秘書,秘書長得攝人心魂,自己的勾勾繞繞,秘書都掌握著,如此重要的崗位,怎沒有肌膚之歡。張獻忠也不免俗,他有一小妾得來的不容易,是他以前大破武昌城直搗楚王宮所掠的楚王嬪妾,此女頗懂文墨,又善書畫,還解人意懂風情,獻忠嬖(愛)之甚,把她當做自己的機要秘書,「移會偵發文字皆所掌」,自己上上下下的機密文件都有這位秘書掌握。因為沒有裹腳,「腳步甚纖」,古代的婦女都要裹腳,腳越小越有人疼愛,有漢府詩「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甚至品鑑一般,有成語「品頭論足」為證。張獻忠給秘書起個綽號「老(大)腳」。

一日獻忠獨坐軍帳中,老腳燕來思春,心神蕩漾,靜悄悄地走過去,想給八大王(張獻忠)一個羅曼蒂克抑或色普熱愛死。老腳以前和楚王搞搞可以,哪曾想張獻忠是什麼出身,怎麼如楚王懂風情。張獻忠是每天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吃飯的人,睡覺也要睜眼的人,他正在軍帳看情報,冷不防的察覺有人躡手躡腳地進來,反手一刀,槍林血雨中練得殺人技,中其腰,折骨剸腹,腸出血流,倒地而亡。獻忠反映過來後,悔恨惋痛,急忙招神仙過來醫治。

老神仙看了一下老腳說:「已死,屬下無能為力。」「你個老狐狸!俺兒孫可望的小妾死了能救得起,我的咋不行?額不殺了你!」張獻忠繼續問道:「還望老神仙能夠施展法術,救我妾。」張獻忠軟硬兼施,老神仙方才答應。老神仙用酒和著獨家配的藥灌老腳嘴裡,一周過後,老腳喉嚨格格有聲,老神仙見後喜之「此婦可救矣」,接著取水潤其腸,納腹中,引針縫之,敷以藥,夾以木板,約以繩,七日後老腳步履如常時。獻忠大喜,一則老腳掌管著文書,二則能「待獻忠側矣」。

  • 老神仙治傷收義子

張獻忠手下戰將如雲,如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等,但是張獻忠死後,只有兩將保護南明永曆小皇帝進入緬甸了,其中一個就是白文選。白文選起點低些,起初是孫可望的小弟,但是智勇雙全,能徵善戰,很快由小弟級別升到能與孫可望平起平坐了,只是孫可望先為獻忠義子,關係更近一些。一日,白文選與大明將領左良玉在瑪瑙山下大戰幾百回合,左良玉不佔上風,惱怒成羞,拉出紅夷大炮(清諱夷改衣)一陣狂轟,白文選不小心被炮彈炸傷。文軒被炸的脛骨不連,僅剩小腿的外皮包著,一隻腳耷拉著給蕩鞦韆似的,疼的哀嚎不止,張獻忠看見了,頓生可憐,親自護送他會老營(駐紮地),讓老神仙醫治。

老神仙看到白文選,眉清目秀,儀表堂堂,不似張獻忠、孫可望之輩。若不是疼痛帶來的猙獰像,一定像個翩翩少年郎,老神仙頓生歡喜。說道:「我要救你,可以,但是需以我三事:一認我為乾爹,二為我養老送終,三要善始善終,從一君而護 ,不可亂擇禽木。」文選對天而誓:「爹爹無親兒,文選父不在,正是天意。孩兒今後聽從阿爹教誨便是。」老神仙從容解下腰中佩囊,掏出小鋸,鋸斷受傷部位的上下各寸許,找一個不相干的俘虜,截取差不多大小的骨頭按在白文選上,敷上獨家秘藥,「不數日而愈」。從此,求此藥的人絡繹不絕,不給就抱著老神仙的大腿叫:「乾爹,乾爹,給我一包可否?」

且說白文選經過老神仙的治療後,依然英勇無敵,似有神助額,炮箭不近身,在張獻忠死後保護永曆皇帝進雲南入緬甸,居功甚偉,先拜鞏國公後封鞏昌王。後來幾進幾出未能找回永曆,最終對大明近乎絕望,未等永曆死便降了大清,被清廷封為承恩公。老神仙隨著白文選也得了善終,只是當時文選許諾老神仙的三事,只完成了兩個半,公爵之位未能代代相傳。後人有片言碎語贊曰「文選陣前被炮擊,仙醫換骨展奇技。從此若有神靈助,雄才四海青雲起。誓扶王室定太平,護主滇緬排眾議,鞏昌本是忠烈將,降清只因奸人計」,此是後話。

