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天壇約架風波,沐王府被套路,天地會真不厚道

2020-09-26 燕市屠狗者

天地會與沐王府是江湖上反清復明的兩面旗幟,他們同心卻不能同力。在北京二者有過局部摩擦,發生過一場「天壇約架」風波,鬧得很不愉快。這個摩擦並不是簡單的擦槍走火,而是天地會青木堂在故意挑起事端。從這一事件中,既能看到天地會的霸道,也能看出沐王府的無奈。表面上看起來,天地會不僅沒有吃虧,而且是絲毫不理虧。其實,仔細復盤一下,就會發現天地會很不厚道,明顯是在欺負人。


天地會青木堂徐天川被打成重傷

先來簡單看一下,這一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天地會青木堂賣膏藥的徐天川與沐王府白氏兄弟茶館相遇,他先是痛打吳三桂的狗腿子盧一峰,然後跟白氏兄弟喝了兩杯茶後寒暄一陣。之後白氏兄弟邀請徐天川到家裡做客,談到驅逐韃子以及吳三桂這個大漢奸,雙方都很意氣相投。最後突然說到擁唐擁桂,立即就有些臉紅脖子粗,火藥味兒十足,一時間劍拔弩張。最後雙方約定在天壇比武。一場架下來,徐天川被打成重傷,白氏兄弟中的老大白寒松被打死。


天地會「擁唐」


沐王府擁桂


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小紛爭,其實內涵很多。為什麼說是天地會在找茬欺負人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相比沐王府,天地會的實力要強很多。就拿「進駐」北京來說,天地會也是捷足先登,早就做好了潛伏。沐王府的人剛到北京,天地會的人就已經知道了,這一點徐天川親口說過。在茶館交談時,徐天川對白氏兄弟的身份一清二楚,「久慕松楓賢喬梓的英名」。都是搞地下工作的,如此信息不對稱,白氏兄弟聽了徐天川的話,心裡都是一驚。可以說,徐天川先是以極為高明的武功戲耍教訓狗官盧一峰,這是在白氏兄弟面前秀肌肉,後來又低聲說出白氏兄弟的身份,這更是一種含蓄的示威。

天壇比武,白氏兄弟兩個打徐天川一個。不少人據之就說沐王府首先就理虧了。其實白氏兄弟是見識過徐天川高明的武功了,心裡也就有了一桿秤,他們兩個合力也未必能打得過徐天川,根本不可能一對一的去比武,否則就是輸定了,那還約什麼架,只能自取其辱。


沐王府白氏雙木

所以二打一不是他們理虧,只能說是不得已。明明是約架,徐天川卻要單刀赴會,明顯也是看不上白氏兄弟。只不過真打起來,徐天川才發現自己有些託大了,但是他態度還是很驕傲的。打了一半,徐天川就說不打了,就此停手也就罷了,但是徐天川嘴上說的客氣,臉上卻滿是不屑與得意。這才激的白氏兄弟死纏著繼續戰鬥。

徐天川被打成重傷,完全是自己作的。而且打鬥的關鍵之處很蹊蹺。白寒楓的描述中,大哥白寒松雙掌按在徐天川的胸口,凝而不發,嘴上剛要說自己兄弟贏了,結果話沒說完,徐天川卻重手偷襲,將白寒松打成重傷。白寒楓火急火燎耐不住性子,但是明顯是個老實人,他說的話還是值得信賴的。


徐天川輕蔑挑釁

白寒楓道:「這老賊身子一縮,忽然向我哥哥懷中撞到。我哥哥雙掌翻轉,按上他胸膛,笑道:『哈哈,你輸……』就在這時,噗的一聲響,那老賊卻好不毒辣,竟然使出重手。我眼見勢道不對,一招『高山流水』,雙掌先後擊在那老賊的背心。那老賊身子一晃,退了開去。我哥哥已口噴鮮血,坐倒在地。我好生焦急,忙去扶起哥哥,那老賊乾笑了幾聲,一跛一拐地走了。——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從白寒楓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白寒松是被突襲以至於重傷而死。白寒松的「凝而不發」也應該是真的。白寒松曾經出手相助茅十八,表現的溫文儒雅,非常有君子風度。至於說他趾高氣揚,這純屬是猥瑣小混混韋小寶的個人偏見。以白寒松的為人,不至於因為一場口角就對徐天川痛下殺手,而且赴約之前他跟兄弟也說了比武要點到為止。

既然如此,那麼徐天川是怎麼受的重傷呢?可以推測,在徐天川突然偷襲的時候,白寒松也條件反射地發出了掌力,再加上背後白寒楓的雙掌之力,徐天川這才受了重傷。在這間不容髮的間隙裡,心浮氣躁的白寒楓自然不會留意到更多的細節,他不能確知哥哥與徐天川究竟是誰先下的重手,以至於後來被風際中「演戲」再現當時比武場景而不能立即反駁。


玄貞道長提議表演復盤一下比武場景

白寒松受傷很重,回家的途中就死掉了。臨死說了四個字:「給我報仇!」以白寒松的為人,如果他不是覺得自己被陰了,何至於滿心怨恨,臨死還要讓人給報仇。打架之前,白寒松還說要點到為止,不能傷了兩家和氣。結果自己做到了點到為止,卻被徐天川下了黑手,死不瞑目,你說他能不恨嗎?

