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富翁到一貧如洗,講一講我家的四叔(四)

2020-09-04 湖湘之女

四叔經歷牢獄之災後,整個人像是老了好幾歲,最近這一兩年像是走了背運,生意做不下去,被人騙錢,還去了一趟牢房,他時常感嘆時運不濟。

四叔心裡有些懷疑有人看不過他發財,嫉妒他要害他,他想去求求菩薩保佑自己。他這個想法得到了奶奶的熱烈支持。

遇事不好,封建迷信來一套,保證你逢兇化吉!為追求心裡安慰嘛,燒個香,拜個佛,捐個菩薩身,咳,很正常……


精神安慰

四叔跑去了特別有名的南嶽衡山去燒香拜佛,具體過程不詳細描述,有機會,大家可以去體驗下。

反正回來後,四叔的精神平靜不少,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四叔。

精神上求得安慰,現實也還是要面對。

四叔將收到的尾款,分了一半給聚金會算作第一筆還款。剩下一半作為啟動資金,打算繼續做生意。

只是現在做生意沒有了店鋪,進到的貨也比不上外國廠子生產的鞋,利潤極少。四叔在雲南的城裡混的有幾分艱難,只得轉戰郊區,農村,趕一些農村的集市去賣鞋子。

風吹日曬,日夜顛倒,這對人的身體素質是個極大考驗。

這一關,四叔沒有扛過去。



某一次,趕完集市,生意不是很好,四叔冷著臉,沒說什麼話,和四嬸匆匆趕回來,就在趕回去的路上,四叔突發疾病,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全身痙攣,一小會兒就倒地不醒。把四嬸嚇得半死,這種突發意外,四嬸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最後在路人的幫助下才送進了醫院。

四叔昏迷了一夜,醫生給他做了檢查,一下子也看不出來是什麼病症。

四叔醒來後,跟沒事人一樣,他不記得自己犯病,只覺得像是睡了一覺。還埋怨四嬸小題大做,瞎操心。

四嬸怎麼勸他都不聽,無奈之下只得出院。

時隔半年,四叔又一次發病,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直接昏倒在地。這次四叔還有些許意識,摔倒在地時呼救了幾聲,被人及時發現,也不敢耽誤,送到了醫院。

這次四叔沒有等四嬸再勸,平靜地接受了自己生病的事實。

醫生說這種癲癇病無藥可治,不發病如正常人,一發病就……

回到家,四叔看著倉庫裡堆積的鞋子,滿是不舍。考慮了幾天,最終決定低價處理掉,拿著錢回家治病。

這一次的決定讓四叔再也沒有機會踏足雲南。

回到老家,恍如隔世,四叔和四嬸跑遍了省內的各大醫院,最後還去了北京的協和醫院,醫生也是說無藥可治好,只能吃些藥控制病情。

眼見錢越花越少,病情也無藥可治,四叔打算不再求醫,就按照醫囑吃藥控制,避免頻繁發病。

中間有一兩年,四叔沒有外出,在家裡休養。


四叔畢竟不是家養的雀,只想著撲稜翅膀往外飛。他手裡還有一點餘錢,還是想著出去折騰。

他就打聽到村裡很多人南下廣東在建築工地當農民工,經常被拖欠工錢。沒人敢上前理論,四叔覺得他做生意,嘴皮子還可以,想著自己當包工頭,去接工程做,憑他的嘴皮子應該有口飯吃。

基於之前四叔的名聲,村裡還是有不少人去投奔他,南下廣東雖說接不到大工程,小打小鬧還是可以,老闆的工錢給的也是痛快,工人們也越發相信他,來投奔的人也越來越多。要是不出意外,四叔憑著這些人也不是不能翻身。

05年,四叔接了一個大單,是修一棟6層辦公樓,四叔對這一單很看重,一門心思的撲上去了。

就是這一年,四叔的大兒子,堂哥初中畢業,高中沒考上,自己也不想念書。

四叔心想不念書就不念吧,反正沒念書也當大老闆的到處都是。

說道對於教育,四叔一向不看重,也從未在兩個兒子面前說要好好念書,以後上大學……

那時候,我覺得做四叔的孩子特別好,因為四叔不會給他兒子壓力。

四叔將大兒子接到廣東工地上住,帶著他一起熟悉工地上的事情,打算培養堂哥接自己的班。

堂哥有些不服管教,日上三竿才起床,工地上的活也不相干,不管是輕鬆的還是辛苦的活,每天就想著跟四叔要錢去遊戲廳裡打遊戲,和街上的小混混去泡迪廳。

正事不幹,只管要錢,日子久了,四叔當然不滿意。

晚上守著堂哥回來,看見他一副黃毛的樣子,就氣的不行,抄起棍子就是一頓打。剛開始,堂哥不敢還手,後面急了,也不管對面是誰,拿著棍子對打。兩父子像是仇人一般,打紅了眼。工人們都不知勸了多少回。

