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呂布模仿者眾,呂氏後人、郭靖先祖,都不如方臘侄子

2020-09-03 小葉過河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廣告語的主人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他相貌英俊,武藝高超。方天畫戟,赤兔馬,是他的標配,有萬夫不當之勇。雖然智力上有點硬傷,但不影響後世腦殘粉對他的cosplay。



《水滸傳》裡就有幾位好漢,都是以呂布為模板,學武藝,凹造型。不過耍帥一時爽,上陣火葬場,這幾位都沒有得到善終。

宋江的雙保鏢

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在《水滸傳》裡是一對雙子星。



他們兩個一起出場,《水滸傳》第三十五回,宋江,花榮等人大鬧清風寨之後,一行人準備投奔梁山。路過對影山的時候,看見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兩個少年英雄各使一柄方天畫戟正在battle。

原因就是兩個人撞衫了。他倆都覺得自己是呂布的唯一代言人,沒想到看對方跟照鏡子似的,能不來氣嗎?

就像老王小時候踢野球的時候,如果雙方都有一個隊員穿著法國隊10號齊達內的球衣,那麼這倆人十有八九得真人PK。

作者這段寫的比較有寓意,對影山,兩個cosplay呂布的英俊小英雄,打了好幾天不分勝負。而且這倆人的身世背景也都差不多,都是家裡有點小資產,拜名師學武藝,然後都是做買賣折了本錢,就拉起人馬落草為寇。

在古龍的書裡,這二位就應該叫花無缺和小魚兒。

宋江遇見這兩個寶貝,心裡非常高興,讓他倆作他的貼身保鏢。

這裡原因有二:

第一,主要是顏值高。宋江大小也是個領導,身邊沒有女秘書,也得有兩個帥小夥撐門面。

第二,呂方郭盛直接被宋江拉攏入夥,不屬於別的梁山小團體。而且二人均是大腦平滑,辦事一根筋,對腹黑的宋江死心塌地。

但是這兩個呂布模仿秀的武藝跟呂布本尊之間差了九十九個盧俊義。

兩個人的主要事跡有:

鬥地主跟曾頭市的曾塗打的不分勝負倆人打一個都沒打過,最後小李廣花榮的冷箭把曾塗射傷,他倆雙戟齊下殺死曾塗。這要是史文恭出來,他倆就廢了。

又一次跟中箭虎丁得孫鬥地主。他倆反正從來也不搶地主,還是倆打一,還是打不過。這次是浪子燕青發的暗箭,讓中箭虎中了一箭,他倆才生擒的對手。反正他倆有點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意思。

呂方在徵方臘的時候,有迴光返照的表現。先是殺死了歷天佑,後又跟方臘的大將石寶大戰了五十回合,雖然再打下去必死無疑,但是有美髯公朱仝拔刀相助,得以全身而退。

石寶是方臘麾下四大元帥之一,斬殺了梁山急先鋒索超、火眼唆倪鄧飛、錦毛虎燕順、喪門神鮑旭、鐵笛仙馬麟五個頭領,實力不可小覷。索超是梁山排名第十九的好漢,騎兵八驃騎之一。石寶也是直接殺死梁山將領最多的一個方臘將領。能跟他戰五十回合不落敗,呂方有服用興奮劑的嫌疑,多虧當時沒有飛行尿檢。

呂方最後跟方臘親軍指揮使白欽,在烏龍嶺廝殺,自擺烏龍雙雙墜崖身亡。

如果說呂方臨死之前還有高光表現,那麼他的好基友郭盛結局就比較慘了,被南軍山上推下的巨石生生砸死。

但是郭盛卻有一個出名的後人,那就是《射鵰英雄傳》裡的大俠郭靖。



方臘的大侄子

在模仿呂布這件事上,宋頭領有雙保鏢,方皇帝有大侄子。宋頭領的雙保鏢只是模仿呂布的外型,方臘的侄子方傑,才是模仿呂布如虎的戰力。



方傑先是在書中在副將杜微的飛刀幫助下斬殺了秦明。看來模仿呂布的都得配個能夠遠程輸出的副手。

又雙戰大刀關勝和小李廣花榮不落下風。關勝是關羽的後代,這場戲屬於虎牢關的翻版。

要知道關勝,秦明和花榮都是梁山上一等一的好漢,能斬殺秦明,雙戰關勝和花榮,可見方傑武力之強。

之後宋江開始學曹操又派出撲天雕李應,美髯公朱仝四個人戰他。方傑這才顯露敗勢,撥馬回營的時候遇到無間道的小旋風柴進和浪子燕青。方傑棄馬逃跑時柴進說:「我想做個好人。」一槍戳中他,之後被燕青所殺。

