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滿散文:散落在曬穀場上的故事

2020-09-26 讀寫探秘

小時候,生產隊的中央就是隊部。隊部坐北朝南,它的前面是一個很大的曬穀場。曬穀場被小溪和漁塘環繞,跨過這水系便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田野了。

曬穀場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夏秋兩個收割季節,新打下來還散發著青草味的稻穀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的湧向曬穀場,從路口向整個曬穀場蔓延開來,漸漸的將曬穀場匯成金黃。

面對滿目的金黃,曬穀子的母親們臉上寫滿了笑意,她們開心,她們欣喜,她們家的鍋裡很快就有米了!她們先用谷耙去掉碎草,然後將稻穀攤薄、攤平、攤勻。當稻穀表面的水汽蒸發後,母親們再用谷耙梳理出一條條的小溝壑,她們不停的翻曬,不停的用谷耙攪動那金色海洋,在曬穀場上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波浪。母親們一個勁的忙,放下簸箕又拿起掃帚,放下掃帚又抄起谷耙,汗水淋淋的皺紋裡蕩漾著收穫的喜悅。

熱浪滾滾的太陽用熱力吸走了稻穀身上的水份,金黃色的穀粒漸漸的變小、變脆、變幹。母親們拿一粒穀子放在嘴裡一咬,「嘎」的一聲,聲音清脆,穀殼與米粒分離——稻穀幹了!母親們抬出風車,把曬足了太陽的稻穀倒進去,風車吱啊吱啊的運轉起來,秕谷飄了出去,飽滿結實的稻穀則如瀉洪般地湧入籮筐。

分糧了!大人們紛紛衝向曬穀場,曬穀場上頓時充滿了男人和女人們的叫喊聲,畚穀子的唰唰聲;孩子們也趕來看熱鬧,童稚的雙眼裡飽含著對糧食的渴望,他們知道:自己飢腸轆轆的肚子的充填,上學的費用,乃至全家的衣食往行,都將由這些稻穀來完成。

伴隨著人們的歡聲笑語,金燦燦的稻穀倒進了一隻只空蕩蕩的籮筐,每個男人和女人的心裡都是喜滋滋、甜蜜蜜的,雙眼漲滿了期待和美好,此時的曬穀場,儼然成了洋溢幸福與歡樂的廣場。

農忙一結束,公社電影隊就到各村巡迴放影。那一天,鴨鵝早早的被主人追趕著回到棚裡等待天黑,麻雀們吃飽喝足後早早在屋簷邊的窩裡安歇,牛們被栓在藕池河邊,悠閒的站著或臥著,幸福的把胃中的「糧食」翻到嘴裡慢慢的咀嚼,黑黑的眼眸卻投向了曬穀場,仿佛在等待著什麼?孩子們早早的吃了晚飯,早早的湧向曬穀場,大人們提早收工,回家收拾停當後,匆匆來到曬穀場。

電影還沒開演,曬穀場上已是人聲鼎沸。男人們圍在一起談論著今年的收成,女人們湊在一塊拉起了家常,只有孩子們興奮得坐不下來,他們在放影機燈光的照射下扭動著身子,扮著各種鬼臉,投放到幕布上的形象搞笑極了;混在人群中的狗,躺在主人腳下東張西望,時不時歡快的叫上幾聲,蝙蝠在曬穀場的上空飛快的掠過,蚊子在人群中穿梭,螢火蟲閃爍著那盞熟悉的燈漫天飛舞,整個動物界紛至沓來,共享那個年代裡不可多得的娛樂大餐。

放影設施是下午就安裝好了的。立兩根柱子,把影幕拉上去,然後掛上高音喇叭,在曬穀場的中間再擺上一張桌子,用來擺放電影的機器。天剛黑下來,電影就開始了,一道彩色的光束從電影機器中迅速竄出,劃破曬穀場上黑色的夜空,被投到電影幕布上,早先拉起來的巨大屏幕上終於顯示出圖案、字跡、人群。原有的喧鬧聲頓時消失了,狗也不出聲了,昆蟲的歌也聽不到了,只剩下高音喇叭裡稀哩譁啦的聲音。但是,當放映戰鬥片時,一到關鍵時刻,我們總會忍不住用手做出手槍或衝鋒鎗的姿勢,嘴裡則配合著發出「啪—啪—啪」或「嗒—塔—塔」的聲音。