四叔看著脾氣暴躁的兒子,知道光靠打是不行的了。

接著四叔便控制堂哥的經濟,不再給他錢。這一下子就掐住堂哥的命脈了,沒錢就哪也去不了。

四叔發話了,要錢,自己去工地上掙錢,找他要,門都沒有。

堂哥剛開始以為四叔在嚇唬他,照樣出去玩,幾天後錢花完了,沒得吃沒得住,只得灰溜溜地回來。

而且這一次,四叔好似鐵了心不管堂哥。

堂哥一見這光景,哪裡還敢放肆,乖乖地跟著工人去工地上幫忙,每天做個小工,挑水泥,挑磚頭、扎鋼絲……

安分地幹到年底,第二年,死活不願意再跟著過來。四叔不願嬌慣他,硬拉著他來工地。

工地上的活的確很累

就這樣,堂哥特別恨四叔,年輕人的愛恨都來著特別簡單。

堂哥覺得工地幹活太累太辛苦,來錢也少,再加上對四叔的恨意,被狐朋狗友一慫恿就打了工地上電線的主意。電線裡全是銅,拿去賣又貴又重稱,十分好賣。

一天夜裡,堂哥就夥同幾個人偷走一車電線,全部賣了錢。電線由於數量多,沒有人每天清數,前幾次被偷,都沒有覺察。

堂哥那夥人膽子就越發大,居然把工地上的鋼材也偷去賣。這下子被發現了,而且是被甲方的人員當場抓住。直接將他送到了派出所。

四叔一聽消息,就氣的不行,完了,這個混蛋兒子要害死他啊!

有因就有果,堂哥這麼大膽,無法無天,歸根到底也是四叔的教育不得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教育如何,在孩子身上都會反映出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我還記得有一次,四嬸用炫耀的語氣說起,堂哥亂打119電話,導致最後119真以為有火災,開著消防車過來滅火,最後才發現根本沒有火災,只是堂哥的胡鬧,自己想要看消防車。

消防員氣的罵人,要四叔四嬸教育好堂哥,四叔四嬸十分不樂意,覺得自己兒子厲害,都能騙到消防員,長大了之後肯定厲害,在社會吃得開。

堂哥後面不走正道,我心裡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想法。

四叔的前半生靠自己打拼,苦過累過,也享受過;後半生為了兩個兒子處處受氣,處處求人。

有人說這是報應!是報應嗎?或許吧!

