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脂批紅樓第一回:賈雨村的三笑姻緣

2020-11-27 待鹿車


當下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聞否?」士隱笑道:「非也,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之甚,兄來得正妙,請入小齋一談,彼此皆可消此永晝。」說著,便令人送女兒進去,自與雨村攜手來至書房中。小童獻茶。方談得三五句話,忽家人飛報:「嚴【甲戌側批:「炎」也。炎既來,火將至矣。】老爺來拜。」士隱慌的忙起身謝罪道:「恕誑駕之罪,略坐,弟即來陪。」雨村忙起身亦讓道:「老先生請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 蒙側批:世態人情,如聞其聲。】說著,士隱已出前廳去了。

賈雨村的原型是李自成和吳三桂,此時「李自成」未反,還是天啟朝銀川「驛卒」。

脂批【「炎」也。炎既來,火將至矣】,「炎火」者如前解「烈日炎炎」為朝代更替。上文皇太極即位為1626年農曆九月一日為明朝天啟六年。而熹宗於公元1627年8月(天啟七年)死,由於沒有子嗣,其弟朱由檢於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崇禎」。

明朝末年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檢在崇禎元年對驛站進行了精簡改革。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殺死債主艾詔。因妻子韓金兒與人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到甘肅甘州投軍,不久便被提升為把總。同年在榆中因欠餉發動兵變。由此李自成反明,並最終攻入北京。

脂批【世態人情,如聞其聲】,典出「關漢卿」《四塊玉·閒適》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 《四塊玉》為元曲詞牌,故脂批【如聞其聲】也。以此解讀「士隱」與「雨村」是君臣關係,所謂賢者為君、愚者為臣。此即「崇禎」與「李自成」之間的恩怨相爭、前因後果。

這裡雨村且翻弄書籍解悶。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裡擷花,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甲戌側批:八字足矣。】

此處「雨村」隱喻另一原型「吳三桂」。

脂批【八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儀容為人的「儀態容貌」與「眉目」相關,所以「不俗」與「清明」相關。「清明」代指「明清」兩朝,「不俗」即「正邪兩賦」之人。

「正不容邪,邪復妒正兩不相下,……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想來明清之際與「吳三桂」有交集的「奇優名倡」應為「陳圓圓」。

崇禎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崇禎帝」在武英殿宴請來勤王的「吳三桂」等,賜「吳三桂」尚方劍。「吳三桂」入京期間在國丈「田宏遇」家見到了「陳圓圓」。

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甲戌眉批:更好。這便是真正情理之文。可笑近之小說中滿紙「羞花閉月」等字。這是雨村目中,又不與後之人相似。】

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脂批【真正情理之文】是謂「真正情文」。

脂批【可笑近之小說中滿紙「羞花閉月」等字】是暗示此處為「沉魚落雁」。「沉魚落雁」代指古代美女「西施王嬙」。按前文以英蓮隱喻昭君即落雁之王薔,【這是雨村目中,又不與後之人相似】,是不與昭君相似而是與前一人「沉魚之西施」相似。

西施與陳圓圓都是江南女子,一個是吳王夫差的妃子,一個是吳三桂的妃子。所以此處丫鬟(嬌杏)的原型是秦淮八豔的「陳圓圓」。吳梅村曾作七言歌行詩《圓圓曲》,詩中亦是以西施比喻。

雨村不覺看的呆了。【甲戌側批:今古窮酸色心最重。】

脂批【今古窮酸】諧音《今古奇觀》,這一段「雨村」見「丫鬟」的故事是摹寫自唐伯虎三笑姻緣。故脂批【色心最重】是言《唐解元玩世出奇》。

《唐解元玩世出奇》故事緣起道:

三通鼓角四更雞,日色高升月色低。

時序秋冬又春夏,舟車南北復東西。

鏡中次第人顏老,世上參差事不齊。

若向其間尋穩便,一壺濁酒一餐齏。

「卻說蘇州六門:葑、盤、胥、閶、婁、齊。那六門中只有閶門最盛,乃舟車輻輳之所。真箇是: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東西。五更市販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齊。唐解元一日坐在閶門遊船之上,就有許多斯文中人慕名來拜,出扇求其字畫。解元畫了幾筆水墨,寫了幾首絕句。那聞風而至者,其來愈多。解元不耐煩,命童子且把大杯斟酒來。解元倚窗獨酌,忽見有畫舫從旁搖過,航中珠翠奪目,內有一青衣小環,眉目秀豔,體態綽約,舒頭船外,注視解元,掩口而笑。須臾船過,解元神蕩魂搖。」

