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版猴王經典無人替代,新片上映後,為何一夜跌落神壇

2020-08-30 板凳江湖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西遊記》原著裡由這首詩開始引出,緊接著石猴出世標誌著取經隊伍的C位由此誕生。有人說,師徒五人不同的性格不只是為了故事發展需要,更像是在說作者吳承恩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這本書應該叫《吳承恩自傳》。不過,始終離不開「三藏真經佛法東渡」的過程為原型。

86版電視劇《西遊記》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當打開電視至今都能看到一些地方臺在重播老版《西遊記》和《西遊記續》,而這兩部都是六小齡童版本的孫悟空,其創造的經典至今無人替代。六小齡童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好些年了,感覺他已經是現代版猴王的化身了,緊緊的與這個角色綁在一塊兒,導致很多人一提到孫悟空都能想到六小齡童

家庭薰陶

六小齡童是父親給取的藝名,也就是說他身份證上不叫這個,而叫做章金萊這也就不得不引發觀眾的想像,六小齡童名字的由來。

那就得追溯到章金萊的父親了,他的祖父為為了能將這門手藝提早傳給後人,就在他父親六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猴戲了,因此他的父親就被起了藝名——六齡童

可到了章金萊這輩兒,同胞兄弟較多,而最先學習的是他二哥章金星,可能他父親為了能讓章金星以後能儘快提高知名度,就給六小齡童二哥取了藝名小六齡童,可惜小六齡童早年患有疾病,很快就去世了。

在悲痛之餘,把這門手藝傳承的希望放到了章金萊身上,還給取了藝名,叫做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家可以說是猴王的「根兒」,打他曾祖父開始就常在街頭表演。隨著長期經驗的積累,和這門文化藝術的傳承,在經過幾代人的研究總結後,才形成了當代的南派猴戲,別人是四世同堂,他家是「四代猴王」,所以六小齡童在電視劇中獨具風格的孫悟空形象,缺少不了來自家庭環境的薰陶。

演孫悟空的難

六小齡童並不是說說而已,老版《西遊記》的拍攝和籌劃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在那個影視行業正步入正軌的時期,來自劇組內外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就比如選角。

當時,導演楊潔在孫悟空的扮演者上就花足了功夫。起初,楊潔導演見了十幾位年輕的演員,也能發現他們的功底不差,似乎就是入不了楊導的眼,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能看出來楊導不是特別滿意。

為了能為這部具有影響中國電視劇的作品,能使觀眾影響深刻的主角,楊潔是想盡了辦法,也許她也沒有具體的方向。

突然,楊導想起了一部1960年的老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可以說是轟動一時,一部片中的扮演孫悟空的六齡童。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這位老藝術家,接著立即坐飛機去紹興去見他,希望能給點什麼建議。

然後,六齡童就推薦了自己的小兒子六小齡童,可楊潔並沒有一眼就看上眼前這個小夥。

在之後六齡童的極力推薦見下,楊導同意讓六小齡童來北京試試。

可是,他雙眼無神卻成為了演藝之路的「絆腳石」,還有他眼睛近視。難以想像的是,他居然能克服這個困難。

白天,六小齡童就必然會去看打桌球,可不是為了練球技,是站在球檯隔欄的旁邊,兩眼一直盯著球來回的飛,就是為了能夠回歸眼神神態。

因此,老版《西遊記》在十六集之前,孫悟空的眼睛都顯得那麼的「無神」。看來昔日,一展猴王風採的六小齡童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為何人設崩塌

近幾年來,六小齡童人氣卻在不斷往下跌,為何網上的謾罵聲逐漸多了起來呢?

