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賈生

2020-11-20 滄海一粟247791399

賈生

拱州賈姓人家的兒子,英俊而有風度,擅長作詩也能寫詞,很有才情。又信奉佛教,樂善好施,對待朋友恭謹而寬厚,人們都喜歡他。賈生和朋友們相約去京城看燈,住在西賢寺。廟裡的和尚妙空說:「這裡曾經是講華嚴經的場所。」

監寺僧人慈航做了五六件黑袍子,上面寫上寺院名稱,準備讓出去化緣的和尚穿。賈生披上一件,開玩笑說:「今晚上我就出去給寺裡化緣。」

夜裡,賈生真的出去化緣了。因為他有風度,善辭令,婦女們都願意施捨,一晚上募集來的銅錢兩個和尚勉強抬回來。次日,他的朋友調侃說:「你的確很稱職!」賈生說:「京城女子漂亮,但是不容偷看,只有和尚化緣時可以隨便看,我替廟裡化緣也是有好處的。」

第二晚,賈生還要出去,廟裡的僧人貪圖利益,並未阻攔,這樣過了五個夜晚。第六天早晨,他朋友還沒起床,賈生說:「我出去一會兒。」朋友想問他出去幹嘛,還沒等問,賈生已經走了。傍晚才回來,還帶回兩個橘子,非常香甜。他和朋友分著吃了,談笑間一點也看不出異常。

後來,朋友約他回家,賈生讓朋友帶回一封家信,而他滯留京城,從正月一直待到春天快結束。有從京城回來的人說,看到賈生非常瘦,還帶著一個婦人。家人把他找回來,回家後繼續瘦下去,吃藥也沒效果。但是舉止如常,只是不到妻妾房間裡休息,獨自住在後院的書房,有人問,他說是為了養病。

賈生越來越瘦,全家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他的老乳母半夜去打探,聽到書房裡傳來女人說話的聲音。早晨告訴賈生的兄弟們,大家這才知道他是被鬼物迷惑了。用了很多方術都不管用,賈生泰然自若地說:「我的病在經脈內臟,方術怎麼能起作用呢?」

五六月間,天寧寺作般若大會,長老請賈生的朋友和兄弟參加齋會。齋會結束後,大家一同閒遊乘涼。廟裡的僧堂高大,又被大殿擋住陽光,很涼爽。門前擺著一張床,上面坐著一個遊方僧。長老對遊方僧說:「師弟不用避讓,這幾人都是道友,一起乘涼就可以。」

長老又拿來瓜果分給大家吃,順便問起:「賈家的某相公今年沒來,聽說他病了,現在好些了嗎?」賈生哥哥說了事情經過,又說:「明知道是被鬼所迷,就是治不了。」那個遊方僧忽然說:「如果真是被鬼蠱惑,我能治。」

大家都站起來詢問,原來這個遊方僧是天台山的道清和尚。他收集了一鬥乾淨的塵土,然後念了一百多遍咒語,交給賈生哥哥,說道:「等到鬼物再來,就用土把書房圍上。遇到牆壁阻隔的地方,要麼穿洞,要麼撒在牆上,不要讓土中斷。另外,如果鬼物哀求,就要打開一個缺口放它出去,千萬不要拖延到日出。」

賈氏兄弟回家後,照方法實施,四更時分聽到書房裡傳出生氣的吵罵聲,到了五更,鬼物開始痛哭悔過。賈生哥哥審問,鬼物說:「我是京城裡的廟靈,有爵位,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誰。因為喜歡賈生的風採,沒有忍耐住,所以到了今天的地步。如果天亮,就會露出醜陋的原形,希望能網開一面放了我。」

哥哥問:「還會回來嗎?」鬼說:「我自恃神力,以為誰都不能把我怎麼樣,不知道還有法術能制服我,今天只要放了我,一定洗心革面,不敢再來。」

又問她看到什麼嚇成這樣。回答說,被關在一座鐵城裡,四周都是和天一樣高的城牆。再問它想往哪個方向去,回答說西北。

於是,賈氏兄弟把西北方向的土斷開,一股冷風從書房出來,向西北而去。早晨去書房檢視,賈生還在睡覺。

大家一起去感謝那個遊方僧,送給兩萬錢,僧人不收。改送他幾十兩香,僧人只拿了像手指那麼粗的一縷插在鬥笠上,說:「我把這縷香帶到五臺山,放在文殊菩薩面前替你結善緣吧!」