《石頭記》故事起始於閶門,《唐解元玩世出奇》亦起始於閶門。《石頭記》中有:「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而唐解元故事正是出於《今古奇觀》。吳三桂見陳圓圓是在國丈田宏遇家一見鍾情,唐伯虎點秋香是從華太師府載美回蘇,兩個美女都是丫鬟身份。

那甄家丫鬟擷了花,方欲走時,猛抬頭見窗內有人,敝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甲戌側批:是莽操遺容。甲戌眉批:最可笑世之小說中,凡寫奸人則用「鼠耳鷹腮」等語。】

脂批【莽操遺容】是指吳三桂為「王莽、曹操」在世。脂批【最可笑世之小說中,凡寫奸人則用「鼠耳鷹腮」等語】可知雨村容貌處處與「鼠耳鷹腮」相反。

《廣韻·先韻》中說:「權,秤錘也」。那麼「權腮」就是腮如「秤砣」,此指兩腮肥厚下垂,與【鷹腮】相反。【鼠耳】上立,相反之形為下垂。賈雨村「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權腮、雙耳下垂」細細想來原是一副「佛相」。

《庭聞錄卷六·雜錄備遺》:「三桂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此言吳三桂「巨耳」對應「雙耳下垂」、「隆準」對應「直鼻」,此處是以「賈雨村」的「佛相」對應「吳三桂」的「瞻視顧盼,尊嚴若神」。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周濟,只是沒甚機會。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想定是此人無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來,不免又回頭兩次。【甲戌眉批:這方是女兒心中意中正文。又最恨近之小說中滿紙紅拂紫煙。蒙側批:如此忖度,豈得為無情?】

脂批【紅拂紫煙】典出「唐寅」《題畫四首》詩:「天風縹緲約飛泉,千尺晴紅拂紫煙。遙見樹木車暫息,高蟠潸石與盤桓」。這是暗示此處文字是化用「唐伯虎」傳奇。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不免又回頭兩次。」丫鬟一面之緣由回頭兩次,共為三次。【這方是女兒心中意中正文】即指丫鬟與唐寅的「三笑留情」。唐伯虎三笑姻緣點秋香,故脂批【如此忖度,豈得為無情?】。亦是隱喻吳三桂與陳圓圓,兩情相悅。

雨村見他回了頭,便自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甲戌側批:今古窮酸皆會替女婦心中取中自己。】便狂喜不盡,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雄,風塵中之知己也。【蒙側批:在此處已把種點出。】一時小童進來,雨村打聽得前面留飯,不可久待,遂從夾道中自便出門去了。士隱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脂批【今古窮酸】如前解為《今古奇觀》,明抱甕老人編。鑑於「三言」、「二拍」卷帙浩繁,不易購得且良莠不齊,遂選出其中佳作四十篇編成《今古奇觀》,姑蘇笑花主人序。「抱甕老人」除了精心選擇以外,對於文字內容,也分別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刪、潤飾。可知《今古奇觀》是「三言二拍」的「批閱增刪」本子。

脂批【皆會替女婦心中取中自己】,按「楚辭」比興手法,以美女比喻作者與君王。則【女婦取中自己】是指自己是作者。

《今古奇觀》實際是《三言二拍》的「批評」選本,而此語指「抱甕老人」為《今古奇觀》作者,即隱喻「脂硯齋」是石頭記的作者。

脂批【在此處已把種點出】,即唐伯虎點中秋香,吳三桂點中陳圓圓。

崇禎十五年(1642)仲春,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在權勢通天的外戚之家,圓圓又一度被作為貢品獻入宮中,但未獲選。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有意結交聲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吳三桂。吳三桂在田家宴會上對色藝雙絕的陳圓圓一見鍾情,田宏遇便順水推舟,為他們牽線搭橋,定下這一段姻緣。然而,好事多磨,這時三桂又奉旨出關抵禦清兵,三桂去後,陳圓圓在一場社會巨變之中跌進命運的深淵。