據說,當年老版《西遊記》拍完後,全國對於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的喜歡上升了一個高度。

此時,六小齡童覺得自己有名氣了之後,有意帶著幾位主演想重幹一份事業,已經開始產生孤立楊潔導演的傾向了,似乎還有脫離劇組的意思。

可是,當楊潔導演準備再次籌拍《西遊記續》的時候,六小齡童卻再次走近楊潔導演身邊「喊哭」,等戲一拍完,一聲不吭就走了,之後也是再無聯繫。

楊潔導演

多年之後,這個事情才被拿出來說,一度引發強烈爭議,令人不得不懷疑六小齡童,戲外的他與戲內正面人物形成了巨大的差異。

在一些公開的場合,講的一些話暗暗諷刺周星馳扮演的至尊寶,僅僅是說也不能滿足他,而且還在演講中,模仿《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經典動作。

還常被傳出現在各大媒體中,與某某打官司,可「屢戰屢敗」。輸了官司後,盡顯大丈夫的「能屈能伸」,瞬間轉變之前態度,揚言鼓勵後人踴躍嘗試「美猴王」這個角色。就這樣,六小齡童在公眾的形象,就一路跌倒谷底。

有分析稱:在常年受到公眾捧的狀態下,讓六小齡童產生了一種略帶自私的虛榮感,從而迷失自我。

小結

「如果沒有吳承恩就沒有《西遊記》,沒有《西遊記》,就沒有我們猴王世家四代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沒有玄奘大師就肯定沒有《西遊記》這部小說,所以說西遊精神和玄奘大師的精神不光是民族脊梁的問題,更是中華民族每一分子都該感受到的奮發精神。」

來自六小齡童的原話也足以表現出,這位專業演員與名著《西遊記》之間的情緣,有時仿佛依稀能夠體會到常年隨劇組奔波到地拍戲的那種苦,好像再次踩了一遍唐僧師徒當年留下的腳印,又取了一次經。

近期,六小齡童老師的新電影《財迷》上映後,從效果來看更多的則是無趣,在敘事上的濫竽充數,也被網友評論為低質,「無人替代的經典」看來真的跌落神壇了。

無論一個人曾經有過多麼輝煌一段,都不要過分的去消耗自己的成就,當跳出這個領域後,終歸只是一個普通人。

也許正如六小齡童說的那樣,沒有人能超越他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但是另一句話也不無道理:勝利者更應該謙虛!

