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古時候的山東壽縣,有一個李氏。故事發生那一年,李氏剛剛22歲。她嫁給了離家20裡外的王才,王才自幼沒了爹,只有一位老母親。
王才的家境很是貧苦,李氏為人本本分分,自打進了王家後,勤勤懇懇打理著這個小家。
王才在外務工,不常在家。伺候母親的擔子就落在李氏肩上。李氏不知勞苦,任勞任怨,街坊四鄰皆誇讚李氏的為人。
話說有一天,王才回家路上遇到劫匪。身上銀子被搶了不說,還身負重傷。王才強忍著疼痛回到了家,他受傷嚴重,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便懇求李氏幫忙照顧老母親。
李氏潸然淚下,答應了王才。王才會心一笑,不多時便沒了氣息。
王才死後,李氏的日子更加艱苦。農活要打理,家務要做,老母親還要贍養。
婆婆看李氏太過辛苦,勸她要麼回娘家,要麼就改嫁。但李氏卻對婆婆不離不棄,一如既往照顧著婆婆。
在王才死後的第三年,老母親實在不想拖累李氏,便在一個晚上偷偷上了吊。
王才有一妹妹,嫁到別處。得知母親身亡後,便說是李氏害死了母親,遂將李氏告到了衙門。
縣令升堂斷案,李氏不善言語,有苦說不出,妹妹則在公堂上信口雌黃。那縣令只聽一面之詞,便要定李氏死罪。
有人上前和縣令小聲耳語道:「那李氏乃是孝順之人,縣令明察,切莫斷了冤案啊!」
縣令思忖片刻後,還是判了李氏死罪。第二日,李氏被押赴刑場。
李氏本是孝順之人,卻被蒙冤。李氏死後連續三年,壽縣方圓百裡內遭遇大旱,不曾下過一滴雨。
人們皆說:「那李氏乃是孝婦,最後卻落了個如此下場,她冤啊!」
百姓莊稼顆粒無收,人們紛紛燒香祈禱。第四年的時候,縣令犯事被查辦。
新任縣令剛到壽縣,眾人便為李氏喊冤。新縣令重審此案,終於水落石出,還了李氏清白。
新縣令讚嘆李氏的孝心,特意在鎮子外為她修了一座「孝」祠堂,也提醒世人要盡孝道。
作者心得:
孝道乃是中華民族之美德,人人皆應盡之。那縣令玩忽職守、草菅人命,必遭報應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文中故事源自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