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西廂記》系列:第一本·第一折·4
張生在佛殿初遇崔鶯鶯,一邊偷看,一邊驚嘆她為天宮的仙子,下了凡間,真正可謂是「貌美不可方物」!
只顧發呆痴看,心中柔情無限繾綣的張生,終於還是驚動了「仙子」的小丫鬟紅娘。
紅娘發現偷偷站在門口的張生後,她連忙催促小姐崔鶯鶯,趕緊躲避離去。
而就在崔鶯鶯急急離開時,慌亂中對張生匆匆地無心一瞥,竟又讓張生更加不淡定,更加浮想聯翩了。
她定然對我有意,不然臨走時,為何特意看我一眼呢?
自臨走之時,崔鶯鶯那秋水般明亮的眼睛,看了張生的那一眼,只一眼,就直接致使張生,白白染上相思病,直浸透到骨髓最深處。
從此,仙子崔鶯鶯不但住進了張生的心裡,張生也自作多情地認為,自己也已然住進了仙女的心裡。
張生看著崔鶯鶯輕輕軟軟,走過襯搭著落花滿地的小路。
再看著小路上,崔鶯鶯留下的輕輕、淺淺的小腳印,他想著,仙子應是回歸了洞府。
他還想著,仙子通過她的眼角兒,處處都在向他生意留情。
就連那翠煙繚繞的楊柳,歡聲鳴叫的鳥雀兒,都在向他張生,傳遞仙子對他愛慕情意的訊息。
意味到此,張生聽聞崔鶯鶯遠去的玉環,叮噹聲響;回味著空氣中,那飄轉著的、崔鶯鶯身上的蘭麝香味。
他又想像著崔鶯鶯走過時,春風吹拂著垂楊紙條,搖曳生姿;空中飄蕩的各種遊絲,牽扯著片片桃花。
最終,珠簾遮蔽了她荷花般美麗的臉龐。
一念及自己對她生情,她對自己有意,兩相作美。
只是在兩人的中間,卻阻隔著開滿梨花的深院落,緊閉的大門,和塗抹過的、高高連著青天的牆壁。
張生心中,就生起股股怨恨。
他怨院落幽深,怨大門緊閉,怨牆壁高聳。
他恨蒼天不成全二人,恨心緒錯亂、時間難挨,恨情深風魔、萬千留戀、再也不願離開此地。
看來美人的回眸一顧,殺傷力確實是大。
白居易那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意境,又在王實甫的妙筆下生花,更是在張生的心裡,紮根生情。
相信很多讀者讀《西廂記》到此處,馬上就會想到一個流傳度很廣的故事。
明末才子作家馮夢龍小說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被周星馳鞏俐等明星演活了的民間故事———唐伯虎點秋香。
其實,關於佳人臨走前的回眸一顧,也被另一個大才子、清代曹雪芹化用到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中。
賈雨村發跡前流落葫蘆廟,一日拜會住在葫蘆廟隔壁的鄉紳甄士隱,在甄家無意中看到一個正在掐花兒的丫鬟嬌杏,也是在臨走時回頭看了賈雨村一兩眼。
賈雨村便由此自作多情,狂喜不禁,認為嬌杏中意於他,心中感慨嬌杏是個巨眼英豪,遂在心裡把嬌杏引為風塵中之知己。
賈雨村發跡後,更是想方設法,把嬌杏弄到了手。
如此,秋香、嬌杏的回眸一顧,正是化用了王實甫筆下的崔鶯鶯,臨走前對張生的回眸一顧。
不同的女子,不同的姿色,不同的身份,相同的只是那無心的回眸一顧。
恰恰就是這一顧,卻使得互有差異的唐伯虎、賈雨村和張君瑞等才子書生,頓時一廂情願地自戀生情。
更神奇的是,他們都一發不可收拾地對美人瘋狂追求,並都演繹成一段曲折、離奇的美好姻緣佳話。
我們知道,秋香、嬌杏確實是無心又無意,並非對對方一見鍾情,唐伯虎、賈雨村又確實是明明白白地自作多情。
那麼,劇作《西廂記》中,美人崔鶯鶯對張生,到底有沒有一見鍾情?兩人究竟是不是兩情相悅呢?
有人持肯定態度,有人則完全否定。
到底如何?我們還得接著讀劇作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