各位看官,咱們的故事還沒完,別以為老神仙只會接骨續肉之術,姚雪垠筆下的老神仙可不只如此,能下湖廣闖敵營,北上京畿探軍情。咱說一會老神仙佔卦嚇壞崇禎帝的故事。

話說李自成的軍隊打下太原府後,想派人探聽京城的消息,宋獻策和老神仙都想去,因為老神仙會醫術便於掩藏,於是闖王便派老神仙去北京了。老神仙打扮成一個算卦先生混進了城,把攤位就駐紮在神武門附近。

一日崇禎皇帝心情甚是煩惱,是南下南京還是繼續固守京城等待吳三桂的援軍,心裡沒底,便出宮微服私訪。看到老神仙在街上擺掛,古人迷信,皇帝也如此,心想就看看天意吧。崇禎帝走上前去讓老神仙算一卦,崇禎帝抽了一個竹籤,籤上寫著「千裡奔波是為良 打獵因何到北方 而今山中無鳥叫 勸君移網別山崗」。

這老神仙本是大明順民,卻不幸被賊人所掠,誤入賊營多年,而今想給崇禎皇帝朱由檢指一條生路「勸君移網別山崗」,於是對崇禎說:「敢問施主祖上曾是南方人,為了營生守住家業,舉家遷移到北方乎?」崇禎暗暗稱奇連忙答是。老神仙繼續說:「而今家裡無米又無糧,何不回歸故裡,再圖東山。」

崇禎不語,內心惆悵,對老神仙說:「先生可否明示?」老神仙便讓皇帝測字,崇禎想朕到底是去還是留,「那就測個『離(離)』吧」邊說邊用手指沾水寫。老神仙答道:「家有寸土即為守,逃出鳥籠便稱離,離有離卦,卦象是兩陽爻夾一陰爻,意為家中非由火急事,不可輕言離,先人又有言『王用出徵,可以正邦』,非出徵不可離也。」

崇禎一聽,甚合朕意,隨又測一字「明」,想要卜測大明的國運。老神仙一看便知崇禎的用意,答道:「明,喻火也,火克金,敢問閣下的富貴是否取自元朝?」崇禎一聽如實作答:「我家祖上原為元朝流民,幾經創業,繼得別家祖業。」老神仙繼續說:「日月為明,日有日中,月有月望,天道輪迴,此升彼伏。『明』字有『日』,意為日出東方,祖上從東南起家,『明』字有『月』,月從『夕』字,日落西山,您家祖業將要在西南沒落。」

崇禎聽後,兩耳嗡嗡作響,煞是不甘心,又讓測一字「由」,自己的名字,介以窺探自己的命數。「『由』字預示著閣下的家事由種田的人出頭而起,莫非和現在的流賊有關?」崇禎大驚,並不隱瞞,亮明來意,「勞煩先生,再測一字『檢(檢)』!」事至此時,來者身份已明了,老神仙也放開膽子說道:「『檢』字左有大樹立家旁,右有眾人持劍立,施主家中若有大樹在旁邊,命將絕於此!」

崇禎聽到,大叫一聲,昏厥於地。原來那萬歲山上正有一棵百年古樹。隨行太監王承恩,連忙背著皇帝走了。老神仙念崇禎皇帝為政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臨走之前塞那王承恩一張紙箋,上面有這麼幾句話「日月不離即為明,宀木作巽合為宋。勸君移坐金陵城,會寧牽羊有佶宗」。只是那崇禎皇帝把希望全押在山海關總督吳三桂上不肯南下,落得吊死在萬歲山的大樹上,帝與後終未受辱,也算留名千古。

老神仙的故事講完了,歷史上真有其人不?有!姚雪垠筆下的老神仙尚炯,是作者創作需要虛構的。張獻忠故事裡的老神仙,方亨鹹的《記老神仙事》給出答案,老神仙名叫陳士慶,南陽鄧州人。

