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存在相似情節,是否能證明二者的作者是師徒

2020-10-12 邏輯文史遊

同為出版商和讀者眼中的四大名著叢書,《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相比較於《西遊記》的玄幻和《紅樓夢》的隱晦,三國和水滸的故事編排和人物設定更符合大眾的口味,所以在成書時間相隔不久的兩部著作,其中有很多人物和劇情有「雷同」的地方,再加上兩部書作者謎一樣的身世,就讓人覺得兩部書可不可能是同一人所做或者真如傳聞那樣,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徒弟呢?

四大名著


我們先來逐步盤點下兩部書中一些「雷同」的地方。

先說幾個人物。在充滿「暴力」元素的兩部小說中,它們各自的作者都在書中設定了一位武藝天下無雙的角色,分別是呂布和盧俊義。許多讀者覺得,二人在書中也沒有什麼特別傲人的單挑戰績啊,至少各自都沒有擊殺過敵方一流武將。其實,要想突出武將的強悍,除了要體現出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外,更重要的一點,還要考量他們在亂軍中的衝陣能力。

於是乎,呂布和盧俊義就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上演了一場曠世無比的衝陣大戲。呂布手持畫戟,腳跨赤兔,單騎衝陣獨敗李傕數萬軍;盧俊義在疲勞無助的情形下也能在數千遼軍鐵騎中遊刃有餘。二人如此驚人的表現,是其他角色不曾有的。

但盧俊義的外貌與呂布並無相似之處,而梁山上的呂方卻像極了呂布年輕的樣子。但呂布終究是邊緣人物,和郭盛一樣依靠帥氣的外表贏得了宋江保鏢的位置,並且在徵南之前也並沒有什麼過人的表現。直到打方臘時,呂方有了很多鏡頭,但就算如此,他也沒有達到大奉先那種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境界。

三國中的武聖關羽自然是很好的取材角色,於是關勝做為關羽的後人出現在了北宋。關勝的設定容易的很,直接把小說裡關羽的原型搬過去就完事大吉了,但為了不「侮辱」武聖,施耐庵沒讓關勝繼承關羽那傲氣凌人的性格,這也是值得欣慰的地方。除此之外,朱仝的是關羽的另一個化身,並且水滸中的朱仝把關勝的義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而豹子頭林衝,則是張飛的替代品。我們無法得知歷史上的張飛究竟是什麼模樣,但在小說中,他「豹頭環眼」的特徵已經深入人心,而《水滸傳》中的林衝形象基本跟他一模一樣。但遺憾的是,林衝的性格過於內斂,缺乏張飛身上的豪氣,倒是秦明的某些性格上有張飛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智將無數,這點也是《水滸傳》裡最缺乏的,吳用雖自詡自己為諸葛亮,可他一生壓根就沒出過一條好計,因此不能把二人劃等號。但小說中的諸葛亮可是會呼風喚雨,這點和水滸中的公孫勝到有些相似。

人物先說這麼多,接下來說情節。三國中原創的「三英戰呂布」情節頗為時髦,水滸中類似的劇情就出現了兩例,一是呂方、郭盛、朱仝鬥石寶,二是方傑大戰關勝、花榮、李應、朱仝。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使用方天畫戟的方傑可比呂方更有呂布的影子。水滸中這兩段只能說是與三國志劇情相似,其影響力和恢弘程度都比不上原文字。

在高手與高手的對決上,顏良速敗徐晃與史文恭速敗秦明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二者中的敗者都因此敗,被許多讀者開始大黑特黑。這一點當然是兩部書的作者沒有想到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問題來了,《水滸傳》真的是羅貫中和施耐庵合作的麼,或者說其實羅貫中就是施耐庵的徒弟。

我們在假使二人確實存在的情況下,會發現一個祖籍山西的人怎麼就回不遠萬裡到江蘇拜師學藝了呢。並且羅貫中為什麼要拜施耐庵為師呢,真的就是單純的學習寫小說?恐怕這種推論站不住腳。

施耐庵


羅貫中號湖海散人,從稱號我們就能知道羅大才子是個遊俠形式的人,連官都不做選擇去四處遊歷,自然不會選擇走科舉路線,那麼在不學八股文的情況下去學寫小說,恐怕他的思想也太超前了。從《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成書時間來看,明顯羅貫中的小說先出版,那時施耐庵的小說還沒寫完自然更談不上出版,想要知道施耐庵的名氣,從他曾可能是張士誠的幕僚的身份遠遠行不通,羅貫中更不可能知道施耐庵小說寫的好了,這萬裡拜師之路,更像是雲端操作。