這麼看來方傑雖然武力不俗,但是跟呂布本尊比,還是差了一截。因為濮陽之戰曹軍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員戰將共戰呂布,呂布也能全身而退。不過這樣的實力比呂方郭盛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說做人還是不能迷失自己,盲目崇拜效仿古人應該適可而止,否則實力不濟只會徒增笑耳。

相關焦點

  • 郭靖的祖先竟然是個無賴?
    到後期,逐漸成長為武林第一俠士,他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真義,受人所敬仰。然而你相信嗎?就是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人,其祖先卻是個很無賴的人物。郭靖的祖先是誰?《射鵰英雄傳》中說得明白,乃是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按照《水滸傳》的規律,好漢未必是好漢,外號屌炸天的,本人多半是水貨。郭盛的外號叫做「賽仁貴」,意思就是比薛仁貴還牛。
  • 《水滸傳》中方臘的實力強悍,那么正史中的方臘結局如何?
    在《水滸傳》中,自從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後,便開始為朝廷效力,一路東徵西討,取得了很多次的勝利。後來又被派去攻打方臘,可是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損失慘重,其中頭領戰死59人,病死11人。梁山好漢個個武藝高強,卻在徵方臘的過程中損兵折將如此嚴重,由此便足以看出,當時方臘的實力是多麼的強悍。那麼在正史上,方臘的實力究竟如何?他的結局又是怎樣呢?
  • 方臘信奉魔教,以黃巾軍張角為祖師爺,教眾誰都不許提「角」字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爭方臘的故事家喻戶曉,很多讀者把這場戰爭看做是農民義軍之間的自相殘殺。不過這只是小說虛構的筆墨,據《宋史》記載,方臘叛軍一度佔據江浙一帶,屢屢擊敗官兵,終在宣和三年,被童貫率兵剿滅。
  • 看看郭靖的身份,再看看獨孤求敗的戰績就明白
    其實光看這段生平自述的話或許還會以為這獨孤求敗就是個愛吹牛皮的人,畢竟金庸筆下從來就沒有人能夠縱橫江湖幾十年而一次都沒有敗過,但獨孤求敗還留下了幾柄劍,並且後來楊過得到那玄鐵重劍之後練就一身玄鐵劍法就已經成了頂尖高手,要知道重劍階段可不是獨孤求敗最強的狀態,可見獨孤求敗還要強於楊過在書中展現的水平。
  • 《水滸傳》裡的宋江到底算不算一個英雄?
    那麼,《水滸傳》裡的宋江到底算不算一個英雄?梁山泊上良莠不齊,眾英雄性情粗暴詭譎,宋江卻能夠駕馭得當,實屬不易。功過評說宋江作為梁山最盛時期的一把手,四方徵戰聲名顯赫,宋江是功不可沒的。其過在於108英雄後面瀕臨死散,最終功退者罕見。導致宋江半世英明盡毀,殊為可惜。然宋廷和梁山實力對比之後,我們會發現,被招安算得一條很好的選擇。
  • 宋江平定了方臘起義?歷史上的宋江,連給方臘提鞋都不配
    膾炙人口的《水滸傳》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梁山泊108將,他們高舉替天行道的大旗,行劫富濟貧的義舉。那麼方臘起義究竟是怎樣一場運動,值得施耐庵如此重視呢?拋開演義與小說,歷史上的方臘起義與宋江起義又究竟是怎樣的呢? 首先宋江和方臘都是確有其人的,他們也都進行了起義,但相比梁山泊的說法,宋江起義更加切合實際。宋江起義的地點是在梁山泊,但起義之後很快就轉戰山東各地了,和梁山泊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 方臘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的起義為什麼會失敗,方臘的結局怎樣
    圖—方臘起義示意圖 我們單從《水滸傳》就能發現,方臘之所以起義,還是叫那位文藝皇帝宋徽宗逼得了,要知道,他趙佶要過人上人的日子,就逼得國內的百姓生不如死,民不聊生,所謂花石綱一項,再加上地方管理的盤剝以及巧取豪奪,以及當時六賊的猖獗,才逼的中華大地狼煙四起,起義連綿不斷。
  • 魯智深捉到方臘後,給梁山好漢暗示兩句話,宋江都沒聽懂
    《水滸傳》這部著作是非常受人們喜愛的,小說的一開始,可以說是挨個介紹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出身,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最喜愛的環節,因為從這些自傳中,大家看到了好漢們的個性和能力,大家心中也都有自己所喜愛的那麼幾位好漢。可惜,等到一百零八位好漢齊聚梁山之後,卻走起了下坡路,雖然這是必然的,但卻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梁山最終也沒能逃脫歸順朝廷的命運。
  • 從花石綱到東南小朝廷再到方臘起義
    看到「花石綱」三個字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想起《水滸傳》,說來有點懺愧,第一次看到「花石綱」的時候第一反應把它當成了《水滸傳》中提到的「生辰綱」,後來繼續往後讀下去,才反應過來自己張冠李戴了。水滸傳《水滸傳》中提到,當時逢蔡京生日,梁中書作為女婿,自然少不了要送生日禮物
