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震懾人心的往往是人性之中最原始的「倔強」與「粗放」

2020-12-02 禾苗苗苗

高樓林立,色彩斑斕的繁華大都市之中,總有那麼一塊區域,喧雜吵鬧,魚龍混雜,破舊不堪,似乎和整個城市發展格格不入,但它又是城市賴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生物鏈,它就是城中村。在這裡匯集著來自天南海北,或闖蕩,或尋夢的打工群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農民工。



最近在央視上映,張嘉譯,閆妮,秦海璐,宋丹丹,尤勇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裝臺》,瞄準的就是這一煙火氣息十足的社會群體。所不同的是,包圍他們的是西安這座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開放與包容,古老文化的傳承與新進文化的碰撞,在這裡更是發揮至極致!



這裡原著居民,靠拉三輪為生的順子,開麻將館的疤叔,開小超市的疤嬸;有跟著順子搞裝臺的外來打工者:大確兒,油餅,麻刀,敦敦;外來者之中也不乏一些純粹「逐夢者」:比如煤老闆的兒子二代,從他名字看出他是典型的富二代,他在這裡開餐館不為別的,就是能夠站在秦腔舞臺上唱上那麼一回;斯斯文文的楊波,到這裡竟然是為了自己小學數學老師,順子用三輪車撞來的媳婦蔡素芬....



不管目的為何,這些形形色色的個體,圍繞著一連暖氣都無法正常供應,生存都舉步維艱的秦腔劇團,就夠了《裝臺》的生態系統!



大西北人的粗放,不僅僅表現在那生硬,把人都嚇到的語調,那碗口和洗臉盆幾乎一樣大的大老碗,那比褲袋還粗還長的褲帶面,那又大又圓又厚實的鍋塊饃,更多是一種粗放,不拘一格,不善言辭的情感宣洩方式,而這恰恰就是他們最鮮活,最欣欣向榮,最頑強的生活姿態!



很少見他們哭,即使被生活折磨的遍體鱗傷,他們會大吃大喝一頓,打幾圈麻將,第二天依然以「倔強」「粗放」的姿態再次出現在生活裡.....或許你會說,深沉的生活讓他們麻木了,那麼你錯了,他們是以自己方式,以一種最原始,最粗放的方式倔強而執拗的活著!



張嘉譯扮演的順子,有三任老婆。第一任跟人跑了,留下了菊,第二任病死了,留下了韓梅,最後一任是騎著三輪車「蹭」來的,閆妮扮演的蔡素芬。因為人比較白淨,大夥叫她白嫂子。順子說,菊的媽看不上他,因為窮才娶了,後來生下菊跟人走了。白嫂子問為什麼還娶,順子說家裡窮沒辦法......



也因為此,菊就恨這個窩囊,沒出息的父親,潛意識裡認為是順子把媽媽打走的,菊衣柜上的沾滿血的火鉗子就是證據。可惜事實的真相是,是菊的媽媽用火鉗子打順子,順子的腦門上現在都留著一道疤.....說起來那都是滿腹的心酸呀......




因為這,菊跟他鬧,對著幹。尤其是當看到順子娶了白嫂子之後,她更是偏執到了極點:先是擺臉色,處處給讓順子難看,燒了順子白嫂子的結婚證,又和二代,那位有秦腔夢想的富二代結婚了,隨後又住進一天幾百元,幾乎能把順子幾天工資都能花光的酒店,還為自己的小黑狗,整容,剪指甲.....



這就是菊,一個從小缺少愛的孩子,以一種叛逆,甚至「反人類」的方式來捍衛父愛的主權。順子說,你把自己過好了,老的時候不需要你養,菊立馬就著急了,眼裡有幾分沒落,她在乎順子,她害怕順子不要她了.....她拿著剪刀給把「八叔」變成「疤叔」,看著順子和白嫂子親密,她一邊邊談著五音不全的「白龍馬」,在漆黑的夜裡.....



不知道為什麼,對於菊一點也恨不起來,如果放在其他劇裡,她就是綠茶,就是作,可這裡的菊,更多是的心疼。在她的意識裡,她也是一隻小黑狗,當八爺找小黑興師問罪之時,還有她給小黑撐腰,而當自己被八爺欺負之時,他窩囊的父親順子又在哪裡?



