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為著錢,為著生活,她小心地跟了一個獨身漢去到他的房舍。剛踏進門,金枝看見那張床,就害怕,她不坐在床邊,坐在椅子上先縫被褥。
那個男人開始慢慢和她說話,每一句話都使她心跳.....接著就縫一件袷衣的袖口,袷衣是從那個人身上立刻脫下的,等到袖口縫完時,那男人從腰間一個小口袋取出一元錢給她。
可是他不把票子放到她的手裡,把票子摔到床底,讓她彎腰去取,又當她取得票子時奪過來讓她再取一次。
這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魯迅先生最得意的女弟子蕭紅的代表作《生死場》中關於女主人公金枝一個生活片斷的描寫。
金枝一個弱女子,在獲取勞動報酬一元錢的過程中,因為無力反抗,就這樣稀裡糊塗被人佔了便宜。
彼時的金枝,女兒被丈夫摔死,自己淪為寡婦。東北淪陷後,為躲避日本人的蹂躪,把自己打扮成髒婆子進城謀生。她隨身帶著針線和碎布,想要自食其力,以做縫補工為生。
本意是為了避免日本人的糟蹋,想不到為了生存,卻被自己同胞欺侮。「我恨中國人,除外我什麼都不恨」。
《生死場》裡,作者以東北農村的一個麥場為背景,講述了那個時代底層人民孤苦的生活。
那片地主賞給農民的亂墳崗子是生死場的濃縮,那個村莊也可以說是生死場的代稱。因為在這裡,所有的生命有如草芥般輕飄飄,人們近乎麻木地看待生死,有如動物樣忙著生,忙著死。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亂墳崗子不知灑幹了多少悲慘的眼淚?永年悲慘的地帶,連個烏鴉也不落下。
《生死場》這部作品是以東北農村為背景,描述的是生活在底層的農民,特別是農村婦女苦難的人生。它就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可以照見那個動亂年代人們苦難的生活。
金枝是個漂亮能幹的姑娘,在少年成業眼裡:她長得好看哩!她有一雙亮油油的辮子。什麼活計她都能做,很有氣力呢!
姑娘時期的金枝對成業是有吸引力,或許他們之間剛開始是有愛情的。
但更多的時候看起來,成業對她只是有著最原始的衝動。
他與她約會,沒有喁喁情話,沒有溫柔體貼,也對姑娘的需求無感。即使金枝生病了,他也是什麼也不懂得問。只是被本能支使著想要動作一切。
成業從來沒有關愛和尊重過金枝。他沒有顧及她姑娘家的名聲,與她在河沿上偷偷約會,任流言穢語淹沒著她;又使她未婚懷孕,金枝擔心得要死,成業卻滿不在乎。
生米已煮成熟飯的金枝不得已嫁入母親並不喜歡的人家。
婚後的生活,簡直令人窒息。挺著大肚子的金枝天不亮就起床,操持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和所有的家務活,而成業卻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妻子,整天罵罵咧咧。
孩子出生後的五月節,窮得叮噹響的成業家連一斤麵粉也沒有預備下,他把這一切都遷怒在妻女身上,直嚷著要把她們賣掉。
憤怒的金枝忍不住和丈夫對罵,悲劇就發生了。剛來到人間一個月的小金枝,那樣一個弱小的小生命,就被爹爹活活給摔死了。身為孩子母親的金枝,該是怎樣的痛不欲生?
在這裡,作者發出吶喊:「嬰兒為什麼要來到這樣的人間?因為她帶了怨悒回去!」
在《生死場》裡,所有的生命都不受到重視,人們忙著生,忙著死。
金枝成了寡婦,為了躲避日本人,她決計到哈爾濱去謀生。
臨行的前夜,金枝在水缸沿上磨剪刀,然後用剪刀撕破死去孩子的尿布。
就這麼一段稀鬆平常的描寫,讀起來卻讓人心裡瘮得慌。可憐的人啊,見過了太多的無情和生死,心都早已麻木不仁了。
到了城裡的金枝身無分文,睡在大街的陰溝板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縫補工的活。千辛萬苦賺了兩塊錢,卻被女工店的人一下搶去了3/4。
為了生存,為了掙更多的錢給母親看病,金枝不得已去給單身漢縫活,結果為了那一塊錢,稀裡糊塗的被人佔了便宜。
回到家鄉,不明就裡的母親卻鼓勵她去掙更多的錢。生活徹底無望的金枝最後想到了出家,尼姑庵卻早已空無一人。
1.麻面婆,二裡半的媳婦
這是一個邋裡邋遢,做事不太利索,性情不會抱怨的人。
她做飯的時候,雙手從來不用清水洗過。她會把大盆裡面沒有洗淨的衣服,又晾到籬牆上。
丈夫罵她,鄰人與她拌嘴,她都無聲無息地承受著。她的心永遠貯藏著悲哀。
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大夏天她會翻開柴禾堆去找羊。只是因為在冬天,她看見過羊鑽柴禾堆。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夏天羊是不會鑽柴禾堆的。