羅貫中


所以從二者的經歷來看,羅貫中不太可能真的拜過施耐庵為師,而二人的寫作手法也不太相同。我們如今看到的通行本《三國演義》是清朝毛綸父子修訂過的版本,其整體風格還真的與百回本的《水滸傳》有所類似,那這樣一來,要說《水滸傳》是施耐庵與羅貫中合著的,恐怕也站不住腳。

所以,二人的小說著實精彩,但二人的關係真的像是個謎。



文/邏輯文史遊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淺談武俠小說以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類型問題
    《水滸傳》和《西遊記》,你應該會發現這三部中國古典名著小說,雖然其中也有不少打鬥的描述文字,但都屬於渲染性的文字,描寫的都很粗糙、簡單;這三部古典名著小說的背景地點都和武林世界無關,主要故事內容也不是描寫武林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其中《水滸傳》裡的主要角色人物算是有點武林人的意思,但更確切的定義《水滸傳》的主要角色人物應該屬於江湖中人,說《水滸傳》的故事內容寫了一群江湖人和朝廷官府的恩怨情仇和矛盾衝突
  •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要安排關羽死後顯靈還魂這樣的情節?
    《三國演義》是一本比較精彩的章回體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通過各個軍閥集團之間的爭鬥,人物刻畫,生動形象的描述了東漢末年的動蕩與黑暗。不過,亂世造英雄,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各路英豪在這個舞臺之上綻放光彩,今天我們不聊其他人,我們來說一說,對後世影響比較深遠的關羽。
  • 《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演員串戲,趙雲和石秀是同一人
    影視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根據我國四大名著小說拍攝的經典。這兩部戲有同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演員眾多,《三國演義》中有名字的角色就高達394人,《水滸傳》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著看著我發在老版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有很多相相似的面孔,今天我找出了一些大家看看當年你有沒有發現他們。
  • 新水滸傳電視劇和原著為何不宜相提並論
    作者:小雨的影視時光我看新水滸傳電視劇,最大的感受不是它和老版水滸的優劣問題,甚至不是它和原著的關聯性:做個直白的比喻,你可以比較梅西和C羅的球技,但你無法比較籃球員和足球員的技術共同點——新版水滸傳電視劇和水滸傳原著,只有軀殼上的相似,而無內在關聯。
  • 淺談央視四大古典名著劇裡水滸傳為什麼重播量最低
    從藝術性上看,個人認為首推《三國演義》,其次《水滸傳》,《紅樓夢》第三,而《西遊記》最後。而從播放量上看,吳承恩的《西遊記》反而是播放量最高的,幾乎每個假期,每個電視臺,都分別進行重播,放假休息看西遊,也成了孩子們的必修課。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
  • 水滸傳:智多星吳用是否真的「無用」?
    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內容上和其他三大名著有很大的區別,像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中的人物都是正邪分明的,而水滸傳則不同,其中的人物都有很大的爭議,比如智多星吳用,一個堪比諸葛亮的人物,在水滸傳作為宋江的軍師,是否真起到了軍師的作用呢?
  • 上將潘鳳重現《殘唐》書中,盤點一下三國與殘唐兩書的相同情節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僅水平高,而且產量也高。除卻《三國》,《水滸傳》也被認為是他的作品,或者說是作者之一。四大名著獨佔其二,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可現在流傳下來的除了這兩部,還有《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三遂平妖傳》等作品。觀看之後發現,比起《三國》來,還是有所差距的。雖然《殘唐》能稍好一些,但其中也套用了《三國演義》中六處經典情節,看看都有哪些。
  • 誰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 梁山有幾人能入選「水滸五虎將」
    由於對文本的閱讀方式的差異,以及各自站的角度不同,讀者心目中有各自喜歡的「水滸」英雄好漢,書中人物武功的高低也因此各持己見,誰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梁山五虎將、八驃騎名單是否合理,梁山戰將中,誰的武功最高……等等,都沒有相對一致的意見,《水滸傳》武將排名可謂五花八門,聚訟紛紜。
  • 《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古代山東是否真有老虎?什麼虎?
    文 青史之名《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的文學四大名著,裡面很多的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但是卻精彩紛呈,讀後讓人心曠神怡,其中小說中記載有兩件打虎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其一是武松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李逵在沂嶺為報母仇殺死四隻老虎,而這兩次打虎都在山東境內,距離相隔甚遠,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小說中的故事情節是完全虛構的還是確有其事?
