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獻忠軍中的老神仙

2020-11-05 滄海一粟247791399

記老神仙事

蜀中劉文季對我說,過去張獻忠軍中有個所謂的老神仙,能救活已經死去的人,還能讓肢體受損的人恢復如初。他剛被獻軍抓獲的時候,要被殺掉。獻軍殺人,先看看有沒有什麼技能。凡是有一門技術的人,都獲免。這個老神仙會做泥塑像,所以得免,軍中都叫他塑匠。

某天,塑匠燒了一大鍋水,沸騰的時候,他用一根棍子攪動,水變成了塑像用的泥膏。眾兵大駭,傳到張獻忠耳朵裡,認為他是妖人,又要殺掉。塑匠說:「大王想得到天下,為什麼要殺異人?」

張獻忠很詫異,再次審問,塑匠說:「我有異術,能救人。這藥膏是神仙傳授,受到重創的人,我馬上就能治好。」

張獻忠非常殘忍,經常打人殺人,被砍掉手腳的不計其數。他馬上砍傷幾人讓塑匠醫治,用那口鍋裡的藥膏敷上,馬上就能拄著拐杖行走。全軍的人都來贈送他禮物,行囊漸漸充盈起來。

張獻忠有名愛將,攻城的時候被炮彈擊中,下巴被打掉,奄奄一息。塑匠讓他割下一個活人的下巴安上,然後敷上藥膏,一天後醒來,飲食如常。

當時孫可望在獻軍中做監軍,喝醉後殺了一個愛妾。行軍三十裡後後悔了。正巧碰到塑匠,塑匠打招呼道:「監軍為什麼不高興?」孫可望說了原因。塑匠說:「監軍真的想念那個女人嗎?我可以回去找回來。」孫可望說:「唉!拔營時屍體找不到了,可能是被豬狗吃掉,上哪去找?」塑匠說:「豬狗哪敢吃貴人,監軍如果下令,我一定能找回來。」

孫可望說:「鼠輩是不是想藉機逃走?我派人押著你去找。」塑匠說不用找了,你打開馬上的行軍氈子看看。打開後,那個小妾在裡面,活生生的。孫可望大喜。

這件事又傳到張獻忠那,張獻忠說:「這是神仙,應當冊封他。」他怕簡單冊封大家不知道,安營紮寨時讓士兵收集了上萬張桌子,摞成一座高臺。起名叫拜仙臺。讓塑匠穿上深色的衣服,羽扇綸巾,方履絲絛。

塑匠身高六尺,方頭大臉長鬚,打扮起來很像繪畫中的社神。張獻忠命他爬到拜仙臺上。臺子高而且不牢固,塑匠膽怯不敢上。張獻忠讓士兵各持弓箭,引滿弓,下令說:「不登臺就放箭。」塑匠不得已,戰戰惶惶爬到一半就不敢在向上攀登。張獻忠下令放箭,塑匠只好奮力爬到臺頂。張獻忠讓士兵放下弓箭,跪倒呼喊老神仙。喊聲雷動。從此,大家都叫他老神仙。

老神仙從此不再輕易救人。有個副將打仗傷了腳,小腿已經折斷,只粘連一部分皮肉。來求老神仙治療,神仙推辭。副將哀嚎苦求,送了很多金銀。老神仙說:「這都是身外之物,我並不需要,但我也不忍心將軍受苦。我沒有兒子,你能認我做義父嗎?」

副將指天發誓,願終生把他當做父親侍奉。老神仙把副將的小腿斷處鋸齊,又找來一小段新鮮的腿骨接上。敷上藥,幾天後痊癒。自此,軍中的人不敢饋贈他禮物,都爭著拜到他門下做義子。

張獻忠有個寵幸的侍妾外號叫「老腳」。美麗聰明,擅長書畫,因為腳大而得名。她替張獻忠掌管文書,得到寵愛。某天,張獻忠正獨坐思考,侍妾前來侍候。張獻忠以為是別人,反手一刀,侍妾被被砍死。張獻忠悔恨惋惜,急忙找來老神仙。神仙說:「救不了了!」張獻忠罵道:「老東西,監軍的妾能救,我的不能救?如果救不了,就殺了你陪葬。」

老神仙看了一會兒,說需要二十一天。張獻忠不同意,七天後,果然救活。

有人問他從哪學的異術,老神仙說:「我本姓陳,河南鄧州人。年少時也入塾館讀書,但不愛學習。經常到塾館旁的廟裡玩耍,被老師責打數次。父母也經常責備,於是離家出走。在關帝廟得到一個籤,上面說將來可以和王侯並肩。我自思一個喪家子如果能和王侯並肩?只有學道才有可能。自此,跋山涉水尋找仙人。

某日,在終南山的一個山洞中遇到一個道士,我看他神採非凡,上前拜師。跪求七日,道士送我一本書,然後說:『速去,在這裡逗留只能餵虎狼!好生研讀,夠你一生衣食,但好自為之,不可輕洩!』

下山後,我給某知府女兒治病,果然藥到病除。帶著饋贈的禮物回家,父親以為我肯定是做了強盜,報官後抓到獄裡。幸虧有個堂兄是孝廉,給我作證,救出獄來。父親聽說,帶著大棍子來到堂兄家。我反覆解釋,又把書拿出來給他看。父親就是不相信,把書撕毀投到火裡。堂兄從火中搶出四頁,我帶上急忙逃走。現在我的異術就是那四頁書所記載,時間長了,那四頁書也已丟失。」

