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淺析郝紅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020-09-14 遇見安苒

陸遊的《卜算子·詠梅》中這樣寫道: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重溫《平凡的世界》,我覺得用這首詩來形容書中的人物郝紅梅,再貼切不過了。

她的堅韌、孤傲、隱忍,她的現實和物質,她少女時的虛榮......

這些正面和負面的矛盾衝突,最終成為了路遙書中那個讓人憐惜,又讓人惋惜和同情的郝紅梅。

然而,無論我們用怎樣的語言去褒貶和評價這個人物,到最後,我們都不得不對她另眼相看。

或許是因為父親給她取的郝紅梅的這個名字,讓郝紅梅一開始就自帶著一種凌寒獨自開的盛氣吧。

這樣一個讓人心疼的女孩,雖然一度在自己的青春年華裡多次遭受命運的苦難,被生活摧殘的遍體鱗傷,被生活背後的自卑和生存渴望所帶偏而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我們仍舊不能否認的是,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最終用自己的堅韌和頑強為自己贏得了真正生活裡的一線曙光,讓自己從生活的泥潭裡及時轉向,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即便生命讓我幻化成一顆小草,但我依舊能夠用自己的傲骨抵擋千萬的風雨,不言退讓和絕望,在複雜又黑暗的世界裡努力生存,等待真正屬於我的那絲曙光。

所以,對這個人物的所有評價裡,我覺得至始至終都應該是這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第一:人性中的弱點:生活的負重,讓一個人被零落紅泥碾作塵。

郝紅梅的青春裡,沒有鮮花的擁簇,沒有少女應該有的幸福。她與書中的其它任何女孩都不同,從一出生,她的命運裡,就註定會有太多的挫折和磨難。

郝紅梅最初給我們的印象是,雖然很漂亮,但是穿著破爛,貧窮爬滿了她瘦弱的脊背。她站在學校的一處角落裡,為了不餓肚子,然後快速跑到食堂邊,從盆子裡拿走屬於自己的兩個非洲黑面饃。

起初,因為非洲黑面饃的緣故,讓她在這座學校裡認識了孫少平,孫少平也和自己一樣,在其他同學吃完飯之後,才來拿他自己的那兩個黑面饃。就這樣一來二往,在同樣貧窮的境遇裡,同病相憐的兩個人自然的走的近了一些。

也因此,成就了兩個人的同情之誼和初戀。

但是,郝紅梅始終不能在孫少平的世界裡走的太近,因為,她負重的生活和精神壓力,讓她在一開始就無從選擇另一種生活。

如果說孫少平的貧窮只是物質上的匱乏,那麼郝紅梅就是物質和精神雙重匱乏的一種貧窮。

因為她生長在一個舊社會地主成份的家庭裡,爺爺是地主,這樣的成份讓郝紅梅的父親和紅梅背上了一種似乎永遠擺脫不開的陰影,她們不僅貧窮,還經常受到村裡人的排擠和欺負。

郝紅梅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裡,逐漸長大,所以為了生存,也為了能上學,她從小就習得了察言觀色,討好別人的本事,早早的涉世並且懂得了很多的人情世故。

因為這樣的一種早熟,讓她的心裡明白,自己上黃塬高中,已經是在家裡人和自己多次的爭取下才得來的,上完高中,她的求學之路就不可能再有了,所以她來黃塬中學上學,不僅是為了完成學業,也是為了在這裡為自己謀劃一個新的出路。

那些和其它少女一樣的情懷、家庭幸福、父母的呵護,在她這裡,都如同生命中永遠不可能遇到的太陽一樣,從來不能奢望。

所以,她從小的心理上,就被蒙上了一層家庭的負重感、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自己如何面對當下生存危機這樣的焦慮感。

也因此,郝紅梅最終把自己心理對生活希望的寄託歸於依附於一個條件好的男人,用這種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命運轉折和逆襲。