  • 《三國演義》和《冰與火之歌》:東西方兩部通俗名著的殊途同歸
    喬治馬丁就像一個神奇的建築大師,他在故事的講述中悄無聲息的構建故事背景,不知不覺中在讀者的腦海裡構造起一個充滿細節、生動真實的維斯特洛大陸,還包括它的過去和現在。《冰與火之歌》的背景塑造為何如此令人信服?不僅僅是因為作者優秀的寫作能力,也因為作者借鑑了真實的歷史。
  • 《水滸傳》裡女人的遭遇暗藏羅貫中心結,血滴子造就變身計
    《水滸傳》裡的女人。1.《水滸傳》顯現了施耐庵不解風情的影子。《水滸傳》大家再熟悉不過,「水滸」二字引名於《詩經·大雅·緜》。 滸,是指離岸稍遠的平地,暗含走投無路之意,又合江湖的意思。《水滸傳》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框架,融合南宋水滸故事,借鑑元雜劇的有關情節整理而成。
  • 連環畫 水滸傳之掃北討田虎 評賞
    水滸傳如今的版本主要有4個:七十回本、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簡本、一百二十回繁本。與一百回本相比,一百二十回本主要是增加了徵田虎、討王慶的故事。 個人傾向於一百回本就是金聖歎口中所說的古本,一百回本乃是原貌。一百二十回本多加了徵田虎、討王慶的故事。
  • 五年級學生發現《西遊記》錯誤,專家:不能怪作者,一般人想不到
    前言每到寒暑假,電視中一定會播放《西遊記》,其實對於許多80、90後而言,《西遊記》中的每個情節都記得一清二楚,但是每次播出都是百看不厭。其實在四大名著之中,不管是《水滸傳》的俠肝義膽,還是《三國演義》的爾虞我詐,亦或者是《紅樓夢》的悲慘愛情或者是《西遊記》的懲惡揚善,總有一部名著可以抓住讀者的心。
  • 《水滸傳》為何在古代難以禁絕?
    "正如《水滸傳》並不是本歷史小說,而是作者施耐庵基於真實的歷史背景而創作出來的演義小說,其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但也存在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這其中的真真假假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水滸傳》在古代的確甚是流行。
  • 《三國演義》中毫無存在感的朱靈,為何能與張遼等名將同祀太祖廟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裡面為了情節需要弱化了許多人物,因此,我們在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那些看起來名聲不大的龍套配角。其中,曹魏名將朱靈就是這被嚴重忽略的一人,在《三國演義》書中,關於朱靈的情節描述隻言片語,首次登場在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 長安貂蟬多,死去誰復算,三國演義中的美女貂蟬真的存在嗎?
    三國演義當中用了整整一回來描寫實施連環計的過程,就是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在這一回裡呢說王允邀請呂布來家中做客,席間叫上了貂蟬為呂布斟酒,並介紹說這是我的義女,那貂蟬斟酒的時候也是滿眼放電,相信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們都應該還有印象,當時呂布都看傻了。王允一看,行,上鉤了,緊接著就說,將軍是否看上我家小女啦,要是看上了,您就娶回家中,因為當時呂布已經有妻子了,娶回家做妾室。
  • 2020中考再次證明:這些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一定要背下來
    29、我國四大名著中有兩部作品塑造了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一個是《三國演義》中的蜀國軍師諸葛亮,一個是《水滸傳》中的梁山軍師吳用。③《水滸傳》中唯一以農家子弟身份入夥的好漢是九尾龜陶宗旺。38、《水滸傳》中「浪裏白條」指的是張順,和他相關的故事有夜鬧金沙渡。
  • 主流版本《水滸傳》是哪個?金聖歎版水滸,為何沒有廣為流傳?
    ,去繁就簡,這樣便於流傳,也是比較簡單的比較能理解的。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們讀者相信都很熟悉,但是對於當時寫作者來說,高鶚更是差強人意的續寫一個,以致於讓故事更加完整豐滿,使《紅樓夢》成為一個完整的小說。至於金聖歎的《水滸傳》注釋版本,雖然被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所喜愛,但始終沒有成為主流版本,個人觀點,有以下幾點。
  • 《水滸傳》:一部嚴重歧視女性的綠林著作
    作者的這種情節安排既符合英雄傳奇題材所宣揚的綠林文化排斥女色的價值傾向,又讓英雄好漢順理成章地走上梁山,女性就十分自然地成為了其中的犧牲品。《三國演義》既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又是一部政治權謀小說,貫穿整篇小說的是統治階級思想,因此作者對女性採取淡薄態度,讓女性在小說中為男性的政治鬥爭謀取利益,為男性服務。《水滸傳》作為一部英雄傳奇小說,充斥全篇的是綠林文化,在對待女性時,除了帶有作者個人的主觀情感之外,還要符合綠林文化對女性的看法和態度。
  • 拋開影視作品的吹捧,武松在原著《水滸傳》中的實力如何?
    行者武松:天傷星,梁山排名第十四,步軍頭領之二由於各種影視作品的緣故,武松光輝萬丈的英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比如說新老水滸都有「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情節,但其實原著中是魯智深擒的,而且易如反掌 「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