《英雄兒女》、《閃閃的紅星》等黑白戰鬥故事片我們百看不厭,而大人則看花鼓戲上了癮。每次電影演完數天甚至幾個月,村子裡那些後生仔還在學著《打銅鑼》的開場詞:「收穫季節,穀粒如金,各家各戶,雞鴨小心吶!」或者亮著銅鑼一樣的嗓子,學著《補鍋》裡蘭英、小聰的腔調:「女婿來補鍋,瞞了丈母娘,」「操作要留意呀,當心手燒傷」,惹得姑娘們一陣偷笑。而我們的遊戲就有了潘冬子火燒胡漢山的無畏,更有了王成「向我開炮!向我開炮!」的悲壯……

不知什麼時候,村子裡突然有了自行車。那時候的自行車主要是「鳳凰」、「飛鴿」等幾種牌子,誰家的姑娘要出嫁了,最高規格的嫁妝就是一輛「鳳凰」,有了「鳳凰」陪嫁,那才嫁得風光。漸漸的田間小路上的自行車多了起來,「幅員遼闊」的曬穀場自然成了人們學駕的絕佳場地,所以,農閒時曬穀場上經常能看到「鳳凰」「飛鴿」們飛來舞去。學車人赤腳踩在曬穀場上,土坪上傳遞上來的那份光滑、溼潤而又略帶柔軟的舒適感覺,讓學車人心曠神怡,所以,自行車一路向前,他們心裡的快樂也就一路向前!

