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外地人裘知到三清山採藥,席間談起三清山名字來歷,王智博一席話使他聽的他如醉如痴方知始末。臨了王智博還買關子說還有更神秘的事呢。
到底是什麼神秘的事情?於是清清嗓子:大唐盛世,並沒有國祚萬年,由盛到衰走向滅亡。隨後群雄逐鹿,趙匡胤平定天下,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國家昌盛百姓安康。
皇恩浩蕩,遠離都市的汾水村迎來難得一見的豐收年。
汾水背靠少華山,面朝懷玉山,群山環抱氣候溫潤潮溼,土地肥沃光照充沛,這一年風調雨順,糧食喜獲豐收,家家戶戶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高興過後煩心事也來了,原來汾水地處高山,為儘可能多開墾土地,各家各戶儘量把房子建在梯田上方,這樣一來房前屋後空間非常狹窄。而稻穀收上來後要及時晾曬,否則容易發芽變質。平常年份憑藉有限空間還能滿足晾曬。而今年稻穀豐收家家戶戶場地都不夠用,農作物講究的是搶時間,這事可急壞大家。
家住下汾水的王霖也是如此。正在發愁時,門前下方梯田中一塊平臥的巨石引起他注意,那是塊高出梯田一米左右,有屋基大小的平坦巨石。巨石表面雖有些粗糙,平時村裡人也經常曬些飼料,果菜,如果清掃一下能曬稻穀就好了?他趕忙拿了掃掃等工具一打掃,別說還真不錯至少可以曬三擔稻穀。
第二天一早,擔了三擔稻穀曬在上面。由於石頭表面受熱快,傍晚三擔稻穀都曬乾燥了。王霖暗自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好地方。次日又擔三擔穀子去曬,傍晚收回時覺得不對,六籮筐稻穀只有四筐多點,早上明明是擔了三擔六筐,怎麼會少了將近兩筐?就算被鳥獸吃了一點,但也至於吃掉兩筐?莫非有人偷走?不對!山裡人民風純樸,平常都可以夜不蔽戶,更何況今年豐收,不可能有誰來偷稻子。
他決定一探究竟。
第二天一大早照常擔了六籮稻穀去曬,自已提個捋穀子的木耙悄悄躲在巨石旁草垛裡。這次他要弄個明白到底是野獸野鳥還真是有人去偷。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除了幾隻麻雀並沒有發現其它情況。
草垛裡酷熱難耐,正當王霖有些不耐煩,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一隻體形碩大的怪鳥跳上巨石,只見它朝四周觀望片刻後,然後低頭啄食起稻穀,眨眼功夫稻穀被吃掉一片。
王霖從未見過這種怪鳥,乍一看形似公雞,高如駝鳥,冠大眼圓,羽毛美如孔雀,啄食一會穀子有意在曬穀場轉了一圈,象顯示它的存在,又象戲弄稻穀主人。王霖火冒三丈,手握捋谷木耙一個箭步衝上去,狠狠地朝那怪鳥挖下去,怪鳥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一個小閃躲過當頭一耙。只聽得「叭」的一聲!王霖耙子沒挖著怪鳥,直接挖在巨石上,冒出星星點點火花,穀子也被砸的四濺而飛。
也許王霖太過用力,巨石表面被生生挖出個凹坑,凹坑足有臉盆大小,當時他也蒙了,這耙子怎麼硬?把石頭都挖出一個坑來? 從那時起這個臉盆大小的坑永久性留在那巨石表面上。
後人把這石頭稱為「曬穀石」。如果有機會你不妨親自爬上曬穀石,一定可以看見當年王霖留下的凹坑印記。
我也納悶,一個木耙子怎麼可能把石頭砸出一個坑?其實這把捋谷的木耙還真不僅僅是一把普通木耙!
事情還得從他爺爺的一次去三清山採藥說起,三清山上有種名貴藥材「石耳」,這種藥材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常常被人民視為珍寶。但它卻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位置險惡,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恰恰三清山獨特地理位置為石耳提供了生長條件,由於採摘困難很多人都不會去冒險。
很多危險職業被人們稱之刀尖上的舞者。在懸崖上採石耳的人稱他為刀尖上的舞者再也恰當不過,這也是一種生與死的較量。
一次王霖爺爺進山尋找石耳,遠遠看見峭壁上有石耳,大喜過望。他爬到峭壁頂拴好繩子,下到懸崖採摘,懸崖上風大,人被風吹的左右晃悠,繩子在晃動中被鋒利的石頭磨斷,傾刻間連人帶繩跌落下懸崖,就在命懸一線時,他被一棵小樹擋住,小樹救了他一命。
等他回過神看下面還有十數丈高,便小心翼翼地把繩子捆住小樹慢慢滑下去,快到地面他縱身一躍,也許用力過猛,連繩帶樹一起扯了下來。