  • 方亨鹹何許人也?我以前寫過關於江南才子吳兆騫(吳季子)的故事,方亨鹹便是文中提到的方拱乾的二兒子,順治四年的進士,他有一個大哥方玄成順治六年進士,後來避當朝皇帝玄燁的諱改為方孝標。這哥倆有意思,因為五弟方章鉞的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好不容被好友撈回來,然後亨鹹去湖北、貴州一趟,寫了個本《苗俗紀聞》,玄成去了趟雲南寫了本《滇黔紀聞》,老大腦袋被驢踢了,用的是南明皇帝永曆的紀年,被老鄉戴名世摘取些錄到《南山集》中,後來被康熙皇帝知道了把方家的後人又流放一次,別人是對不住列祖列宗,這哥們是對不住重子重孫。其中方亨鹹寫的《記老神仙事》,也被戴名世摘錄改為《陳士慶傳》。若說沒有此人,估計哥倆能氣的活過來,要是虛構的話也不會被敢寫真史的戴名世收錄。
  • 方亨鹹寫的為真否?文人嗎?多少有點潤色,要不咋叫文人。有其事,未必有那麼神。比方說「老神仙治傷收義子」這一節提到的白文選,正史上其為「坡腳」將軍,想必是被炮擊留下的後遺症,經過陳士慶的治療留下的。

大家看一段《記老神仙事》的原文,講的是老神仙所得高人饋贈醫書的下落:

餘父愈怒,裂書火之。族兄從火中奪得,僅四頁。餘急懷而逃。今之所用者,皆燼餘之四頁耳。年久,其四頁者亦不知往矣。

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請看《三國演義》對華佗的醫書描述:

吳押獄買棺殯殮訖,脫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書》看習,只見其妻正將書在那裡焚燒。吳押獄大驚,連忙搶奪,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吳押獄怒罵其妻。妻曰:「縱然學得與華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於牢中,要他何用!」吳押獄嗟嘆而止。因此《青囊書》不曾傳於世,所傳者止閹雞豬等小法,乃燒剩一兩葉中所載也。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故事?其實「泥塑匠封仙木幾山」中已給出了答案——形勢需要。當時張獻忠被明軍圍追堵殺,常常風餐露宿,飢不果腹,更要命是明朝的紅夷大炮,威力無比,將士們朝不保夕,軍心渙散,這時候「老神仙」就趕鴨子上架了。有用嗎?很有用!這是發生在三年百多年前的事;一百多年前,義和團中同樣的事情出現了;二十年前,類似的事也風靡一時,不再談論。