讓菊生氣的是,聽聞是八爺之後,順子支支吾吾的說,八爺畢竟是村裡的長輩.......



是呀,順子有順子的難處,他就有一下苦力,拉三輪車的。為了一口飯,左右逢源,為了工錢,都拿著被子睡到人家鐵主任的沙發上....還要被手底下一群不省心的傢伙坑!剛剛掙了點錢,嘗到媳婦的好,就被女兒鬧得夜夜難寐,女兒每晚的昂貴酒店該誰來買單.....



管他媽的,不就是法院起訴,即使坐牢只要不還錢也可以....不行,還是的想個辦法讓菊回來.....倔強的順子帶著那根沾著血的火鉗子,從刁家村的診所,跑到大醫院,又跑到法院為的就是證明其清白......



這就是菊眼中「窩囊」沒本事的父親,為挽救親情所做的事,他沒有過多的解釋,就是用最原始,甚至有點滑稽的方式來試圖維繫,呵護這份親情.....



敦敦一個沒上過學的農村小夥子,他一直在攢錢娶媳婦,攢夠了回去一趟,發現彩禮又漲了,他又沒心沒肺的回來了,就這樣他攢的永遠也趕不上彩禮漲的速度,永遠在攢彩禮的路上奔馳著......好不容易認識了胳膊上可得兩個字紅拳,卻被秦腔團的導演戲弄說,李白姓唐,納蘭姓清...



看著一臉茫然的敦敦,導演刺耳的笑聲,覺得好諷刺,竟然有幾分莫名的悲傷。是呀,芸芸眾生中的個體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的敦敦,為了一個房子攢呀攢,剛攢夠了,房價也升了.....那位導演也不例外,他們蝸居的秦腔團,年復一年,或許是為了秦腔夢,但似乎更為緊急的是解決最為基礎的暖氣維修和工資....




楊波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自己小學老師,現在嫁給順子的白嫂子。木訥的站在門口張望,一句「閃一邊」就把敦敦懟的毫無招架之力,還為自己謀得一份差事,就可看出這小子不一般,倔強的他在順子的裝臺留下了,而且住在順子的對面.....



二代,煤老闆的兒子,本可以大爺一般的活著,在這裡他就像孫子,好吃好喝的供著秦腔團的領導們,不就是想有一個上臺的機會....



還有抱著小白狗,整日坐在前妻超市對面「監視」並「守護」前妻一舉一動的疤叔;自己捨不得吃卻村裡養一個女人,家裡有老婆的打雀兒;整日沉浸在戲劇童話之夢的「丹麥姐」,優雅而一絲不苟的燈光師丁大師.....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姿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和生活僵持著,執拗的生存著.....



劇中的張嘉譯,花白的髮絲,被歲月壓彎的背,微微隆起的小腹,雙眉之間的依稀可見的皺紋,脖子上一根紅色的繩子,騎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不是在拉貨,就是疲憊而高亢的遊走在妻子和菊之間,在領導和下屬之間.....這似乎就是陳彥筆下的順子,一個粗放,善良,窩囊,活出本色的勞動者!



喜劇說實質就是悲劇,是另外一種極端藝術表現方式!這句話在《裝臺》這些小人物身上體現的尤為真切,卑微渺小,倔強執拗,用原始粗放的方式對抗著包圍的高速發達的物質文明......



理想對他們來說,就像敦敦攢錢娶媳婦,攢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彩禮增長的速度,但是活著就必須有改「倔強」並「執拗」的東西,這大就是生活的本質.....