問他念的什麼咒,回答說:「「觀世音菩薩罥索部三十卷裡記載的。」又問為什麼這麼靈驗,遊方僧說:「只要心念專一,自然靈驗。」又問:「賈生遇到的是什麼鬼物?」回答說:「神鬼,精魅,妖狐,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驅除。但如果是自己所造冤孽,就沒有辦法了!」說完,戴好斗笠離去。

一個多月後,賈生逐漸好轉,朋友問他遇鬼的經過,賈生說:「當初出去化緣,每天晚上都有一個婦人施捨很多錢,藉機和我說話。到了第五天夜裡,更加熟悉,並且送我一箱錢。箱子裡帶了一張紙片,約我到城西張家園後見面。如果看門人詢問,就說是她表兄。第二天我獨自去赴約,看到張家園後有個大宅,看門人打扮像太守府的侍衛。我自稱是表兄,得以入內和婦人見面。婦人置辦酒宴招待,又約好在僧房相會,從此形影不離,回家後也跟隨到來。術士作法的時候,婦人用手指畫一個圈,把我和她畫在圈裡,說:『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這個婦人衣飾華麗,容貌美麗,世間少見!」

故事出自宋代《投轄錄》,作者最後總結到:

噫!道清之言賢哉。人之為賈病遇道清,亦奉佛施藥之報者也。賈生字顯之,所謂友則同郡許顗彥周是也。其後先太史於大藏中檢得罥索經呪,今亦藏之於家也。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範南鬥妾,仇邦俊家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個外國故事。有個潦倒的旅者,住到一家古老的客店。屋子陰暗潮溼,牆壁上長了黴斑。某天,他發現黴斑隱隱長成一個人的頭像。一天天過去,頭像清晰起來。旅者發現那頭像正是自己,而且滿面愁容。又過了幾天,牆上的頭像落下淚來(淚也是黴斑形成的圖形)。這個旅人就死了。當時讀這個故事,真覺得很恐怖。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這個故事比較俗套,但是開篇瘟疫橫行的描寫吸引了我。這和今年春天的情景很相似。雖然劉生很讓人欽佩,但我和作者有些觀點不同。瘟疫不是別的,會傳染,我們響應國家規定,不探視,不聚集,才是對的。不然,我們國家怎麼控制住的疫情?另外,我對吹哨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敢於擔當,早發現,早預警固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發現疫情,應該逐級上報,不能在朋友圈,微信群亂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古代志怪故事二則
    出自清.李慶辰《醉茶志怪》2 守貞小陳是河南人氏,從小雙親棄世,寄養在叔叔家,弱冠之時,叔叔替他操辦了親事,小夫妻恩愛和睦,更因為小陳遠行在即,更珍惜彼此在身邊的光陰。叔叔長年在京城做生意,身邊缺個可靠的幫手,料理了小陳的婚事後,便囑咐他來京,學一學生意經,將來也好獨當一面。小陳婚後不久,就不得不戀戀離開溫柔鄉打拼事業,這一去就是十年。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玉英
    作者(明代馮夢龍)說:「這個故事有些不符合邏輯。女鬼王玉英既然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扔掉?能抱著去,就不能抱著回來嗎?而且衣帶上預言十八年歸來,也沒實現。還有,她能用一句話就治好韓生的疾病,卻保佑不了其他的,這麼大的神通,連四十兩銀子都沒辦法。這個故事很一般,為了告訴大家掩埋屍骨功德大,所以我把它保留下來。」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故事出自清代《益智錄》,後面馬竹吾等三人都是作者朋友,其中一人提到了聊齋裡的《狐諧》。這個故事肯定受了聊齋影響,但的確和《狐諧》大不相同。《狐諧》裡重在描述狐女的詼諧多才,有一段寫到,某次酒宴,眾人和狐女鬥嘴,狐女說,狐字左邊是一個小犬,右邊是一個大瓜,邊說邊用手比劃左邊和右邊的人。鞏生的故事重在後面部分,表達作者淡泊的人生觀。兩個故事裡的狐女最後都一去不返。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嚴壽珠
    這個故事裡的嚴壽珠,更是有道高僧轉世。有一點不太了解,他描述的清代的名妓都比較自由。另外,王韜藉故事給當時的人講了蒸汽機大致的原理。看來,瓦特發明蒸汽機的事,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