後來,農村的土地承包到戶,隊部被拆掉了,浸透了我幾多童心稚趣,飽蘸我無窮鄉愁的曬穀場被分包到戶,不可避免的成為田野的一部分。我在這裡看電影、學單車、壘雪人的心中聖地突然失去了往昔特有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千年秘境三清山(第八回:曬穀場上現神雞   王霖追趕到三清)
    這棵崖柏不一樣,樹杆有一把粗細,更奇怪的是根部生長出九個齒狀的樹根,九個樹根自然彎曲如同一把天設地造的木耙。出於好奇王霖爺爺把它帶回家。 有人看到樹根極象九齒釘耙,又聽說了他的危險經歷,便說這是救命之樹一定要好好供著。王霖爺爺想想也對,但總不能把整棵小樹擱家裡,於是收拾收拾認真打磨一番,不知不覺中做成了一把木耙。存放時間長了,加上經常擦拭,木耙通體變得烏黑鋥亮堅硬無比。
  •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場上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場上 說到底,寰宇的修為還是弱了一點,他的強,強在方方面面,強在沒有破綻,並不是說單單是心神方面得天獨厚,出類拔萃,這是說的百瞳。 畢竟百瞳本身也不簡單,天生神瞳,這是天賦,是神方面的天賦,修煉的又是絕世瞳術,而且有的瞳術還是專門增益心神的,故而,他的心神之強大,恐怕不在一些混元四層之下。寰宇與之相比,恐怕也要略遜三分。
  • 散文小說《青春流浪》冰戈演播 引子 01
    朋友,您知道北大荒吧,您還記得北大荒人的故事嗎由冰戈創作編寫的散文故事《是冰是火北大荒》,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的那些知青,哪一群十五六、十八九歲年輕人,闖蕩大東北、情系北大荒的故事。
  • 散落在千金的珍珠,舊事難忘(一)
    那曾經是一個古舊的小鎮,一條清清小河貫穿小鎮南北,各類風格的古橋散落在小鎮的各個方向,寧靜不乏浪漫優雅。小小的我跟曾經的同伴就在那樣一個古樸又優雅的小鎮上嬉笑玩鬧著長大。唐家橋是座古老的石拱橋,每天人來人往,尤其是中午的時候,下班的下班放學的放學茶館第二波老人來的來去的去,哎呦,那個鬧猛啊,跟上海南京路有得一比,我家就在唐家橋上面,我經常趴在窗口數人,數不清了就看人,猜測著各色人等會有什麼樣的故事,估計,豐富的想像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橋下面就是唐家弄,印象裡窄窄潮溼,晚上我很害怕這條黑暗的弄堂,有物理老師曾經講過說是親身經歷的鬼故事,更恐懼,一般不走。
  • 故事:散文︱ ​鑼鼓喧天的村莊
    男勞力們不是修理農耕農具,就是牽著狗滿世界的逮兔子。婦女們憑著一雙巧手,變著花樣做好每一頓飯。小孩子上學讀書,倒也認真,放學以後,只要玩耍起來,整個村子也裝不下,不惹出事來,誓不罷休。 近期作品散文︱許慶鵬:透過老舍看濟南散文︱許慶鵬:一個人對遠方的訴求散文︱許慶鵬:歲月浮沉,苦盡甘來散文︱許慶鵬:故土難離
  • 《我將喜歡告訴了風》短道速滑場上的速度與激情
    競技場上的熱血飛揚一直是我們許多人的嚮往,青春、熱血、汗水、努力,這些詞無論放在哪兒都是那麼令人熱血沸騰,這本書就是描述了這樣一個熱血沸騰的故事,短道速滑的賽場上是速度與激情的較量,更是熱血和夢想的飛揚。
  • 我家的大槐樹 散文
    我家的大槐樹 散文又到槐花飄香的季節!我老家的院子裡有一顆大槐樹,聽父親說,他小時候就已經長得這麼大了,這樣算來該有一百多歲了。夜晚,一家人坐在這把大圓傘下,聽著樹上長一聲短一聲知了唱歌,聽著老人講祖先從山西省洪桐縣大槐樹下遷來的故事,唱著兒歌:「槐鏈豆,一嘟嚕,我和奶奶摔骨碌」——唉,到現在我也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和奶奶摔骨碌呢——這時,聞著沁人心脾的槐香,真是神清氣爽,有無限的趣味。
  • 赤峰抗「疫」故事:供暖了
    寫散文的鮑勃摸了摸暖氣,呵呵,挺講人性化,給暖了。漫畫家馬九有些驚訝,提前一天,媽呀,好幸福。看見他要越界,鮑勃慌忙搖鈴,冷靜冷靜。馬九收回邁出的腿,我又收到防疫漫畫任務,趕活。鮑勃一聽樂了,我配文字。咳咳,這回可沒說,你別瞎忙乎。那我寫供暖了。好題材,別說,你那麼一抒情,背不住成爆文。爆文,我是該寫出爆文來。創作室裡溫暖如春,這是供暖的功勞,鮑勃冥思苦想,走進一位老婦人,先生,我問問,誰叫鮑勃?
  • 九歲的小秘密
