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落魄女兒回娘家,待遇不同,《活著》中家珍父親的愛更落地

2020-08-28 若水涓涓

/ 若水

1,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從你出嫁那刻起,恩情斷情誼薄

在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第一回,曹雪芹講述了姑蘇(今蘇州)城裡甄府的衰落過程。

甄府老爺甄士隱是當地有名的鄉紳。可以這樣說,賈寶玉所在的賈家是中央封的名門望族,英蓮(後改名香菱)所在的甄家則是地方上公認的名門望族。這甄家老爺無意官場仕途,每日醉心於詩詞歌賦,觀花修竹,對落難的讀書人能幫則幫,是神仙一流人品。甄家娘子姓封,深明禮義,性情溫和。

夫妻倆年過半百才得一女,乳名英蓮,年方3歲。

士隱夫婦與小女英蓮


曹公對英蓮的命運判詞是:

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甄家的命運如同英蓮的判詞,先是遭遇元宵燈節晚上女兒的走丟,緊接著是隔壁葫蘆廟炸供引起火災,家被燒成瓦礫場,甄家夫妻只得搬到田莊安身,不想世道混亂,難以安身,於是變賣田莊,投身嶽父封肅

紅樓夢處處都是諧音,『封肅』即『風俗』。嶽父務農,家中經濟還算不錯,但他貪財好利,薄情寡義。對於落難的女兒女婿,封肅不僅不疼惜,反而覺得女兒好不容易嫁個有錢老公,自己可以撒手不管,現在竟然又來投靠他生活,心裡便一萬個不樂意。先是半哄半賺騙光了女兒女婿變賣田莊的錢財,又對他們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經歷現實和心理雙重打擊的士隱看破紅塵,隨道士出家了。


甄家娘子封氏哭的死去活來,無奈之下,封肅只得收養這個女兒。而這個女兒在自己的娘家過得小心翼翼,唯恐父親嫌棄,靠著日夜做些針線活賣錢度過餘生

封肅對待出嫁落難回娘家的女兒,真應了那句涼涼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你嫁人那刻起,你我親情比蟬翼還薄涼。

同樣對待落難女兒,另一個父親顯然是情深似海。

2,女婿荒唐事做盡,賭博傾家蕩產。——「姑娘,不要緊,你依舊是爹的心尖寵」

家珍是作家餘華小說《活著》裡的女一號。

她生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有一個富裕家庭,從小被開米行的爹爹當做手心裡的寶。夜校興起後,她被爹送去念書,被遊手好閒的闊少爺福貴一見鍾情,展開愛情攻勢。

想那家珍的爹一定也對福貴的不學無術,遛狗鬥雞早有耳聞。但年輕人的戀愛來得太兇猛,深陷其中的女兒聽不進爹的苦口婆心,加上福貴的溫柔攻陷,家珍與福貴還是結婚了。

婚後你儂我儂,有段朝夕相處的甜蜜時光。沒有人生目標的福貴很快膩煩,女兒四歲左右,他逛妓院進賭場,甚至讓妓女背著自己招搖過市給嶽父請安,羞得家珍爹老遠見他就躲藏,真是荒唐事做盡。在沒有心機的豪賭下,福貴很快將家田房產輸得精光,幾乎淪為街頭乞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觸龍說趙太后》

天下愛孩子的父母們,必然為子女的長遠考慮。家珍爹也是這樣。

福貴敗家十來天后,家珍爹敲鑼打鼓僱了頂轎子來接女兒。

在那個嫁雞隨雞的舊時代,女兒一旦出嫁日子過得好壞都是命。但家珍爹不信那套,他心疼從小錦衣玉食的女兒,心疼她嫁人不良,想幫女兒及時止住不堪的婚姻。他僱了十多個年輕人敲鑼打鼓,抬著披紅戴綠的花轎親自來接女兒回娘家。這次回娘家他打算讓女兒和荒唐的福貴永不往來。

他對福貴說「畜牲你聽著,當初你是怎麼娶走家珍的,我今日也怎麼接她回去。你看看,這是花轎,這是鑼鼓,比你當初娶親時只多不少。」

八個多月後,家珍居然抱著兒子回到了福貴身邊。她沒有僱轎,是走了十多裡地回來的。

可以想像家珍的執意回來必定傷害了老父親的愛女之心。因為愛女心切,他不忍強硬阻止女兒的婚事,但發覺女兒婚後遇人不淑,老父親不管女兒是否願意,只想切斷婚姻帶給女兒的下一步傷害。卻不想女兒要一門心思繼續這段婚姻,家珍的爹應該是規勸無效,給了女兒銀兩,順便撂下一句狠話『你若踏出這個門,我們父女一刀兩斷』。