結語:這可惜明朝引進的紅夷大炮以後被清朝繼承,二百年過去了,除了紅夷改成了紅衣外,沒有啥變化。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獻忠軍中的老神仙
    記老神仙事蜀中劉文季對我說,過去張獻忠軍中有個所謂的老神仙,能救活已經死去的人,還能讓肢體受損的人恢復如初。他剛被獻軍抓獲的時候,要被殺掉。獻軍殺人,先看看有沒有什麼技能。凡是有一門技術的人,都獲免。這個老神仙會做泥塑像,所以得免,軍中都叫他塑匠。某天,塑匠燒了一大鍋水,沸騰的時候,他用一根棍子攪動,水變成了塑像用的泥膏。
  • 故事:張獻忠身邊的老神仙,醫術神奇卻拒絕傳藝,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他的醫術出神入化,能使死人復生,能把斷肢和殘骨接好如初,軍中士兵把他當作神明一樣敬重。起初,這位老神仙是被張獻忠的士兵抓作俘虜的。張獻忠很愛才,他對手下士兵作出規定:凡抓獲俘虜,不許立即就殺掉,要先了解一下這個人的情況,只要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免死。這位老神仙當時憑藉用泥塑像的功夫獲得赦免,軍中便稱呼他「塑匠」。
  • 農民撈到一枚印章,專家建議上交,他拿去賣770萬,3年後橫遭大禍
    在西方故事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斧子的故事,也許大家都耳熟能詳。講的是一個人的斧頭掉進了河裡,在他傷心的大哭的時候,河裡出來了一個神仙,這個神仙聽說了他的事情以後,就從河裡面撈了一個金斧子出來,問這個人,這把金斧子是不是他的。一般的人都會想要不勞而獲更好的東西,但是這個人卻並沒有承認,隨即神仙再拿出銀斧子來,這個人仍然沒有承認。神仙感動於他的誠實,反而把兩把斧子和他自己斧子都送給了他。
  • 故事:丈夫打工歸來,妻子遇見神仙,神仙:你們夫妻緣分已盡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前,西村有個小夥子名叫劉振,不但模樣長得難看,而且家裡日子過得困難,直到28歲也沒能娶上媳婦。還沒等她開口問,老翁則捋著鬍鬚道:「我乃天上神仙,正巧路過此地,見你哭得傷心,所以才在此停留。」此時小翠一聽說這位老翁是神仙,於是忙跪地哭求道:「老神仙,求您幫幫我們夫妻倆吧!
  • 《枕上書》名字有驚喜,東華帝君原型是咱中國老神仙
    《枕上書》名字有驚喜!東華帝君原型是咱中國老神仙?我覺得以此起名,未免草率。首先我要交代一下,以下論斷,是個人推測,畢竟只有故事正主唐七公子有答案。此處,我不得不感慨一下,我大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我想,唐七的《三生三世枕上書》書名以及男主東華帝君,有極大可能是作者受道教文化的啟發,從而形成故事。若真是這樣,小阿姨對唐七多了幾分敬意。道教文化是中國本土的精神產品,它概念宏大,創世,歷劫,搞文明啥的都有。
  • 《西遊記》:俗話說「快樂似神仙」,神仙真那麼好當?我看未必
    西天取經一路十幾年,唐僧一個白胖和尚硬生生從一個「小鮮肉」變成了「怪蜀黍」(諧音「怪叔叔」,略有邪惡色彩),你說他得遭多少罪呢?時不時還得搭上人情,請神仙趕來幫忙,排憂解難。弄得天上的神仙都和「客服」一樣,有求必應。這都是我們認識的高冷、傲嬌的神仙嗎?
  • 故事:民間故事:明朝書生夜遇紅袍神仙,一棍子下去,神仙現出了原形
    主人回答說:「李先生,不是我小氣不讓您住,實在是裡面有怪物,常常出來害人,所以我特意把房門封住了。」李鏊回答說:「常言道,邪不勝正,我是讀書人,為人堂堂正正,根本不怕這些魑魅魍魎。您只要答應讓我居住在裡面就行。」主人見到李鏊這麼說話,只好答應。
  • 故事:民間故事:打神仙
    故事主人公姓於,我們且叫他於阿公。於阿公年輕時當過民兵隊長,會一些拳腳功夫,年紀大了,力氣也不小,經常看著他朋友圈裡舉著缸鍛鍊的照片。於阿公呵呵一笑,回答:不用,我身體好著呢。算命的又說:「那你總得問問子孫吧。」於阿公擺手:「問了,他們也不聽,我懶得說。」算命冷冷一笑:「你確定不聽。你最近可是有大兇之兆。」
  • 電視劇《三國演義》:孫策為什麼一定要殺於神仙?於神仙確實該死
    重看經典電視劇94版《三國演義》,看到孫策之死這集,頗有感概。這集出現一個氣死孫策的導火索於神仙。孫策受了箭傷,本來都要養好了。結果因為這個於神仙,氣的舊傷復發,英年早逝。不僅不跪,還表明了身份:「我乃江東孫策」。引的百姓都回頭看了,而此時於神仙仍然無動於衷的坐著他的轎子裝神仙呢!
  • 故事:丈夫多年未歸,一回家就要休妻,幸好有老神仙解圍
    可她還是不放心,又問:「老先生,剛才那位先生說,我丈夫回來要休我,可是真的嗎?」老先生答道:「不會的,不會的。」女子又問:「那丈夫何時才能到家?」老先生道:「要想知道何時到家,你必須隨便指一物來。」女子就從籃中拿出瓶子對老先生道:「這裡面是醋。「好,就以醋來說吧。」他頓了一會兒就開口道:「你丈夫明天下午天將黑時就到家了。」女子一聽,十分高興,笑著對老先生道:「您老人家怎會知道他明天下午到家呢?」