不久後,老神仙得病去世。《虞初新志》

(池北偶談裡也有老神仙的故事,但非常簡略,見下文。)

老神仙

  獻賊軍中有老神仙者,本鄧州陳氏子,少遊終南,遇一道士,授異術,能生死人,後為獻賊所得。賊監軍孫可望被酒,刃其嬖妾,以刀圭藥投之立起,於是賊中呼為神仙。既而獻賊誤刃其愛妾,洞脅潰腹,復俾陳活之,納其腸,以針紉之,傅以藥,夾以木版,以繩約之,七日而蘇。獻賊敗,入滇,以病死。《池北偶談》

相關焦點

  • 故事:張獻忠身邊的老神仙,醫術神奇卻拒絕傳藝,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張獻忠》連環畫當時,在張獻忠軍中,有一個被稱為「老神仙」的神醫。他的醫術出神入化,能使死人復生,能把斷肢和殘骨接好如初,軍中士兵把他當作神明一樣敬重。起初,這位老神仙是被張獻忠的士兵抓作俘虜的。張獻忠很愛才,他對手下士兵作出規定:凡抓獲俘虜,不許立即就殺掉,要先了解一下這個人的情況,只要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免死。這位老神仙當時憑藉用泥塑像的功夫獲得赦免,軍中便稱呼他「塑匠」。
  • 你有紅衣炮,我有老神仙——明末農民起義軍中老神仙的故事
    貳作家寫作並非空穴來風,有明末清初的人士方亨鹹寫的《記老神仙事》中對老神仙的故事有詳細的記載,選取幾則,略加改動以饗讀者。泥塑匠封仙木幾山明末起義軍張獻忠帶著軍隊,在河南南陽一帶行軍打仗。在一次行軍中捉到一人,張獻忠的風格是,先問問有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統統殺掉,無論你是不是奸細。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聽,蜂翁,狗皮道士,劉生青詞之譴
    一年多後,張獻忠帶著部隊進了成都,道士突然闖到他馬前幾十步的地方,學了幾聲狗叫。張獻忠大怒,讓手下騎馬追殺。道士走的不快,但就是追不上。張獻忠更加生氣,命令放箭。箭像雨點一樣飛過去,都沒射中。張獻忠認為道士會妖術,親自拉弓,一箭射中道士的腦袋,卻沒扎進去,箭飛回來射死了張獻忠的坐騎。張獻忠大驚,不再讓人追趕。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棺材停在破屋裡,老秀才深深自責,每天夜裡都點燃一炷香祈禱,願意減自己的壽命得到百兩銀子來安葬先人。祈禱了五六年,都沒能如願。當時老秀才和乞丐都已經躲避到堂下鬼群裡。和尚挨著看了一下群鬼,指著這二人說:「這是兩個孝子,請出來相見吧。」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古代志怪故事二則
    這下街頭巷尾談論地更起勁兒了:「一定是小兩口喁喁情話,新娘子不喜歡丈夫老插嘴,一怒之下……」「你太齷齪了,多半是新郎官沒經驗,壓根不曉得往哪處擱。」「也許是前戲的時候,新娘子打了個噴嚏?」市井上眾說紛紜,而衙門裡只求一個真相。
  • 古代志怪故事——烏君山
    當瓜果糧食剛剛成熟時,他就進行祭祀,第一次獻給上天,第二次給德高年老的人監門說:「這裡是神仙的住處,我就是監門官。」不久有一個女郎,梳著一對環形的髮髻,穿著紫紅色的裙子和有著青色花紋的綢衫,左手拿著金柄牛尾拂塵,傳呼說:「使者在外面與什麼人談話,怎麼不報告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生
    這個狐仙非常有趣,有時候講故事,有時候唱歌,還會變戲法,演雜技。二人相處融洽,越來越要好。人們都以為他的文採來自神仙傳授。這時候他已經十七歲了。某天晚上,他對狐仙說:「我看於兄比天下的女子還美。」狐仙說:「你真是少見多怪,我有個妹妹就非常好看,如果你看到的話,還不知道驚訝成什麼樣。」劉生讓他把妹妹喊來。狐仙出門片刻,果然推門進來一個女子。雖然換了女裝,可怎麼看都是那個姓於的狐仙。劉生端著蠟燭再三打量,說:「莫非是我於兄嗎?」女子說:「傻子,男子有纏足的嗎?」說著提起衣襟讓他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大聖主考,燭三爆
    其中有個人寫了一個故事諷刺這件事。故事是這樣的:玉帝出宮打獵,忽然看到怨氣衝天,就問太白金星。金星回奏說:「這是人間科考,懷才不遇之人的怨氣。」玉帝說:「人間選取人才,限定了名額,這很好,天上的散仙沒有定數,以致妖魔鬼怪混入仙班的不少,我很擔心。天庭也按照人間的方法行得通嗎?」太白金星說:「善哉,善哉!我馬上去辦!」於是找文昌神推舉神仙管理考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楊大方,琴高先生,觀音
    他曾夢中來到一處宮殿,看到一個穿古代服飾的道士,道士神採不凡,好像是個神仙。見過禮後,道士對他說:「你將來做官的時候,要有珍愛生靈之心。在談笑間會救幾萬生靈的性命,功德很大。」他恭敬的回答:「我會記住您的教導。」林學士醒來,有些莫名其妙,當夢中的情景清晰的呈現在眼前。到了乾道末年,他被任命為寧國府涇縣縣令,因為檢查汛情下鄉。進入一個小廟,看到裡面的神像和夢裡的道士完全一樣。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