我抱著哥哥回到家來,他在途中只說了四個字:『給我報仇。』便咽了氣。蘇四哥……咱們此仇不報,枉自為人!」說到這裡,淚如泉湧。——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白寒楓是個老實人,他一五一十地將當時的比武情況完全說了出來。如果他真的理虧,自然會在描述中有所隱瞞,甚至有些地方會以假亂真地胡說一通,好使得自己佔據在有理的一方。事實上他並沒有這麼做。這才有了後面風際中和玄貞道長演示白氏兄弟對戰徐天川。這一場戲很有些像是有備而來。演示是玄貞道長這個老滑頭提出來的,又是由武功高強的風際中一人演兩人,復盤的同時也是再次秀了一把肌肉!

「龍騰虎躍」、「高山流水」和「橫掃千軍」三招,都是「沐家拳」中的著名招式,流傳天下,識者甚多,風際中會使,倒也不奇,但以一人而使這三招拳腳,前後易位,身法之快,實所罕見,加之每一招都清清楚楚,中規中式,法度嚴整,自己兄弟畢生練的都是「沐家拳」,卻也遠所不及。——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風際中演示完畢送去一個眼神

風際中秀了肌肉之後,天地會貌似佔據了有理的一方,沐王府的人也突然安靜了。這麼一個結果,不細看的話,還以為白氏兄弟確實理虧,在鐵證面前秒慫了。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他們看到了巨大的差距,知道爭執也是無用。有時候強權就是真理。很多網友都知道,世界三大真理:東風、民兵與白楊。在「真理」面前不屈服就是毀滅。沐王府的安靜是不正常的安靜。

蘇岡和白寒楓對望了一眼,都不禁神色沮喪,眼見風際中如此武功,己方任誰都跟他相去甚遠,又給他這等試演一番,顯得徐天川雖下重手殺了人,卻也是迫於無奈,在白氏兄弟厲害殺手前後夾擊之下,奮力自保,算不得如何理虧。——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看上面的原文,留意其中「顯得」二字,細品一下,可知沐王府並不是真的理虧屈服了。後面聖手居士蘇崗還弱弱地反駁了一句:「倘若我白大弟真有風爺的武功,也絕不會給那姓徐的害死了。」聲音雖然不高,但是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面對武功高強秀肌肉的青木堂高手們,他們只能暫且忍氣吞聲。

整個事件,極有可能就是青木堂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沐王府明知被套路卻也只能選擇沉默,因為實力不允許。天地會的成員大部分都是一些粗人,說好聽點是草莽,說難聽點就是流氓。而沐王府則是精英貴族。這種成員性質的不同,也決定了兩派人會相互看不慣,因此不可能攜手共進。亂世之秋,拳頭就是真理,沐王府顯然是出於下風的。

沐王府感受到「真理」威懾

後面沐王府固執地要跟天地會「鬥」到底,不僅是因為有擁桂擁唐的分歧,這一次的「被欺負」也是一個原因。沐王府勢單力孤,在殺吳三桂上,依然不願意與天地會合作,表現出的是一種骨氣。而青木堂挑戰欺負沐王府,表現出了一股匪氣,他們這些事都是瞞著陳近南幹的,還怕被陳近南看出來後追責,因此拉上韋小寶以作頂缸之需。

天地會各個堂口都有各自的地盤,而且劃分的很清晰,相互之間絕對不能干涉。韋小寶的青木堂要吸納王屋派,他們就說了,跨區收會員是可以接受的,其他的就不好說了。這說明他們有很強的「領地意識」。沐王府「插足」北京,而且是拖家帶口而來(白氏兄弟的家眷都在,天真吉祥物小郡主也在),或許這在青木堂看來就是一種領地侵犯,因此才有了這麼一場同行霸凌。