所以她在來黃塬中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把找一個條件好的婆家當成了自己奮鬥和改變命運的第一目標,希望用這種方式,能徹底的擺脫自己原來的身份,並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學校裡,她雖然與孫少平交往,卻深深的明白,孫少平並不是自己合適的對象,於是刻意的離開了孫少平。

當她在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了班裡家庭條件最好的同學顧養民時,她覺得這才是她心中最理想的選擇。

於是,她飛蛾般的走向了顧養民。

對於郝紅梅來說,顧養民的出現,成為了郝紅梅真正的一根救命稻草,顧養民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這樣的家庭狀況,正是她最理想的人生選擇和人生歸宿,她極為小心翼翼的呵護著自己的這段感情,生怕出現什麼意外。

在學校畢業互贈禮物留念之際,貧窮的郝紅梅為了在顧養民的面前看起來不那麼寒酸,也為了不讓同學笑話,她偷偷的把自己的手伸向了公社門市部的櫃檯,快速的偷走了門市部的手帕,而她的這個動作,卻被侯玉英的父親抓了個正著。

這樣的一場「偷手帕」事件,不僅沒有為郝紅梅贏來想要的尊嚴和尊重,還徹底讓她在同學之間自毀了形象,打破了她為自己長久編織好的理想美夢,讓她的人生突然跌到了更深的谷底......

在少平的解圍中,這件事獲得了終於平息,然而,她跟顧養民,也因為這件事,從此戀愛關係走到了盡頭。

或許,我們對郝紅梅的這種做法總是處於一種批判的態度,覺得她終究是咎由自取,用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背,為了自己的一點虛榮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但是,從人性的雙面性來看,我們也不得不去理解她的難處和內心的自卑和貧窮感,至始至終,郝紅梅的人生命運裡,都是因為這樣的一種人生最低處的無奈感和生存的危機感在折磨著她。

當我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生存時...孤獨又無依無靠的我,只好選擇了這樣的人生...

這或許是郝紅梅內心的獨白。

關於她看似虛榮的表象背後,我們應該理解,她這種行為中的想法,就是因為這種現實中的掙扎所致。

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書籍《走出孤獨》裡提到:「過度虛榮是一件危險的事。它會使人做很多毫無意義的事,使人在不知緣由的情況下盲目努力。虛榮更危險之處在於,它使人只關心自己,對於他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他們是怎麼看我的『。」

不能否認,郝紅梅所有的行為都是因為她這種過度的心理緊張和渴求被外界認可的一種欲望的表現,而我們最終要去理解的,也應該是她這種行為背後所承擔的負重。

郝紅梅的人生裡,不僅僅是因為庭貧窮這麼一個簡單的原因,還有家庭成份給她和家人所帶來的人性的歧視,讓她一直在這樣的一種夾縫裡努力求生存。她的家裡的所有人都把家庭條件的改善寄托在了她瘦弱的身軀上,為了頑強的背負起這種家庭的責任和使命感,郝紅梅才在自己的生活中,一次次迷茫的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

因為畢業的「偷手帕」事件,讓郝紅梅與顧養民之間再沒有了交集,受到打擊的郝紅梅,心灰意冷的選擇了接受命運,她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給了鄰村的一個教書教員。

兩個人開始生活後,日子到是安生了許多,丈夫對她很好,她們兩個之間還有了孩子,這樣平靜又幸福的生活讓郝紅梅一度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似乎忘卻了自己曾經的那些苦難,並在內心開始期待與丈夫的長長久久。

正當她沉浸在這種好不容易的得來的小幸福中時,命運又給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他可憐的丈夫,在箍新窯的時候發生了意外被壓死了。

郝紅梅剛剛品嘗到的人生幸福,又一次在剎那間消失了,這讓郝紅梅陷入了更深的打擊和苦痛中......