相關焦點

  • 從百萬富翁到一貧如洗,講一講我家的四叔(一)
    四叔作為爺爺奶奶最小的兒子,但卻不是爺奶最疼愛的兒子,養成了他從小就知道給自己爭取的性子。長大後,四叔去鎮上幫人蓋房子,一眼就相中了在裁縫店裡學手藝的四嬸,他覺得四嬸脾氣潑辣,對他的胃口。很快兩人便走到一起,在老家擺了一桌酒就算是結婚。
  • 從百萬富翁到一貧如洗,講一講我家的四叔(二)
    上次說到四叔生意不好做,要關門大吉,但四叔不甘心這麼敗落,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打算批發外國廠子生產的鞋子。那個時候,外國廠子是政府高看一眼的工廠,但四叔沒有門路。為此,四叔收攏了手裡的資金,狂撒錢讓人幫忙找門路,幫忙牽線聯繫外國工廠的人員,試圖打通進貨渠道。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下)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下) 且說白先生自從替關東道郭家解了狐魅以後,一時在梁南梁北聲名大振。白先生行走梁南就住義兄郭玉家,行走梁北,就住東地齊家。因為在喀喇沁名頭更響亮,所以住郭家時間為多。郭玉待白先生雖是結義兄弟,卻比親兄弟還親。妻妾子女也不避諱,把白先生當親叔叔看待。
  • 講一講我家的大姐姐
    大伯有一兒一女,他女兒就是我家的大姐姐。大姐姐念書時成績不錯,原本有希望上大學。高二念完後,在那年冬天過年,大伯就不打算給大姐姐念書,因為高三費錢,學費、學雜費、夥食費、高考報名費、補習資料費……負擔不起。家裡給她辦了身份證,讓親戚帶著大姐姐南下打工。大姐姐不願意,求過,鬧過,哭過,最終在來年的正月十六跟著親戚去了廣東的一家製衣廠。
  • 侄子找叔叔借錢讀大學,二叔、三叔有錢不借,四叔沒錢卻借了2萬
    只有四叔還在農村種田,和媳婦照顧年邁的公婆。這些年為了供唐文松讀書,他的媽媽沒少吃苦。唐文松也懂事,每天都努力的讀書還會幫媽媽幹家務活。可是唐文松考上重點大學後,卻沒有錢交學費。他媽媽急得白了頭髮,唐文松不想媽媽擔心,就瞞著媽媽去找叔叔們借錢讀大學。他先到最有錢的二叔家,二叔看到他來了,忙讓媳婦把飯菜端回廚房。唐文松看到了,就說:二叔、二嬸,你們不吃飯嗎?二叔面無表情的說:周末不開飯嘛!
  • 南門口的「叫雞公」(下):湖南人真的是不可戰勝啊
    坐進救火會的小屋子,那些玩木腦殼(牌九)的光頭滿哥都起身到外頭的樹下頭玩去了。四叔聽了佘義本和趙石頭的兩個點子後,嘻嘻一笑,拿出了一個新主意。又過了幾天,兩個人到學院街口子上的慶興樓吃包子,四叔提前跟老闆講了,留了個夾角上的邊座,正好坐四個人。兩個來客,其中一個是做圓木的箍桶匠,還一個是同泰醤園的曬醬釀醋師傅。
  • 四叔的讀書無用論
    四叔今年48歲,在一個工地上做包工頭,雖說雨淋日曬爬上爬下,但是一年有20多萬的收入。四叔有四個女兒個一個兒子,所以要養活一家老小這日子過得還是很拮据的。因為這段從軍的經歷,四叔對五個孩子很嚴厲,特別是大兒子。堂弟和四個堂妹從小就被四叔關在家裡面,從來都不給出來個我們一起玩的。偶爾出來也只是跟著四嬸到田裡或者地裡勞動,這種特殊的經歷,導致村裡的大部分長輩和年輕人都認不出幾個堂妹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只是模糊的知道她們幾個都是四叔的女兒,而且他們讀書都挺厲害。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上)
    ——白先生(上)過去山東有民俗,打架去「三不管」,所謂「三不管」就是各種沒人管,官家民間都不管。郭玉便把前後故事如此如此說了,又帶著白先生房前屋後踏勘了一回,路過倉房,房門虛掩著,白先生突然打了個冷戰,推開房門,一條火紅的狐狸正掛在房梁,那血一滴一滴的滴了一地。先生掐指一算,大驚說:「糟了,糟了。「郭玉說:」先生請講。「白先生面有難色說:」這藍帽子山上住著一公一母兩隻千年妖狐,這妖狐千百年來不曾害人,馬上就要修成正果。你千不該萬不該殺了它兒子。尊夫人中的是狐魅,這是向你索命來了。
  • 「你不要在我家住,還去我大哥家住,我們這裡沒有你住的地方」
    後來我媽媽生了我姐,後來又生了我「還是閨女」,聽鄰居說我小時候可瘦了,就肚子大,吃的什麼飯隔著肚皮都能看見(我覺得誇張),鄰居就跟我奶奶說「你老三家二妮那個瘦,你把雞蛋跟她吃吧」,我奶奶狠心到什麼地步,她說「一個二妮,餓死她拉倒」。我聽鄰居和我媽說話的時候這樣說我奶奶的,我就笑笑,不說話。
  • 四奶奶那亂糟糟的前半生(八)
    小香比偉叔小一歲,屬豬的,長得人高馬大,壯壯實實的,濃眉大眼,很像演員李菁菁。小玲姑娘比偉叔小兩歲,數耗子的,身材高挑,細皮嫩肉,眉清目秀的。這兩個姑娘心裡也喜歡偉叔,一直暗戀著他。偉叔他們家發生的事,她倆都清楚,她們看見偉叔萎靡不振,心裡也很同情他。她倆就時不時的找藉口,約偉叔出去開導他。