最後再看看天地會的錢老本的一番話:「這會兒咱們天地會每一處落腳之地,一定都給他們盯得緊緊的。我們便拉一泡尿,放一個屁,只怕沐王府的人也都知道了。」

可知,天地會青木堂確實有些把沐王府當成侵犯之敵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鹿鼎記》中沐王府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勢力,沐王府的結局如何?
    在金庸老師所寫的武俠小說《鹿鼎記》中,存在多股反對清朝統治的民間力量,韋小寶的小老婆沐劍屏所在的沐王府就是反抗清朝統治的一股力量。只不過沐王府的力量太過薄弱,並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那麼歷史上的沐王府又是怎樣的一股勢力,他們在明末清初風雲變幻之際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 《鹿鼎記》中天地會與沐王府「擁唐擁桂」之爭背後的真實歷史
    文|竹映月江(讀史專欄作者)看過《鹿鼎記》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青木堂的徐大哥跟沐王府的白氏兄弟因為然而此時的永曆帝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打敗了朱聿鐭的清軍緊接著就來攻打他了,親眼看到朱聿鐭政權覆滅的永曆帝被清軍嚇破了膽。他不等清軍攻克廣西,就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 《鹿鼎記》中暗藏著南明歷史,不識字的韋小寶都很懂
    在清朝統治者眼中,南明雖不強大,卻遲遲滅不完,是件頭疼事兒。南明在康熙初年仍有影響力,南明那些事兒仍有機會在《鹿鼎記》裡涉及到。二《鹿鼎記》第九回講到了天地會的徐天川與沐王府的白氏兄弟有一番「唐桂之爭」,爭的是隆武皇帝(登基前為唐王)和永曆皇帝(登基前為桂王)誰是大明正統。兩方更為此大打出手,互有死傷。
  • 新《鹿鼎記》劇情被魔改,真英雄變偽君子,網友:陳近南好冤
    金庸先生創作的武俠小說膾炙人口,皆家喻戶曉,封筆之作《鹿鼎記》更是如此。韋小寶作為《鹿鼎記》的主角,雖出身市井,大字不識幾個,油腔滑調,然而官場情場雙得意,進宮後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加官進爵,一路高升,更娶了七個貌美如花的姑娘,這好運氣實在令人羨慕。
  • 鹿鼎記:沐王府第一高手柳大洪,只有保鏢的才能,卻要做軍師
    一在《鹿鼎記》中有一個小集團很像賣草鞋時期的劉備,這就是沐劍聲帶領下的沐王府。劉備雖然落魄,總有觸底反彈的時候,而沐王府卻沒有那麼幸運,而是一路衰落下去,攔都攔不住。對於沐王府的一落千丈不反彈,究竟誰該負責呢?是沐劍聲,還是他背後的柳大洪呢?下面一起探討一下。
  • 老師不會告訴你,如果沒有沐王府,雲南可能就是第二個越南
    沐王府並不是「王府」,因為沐家一脈,其正經傳承的爵位只是黔國公,並沒有稱王,所以準確的講,沐王府應該叫做黔國公府。當地百姓為了表示尊敬,故稱黔國公府為沐王府。等到後面一代代傳下去,關係疏遠之後,誰能保證沐家不會有二心?同理,朱明皇室這邊傳承了幾代之後,又會對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沐家保有幾分信任?
  • 鹿鼎記:風際中之後,天地會中還有康熙的線人,這人究竟是誰
    而天地會中的風際中叛徒身份的揭露,很有些讓人猝不及防,也是說不出的精彩神秘。最為隱秘傳奇的是,風際中之後,天地會中仍有康熙的線人存在,康熙也毫不掩飾地告訴了韋小寶這個事實,但是韋小寶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個線人究竟是誰。下面就做一下推測,看看這個神秘線人到底是哪一個?
  • 王憐花:金剛不壞韋小寶,通吃世上兩件最難的事
    不斷重讀《鹿鼎記》,是我生活中不多的真正快樂之一。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像韋小寶一樣,在江湖與廟堂之間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江湖風波惡、伴君如伴虎,世上最難的兩件事,一等通吃伯韋小寶卻可以舉重若輕,來個通吃——這應該就是金剛不壞了吧。韋小寶小小年紀稀裡糊塗地剛當上天地會青木堂香主,就碰到和沐王府的糾紛,眾兄弟等著韋香主拿主意。
  • 《鹿鼎記》裡,韋小寶算不算一個悲劇人物?
    《鹿鼎記》的謀篇布局非常巧妙,它將大量的明線、大幅的篇幅用在了描述韋小寶身邊的事情上,而隱藏了故事真正的主線。韋小寶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在兩股勢力的夾縫中遊走的故事。這條主線從全書的第七章,韋小寶在康親王府中被天地會擄走開始,一直延續到書的最後。
  • 唐王桂王之爭和天地會真沒關係,他們才是挑動朱天子撕逼的主力