相關焦點

  • 甄士隱唐突中資助賈雨村,賈雨村的回應卻被脂批說是真英雄
    第一回通過嬌杏初見筆者上節分析了這是為了顧忌賈雨村的體面,因為賈雨村沒有提出來,所以甄士隱不好直接給他周濟。雖沒有機會,甄士隱卻時時在找機會資助賈雨村,那麼那日雨村剛好路過甄士隱門口,與甄士隱閒談不只是賈雨村想得到的機會,也是甄士隱想得到的周濟機會,剛好這時能將賈雨村邀至書房閒談,這樣的閒便可拉進兩人的關係,從而可以提出周濟的事。可不巧的是來了一位嚴老爺。
  • 紅樓讀書筆記第1回:曹雪芹懼怕文字獄、賈雨村敢談人間萬姓?
    由此確實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曹雪芹這個名字會不會是和脂硯齋、孔梅溪、吳玉峰等一樣,是個筆名(或者說別名呢?)畢竟曹雪芹的父親是誰,到現在也說不準呢嘛。雖說小說寫朝廷的筆墨特別少,但總是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還給人一種雲霧繚繞的暗示,加上脂硯齋
  • 賈雨村為什麼不辭而別?
    有粉絲問了我一個刁鑽的問題:第一回中,賈雨村為什麼要不辭而別?這個問題的確不易解答。按那書上第一回說,甄士隱在資助賈雨村冬衣和銀兩後,又云:「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
  • 我收藏的《紅樓夢》:紅學書籍解讀,影視連環繪畫,脂硯齋石頭記
    一般認為是曹雪芹創作或改編,原版為80回不完整殘本,帶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點評的,稱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或脂批本,80回之外的內容一般認為是旁人續作。紅學研究《紅樓夢》的主要課題,就是通過80回不完整殘本的種種已知和作者故意留下的蛛絲馬跡,推測出《紅樓夢》丟失,或者是被作者出於某種不可知原因故意毀掉的後續劇情和真結局。但我個人專注紅樓夢並不是因為這個,我主要學習《紅樓夢》的文學駕馭技術,推理劇情算是連帶效應。
  • 紅樓夢中誰,第一回 上 觀雨村情急娶嬌杏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侵權刪除封面照片來自百度,侵權刪除第一回:觀雨村情急娶嬌杏 憶士隱得禍紅毛番「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座紅樓。」因此,紅樓夢中的每個人都對應著誰,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要是有人敢說自己對紅樓門清,知道那金陵十二釵的真身是誰,怕是會被唾沫星子淹死的。幸好說這些話的人身份特殊,倒也頗有來頭,自稱「賈雨村」。
  •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但書中所記何事,又因何而撰是書哉?自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堂堂之鬚眉,誠不若彼一幹裙釵?
  • 甄士隱想不到,資助賈雨村會害了他女兒香菱,只因他做錯一件事
    (第一回)士隱送雨村去後,回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寫兩封薦書與雨村帶至神都,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因使人過去請時,那家人去了回來說:「和尚說,賈爺今日五鼓已進京去了,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士隱聽了,也只得罷了。
  • 女性視角品紅樓(二):禍不單行不必鬱郁,世事如同水月鏡花
    香菱(即英蓮)是金陵十二釵副冊首位,她的命運在第一回中已很明確。第二回中通過賈雨村和古董商人冷子興的對話,將寧榮二府的情況給出了框架。這固然與賈雨村的品性有關,但也說明封建官場難有真誠之輩,權力的遊戲致人冷血。
  • 紅樓夢最美女孩排行榜,脂硯齋彈幕達人劇透狂