後面日本人來了,王婆和她的孩子羅圈腿都死了。
2.王婆 趙三的媳婦
王婆有如魯迅筆下祥林嫂式的一個人物。她常給鄰居講這樣的故事:她去餵牛,把孩子放到草堆裡,孩子卻不慎跌到了鐵犁上,喉管被切斷。
她說剛開始她的心也覺得發顫,可是一看見麥田,卻一點都不後悔,她一點眼淚也沒淌下。
她那麼輕描淡寫,好像說的是別人家的故事。死人死了,活人要計算著怎樣活下去。
王婆因為大兒子的事服毒自殺,村裡的人忙著給她挖坑,忙著給她找棺材,可發現她還有氣息想站起來的時候,卻說她是在「詐屍」。她的丈夫趙三更是一扁擔下去,結結實實地打在她的腰部。
讀到這兒,有沒有人感覺到頭頂冒出的絲絲涼氣?女人的命就那麼不值錢嗎?自己的丈夫就那麼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歸西嗎?這也太令人心涼和恐慌了吧?所以全村的女人都坐在棺材邊大聲地哭起來。她們哭王婆,更是哭自己。
不過,棺材抬到亂墳崗時,王婆醒了,說:「渴死了,快給我水喝。」
3.月英
月英是打漁村最美的女人,溫柔多情,特別是那雙眼睛,每個人接觸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絨中那樣愉快和溫暖。
可是這樣的一位美人,卻因患了癱病,行動不便之後就被丈夫棄之不顧了,任憑月英在炕上垂死掙扎。還拿走了她的被子,用磚塊壘著佛龕似的樣子支撐著她身體。可憐的月英瘦的皮包骨頭,臀下腐爛,身體長蛆。牙也變綠了,整個人被病魔摧殘的失去人樣。
王婆看過她的三天後,月英的棺材就葬在了荒山下。
還有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的時候,那個酒鬼丈夫喝得醉醺醺的,竟然用大菸袋子砸向產婦。母親把他拖出去之後,他卻又一次衝撞進來,舉起手中的大水盆,向幔帳裡的妻子決絕地拋灑過去。
看到這兒,你會覺得非常憤怒,生產的女子不但要遭受生產時的百般折磨,還要忍受丈夫的辱罵和暴虐,還有沒有天理,還特麼的有點人性嗎?
在這裡談母愛顯得是多麼的蒼白。
平兒穿著爹爹的大氈靴子在山坡上奔跑的時候,王婆看見宛如一陣風落到平兒的身上,那樣子好像山間的野獸要獵食小獸一般兇暴。她硬生生地從孩子的腳上脫下靴子,讓兒子赤著腳回家。還不停念叨著:
「一雙靴子要穿過三冬,踏破了,哪裡有錢買,你爹進城去都沒有穿哩!」
王婆如此,貧窮的鄉下母親們都是如此。她們永遠把孩子當作敵人對待,冰天雪地,孩子們把爹爹的棉帽戴著跑出去的時候,媽媽們都要打罵著奪回來。手腳凍裂,耳朵腫脹起來怕什麼,反正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會好了。
金枝的媽媽還不是如此?當金枝失魂落魄,不小心摘了半筐青澀的柿子的時候,徹底惹怒了母親,她像老虎一般撲住自己的女兒。金枝的鼻子立刻流血。
母親一向是這樣,很愛護女兒,可是當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便去愛護菜棵。在農家,無論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
人在食不果腹的時候,談「愛」是奢侈的,無論是夫妻之間、母子之間。試問作為母親,有哪個女人不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女人如此鐵石心腸,硬到傷害自己的孩子?若不是生活所迫,環境所逼,貧窮所致,人怎麼會淪落到最基本的舐犢之情都沒有?
《生死場》這部作品是以東北農村為背景,描述的是生活在底層的農民,特別是農村婦女苦難的人生,不管是麻面婆,王婆,月英,還是金枝等,都是舊社會女人地位和命運的著實體現。它就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可以照見那個動亂年代人們生活的苦難。
《生死場》發表於1934年,是蕭紅的成名作。蕭紅曾是魯迅先生最得意的學生。
魯迅先生曾經給蕭紅的這部作品作過序。他稱讚這部小說:「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其實《生死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蕭紅的人生經歷,她與未婚夫汪恩甲曾到過哈爾濱,經歷過難產,見識了那個時代對於女性的摧殘與荼毒。所以她的筆下寫起這些東西來就駕輕就熟。
讀過這本《生死場》你會更了解蕭紅,了解她作為女作家的細膩和敏感,了解她作品中「恨」的深沉、孤獨和震撼。
品名著,讀經典,看百樣人生,歡迎關注,喜歡的記得點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