可憐的人兒,總是在最需要溫暖的時候,卻又一次次遭受到致命的心理打擊,心灰意冷又絕望的郝紅梅,一度不知道該怎麼辦。

魯迅的筆下,曾寫過我們家喻戶曉的祥林嫂這一形象,而此刻的情景,郝紅梅的境遇跟祥林嫂並無差別,生活現實對於一個人的生存壓力,一個女子在這種環境下的求生存的不得已和絕望感,讓我們再一次去同情和理解這個人物的種種行為。

第二:人性中的優點:面對生活的負重,凌寒獨自開,只有香如故。

我們以為,從這刻開始,郝紅梅也應該如祥林嫂一般,對自己的生活自拋自棄了,然而令我們滿意的是,她並沒有被這種絕望的境地所壓倒,而是在痛苦之後,又重新扛起了自己生活中的大旗,重新在寒風凜冽的世界裡為自己尋找生命的契機和希望。

因為與丈夫之間留下的一個孩子,讓郝紅梅重新振作起來,她開始背著孩子去鎮上的廟會上賣羊肉餃子,與孩子一同開始更艱難的生活。

而此時,她萬萬沒有想到,命運已經在與她的搏鬥中,也已經選擇了退讓和成全,讓她的生活開始出現了曙光。

田潤生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郝紅梅的後半生。

當田潤生再一次看到郝紅梅的時候,她看見歲月的流逝,已經將這個曾經是自己同學的漂亮女人磨礪的沒有任何稜角了,但是他也同時看到了郝紅梅的堅強,在這樣的一種境遇裡,郝紅梅並沒有放棄自己,而是帶著孩子,仍舊頑強的生活。這樣的精神,突然感染到了田潤生,讓田潤生心裡有了一絲保護的欲望,希望能保護眼前的這個經受過生活各種磨難的女人。

郝紅梅在遇見田潤生之後,苦盡甘來,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過《平凡的世界》的人都會覺得,郝紅梅的命運裡,或許是因為她太現實和太物質的思想導致了她所遭受的命運。然而,當我們在完完全全的讀完這部小說後,你會發現,有些人,有些事,並不是自己可以去選擇的,而是你恰巧遇到了,也恰巧只能去經歷。

郝紅梅的這種命運裡,夾雜著的是一種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無奈感,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雖然貧窮佔了一部分原因,但是她出生的家庭才是她命運裡最大的原罪,因為這種原罪,使得她最終不得不去選擇在現實裡為自己掙得一線生存的機會。

蔡崇達在《皮囊》中說:「生存的現實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讓人會開發出不同的想像來安放自己」

對於郝紅梅,這是最基本最骨感的現實,所以她不得不去面對。向左是貧窮,向右是太奢侈的個人小幸福,而她,無論如何,都沒有選擇權。所以她只能依據自己的一點點小力量,盡力的在這種環境和現實下奮力掙扎。

手帕事件是她人生中唯一沒有計算在裡面的人生意外,這種意外,讓她為自己的一生付出了代價。

當她經歷了這種種的人生苦痛之後,她也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但她對生命並沒有因這樣的絕望而放棄,這才是我們看到郝紅梅最終人性精神裡的價值和美。

蔡崇達在《皮囊》中還這樣說:「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

當我們不知道這個人,在怎麼樣的環境中曾經歷怎麼樣的境遇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應該去理解她,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判她,讓她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

對於郝紅梅,她的經歷,我們更多的是應該給予同情,然後看到她人性中的閃光點。

一個在一出生就被社會固有的特殊環境所定義,讓她成為了地主的子孫,讓她還未盛開的花朵早早的就蒙上了一層厚重的家庭負重的塵霾,這種沉重的負重,才最終折損了這枝紅梅花。

好在,郝紅梅在自己青春的掙扎和一步步努力的認知中,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重新贏得了尊重和愛情,讓自己最終擁有了與田潤生的幸福生活。

路遙先生寫《平凡的世界》,看似寫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卻從側面反映的是每個人在當時那個生活時代裡,面對個人命運和前途,所作出的各種奮鬥和犧牲,從而讚揚這樣的一批黃土地的人們對於生活的真正熱愛和對追求生命完整的執著感。