    一入紅樓深似海,愛上紅樓後,感覺一個字一個字的細思竟是一種極大的樂趣,簡直就是推理懸案,因為紅樓夢隱藏故事的暗示往往就在不經意的兩三個字裡,寫作手法十分高明,層層疊疊正面、反面、側面、表面、隱面、量子面,組合排列成不同的推理結果,儘管這個過程可能只是像警幻仙姑所說的「意淫」,但從現實意義講,這絕對開闊了人的思維維度。
  • 四本精品架空紅樓歷史小說:主角魂穿配角逆襲,一路挑起各色風流
    起點精品歷史小說分享(二十九):四本百萬字精品紅樓小說,劇情精彩邏輯嚴謹,書荒收藏了!大家好,本次小S花了大力氣,把起點所有的精品書都整理了一遍,準備做一檔起點精品小說分享,第一部分會先涉及到玄幻、仙俠、都市、歷史。所以如果本期沒有符合你口味的小說也別急,關注我!我會持續更新,總有一款你的菜!
  • 秦可卿死之時,給鳳姐上的這一課,為何會讓批書人淚目?
    起初,鐘鳴鼎食、詩禮世家的賈府,表面上看起來還完全是一副大戶人家的氣象,加之秦可卿在第五回中還扮演了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子妹妹一職,看起來她應該會在塵世中、在紅樓夢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可令人意外的是,秦可卿還是出人意料的去世,但是她並沒有悄悄地一走了之,而是在走之前,特意來給王熙鳳上了一課。
  • 品讀紅樓之趣 解說青春之夢
    高中生整篇小說閱讀探究閱讀書目:《紅樓夢》主題: 品讀紅樓之趣學生用書:《紅樓夢》(程本120回),版本自選。閱讀指引例說: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閱讀指引:1.品讀小說開篇第一段,思考探究。
  • 紅樓夢裡兩個丫鬟的話,透露了紅樓兒女最終的命運
    紅樓多讀了兩遍,我開始關注主角之外的一些小人物,他們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一些對話,更值得玩味。今天我要說的是兩個丫鬟在人生失意之時悟出的一句話,而這句話恰恰暗示了紅樓兒女最終的命運。原文第七十二回裡說了一件事,鴛鴦無意間發現迎春丫鬟司棋與其姑舅兄弟潘又安私情,善良的鴛鴦發誓不會說出去,司棋聽說表弟懼怕逃走,心裡難過,又擔心自己的事情敗露,最終生了場大病,鴛鴦猜透司棋心事,就過去勸解,且賭咒發誓不會將此事說出。司棋感激鴛鴦,說了一堆做牛做馬報答的話,末了又說「再俗語說,『千裡搭長蓬,沒有不散的筵席。』再過三二年,咱們都是要離這裡的。
  • 美人回眸一顧,書生自作多情,張生唐伯虎賈雨村等竟都這反應!
    品讀《西廂記》系列:第一本·第一折·4明末才子作家馮夢龍小說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被周星馳鞏俐等明星演活了的民間故事———唐伯虎點秋香。賈雨村發跡前流落葫蘆廟,一日拜會住在葫蘆廟隔壁的鄉紳甄士隱,在甄家無意中看到一個正在掐花兒的丫鬟嬌杏,也是在臨走時回頭看了賈雨村一兩眼。賈雨村便由此自作多情,狂喜不禁,認為嬌杏中意於他,心中感慨嬌杏是個巨眼英豪,遂在心裡把嬌杏引為風塵中之知己。賈雨村發跡後,更是想方設法,把嬌杏弄到了手。
  • 紅樓夢中的香菱:可能就是「揚州瘦馬」產業的受害者
    紅樓夢第二回中,甄士隱的獨生女英蓮在元宵夜被家人霍啟抱上街看燈,霍啟因要小解,就把英蓮獨自放在街邊,等霍啟完事後再也找不到英蓮了。紅樓夢第四回有交待,賈雨村剛在金陵應天府上任,就遇到了一起人命案子,兩家人為買一個十三歲女孩子,發生爭鬥,最後導致馮姓男子死亡。
  • 賈雨村不解救英蓮是忘恩負義嗎?其實他能做的並不多
    在紅樓夢第四回中,賈雨村明知英蓮是恩人之女,卻在門子指導下胡亂判了此案,然後給賈政修書一封,一句「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輕輕帶過,許多讀者看到這裡都會痛罵賈雨村的忘恩負義,我想說賈雨村並沒有忘記甄家恩情,或者說一開始賈雨村是要報恩的,但其人生軌跡的第二次改變讓其變的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