相關焦點

  • 六小齡童:從萬人寵到萬人嫌,他跌落"神壇"的背後是誰在作怪?
    劇中,最吸引人的形象莫過於六小齡童飾演的&34;。在很多人心中,這一版孫悟空成為了心目中永恆的經典。《西遊記》劇組打造了這個形象,讓六小齡童走上神壇,成為萬人寵愛的&34;。同時,藉由這個經典形象,《西遊記》這本名著和西遊文化也得以傳揚。可以說,六小齡童和《西遊記》是互相成就。但六小齡童日後的爭議,也正是由此開始。
  • 六小齡童:為何從萬人追捧到幾萬惡評?為何經常「被」意外去世?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可能很多人說到孫悟空都會想到六小齡童演繹的那一版,可是最近一些年,六小齡童不斷奔走,標榜自己孫悟空經典的形象。,在選擇孫悟空這個角色的時候,是非常猶豫的,因為國內演員中,南猴王六齡童是最合適的,但他已經年紀大了,最後在六齡童的建議下,選擇了六小齡童。
  • 西遊記「毀」了六小齡童
    暑期到了,也到了經典電視劇上演的時候了,我們從小看到大的經典電視劇當屬於《西遊記》了,都說一部劇成就一個人,在這部劇裡,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就是孫悟空了,六小齡童也因為這部劇,火遍大江南北。而六小齡童為了這部電視劇,
  • 老版《西遊記》為什麼是很多人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
    相信老版西遊記是很多人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西遊記後傳);例如電影類的(情癲大聖)、(西遊降魔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和2018最新上映的(西遊記之女兒國);電視劇類的(天地爭霸美猴王)、(西遊記後傳)在這些影視劇中內容當然和西遊記有所分別,這些電影演繹的是西遊記的番外篇,前篇,中篇而不是取經的全部,但是在技術十分發達,特效十分壯觀下,再完這些西遊題材的電影後,也還是懷念老版的西遊記,心裡的西遊記經典仍是六小齡童版的西遊記
  • 曾經紅遍全國,如今「人見人厭」,「孫悟空」六小齡童得罪了誰?
    在他27歲的時候,六小齡童拍了八六版的《西遊記》,他在裡面扮演了孫悟空,本身是「猴王世家」的他,扮演猴子的一舉一動對他來說是件很容易的事。對很多人來說,他們現實中所見到的孫悟空都是六小齡童扮演的,不過現在這位美猴王卻變成了大眾的厭惡的對象。
  • 六小齡童扮演孫悟空醫術高,後兩次扮演醫生,向廣大醫務人員致敬
    82版《西遊記》已然成為一代經典,至今還在播出,是迄今為止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唐僧師徒四人早已定格在人們腦海中,尤其是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永遠無法逾越。他不畏強權、重情重義,一路降妖除魔保護師父西天取經,可謂智勇雙全。
  • 六小齡童從「德藝雙馨」到「人格崩塌」,這就是得意忘形的下場
    從小六小齡童就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猴戲,其實猴戲和京劇是一樣的,也講究基本功和身法,六小齡童的童年基本都是在練功度過的, 但有一句話說的是:努力終將是有回報的。,但是相反過來看,西遊記同時也成就了六小齡童。
  • 61歲六小齡童窮途末路吃剩飯?真相讓人感動
    雖然《西遊記》這些年被翻拍過無數次,可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依然是大眾心中最認可的猴王,六小齡童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幾代人心中無可取代的猴王。」,六小齡童的網絡輿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六小齡童的這組圖公開後,有網友公然diss他的穿衣品味,更有甚者直接攻擊了六小齡童的晚年生活,說他晚節不保之後沒地方撈錢,窮途末路導致生活水準下跌。
  • 各個版本美猴王的顏值擔當,快來看看哪一個才是你心中的美猴王
    很多明星都飾演過孫悟空,像六小齡童,周星馳,張衛健等。那麼哪一版的孫悟空才是孫悟空的顏值擔當呢?我在這裡整理了五個版本的孫悟空,大家一起來品評一下。,他曾經在《西遊記續集》中擔任過六小齡童的替身。雖然如此,這一版的孫悟空的顏值也還在線上。結合劇情考慮,這一時期的孫悟空是得道成佛的,所以拋去了猴子沒有成佛之前的很多缺點,所以這應該是孫悟空成佛後的莊嚴肅穆的一面。而且這一版的孫悟空可謂是偵探版孫悟空,一個人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用到處搬救兵。