與這一主題相契合的是,郝紅梅也是這樣一群人裡的一個,比起其它人,她的經歷更特殊,更不平凡,但是卻同樣具有堅韌頑強的與命運抗爭的偉大精神,這才是郝紅梅這個人物最終的閃光之處。

瓦爾登湖中曾說: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就像果實上的早霜,需要我們最溫柔的呵護,才能得以保存。

而對於郝紅梅來說,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就是她對生活的一直勇敢直視和面對,這值得我們讚美和學習。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平凡的世界》田曉霞之死是必然?
    兩年以後,就在今天,這同一個時刻,不管我們那時在哪裡,也不管我們各自幹什麼,我們一定要趕到這地方來再一次相見……很多人疑惑,《平凡的世界》當中,光芒四射、如花朵般蓬勃怒放的田曉霞,何以過早地凋零?一個黨的幹部的女兒,其思想和行動,是平日裡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之迴響田曉霞死後,田福軍對孫少平的話,表現出這個做父親的境界,也顯露出他平時對女兒的言傳身教:我們都無法相信,她那樣充滿活力的生命卻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一)
    其實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因為我是中國女乒丁寧的粉絲,我真的是從好久以前一直粉到現在,我喜歡她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她頑強堅韌不放棄,因為她的這些品質而引導著我,在很多事情上越來越學會了堅持,學會了不放棄,學會了心態強大,而讓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最近東京奧運會的名單競爭激烈,大家也爭議紛紛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三)
    你現在這個樣子,就像走在大街上,別人都穿著衣服,只有你裸體。我這樣說可能有點過分,但是話糙理不糙,社會就是這樣的現實。你要學會轉變。」小桃著急打掃,聽到這些話在心裡嗤之以鼻。「什麼狗屁不通的話,你才裸體呢。」小桃只能硬著頭皮聽完領導講話,盼著早點打掃完畢。一邊快速打掃一邊嘀咕:辦公室搞這麼大,真當舞池了。腐敗分子。領導聽到小桃低聲細語,忙問:「小桃,你聽懂了?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四)
    小桃對他只有尊敬。領導依然到她們辦公室來,依然經常放屁。小桃實習期在領導的屁聲中快接近尾聲了。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二)
  • 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女人值得每一個人珍惜,可惜她紅顏薄命
    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女人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平凡的世界》也不例外。這本書塑造了很多優秀女性的形象,除了杜麗麗、王彩娥外,書中每一個女人都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白月光田潤葉,好妻子賀秀蓮,還有郝紅梅、孫蘭花姐妹,這些女子都是那麼的可愛。
  • 零縮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五)
  • 梅香:零落成泥碾作塵
  • 《平凡的世界》:寡婦郝紅梅的人生,柳暗花明,絕境逢生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它描述的世界離我們很近,書裡沒有誰可以一直擁有順利的人生。既沒有英雄開掛,也沒有不接地氣。我們可以通過這本書看到眾生相,看到一群普通人努努力力經營好自己日子的小幸福。希望的同時也會摻雜著不幸,就如真實的人生,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更先來。
  • 《平凡的世界》讓我看到了不平凡的他們:命運終究掌握在自己手上
    《平凡的世界》出版已經多年,電視劇也依據小說儘可能的符合小說上映多年,很多人在看這書本是在好幾年前,他們甚至初中就能讀完。《平凡的世界》以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 《平凡的世界》:不經徹骨寒,怎得紅梅香——命途多舛的郝紅梅
    郝紅梅 《平凡的世界》中郝紅梅是最先出場的女性,郝紅梅的爺爺是地主,到她爸爸這一代,地主被打倒,所以一出生就註定了她貧寒而地位低下的家境她是班上長得最漂亮的女生,雖然身上穿著帶有許多補丁的衣服,但是她漂亮的臉蛋和身材卻是無法遮蓋的,在偌大的學校只有她和「窮到骨頭裡」的孫少平總是躲到其他同學都拿完自己的午飯後,才去取自己丙等飯菜,像她和孫少平這種沒有錢的,只能吃黑面饃和清湯寡水的菜湯組成的丙等飯菜。