「好險」,定了定神仔細看看那被扯下的小樹,是一棵崖柏。崖柏是長在懸崖上的柏樹,懸崖上缺少水份和泥土,崖柏往往長不大,歷千百年時間也就一盆景大小。這棵崖柏不一樣,樹杆有一把粗細,更奇怪的是根部生長出九個齒狀的樹根,九個樹根自然彎曲如同一把天設地造的木耙。出於好奇王霖爺爺把它帶回家。
有人看到樹根極象九齒釘耙,又聽說了他的危險經歷,便說這是救命之樹一定要好好供著。王霖爺爺想想也對,但總不能把整棵小樹擱家裡,於是收拾收拾認真打磨一番,不知不覺中做成了一把木耙。存放時間長了,加上經常擦拭,木耙通體變得烏黑鋥亮堅硬無比。
就這樣木耙傳到王霖手上,平常王霖也是把它供奉起來不會作為工具隨便使用的。說來也怪平常用的那把木耙怎麼也找不到,一時慌亂競忘了祖訓操起那崖柏耙匆匆趕到曬穀石,看見怪鳥吃稻穀,王霖怒火中燒一耙沒挖到怪鳥,反把石頭挖了個坑,當時也顧不上許多,操起耙想再來一下,那怪鳥見狀撲楞一下跳下巨石,撩腳朝下汾水村口逃去。
「想逃,沒那麼便宜」!王霖跟著追到村口,怪鳥先他一步逃到村後路口。王霖心想算了沒必要畜牲置氣。他想繼續回到曬穀石,臨轉身他朝那怪鳥再看一眼,那怪鳥已不再是原來模樣,倒象只家養的公雞,王霖揉揉眼再仔細看看,的確不是先前的怪鳥,怎麼變成公雞了?怪事!那公雞並不著急逃走,反用戲謔的眼神盯著他。王霖氣不打一處來,畜牲我本想放你一馬,你竟敢嘲諷起我來?年輕氣盛的王霖一轉身隨後追了上去。
從汾水去三清山,下汾水村口是唯一一條上山小路。要說路其實也不是什麼路,它不過是村裡打獵和採山貨的人走多了留下的印痕。這條荒蕪崎嶇的山路沿著兩山對峙的夾溝一直通往風門,山路坡度陡峭而且崎嶇不平,沒有一點腳力的人很難攀爬上去。而那公雞順著山道象在前面引路,王霖緊隨其後卻始終隔著十幾步遠,過了王家巖,塔灣,碧玉巖緊追慢趕,好不容易到了風門。
這爬山的確不是件輕鬆的事,何況王霖一口氣追趕到近千米海拔的風門,他也覺得有些累了,在風門一塊石頭上坐下休息,他有點後悔剛才的衝動,打算休息一會回家算了,從口袋摸出菸絲點火吸菸,那公雞也蹲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兩眼死死盯著他,四目相對王霖撲哧笑起來:我認為你是只神雞能騰雲駕霧?怎麼了跑不動了?認慫了?我且饒你一命,滾吧!
公雞根本聽不懂他說什麼,站起來撲撲翅膀自顧自地打了一聲嗚,見王霖沒什麼動靜,像是故意挑逗似的不但不跑走,反而朝王霖面前走了幾步,王霖本來就怒氣未消,見此情景一股無名火頓時湧上心頭,霍地一下從石頭上站起來操起木耙衝過去,公雞也扭頭朝三清山高處一溜小跑,一場追逐戰再次開始。
若把三清山高度分為三級,從汾水到風門應該是第一級,風門至三清福地屬第二級,三清福地到玉京峰屬第三級。
從風門通往三清福地根本沒有路,不是懸崖峭壁,就是枯藤古木。一些地方溝深路滑充滿危險,當地人也很少上去,幾年前王霖和村裡幾個年青人去過一次三清福地,他依稀記得那段路除了爬坡就是攀巖。
王霖本想到了風門折回,都是那公雞的挑逗激起他的無名火,他下決心定要煞煞它的傲氣,否則會讓村裡人知道不笑掉大牙。
公雞對上山的路似乎顯得很熟,一會直行一會拐彎,一會過山澗,一會爬陡坡。王霖整個人反而感覺迷迷糊糊,他甚至都弄不清楚是他在追趕那公雞?還是公雞領著他去登山?仿佛有一股神力在推動他不停的往山上爬。平時看似十分危險的懸崖峭壁,不知咋的如履平地,輕而易舉的就爬了上去。他甚至記不清爬過多少山路,跨過多少溝壑,繞過多少峰谷。
爬過天門峰那如刀削的崖壁,眼前一片巨大的盆地重新喚醒他的記憶,怎麼到三清福地了?
公雞在他前面七八步遠的地方,悠然地穿過一片低矮的權木林,晃頭晃腦的跳過箭竹叢,眼前是一片五顏六色的花海,王霖無心欣賞緊盯著公雞,公雞再次撲撲翅膀,仰頭回首膘了王霖一眼,象告訴他我在這裡!快來吧!然後「嗖」的一聲鑽進前方的花叢,不見了。
王霖在它消失的地方認真尋找,他沒有看見公雞,只見一支公雞尾翼羽毛,插在花間隨風擺動。 「公雞呀公雞,你死期終於到了」!王霖看得真切,雙手舉起那九齒崖柏耙,用盡平生之力狠狠地挖了下去,猛地往上一撬,他驚呆了!露出泥土的並不是那公雞,而是個金光閃閃的金雞,他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大喜過望,心想這下發財了,趕忙俯下身去拿金雞,剛蹲下去還沒有抓到金雞,距他不遠的地方傳來一聲天崩地裂的響聲,剎那間一個腰圍大過水桶的怪物騰空而起,帶起一股巨大的水柱以泰山壓頂之勢直向他撲來。
到底是什麼怪物讓王霖如此緊張?
欲知後事,請看下回分解!(第九回:三清福地遇巨蟒 老君出手制頑兇)
請關注作者,查看更多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