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吧,林經理和對方怎麼聊的?」
慌慌張張進入會議室的孫弈秋,還不知道風控中心總經理潘總,是在問自己。
直到有人問他有沒有做會議記錄,他才發現所有人都盯著他,等著他說些什麼。
他窘迫地回應「做了」,手忙腳亂地翻著筆記本,潘總又拋出幾個問題:
「對方想要融資多少?打算出讓多少股權?核心交易條款是什麼?」
孫弈秋手裡的筆記本被他翻來翻去很多遍,依然找不到潘總想要的信息。其實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別人問的是什麼。
而偏偏所有人都無聲注視著他,這讓他如芒在背。
忽然想起有錄音,他哆嗦著摸出手機,耳機線卻纏繞在一起,怎麼都解不開。孫弈秋臉上的汗,密密匝匝冒出來了。
這時,他身旁的高思聰主動幫忙,將需要的信息從錄音中整理出來,發給參會的領導和同事。
會議終於結束了。
直到這一刻,我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緩緩舒了一口氣。就好像剛剛在會議室狼狽不堪的人,是我一樣。
雖然沒有遇到和孫弈秋一模一樣的尷尬,但是他初入職場的那些經歷,和過山車一樣的心情,依然讓我感同身受。
畢業後第一次站在講臺上,雖然緊張但還算順利地講完了課。心裡默默舒了一口氣,問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
這時,一位女生忽然站起來說了一句話,差點讓我崩潰。她說:
「你沒有我們劉老師講得好!」
我瞬間愣住了,想必那一刻臉上的笑容也是極其尷尬吧。偏偏這時候,教室鴉雀無聲,幾十雙眼睛都盯著我,不知道是等著看我出糗,還是怎樣。
聽著自己急促而又清晰的心跳聲,我從震驚到手足無措,漸漸有些憤怒,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學生的問題,才能既不失顏面,又能維護為人師者的尊嚴。
那短短幾十秒,真的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然而,我終究是沒有想到最理想的答案。眾目睽睽之下,我只好強顏歡笑承認:
「我的確沒有劉老師講得好,畢竟劉老師作為系主任,授課經驗足夠豐富,這本金融學的教材都是她主編的呢。」
話音剛落,下課鈴聲適時響起。我匆匆收拾資料,假裝淡定地逃回了辦公室……
初入職場的窘境,哪怕十多年後再回憶,依然歷歷在目。雖然當初上第一節課前,已經預想了各種意外場景,可還是沒料到,會有學生當堂這麼說。
面對尷尬的那一刻,每一個職場新人,都會感到極度挫敗,自尊心備受打擊,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勝任今後的工作。
其實,工作多年後就明白,哪個職場人不是這麼經歷過來的。重要的,是遇到困難時,你接下來要怎麼做。
不用顧忌別人嘲笑的眼光,因為沒人這麼關注一個新人,別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要因為一次打擊就一蹶不振,這些只是提醒你,在哪裡需要加把勁提升。
還記得孫弈秋第一天入職,看到高大上的工作環境,欣喜的目光閃閃發亮,心裡充滿希望,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成為這裡的一份子。
但很快,這種熱情就被現實撲滅了。
還沒來得及熟悉陌生的環境,甚至都沒有人告訴他包可以放在工位上,他就被安排了工作,然後備受打擊。
會議室裡被公司高層和同事,親眼目睹他手忙腳亂地樣子,想必那短短幾分鐘,孫弈秋也一定是度日如年吧。
或許有人會替孫弈秋感到委屈,認為他剛入職,什麼培訓都沒參加,也沒人告訴他工作怎麼做,甚至都沒有人問他會不會,就讓人家上手幹活。
為此,還有人會忿忿不平地指責公司不近人情,太殘忍。同事之間沒有幫助,只有等著看別人出糗的冷血的一面。
簡直太糟心!
假如很多年前看到孫弈秋的遭遇,我也會這麼想,會認同這樣的職場太殘忍,不近人情。
然而,歷經職場多番洗禮後,我才知道這樣的想法有多幼稚和不成熟。
曾經在學校,哪怕是大學,每日幾點在哪裡上什麼課,都是學校安排好的,我們只要被動執行就可以了。
但在職場,等著別人來關注你,給你安排好一切,那是不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忙碌起來根本沒有精力關注其他。
如果珍惜這份工作,那就凡事主動一些。
就像孫弈秋,四組的同事不在,可以主動問其他人,也不至於在公司參加會議,還把包也背上,不知道可以放在工位上。
進入公司前,主動了解和學習公司的相關知識,去人事主動領取員工手冊,至少可以提前熟悉工作內容,不至於他的上司問的時候一無所知。
主動和上司溝通,讓他儘可能多的了解你,尤其是你的優勢,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這樣上司才知道,哪些工作可以交給你,而你也可以勝任。
真沒想到,這部《平凡的榮耀》剛開播,就戳中了很多人。
大概是因為孫弈秋,學歷不高,家庭普通沒啥背景,工作中迷茫而又總是受打擊,這樣被工作生活吊打的樣子,像極了我們每一個人吧。
看著他笨拙而又倔強的一點點成長,又似乎給了我們希望。和他一起加油,期待美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