  • 《水滸傳》:打完方臘後,梁山人的心為啥突然散了?
    文 / 文史怪讀《水滸傳》的時候,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要屬其中那股子義氣。然而,這種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等到接下來徵戰方臘的時候,宋江就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打不下去了。而原因就在於,當初精誠團結的梁山,在打下方臘以後,已經是強弩之末,而梁山眾人也開始分崩離析了。那麼,梁山人的心為何突然散了呢?
  • 在正史中,方臘勢如破竹,而他最後的結局到底怎樣?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氣貫長虹、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書中刻畫的人物形象逼真飽滿,個性鮮明,穿透力很強。直到今天,豹子頭林衝、花和尚魯智深、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等等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物。然而,梁山時代猶如一場盛大豪華的宴會,終究是落下了蒼涼的帷幕。內部矛盾的日益激化和外部力量的圍追堵截,梁山時代虎頭豹尾,走向衰落。
  • 《水滸傳》揭秘,梁山扛把子宋江,起義軍剛熱身就被滅掉
    特別是方臘一戰,可謂兩虎相鬥,各有死傷。《東都事略侯蒙傳》寫道:「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宣和遺事》,也針對宋江這個狠人,以及一眾狠人,給予了簡單記載。其實正史大書特書的事真不多,畢竟那時候紙張還是挺貴的。而且,寫的太詳細了,後面的小說家們不就沒飯吃了嗎?
  •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存在相似情節,是否能證明二者的作者是師徒
    在充滿「暴力」元素的兩部小說中,它們各自的作者都在書中設定了一位武藝天下無雙的角色,分別是呂布和盧俊義。許多讀者覺得,二人在書中也沒有什麼特別傲人的單挑戰績啊,至少各自都沒有擊殺過敵方一流武將。其實,要想突出武將的強悍,除了要體現出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外,更重要的一點,還要考量他們在亂軍中的衝陣能力。於是乎,呂布和盧俊義就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上演了一場曠世無比的衝陣大戲。
  • 《水滸傳》武松的「剋星」是誰,誰能打敗他
    電視劇《水滸傳》是由施耐庵的長篇小說歷史小說《水滸傳》改編的電視劇,講述了宋江等108個好漢,為了建功立業,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激情故事,古語說的好,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因為少年血氣方剛,難免學習好漢的忠義之道,老而不死謂之賊。「水滸」一詞出自〈詩經〉,意思是走向未來,尋找希望的意思,靠著水源一直走,一定能夠找到文明和宿命的歸宿。
  • 98版水滸傳為何是央視四大名著評價最低一部?曲解原著的半成品
    論集數,水滸傳43集,僅次於三國演義的84集,勝過西遊記41集(86版25集+續集16集)、紅樓夢36集;論拍攝時間,水滸傳1998年拍攝,僅次2000年才補拍的西遊記續集;論服裝和武打,水滸傳最有時代特徵,符合宋朝風格,武打請了袁和平做武術指導,在四大名著中更是一枝獨秀。有諸多優勢的水滸傳為何播放量墊底、評價最低,甚至可以說最不受原著黨的喜歡,筆者認為有以下這幾個原因。
  • 三國志11移動版,呂布手下八健將,六人加起來還沒兩人混得開
    五虎上將,江東十二虎臣,五子良將,這些都是當時帶兵的良將,在當時群雄割據的時代每個人手下都有一些「健將」而其中呂布手下就有著所謂的「八健將」至於他們當中有沒有水分和真實實力我們可以在光榮的三國志11中窺得一些。
  • 倚天中,能打敗張無忌的四大高手,張三丰排第四,第一是郭靖後人
    在《倚天屠龍記》中,儘管張無忌的實力很強,但是張無忌也不是最強的,在《倚天屠龍記》中,能夠打敗張無忌的四大高手,張三丰排第四,第一是郭靖後人金毛獅王謝遜,然後只用了一招就將周芷若撂倒在的,當時在場與張無忌打成平手的渡厄、渡劫、渡難三位神僧看了之後,直接罷手言和,可見黃衫女子的實力是多麼強悍啊,以戰止戰,讓三位神僧主動罷手,實在是太厲害了,因此張無忌與黃衫女子相比,是萬萬不如的
  • 方臘到底被誰所擒?為什麼電視劇都改編成了武松單臂擒方臘呢?
    水滸英雄好漢,自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武松、林衝、李逵、魯達等人都是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隨便找一個說書的,都可以說上一整夜,但是武松徵江南方臘時,到底有沒有生擒過方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