相關焦點

  • 《裝臺》: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裝臺》的主角是劇團舞美隊裡專職裝臺的一群人,這群人常常在深夜工作,裝好臺之後,為保證對光、調景的時間和準確性,他們時常夜宿後臺,演出結束後,再由他們負責拆卸臺、倒臺口兒,既要打好前站,作者陳彥之所以將視角鎖定在裝臺人這一不常被關注的群體上,固然有他既往的人生經歷,但也有其更深層次的思考,誠如陳彥在《裝臺》後記中所談及到的,裝臺人永遠不可能登臺表演,但他們與表演者息息相關。實際上,為人裝臺,本身也是一種生命表演,亦是一種人生舞臺。
  • 《裝臺》第一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小說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了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表達了作家對人的生存境況的感受與思考。
  • 《少年的你》:直擊人性最原始的冷酷
    毫不掩飾的攻擊、欺壓、結派、階級、排異、霸凌、扒衣、侮辱,直抵人性最原始的冷酷。01 寄生在家庭裡,大人沒有將他們平等看待,總是像在俯視一個弱者。他們更像是寄生在父母身上的一個生物。將人和生物扯在一起,似乎會顯得那麼冰冷無情,人畢竟不止生物性,他還有愛,有感情,有精神追求。
  • 《裝臺》甜蜜收官,原著作者陳彥回西安聊「順子」
    但無論哪部作品,他的文字往往直面生活在城市裡的普通人,展現宏大的時代變遷,「真實」「深刻」「感人」「接地氣」「正價值」「正能量」等詞彙,幾乎成了這些作品觀後感中的通用語。『西安天天有秦腔』,就意味著劇場要天天翻臺,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披露創作細節
    有評價稱,《裝臺》的故事很接地氣,在瑣碎的生活中寫盡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描寫小人物的生活陳彥擅長在作品中刻畫小人物,《裝臺》依然具有這個特點。刁順子(劇中為「刁大順」)踏實肯幹。他有過三次婚姻,第一個老婆拋棄了他,留下女兒刁菊花,第二個老婆得癌症去世了,帶過來一個女兒韓梅。
  • 小說《裝臺》搭好臺,電視劇《裝臺》唱好戲
    【見仁見智】作者:李蕾近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亮相,就顯出爆款的品相。不僅首播收視破1,豆瓣也幾乎都是五星好評,各種評論不吝讚美之詞,#裝臺#等相關話題閱讀量早早突破1億,其紮實接地氣的劇情、豐沛的思想底蘊和飽含時代精神的精湛表演,被觀眾「裝進了心裡」。
  • 人心和人性
    星期天,天氣晴朗,我換上運動裝去散步。記得沈騰小品《扶不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倒了,能扶起來,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這句話受到觀眾的強烈讚許,但更有無數人表達一樣的困惑,「如果真是我遇到了,扶不扶真是個問題」。這或許就是人心和人性的問題吧。
  • 《裝臺》因「不裝」引來叫好,螢屏咋就稀缺這類生活劇?
    最近,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熱播,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叫好。這部劇聚焦一群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勞動者——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人,在搭臺、架燈、裝箱的忙碌生活中,他們的故事充滿苦辣酸甜,卻也鮮活熱鬧。
  • 陳彥回長安 再講《裝臺》故事
    「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他說《裝臺》的緣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院裡舉辦了「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要天天翻臺,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白天演員們彩排,裝臺只能在夜裡趕工進行,工人們非常辛苦。
  • 裝臺刁大順繼續裝臺人生 裝臺原著小說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裝臺》原著小說各人物結局是什麼1、刁大順結局刁順子有三次婚姻,作為普通的底層小人物,他是人生經歷看似平凡卻也曲折,不過不管生活怎麼艱辛,他個性樸實,踏實肯幹,帶領著幾個兄弟幫別人裝臺,從來不埋怨,也從來不會耍滑頭。
  • 《羅生門》人性的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決定
    而作品則是由日本文學大師,芥川龍之介創作而成,他被譽為日本文學界的鬼才,擅長寫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展現出了極其強烈的藝術感與文學的原始魅力。整本書篇幅很短,一開篇直入主題,你會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迎面撲來。
  • 裝臺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裝臺是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