  • 因蔣大為一句話,被罵了幾十年的六小齡童,現在該「平反」了
    如果要說哪一部最經典,很多網友可能和作者的觀點一樣,那就是86版。六小齡童成功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螢屏形象在他走紅之際,因為蔣大為一句話,被網友罵了幾十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還有在拍攝四人走過瀑布的場景,因為水地溼滑,有的演員差點腳滑跌落。
  • 六小齡童怎麼了?
    這一角色可以說是被六小齡童演繹得活靈活現,即使是現在有很多相關的電視劇都有著一個角色,可是都沒有六小齡童演得深入人心,一提到孫悟空一定是六小齡童,再也不會想起別的名字來。可是現代社會網絡越來越發達,漸漸地大眾對六小齡童這個名字不再是一味的誇獎
  • 六小齡童老師,高冷一些吧,您不是真的齊天大聖,這封信請您收下
    六小齡童他們塑造的孫悟空都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猴王!可您偏偏要像神話劇裡的孫悟空一樣,眼裡容不得沙子,事事打抱不平,您也就一定會像孫悟空一樣遭受全世界的圍攻!不用您評價,人們心中只有一個美猴王!是您塑造的,這就夠了……其他的都不是老百姓心中的美猴王,都只是一個劇情中的角色!如果我說我也喜歡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裡的一些情節,可能會讓您失望,我喜歡裡面的孫悟空摘下緊箍可以愛卻沒有保護愛人的能力,戴上緊箍擁有保護愛人的能力卻不能愛!世間多愛恨離愁,多情自古傷離別!
  • 受人追捧到萬人唾棄,六小齡童漸變的背後,皆是因果輪迴
    只是,不知從何時起,六小齡童不再是心中的「美猴王」,很多人都覺得昔日的美猴王,好像「變了味」。父親見狀指著六小齡童說他是我兒子,可以讓他試試,於是六小齡童就在楊潔導演面前表演了一段猴戲;經過楊潔導演的細挑篩選後,六小齡童最終成功入得楊潔導演的法眼,在拍攝的過程中一直非常努力,
  • 章金萊美猴王竟是「搶」來的?
    在初次見面時,章宗義就不斷把自己的兒子章金萊,也就是六小齡童使勁介紹給楊潔,還讓他當面給楊潔耍了一套猴戲,動作挺標準,只是眼神略顯不足。在章宗義諸多保證以及阻撓在,六小齡童成功塑造了家喻戶曉的美猴王,在父親的成功幫助下,章金萊把這個原本屬於劉健楊的角色成功「搶」了過來。
  • 誰說六小齡童只會演猴?
    沒錯,就是金庸先生的《連城訣》,而根據其改編的電視劇,只有吳樾的一版,男女主角,吳樾和舒暢,以及杜志國、六小齡童、計春華等老戲骨的辛苦,並未得到相應的回報。其中印象最深的無疑是六小齡童扮演的花鐵幹,誰說六小齡童只會演猴?
  • 86版《西遊記》拍攝結束後,那隻白龍馬去哪了?結局讓人痛心
    說到關於西遊記的影視劇更是數不勝數,其中86版最為出名。其中六小齡童主演的86版西遊記在當時更是轟動全國,曾經創下近89.4%的收視率。直到如今,許多衛視依舊放著那部經典。據不完全統計,86版西遊記累計重放已超過3000次。由此可見它的普及性與大眾對其的喜愛程度。
  • 十年不敢回頭看:86版「西遊記」往事
    六齡童父子和小七齡童來北京面試時,楊潔去招待所探望,遠遠看到六齡童老先生提著四個暖瓶往樓上走,問過才知道,他竟然是在給兒子打洗澡水。六小齡童雖然二十多了,但生活不太能自理。推薦小七齡童演豬八戒,也是為了照顧他的生活。 六小齡童通過面試,成為孫悟空的扮演者,小七齡童沒被選中,不能繼續照顧猴哥了。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96周歲冥誕,憶六小齡童在《連城訣》中首演反派
    2003年1月初,王新民導演準備拍攝電視連續劇《連城訣》,六小齡童被推薦給王導,見面後很快就確定由六小齡童來扮演劇中的反派花鐵幹。王新民導演說六小齡童演過戲曲,有武功和武術基礎,花鐵幹這個人物使用的是雙槍,還有很多很重的文戲,適合他演,希望不要演出臉譜化的人物。
  • 鎮江,82版《西遊記》的經典起點之一
    △於紅、崔潔、楊潔、鄒憶青、靳根戍、六小齡童、荀皓、閻懷禮、閆肅、戴英祿、任鳳坡、馬德華在這部劇裡,鎮江也出了一份力,不僅是經典82版《西遊記》的「起點」,還留下了很多西遊故事。中飯在當地的一戶農民家吃,宋坤榮和飾演美猴王的六小齡童章金萊同坐一桌。他記得飯後,章金萊舉著金箍棒輕敲白馬屁股兩下:「你這風流的白馬兒,該打!」六小齡童的幽默,逗得楊導和眾人轟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