  • 李先生講故事(原創)
    每次遇見有人講故事,我總是認真聽。聽完故事後,有時抑制不住自己開懷大笑,有時哇哇直哭。我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爺爺說:我是地主家的孩子,小時候可風光了。我們家有很多田地,很多農民都給我們種地,年底我和家裡人去收租金。經常有人交不起地租,我們就記帳。今年交不起,今年的記上。明年交不起,繼續記帳。我問爺爺:交不起的人多不多?
  • 四叔/文/浮嶽松
    不過有時候湯老鴨也破費,到五月單五,中秋節他都要改善生活。每逢這天,一大清晨賣豆腐的嗓音就飄蕩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他急匆匆往街上跑,有人看見就大聲問他: 「四叔,你弄啥哩,跑恁快?」 「弄啥?買豆腐。今個兒節氣,人多。慢了就沒了。」 「你不用小跑,跌搕你成大事了。」
  • 古浪|陳國明:四叔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 …」四叔很生硬地一笑,拿眼睛望了一眼狗山大叔,我弓背踩鍁一抬頭的瞬間,正好看清了將一塊巨大的石頭用力抱出土溝後拍著手上的泥土的四叔那一瞬的眼神,內心的某個地方很分明地動了一下。
  • 我是一個不孝兒(四)
    我是一個不孝兒(四)文/直楠接上篇:1那個時候不知道姑媽是怎麼看我的,反正我當時的形象就是,長發快齊肩,鬍鬚滿臉,確實像個吸毒的……進城去我遇到一個熟人叫夏飛,我開口給他借錢,他也很爽快借給我50塊,後來我聯繫到我們老家一個在水城挖煤的人,對,還是挖煤,第三次挖煤!剛好可以坐車到他那裡。
  • 滿族民間故事(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老罕王努爾哈赤小的時候在明朝末年首輔(相當於宰相)家裡當書童,叫小罕子,有一天首輔上朝了,小罕子和首輔的小老婆聊天,小罕子問首輔的小老婆,為什麼咱家老爺能在朝裡當官,小老婆告訴小罕子說,這都老天爺註定的,因為老爺的腳底下有三顆紅痣,相當於腳踏三星所以能當首輔,皇上腳底上有七顆紅痣,那是腳踏北鬥七星,是天子,小罕子聽後說,那我的腳底下也有七個紅痣呀
  • 奶奶講的一個故事,讓我讀完了一本古小說
    夏夜乘涼,奶奶座在院子裡的青石上,一邊搖動著扇子,一邊給我講故事。故事叫做《花碧蓮四望亭捉猴》,說的是花碧蓮母子在揚州四望亭捉猴子的事兒。就說,她是聽我爺爺講的,而我爺爺已經去世了,我就尋找《宏碧緣》來看,無奈那時這種書屬于禁書,市面上不可能有賣的,就是誰家有也不敢拿出來公開看。我知道,我家原來藏書非常多,應該有這本書,但前幾年都交出去了。後來聽我四爸講,上交舊書時,正好《宏碧緣》外借,才沒有上交,此時,這本書還在村子裡暗地裡流傳著看。我就央他,等書還回來時,讓我看看。四爸認為我還小,不宜於看這類書。
  • 講給ABC的西遊記 (二)
    石猴聽其他猴子講,原來這個地方叫花果山。一個非常美好的名字,充滿鮮花和水果的山。最適合猿猴類種族生活了。山中有條小溪,順流而且上,則是山中一處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猴子們傳說,瀑布後面有一處隱蔽的山洞,內面有很多寶貝,可以誰也沒去過。於是猴子們約定,誰能進入傳說中的山洞,大家就拜他為王。石頭裡出生的石猴,自然有非同尋常的能力。
  • 講一下看小說的歷程(2)
    上次講了一部分,這次在講一部,因為看的小說太多了,所以要分好次來講。上次說到烽火的小說,所以去看了烽火的大作,至於烽火的資料什麼的,大家其實都是知道的,我也就不在這裡說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講的故事時間段接近啊。講的是剛畢業的高中生,然後去上大學,而當時剛好是高中,同時對於大學的生活是心生嚮往的,所以就迷上了。主角前沒有介紹前,以為是一個窮苦學生,但是看到後面我就知道我錯了。所以網上傳言有,身世不及趙甲第,努力應過陳浮生。
  • 講一些師門傳下來的秘聞 - 神算
    這是一個朋友講的,他廣東人。有經驗的人常說,人的一生,關鍵就那麼幾步。我這朋友的父親,小時候有一個鄰居。故事就是關於他的。那個年代中國戰亂比較多,一次亂兵過境,弄得他一貧如洗,只好到處流浪。好在這人聰明,又到底讀過幾年書。流浪之中,居然把算命先生那一套學會了。當然主要就是套別人的話。後來無意中,他救了個老頭。老頭問他是做什麼的?他說算命的。老頭給了他3枚銅錢,告訴他這可以幫他。當時他沒在意,但是這個人有一個優點,就是重情義。很精心的他把銅錢收好,和老頭告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