為女兒不顧臉面,女兒卻忤逆爹的一片愛心。也許父女情誼真就斷了,但事實證明,家珍爹對女兒的愛不減當年。

若干年後的自然災害中,城裡鄉下一片饑荒,此時家珍一家四口已斷糧一個月。人性在危難或利益面前總是露出不堪。那天家珍的女兒刨到一小根地瓜,不僅被村人搶走且被誣陷搶人地瓜。患病的家珍第二天拄著樹枝一個人去城裡看爹。傍晚回來時,她胸口藏著一小袋米回來了。那時候的一袋米就是山珍海味,是救命的糧。家珍含著眼淚對福貴說:「這米是爹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聽了讓人心痛,即使女兒讓他傷透心,一個老父親對女兒的愛始終不變。

3,父親對家珍深沉、不遺餘力的愛,是我們常見的父愛常態。

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冰心

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的父親多半不會花言巧語,他們默默為孩子付出所能,甚至因為不張揚的付出,常被當成空氣般存在著

但空氣看似微不足道,卻扮演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十年前,英子與男友結束愛情長跑舉行婚禮。在拜謝生養自己的父母前,英子看到父親淚珠在眼裡打晃。這個生性要強,沉默寡言的父親是婚禮上最柔軟的那個親人

父親一貫的堅強和沉默,幾乎讓英子忽略掉父親對自己的濃厚親情。她想起中考後,父親為安慰落榜的她,每日夜班後騎行十多裡路回家只為陪她;她想起聽到她生病,父親上完課顧不上吃飯,搭車去另一個城市看她;她想起那年她被愛情迷了雙眼,父親苦口婆心規勸無效後的嘆息,如同家珍……

父愛深沉

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達文西

我們的父親雖然少言寡語,不善表露對子女的愛,但在孩子需要他的時候,永遠又是沒有藉口,不遺餘力的愛。

麗麗喜歡職場,但有了兩個女兒後,兩地分居的隱形老公和重男輕女的公婆不打算幫任何忙。面對需要帶的二胎女兒,工作能力出色的她不甘這樣為家庭退讓,左右為難。父親看出她的心思,

你只管去吧,這個孩子還由我和你媽幫你帶吧。」為自己後顧無憂,父母不僅幫自己帶大了第一個孩子,如今身體並非很好的父母又一次接過了這個重任,如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為子女付出一切

結語

在我國的很多地區,女孩在家中的地位仍是卑微,zhong nan qing nv 現象仍很嚴重。但在愛女兒的父親們心中,女兒永遠是他們捧在心尖的小情人,他們愛得深沉,愛得不遺餘力。願所有女同胞有幸被父愛溫柔以待。

