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老神仙事
蜀中劉文季對我說,過去張獻忠軍中有個所謂的老神仙,能救活已經死去的人,還能讓肢體受損的人恢復如初。他剛被獻軍抓獲的時候,要被殺掉。獻軍殺人,先看看有沒有什麼技能。凡是有一門技術的人,都獲免。這個老神仙會做泥塑像,所以得免,軍中都叫他塑匠。
某天,塑匠燒了一大鍋水,沸騰的時候,他用一根棍子攪動,水變成了塑像用的泥膏。眾兵大駭,傳到張獻忠耳朵裡,認為他是妖人,又要殺掉。塑匠說:「大王想得到天下,為什麼要殺異人?」
張獻忠很詫異,再次審問,塑匠說:「我有異術,能救人。這藥膏是神仙傳授,受到重創的人,我馬上就能治好。」
張獻忠非常殘忍,經常打人殺人,被砍掉手腳的不計其數。他馬上砍傷幾人讓塑匠醫治,用那口鍋裡的藥膏敷上,馬上就能拄著拐杖行走。全軍的人都來贈送他禮物,行囊漸漸充盈起來。
張獻忠有名愛將,攻城的時候被炮彈擊中,下巴被打掉,奄奄一息。塑匠讓他割下一個活人的下巴安上,然後敷上藥膏,一天後醒來,飲食如常。
當時孫可望在獻軍中做監軍,喝醉後殺了一個愛妾。行軍三十裡後後悔了。正巧碰到塑匠,塑匠打招呼道:「監軍為什麼不高興?」孫可望說了原因。塑匠說:「監軍真的想念那個女人嗎?我可以回去找回來。」孫可望說:「唉!拔營時屍體找不到了,可能是被豬狗吃掉,上哪去找?」塑匠說:「豬狗哪敢吃貴人,監軍如果下令,我一定能找回來。」
孫可望說:「鼠輩是不是想藉機逃走?我派人押著你去找。」塑匠說不用找了,你打開馬上的行軍氈子看看。打開後,那個小妾在裡面,活生生的。孫可望大喜。
這件事又傳到張獻忠那,張獻忠說:「這是神仙,應當冊封他。」他怕簡單冊封大家不知道,安營紮寨時讓士兵收集了上萬張桌子,摞成一座高臺。起名叫拜仙臺。讓塑匠穿上深色的衣服,羽扇綸巾,方履絲絛。
塑匠身高六尺,方頭大臉長鬚,打扮起來很像繪畫中的社神。張獻忠命他爬到拜仙臺上。臺子高而且不牢固,塑匠膽怯不敢上。張獻忠讓士兵各持弓箭,引滿弓,下令說:「不登臺就放箭。」塑匠不得已,戰戰惶惶爬到一半就不敢在向上攀登。張獻忠下令放箭,塑匠只好奮力爬到臺頂。張獻忠讓士兵放下弓箭,跪倒呼喊老神仙。喊聲雷動。從此,大家都叫他老神仙。
老神仙從此不再輕易救人。有個副將打仗傷了腳,小腿已經折斷,只粘連一部分皮肉。來求老神仙治療,神仙推辭。副將哀嚎苦求,送了很多金銀。老神仙說:「這都是身外之物,我並不需要,但我也不忍心將軍受苦。我沒有兒子,你能認我做義父嗎?」
副將指天發誓,願終生把他當做父親侍奉。老神仙把副將的小腿斷處鋸齊,又找來一小段新鮮的腿骨接上。敷上藥,幾天後痊癒。自此,軍中的人不敢饋贈他禮物,都爭著拜到他門下做義子。
張獻忠有個寵幸的侍妾外號叫「老腳」。美麗聰明,擅長書畫,因為腳大而得名。她替張獻忠掌管文書,得到寵愛。某天,張獻忠正獨坐思考,侍妾前來侍候。張獻忠以為是別人,反手一刀,侍妾被被砍死。張獻忠悔恨惋惜,急忙找來老神仙。神仙說:「救不了了!」張獻忠罵道:「老東西,監軍的妾能救,我的不能救?如果救不了,就殺了你陪葬。」
老神仙看了一會兒,說需要二十一天。張獻忠不同意,七天後,果然救活。
有人問他從哪學的異術,老神仙說:「我本姓陳,河南鄧州人。年少時也入塾館讀書,但不愛學習。經常到塾館旁的廟裡玩耍,被老師責打數次。父母也經常責備,於是離家出走。在關帝廟得到一個籤,上面說將來可以和王侯並肩。我自思一個喪家子如果能和王侯並肩?只有學道才有可能。自此,跋山涉水尋找仙人。
某日,在終南山的一個山洞中遇到一個道士,我看他神採非凡,上前拜師。跪求七日,道士送我一本書,然後說:『速去,在這裡逗留只能餵虎狼!好生研讀,夠你一生衣食,但好自為之,不可輕洩!』
下山後,我給某知府女兒治病,果然藥到病除。帶著饋贈的禮物回家,父親以為我肯定是做了強盜,報官後抓到獄裡。幸虧有個堂兄是孝廉,給我作證,救出獄來。父親聽說,帶著大棍子來到堂兄家。我反覆解釋,又把書拿出來給他看。父親就是不相信,把書撕毀投到火裡。堂兄從火中搶出四頁,我帶上急忙逃走。現在我的異術就是那四頁書所記載,時間長了,那四頁書也已丟失。」
不久後,老神仙得病去世。《虞初新志》
(池北偶談裡也有老神仙的故事,但非常簡略,見下文。)
老神仙
獻賊軍中有老神仙者,本鄧州陳氏子,少遊終南,遇一道士,授異術,能生死人,後為獻賊所得。賊監軍孫可望被酒,刃其嬖妾,以刀圭藥投之立起,於是賊中呼為神仙。既而獻賊誤刃其愛妾,洞脅潰腹,復俾陳活之,納其腸,以針紉之,傅以藥,夾以木版,以繩約之,七日而蘇。獻賊敗,入滇,以病死。《池北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