    《裝臺》目前正在熱播中,開播不久,關注度就比較不錯,這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在原著小說中,描寫得更為現實,那麼,《裝臺》講述了什麼故事?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裝臺》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劇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從事舞臺演出裝臺工作的刁順子(張嘉益飾),與二婚妻子蔡素芬(閆妮飾)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目睹和經歷了古城西安的一次次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正因圍繞了接地氣的小人物故事而展開,該劇也備受劇迷期待。
  • 《裝臺》為西安搭臺
    昨晚,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裝臺《裝臺》所講述的從事舞臺演出的裝臺人,是陳彥最熟悉的社會一隅,真實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將古城西安在過去四十年中的歷史變遷也躍然呈現。李少飛,畢業於陝西省藝術學校,因《道北人》與導演劉惠寧結緣,並逐漸走上導演之路。
  • 對話《裝臺》作者陳彥!你想知道的幕後創作細節,他告訴你
    目前,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陝西人寫、陝西人演的陝西故事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人生也賦予了作品更能打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今天我們的記者採訪了作家陳彥看看原作者如何評價電視劇《裝臺》小說《裝臺》緣何而來為何要關注裝臺人群體刁大順是否有真實原型劇中演員演得怎樣?
  • 裝臺原著小說各人物結局是什麼?裝臺刁順子蔡素芬結局是好是壞?
    劇版《裝臺》改編自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圍繞著裝臺人刁大順的生活展開,蔡素芬是他的第三任妻子,這部劇中人物有很多,各有特點。那麼《裝臺》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裝臺》每個人的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專訪丨茅獎作家陳彥:用《裝臺》為底層勞動者立傳
    20多年的院團生活為《裝臺》接上地氣在今年的熱播劇中,《裝臺》算是一個另類,沒有流量明星,也不靠熱搜話題,就踏踏實實憑著樸實的生活質感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贏得了觀眾的喝彩。「院長辦公室的樓下,正對著劇場的後臺,那些裝臺的累了在外面抽菸吃飯聊天,我都聽著呢,挺有趣的。」當院長那十年,陳彥一直堅持著晨跑的習慣,每次路過劇場外,都能看到裝臺人東倒西歪睡得遍地都是。「早上是他們最累的時候,滿臉蠟黃,真就是臺詞裡說的『下苦人』」,從這些人身上,陳彥逐漸找到了主人公刁順子的形象。「要說原型還真有一個,叫朱冬生,他身上有些影子,但不能構成一個藝術典型。
  • 裝臺原著小說刁菊花結局是好是壞 刁菊花最後嫁給了誰
    《裝臺》刁菊花的結局是什麼?刁菊花這個角色真的非常讓觀眾厭惡。而且在小說中這個角色也是一個極端的壞女孩,可以說到了讓人牙根痒痒的地步。刁菊花結局:《裝臺》小說最後,刁菊花沒有嫁出去,而且整容也因為沒有錢而選擇放棄。繼續回家當「活閻王」,欺負刁大順下一任繼母。
  • 裝臺韓梅結局是什麼?裝臺原著小說韓梅與刁家斷絕往來了嗎
    《裝臺》韓梅結局是什麼?韓梅是劇情中間才出現了,她是刁大順的第二個女兒,但母親因為生病去世了,後來出去讀大學,所以一直都沒有出場,韓梅也是刁菊花的主要衝突對象。《裝臺》原著小說中,韓梅是刁大順無血緣關係的乖巧的二女兒,有隻相依為命的狗「好了」,但被菊花殘忍殺死,最終韓梅離家出走,與菊花斷絕往來。
  • 裝臺蔡素芬結局是好是壞?裝臺小說蔡素芬是刁大順第幾個老婆
    電視劇《裝臺》是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該劇是在西安取景拍攝,講述了鮮為人知的行業——舞臺拆卸行業裡的小人物,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盡顯煙火氣,平凡而珍貴。《裝臺》立足時代節點,從火熱的社會現實中汲取創作靈感,聚焦小人物溫暖生活,呈現催人奮進的故事情節。平凡生活有苦有甜,滿溢溫情為人生裝臺。這也是張嘉益和閆妮兩位陝籍演員再度聯手,回到家鄉展現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這對默契搭檔再合作,趣味不減,溫暖升級,更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陣容強大,聯手演繹陝味煙火氣十足的裝臺大戲。
  • 《裝臺》憑什麼「破2過8」、贏得好評?
    當下,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有關電視劇《裝臺》的兩組數據,折射了這部劇的火爆程度。酷雲收視率數據顯示,12月4日,該劇當晚實時收視率突破2%,最終峰值收視率超過2.3700%;據豆瓣的觀眾評分顯示,該劇當晚開出8.4分的好成績。6天破2,豆瓣過8,電視劇《裝臺》的收視率和口碑可謂好事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