    那年秋天,我九歲,沒和小夥伴一起玩遊戲,而是一個人背著鋤頭滿山滿嶺地挖半夏。這都是因為胖兒在城裡的姨爹給他捎來的那本《無名英雄》,離奇的想像,曲折的故事,讓我如痴如醉。可惜只有一冊,不過癮。整套書是12本,每本一毛多,我已託胖兒姨爹買了整套的,約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斤曬乾的半夏就能換一本小人書,想想都激動。我每天都盼著天早點亮,晚些黑,這樣我就能多挖些半夏了。我急匆匆背著曬乾的半夏去賣。
  • 沐天記:沐小天轉世重生,尋找九轉星河圖,邂逅洛芊雪
    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刻,強行打開九轉星河圖。雖然肉體被滅,但元魂藉助九轉星河圖的星河之力逃過一劫,進入時空之中。然而九轉星河圖在強大空間之力的撕扯下,破碎成九塊殘片,散落在異世大陸的各個角落,我的元魂也隨之來到這陌生的世界。因神魂未滅,得天緣重生。巧合的是,重生的這副軀體也叫沐小天其父沐天正更是威名赫赫,一身九天玄雷訣無人能敵。
  • 《遙遠的鄉愁》:打麥場上的樂趣,半個世紀後依然記憶如新
    1‍在北方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年代,夏天的小麥要全部手工收割,用畜力和人力集中運到打麥場上睡得迷迷瞪瞪的社員們,一邊詛咒著,一邊哈欠連天地到村角走去,晃晃悠悠地往打麥場上集合。經過一周連續的搶收,大家的精力都被耗盡,就連走路都在打著盹。
  • 牛屋裡流傳的故事(原創散文)
    牛屋裡流傳的故事 (原創散文)也許是上了年紀,或許是善於懷舊的緣故吧,在城市喧囂的氛圍裡,最喜歡獨處一隅,泡一杯香茗,燃一支香菸,鋪幾葉稿紙,讓曾經的記憶化作點點滴滴,以此來填補那些即將逝去的往事。說起石槽,今天又勾起我對集體牛屋的記憶來,不妨說幾件有關牛屋的故事。上世紀70年代,那時我剛剛記事,每個生產隊都有幾間牛屋,也就是專門飼養隊裡的牛,驢,騾,馬的牲口房,將十幾頭大牲口集中在四,五間牛屋裡,按上幾盤石槽,讓專門有經驗的老把式負責照看餵養。在那個苦澀的年代,村裡的娛樂節目幾乎空白,隊裡的牛屋成了大夥聚會嘮嗑,閒聊拉呱的俱樂部。
  • 民間故事:九夫墳,女子生前嫁了九個丈夫,死後被九個丈夫爭奪
    句容縣的南門外,有一座九夫墳就這樣,她一共嫁給了九個丈夫,生下了九個兒子,九個丈夫的墳墓,圍成了一圈。這個女人死後,被葬在九座墳墓的中間。故事源於《子不語》
  • 故事:外曾祖父很有生意頭腦,竟讓工人幫他白打工,自己卻賺得缽滿盆滿
    我外曾祖父去世的時候,外婆還挺小的,所以完整的故事應該是外婆從外曾祖母那裡聽來的也許是為富不仁,也許是生意場上得罪了人,有一次,外曾祖父帶著孩子們出去外面玩,回來的時候,發現門口兩邊有人立起了兩根竹竿,竹竿上插著公雞,當時他們並不知是什麼意思,就推門進去了。接下來外曾祖父突然一病不起,肚子莫名地鼓起來,到處尋醫問藥也治不好。
  • 坐在打穀場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兒,那些幼時的記憶。
    記憶中幼時的夏天都是在打穀場上度過的,有螢火蟲和滿天的繁星相伴的夜晚,輕羅小扇撲流螢,依偎在媽媽的身邊,聽媽媽講著過去的事情……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一段時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去嫌棄別人,也不要看不起別人。你的一絲善念,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盡的財富。每個人都值得尊重,值得你去善待,因為他很有可能是你未來的指引者。
  • 故事:九個武林高手的功力,輸入一個人的體內,結局是個悲劇
    燃燈道長認為武林高手死後,高深的功力也跟著消亡,實在是一種浪費,於是研發出了這種九轉吸功瓶,一旦吸入九個高手的功力後,就可以傳輸給某個人。這個人就會同時擁有九個高手的功力。>比較奇特的是,九轉吸功瓶必須吸滿九個人的功力
  • 散文:香嬸
    香嬸是女勞力,每天工分是八分;而友火才剛滿十五歲,每天工分才五分,剛好是男勞力的一半(男勞力一個勞動日拿滿分十分)。由於是未成年人,所以隊長派工時,只讓他與女人在一起幹一些相對較輕的活兒。比如,扯秧、割草、鋤地等。友火有點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