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和華妃同樣都愛著皇上,兩人也同樣都是皇帝的寵妃,為什麼兩人的結局卻如此不同,一個最後成為太后,一個卻撞牆慘死。
一 甄嬛
甄嬛是大理寺少卿甄遠道只長女,自幼飽讀詩書,她聰慧伶俐,有主意有膽識,她17歲參加選秀,因為模樣有幾分像故皇后純元而入選,和皇上在杏花微雨中偶遇,開啟了一段美好動人的愛情。
甄嬛因自己的才情和機智 ,因一張酷似純元皇后的臉而倍受恩寵。因恩寵太盛,威脅到了華妃和皇后的利益,而連遭陷害打擊。
先是被害小產失子,而後皇后又暗中指使祺貴人的父親中傷陷害—甄嬛的父親甄遠道,使甄遠道蒙冤獲罪入獄,使甄嬛的家族也連帶被陷害打擊。而自己也被皇后陷害誤穿純元故衣,惹怒了皇上, 被禁足碎玉軒。
父親甄遠道在獄中又被安陵容陷害染上鼠疫,為了拯救父親,甄嬛在即將臨產前,冒死去求皇上派人給自己的父親醫治。
皇上當時正在寫悼念亡妻純元的書信,一句「宛宛類卿」,徹底擊垮了清高的甄嬛,原來自己只是別人的替身,自己從始至終深愛的那個人,並沒有她認為的那麼深情。甄嬛至此心灰意冷,在生下朧月三天後,就執意離宮修行。
離宮修行的甄嬛對愛情已經心灰意冷,是果郡王允禮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對心愛之人至死不悔的付出,打動了甄嬛,讓心如死灰的甄嬛再度燃起愛情之火。重獲真愛的甄嬛幸福滿滿,她和允禮一起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和允禮的相愛是甄嬛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的甄嬛,正醞釀著等允禮回來一起遠走高飛,去過屬於他們兩人的幸福生活。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人措手不及,在得知允禮的死訊後,又得知自己懷了允禮的孩子。禍不單行,此時眉莊又告訴甄嬛,遠在寧古塔的親人正面臨滅頂之災。為了自己的親人,為了順利生下允禮的孩子,她必須重獲皇上的恩寵,只有皇上才能讓她實現這一切。
崔瑾汐通過蘇培盛對自己的愛慕,設計助甄嬛回到宮中,再次回到宮中的甄嬛,與當時已是判如若兩人了,此時她的心裡。只有果郡王和家人,她對皇帝更多的是怨恨,再無半分情誼。
二 華妃
華妃是大將軍年羹蕘的親妹妹,她出身名門,美豔不可方物,倚仗哥哥年羹蕘的功勞,和皇上的專寵橫行後宮,只可惜她高調跋扈的背後缺乏足夠的心機和智慧。她深愛著皇上,恃寵而驕,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對得到皇上寵愛的女人都欲除之而後快。她心狠手辣,樹敵太多,隨著哥哥年羹堯的失勢,牆倒眾人推,曹貴人的反向倒戈,供出了自己這些年來的多項惡行,令皇帝震怒,被褫奪封號,降為答應。
沒有曹琴默的華妃,智商更是降為零,後又指派手下人火燒甄嬛居住的碎玉軒,徹底把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地,事發後被打入冷宮並賜死,但年氏不肯就死,她致死都相信皇上是深愛自己的,她希望得到皇上的親自下旨,自己才能死心。甄嬛來見她最後一面,,道出了她多年不孕和歡宜香的秘密,令華妃徹底絕望,撞牆慘死。
華妃到死才發現自己只是前朝後宮權力遊戲的一枚棋子,自己全心全意愛著的皇帝,竟然是後宮裡算計自己最深的那個,當她絕望赴死的那一刻,只留下一句話:「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她愛了皇上一生,也被算計了一生,她所有的悲劇都是拜這段痴戀所賜。
縱觀華妃的一生,她不是敗給了甄嬛,也不是敗給了皇后,她只是敗給了愛情,敗給了自己的心上人—皇帝。
甄嬛贏了,是因為甄嬛已經不愛了,她在知道自己是純元皇后替身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徹底死心,到皇上讓自己親手殺死自己的最愛允禮時,她對皇上就只剩下恨了,允禮死後,她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愛都死心了,女人一旦不愛了,心比誰都會狠。
華妃的輸了,輸的很慘,是因為華妃至始至終都深愛著皇帝,從來都沒有質疑過皇帝對自己的愛,愛讓人亂了心智,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和理性,所以華妃才會輸,輸的很慘。
到最後,甄嬛真的贏了嗎?就如眉莊問過甄嬛的一句話:「你這個熹貴妃當得快活嗎」?從甄嬛設計回宮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一條險路,這一路走來有多麼危險和不易。
允禮走後,她對這個人世間便沒有了留戀,每日與孤獨作伴,與回憶為伍,年紀輕輕就已經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