    在《鹿鼎記》小說中唐王、桂王之爭是塑造陳近南形象的重要情節,當不得真。但他和紹武帝朱聿鐭真沒啥關係,反而和桂王系統的淵源更深。這兩個使者很生猛,不光行的是藩王禮,還頻繁吐槽斥責朱聿 稱和蘇觀生。老蘇對這種鄙視非常敏感,一怒之下就幹掉了這兩個使者,掀起了桂王、唐王之爭的序幕。
  • 關於《鹿鼎記》的武功排名
    一、洪安通(67)神龍教教主,實戰力強,以一敵四,殺死四個胖頭陀級別的強二流高手,坐實了鹿鼎記第一高手之位。內功:23武功:24實戰:8潛力:7綜合:62七、陳近南(62)天地會總舵主內功:23武功:23實戰:8潛力:7綜合:61九、吳六奇(57)天地會洪順堂堂主
  • 鹿鼎記:茅十八一腔熱血,為何沒人搭理他?因為江湖早變了
    當時江湖上最拉風且最打雞血的就是以反清復明為最高宗旨的天地會,江湖上更有「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一句傳言。茅十八對天地會的景仰那也是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就是身邊有人悄悄說一句天地會的壞話,茅十八都會拍案而起,並且與之鬥爭到底。真正是鐵粉一個!
  • 《鹿鼎記》建寧公主原型,並非康熙妹妹,但真的跟和尚有曖昧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封山之作,也是整個金庸武俠作品中最特殊的一本,與以往的俠義不同,《鹿鼎記》塑造的主角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俠客,而是一名油滑輕浮的小混混。小說中,男主角韋小寶出身市井,卻能在朝野之間混得風生水起,康熙十分倚重他,天地會上下也信重他,其他各方勢力,像什麼神龍教、沐王府,也統統奉他若上賓,男主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如魚得水。不僅如此,韋小寶也很有女人緣,或哄或騙集齊了七個老婆,盡享齊人之福。
  • 精明不如厚道,算計不如實誠,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你平時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折射出你的品行,而恰恰是你的品行,決定了你能走多遠。而天資聰穎的楊康,長於王府,生活優渥,卻為人狡詐。他為了得到歐陽鋒單傳的&34;,不惜殺了好兄弟歐陽克,還嫁禍給黃蓉。老子曾說:&34;精明的人,只知道一味算計,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卻忘記了初心;而厚道的人,待人真誠不刻薄,做事正直不欺詐,終究會受到上天的眷顧。為人厚道者,放下了世俗的斤斤計較,看似吃了虧,實際上是為以後&34;,用此刻的善念換來一生的福報。《道德經》曰:&34;精明不如厚道,算計不如實誠。
  • 《鹿鼎記》韋小寶的七個老婆分別在他心中有怎樣的分量?
    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描寫了一個和以往「大俠」形象背道而馳的人物——韋小寶。這部作品連載初期,收到了很多金庸迷的質疑。時至今日,韋小寶反而成了許多人心目中最喜歡的金庸人物。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完全擊中且滿足了現代人類最核心的欲望。
  • 鹿鼎記中有一女子差點成了韋小寶的老婆,只因金庸寫著寫著給忘了
    而韋小寶作為《鹿鼎記》的主人公,身邊自然也不缺乏美女。像阿珂、蘇荃、雙兒等,均是一等一的美人。當時韋小寶跟著茅十八前往北京,結果在中途遇到了同樣前往北京的沐王府家將白寒松,以及白寒松身邊的一位奇怪女子。書中曾這樣寫道:前面右首岔道上一輛騾車緩緩行來,車後跟著一匹白馬,馬上騎著個二十七八歲的漢子。這一車一馬走上大道,也向北行。車中一個女子聲音問道:「白大哥,什麼事?」
  • 鹿鼎記為何難拍?北大、清華教授又為何說它是金庸的巔峰之作?
    韋小寶,就是一個存在批判性的角色,所以鹿鼎記的文學家得到了很多教授的肯定。眾所周知韋小寶是當時底層生活的小人物,他走的每一步,都需要算計,不辦小丑,他不僅隨時會餓死,甚至可能成為犧牲品。顯然不需要,離開蒙古他就背著大汗送的金子,身後有江南六怪。到了江南,又加了一個黃藥師之女。他不需要圓滑,也很少有人敢惹他。
  • 金庸小說:天地會和紅花會為什麼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
    然後大家就不愛我了,七搜八搜,大概弄清楚了天地會和紅花會的來歷糾葛,然後整理整理,並不嚴謹,就當看個熱鬧,如有不對請指教!後面兩部小說《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都有提到紅花會! 而天地會,眾所周知是來自於被翻拍了一次又一次的《鹿鼎記》,故事架構在康熙年代,但他卻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封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