  • 《平凡的世界》:最有心機的郝紅梅,為何最終能遇見幸福?
    看《平凡的世界》,一開始時並不大喜歡郝紅梅這個角色。郝紅梅出生地主人家,在那時,地主成分是最底層。因此,讀書時她就希望能夠找一個家庭不錯的男朋友,這樣也不枉她這輩子吃的苦。因此,她找到了顧養民,一個家世背景,經濟條件又相對較好的家庭。
  •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命運輾轉了前半生,最終嫁給愛情?
    郝紅梅,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路遙在書中對她的著墨並不多;但她那不幸的、輾轉的遭逢與命運,卻是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我想,這與路遙的敘事風格有關。在不動聲色的平鋪直敘中將人物和故事向讀者完美展現,是路遙含蓄中的大手筆。
  •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一個女人的成長,是從學會擔當開始的
    作為一部史詩級的文學巨著,《平凡的世界》中主角的人生全都被作者賦予了苦難,他們在苦難中成長,也在苦難中收穫愛情和幸福不過相對於主角來說,我更喜歡其中的一個配角郝紅梅,因為紅梅對人生的選擇或許更接近於我們普通大眾的精神世界。郝紅梅的前半生歷經了青澀的初戀、不幸的婚姻,到最後嫁給自己的高中同學,收穫了幸福。
  • 《平凡的世界》結過婚的郝紅梅憑什麼讓田潤生喜歡而娶她?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代表作,每個人都能在書中仿佛看到自己的身影。不過當時的田潤生對郝紅梅沒有感覺,而那時的郝紅梅眼裡走進了孫少平。郝紅梅因孫少平和自己境遇相同而同病相憐。兩人從最初的眼神交流,到逐漸聯繫增多卻沒有表白。如果不是後來顧養民的介入,或許郝紅梅和孫少平能走得更遠。
  • 人生三大錯覺《平凡的世界》第04集 「有一種高攀叫郝紅梅」
    ▲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立夏時節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不可告人的原因,使他不情願離開這學校——這就是因為郝紅梅。如果他原來沒有和紅梅有這種「關係」,他也許只有腸胃的危機。現在,他精神上也出現了危機——這比吃不飽飯更可怕!
  • 再讀《平凡的世界》:淺析一個愛情悲觀主義者的內心獨白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路遙獲得了這個世界裡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溝通了這個世界的人們和地球人類的情感。——陳忠實《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於1975年開始創作的長篇小說,作為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作家路遙的代表作,更是中國當代文壇的巔峰之作。時隔多年,《平凡的世界》至今也仍舊是當代文學作家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從1986年作品首版問世到如今已有二十四年的歷史,《平凡的世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讀者。
  • 平凡的世界一一田潤生和郝紅梅,孫少平和惠英嫂子誰生活更幸福?
    《平凡的世界多少人當年在讀《平凡的世界》時激動不已、熱淚盈眶!為艱難的愛情、為苦難的生活、為不屈的奮鬥、為黃土地的蒼涼…田潤生和孫少平是髮小,從小一起在雙水村長大,都是娶寡婦且都帶一男孩。顧養民及其家庭無法接受當過小偷的郝紅梅,所以逃離了她的生活。萬念俱灰的郝紅梅嫁給了一個鄉村教師,雙方感情很好。正當她憧憬著美好未來時,丈夫不幸去世。郝紅梅再次跌入失望的深淵,帶著兒子過著艱苦的生活。
  • 平凡的世界一一為什麼郝紅梅錯過了孫少平和顧養民,選擇田潤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代表作。他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述了那段困苦的歲月,那些艱難的感情。其中郝紅梅的感情可謂一波三折,與郝紅梅有過感情糾葛的三個男人一一孫少平,顧養民,田潤生;為什麼郝紅梅的最終選擇是田潤生呢?
  • 《平凡的世界》原著嘗盡「酸甜苦辣前半生」的郝紅梅:結局圓滿
    文|夕顏子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路遙《平凡的世界》餘華在《活著》裡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