  • 小龍女與豬八戒,「你是我的神仙姐姐」的愛情故事
    闡述著一個銘心刻苦的愛情,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這樣的愛情不缺乏它的偉大,但也無力支撐在它崩塌那刻的痛苦。看過了太多肺腑,也不過只是如此。開始發現另一種愛情方式,因為簡單愛,才有至死不渝的美好。
  • 世上真有神仙嗎?
    1975年,我在大隊裡乾電工,當時18歲,一個秋天的下午停電了,當時點還不正常送點,時長斷電跳閘,領導就讓我去合閘。記得那天上午剛剛下過雨,路上還不好走,我拿起工具獨自一人就去了,地點是魚塘邊上的電線桿,那根電線桿上的有兩個絕緣子,跳閘了,需要用絕緣杆把它合上,站在地面需要三節絕緣杆,不好弄,於是就得爬電線桿,距離近了可以用兩節絕緣杆,以前都是這樣幹的。
  • 一個傳了三輩人的故事,這世上真的有神仙嗎?
    都說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可你真的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仙嗎? 給大家講一個自己家發生的真實故事吧。 這個故事也是在小時候母親告訴我的,關於她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姥姥。 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太姥姥去開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白頭髮,白眼眉,白鬍子掛到胸前的老道士,極具有仙風道骨之意。 開門後太姥姥問他,要水喝? 他搖搖頭。 又問他,是餓了麼?我去給你拿兩饅頭。 他又搖搖頭 還問他,來求米麵?
  • 書單 | 神仙愛情 拍了拍 你
    美好的愛情總是令人嚮往,秉著狗糧不能我一個人吃的原則,拾光我特意整理了一些以前看過的甜甜的愛情故事,快來迎接神仙愛情的暴擊叭~《怦然心動》朱莉很獨立,有自己的想法,帶著遇事愛逃避的布萊斯一步步成長,看著愛的小火苗在他倆之間緩緩點起,我臉上的姨母笑就沒放下來過。
  • 成為神仙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嗎?
    山頂有一個拄著拐杖的獨眼老人,灰白色的頭髮略顯雜亂。正在仔細地盯著他。 易沛定了定心神對他問道:「老前輩是神仙嗎?」 「是的,沒錯,今天雲遊至此,碰巧看到你滑落山坡,順手為之而已。」老人依舊盯著他,張口間滿口的黃牙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 易沛心中一喜,多年追求仙道,如今終於見到真的神仙了。
  • 神仙傳說-費長房的故事
    費長房是漢代時期河南省汝南縣(今平輿縣)人,圍繞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故事。費長房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在遇到壺公之前,他一直安安穩穩的在汝南縣做市場管理員,雖然有心修道成仙,但是苦於沒有門路,渾渾噩噩度日,直到壺公的出現。
  • 真實的宋江起義:僅有36將,兩年後便被平叛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反抗欺壓的故事,書中的梁山義軍十分勇猛,曾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後又大破曾頭市為晁蓋報仇,縱使朝廷多次派兵進攻也是無濟於事。
  • 明末三大挽天傾作品:面對末世的充滿了希望,充滿長徵精神的晚明
    明末代表著我們炎黃子孫黑暗歲月的開啟:整個華夏大地禮儀喪盡,廉恥掃地。在外有外族燒殺掠奪,民不聊生;對內有流寇肆意妄為,生靈塗炭。天災不息,人禍不斷,地球的小冰期成為了明朝敗亡的導火索,隨後農民起義,京城告破,崇禎自殺,最後清兵入關,神州大地自此徹底沉淪,中國自此沒有站著的人才,只有跪著的奴才。
  • 新月灣石佛傳說神奇故事之夜夢神仙
    新月灣小住了一段時間,聽到了很多關於這個地方的神奇,很想分享給大家聽一聽,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夜夢神仙。最初,在建設新月灣的時候,在山坡上蓋了一間房子,而就在房子將要完工時,一個工人夢見了神仙。神仙託夢告訴工人說:「你們蓋的房子壓住我的頭了!」第二天工人們一交流,竟然離奇的做了同一個夢。
  • 上聯 鹹陽道上 憤怒饑民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小故事)
    陳勝吳廣想起兵反抗暴秦,但是古代迷信呀,都要找一些天降祥瑞的事情來支持自己的行動,同時也為了讓軍隊有凝聚力,還要喊出一些口號,下面我們了解一下。1.綢帕魚腹:兩個人經過一番商量後,專門找了一個算卦的問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