文|若水

愛生活,想書寫。涓涓意念,終匯成河。

茫茫人海,感恩遇見你。

文中用圖來源網絡,侵權聯刪。

相關焦點

  • 《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活著》是那麼的殘忍,而又是那麼的堅韌。富貴一個人經歷了人世間一次次的生離死別,眼睜睜的一個個送走了所有的親人,活著是多麼的不易。這世間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富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願他只是一個故事人物,可是人世間卻真的有活生生的富貴。
  • 《活著》︱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死亡是伴隨福貴一生的,父親的死、母親的死、兒子的死、女兒的死、妻子的死甚至戰場上戰友的死,最後活下來的只有福貴和一頭老牛,而電影中,導演也突出了「死亡」這一意象,並對死亡進行了改編。導演對鳳霞的死的改編是非常大膽的,小說和電影中鳳霞都死於難產,而不同的是,電影中導演將鳳霞的死置於整個時代大環境中,由於文革中下放知識分子,導致醫院中沒有專業醫生而造成的醫療事故導致鳳霞大出血死亡。
  • 繼母讓養女和親閨女換親,四年後兩個女兒回娘家,繼母淚流滿面
    繼母讓養女和親閨女換親,四年後兩個女兒回娘家,繼母淚流滿面繼母讓養女和親閨女換親,本來是為自己閨女著想,哪知最後卻害了親閨女,而讓養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故事說出來挺滑稽的,也挺有教育意義的。後來繼母生下了小翠,也就是小婷的妹妹,有了妹妹後,全家的焦點都放在了妹妹身上,繼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親閨女,家裡好吃的都優先留給小翠,父親也開始冷淡小婷。一轉眼小婷和小翠都成了大姑娘了,由於家裡條件不好,小婷和小翠念完高中便出來打工了,當繼母看到兩個女兒如今都長大了,開始琢磨著她們的終身大事起來。
  • 《活著》: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我想我是更喜歡影視化的文學的,譬如《活著》這部電影,常聽人說紙質版的書更精彩,電影是被改編了的「雜種文學」,這絲毫不能影響我對它的狂熱。福貴父親在變故中撒手人寰,無用的兒子與大病的母親只能相依為命。他見到遍地凝成黑紫色的血,橫七豎八的死去的同胞,只轉頭朝同伴說了一句:「咱倆一定要活著回去,我家裡還有老婆孩子。
  • 《活著》「好女人」家珍:一生受盡磨難,卻堅守兩個字
    福貴的一生遭遇的所有幸與不幸,都應驗了一句話:人生在世,沒有誰可以一帆風順,活著便是最大的福分。不同的時代,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也是不一樣的。福貴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只要能活著,就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如若能安然無恙地走完一生,便是被上天眷顧的好福分。
  • 女兒不聽勸嫁窮小子,回娘家父親不理不睬,半夜聽到哭聲女兒愣了
    女兒不聽勸嫁窮小子,回娘家父親不理不睬,半夜聽到哭聲女兒愣了小婷是一個出生在城市裡的女孩,雖然爸媽也都是普通的工人,但是好在工作比較穩定,收入一般但也夠花,爸媽又很寵愛這個唯一的女兒,所以小婷從小到大,都是在一個比較好的生活條件下成長的,在周圍人看來,小婷非常討人喜歡,還是一個很懂禮貌,學習又好的姑娘,爸媽都以女兒為榮。
  • 福貴與春生的三次交集,折射出活著的不同態度
    在《活著》中,這些都集中到福貴身上,或者與福貴產生了各種關聯。歷史是真實存在的,而福貴是一個時代百姓生活的縮影。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下來,就活下去,沒有時間思考生命的意義。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活著的表現卻不盡相同。
  • 「除夕你出去吧,別擋了你弟弟的財運」:女兒,千萬別回娘家過年
    當其他遠嫁的姑娘都在為過年回誰家吵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她是沒有這個煩惱的,因為她說她老家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她的兩個姑姑就一個嫁在鄰村一個嫁在本村,過年的那一天也從來不會回娘家。所有的愛都有源可溯,有跡可循,當我們追根溯源的時候,或許就會發現:有些愛,其實是傷害。」先不管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這個習俗的緣由,但是因為弟弟的財運就將女兒拒之門外,難免有點絕情。過年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好日子,嫁出去的女兒也是家人,聚在一起不是更好麼?
  • 《離婚》愛姑VS《傾城之戀》流蘇:同樣「被離婚」,結局大不同?
    1.兩位女主在夫家的境遇差不多,且都是因為丈夫出軌「被離婚」在小說《離婚》中,莊愛姑是莊家的小女兒,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人物,上面有五六個哥哥,15歲「三茶六禮」嫁給施家的兒子「小畜生」,遵守禮儀,孝敬公婆。
  • 林仙兒為上官金虹生了兩個女兒?上官金虹若活著,恐怕不會承認
    林仙兒則更厲害,攪動半個江湖。百曉生兵器譜上的高手,大半被其俘虜。就連百曉生本人,也難擋誘惑,最終成為林仙兒的棋子。林仙兒,窮苦人出身。父親林麻子,給龍嘯雲看大門。若不是林詩音救了林仙兒,林仙兒不會有倒騰大半個江湖的機會。
  • 人生海海,活著比死了更需要勇氣
    與此同時,村子裡的閒言碎語、口耳相傳的輿論,竟然也成為毀掉一個人、推動事情往更糟糕方向發展的發動機。人言可畏啊!這個秘密是上校一輩子想隱瞞的東西,為了把它帶進墳墓裡,上校不惜傷害小瞎子,不惜一輩子做光棍也不要玷汙自己愛的女人,甚至寧可犯罪,寧可死,也要守住這秘密、這恥辱。全書最終是個壓抑的悲劇,悲的是上校瘋了、死了,而相關的人也命運坎坷。爺爺上吊自殺了;父親一輩子守在老家和「鬼」抵抗,不讓老家的「鬼」害了自己的孩子;瞎子靠村裡人接濟養活自己;而「我」遠離家鄉,落地異國他鄉。
  • 兩個普通的中國人活著的樣本
    我17歲上班,在武漢,和我老婆,養兩個孩子,我以前開貨車,我老婆在深圳當護士,兩個孩子,大的女兒,26歲,在寧波讀書,研究生畢業,現在工作了,小兒子20歲,今年也工作了。我就輕鬆了很多。我說你女兒還要結婚買房啊?他說,女兒嘛,畢竟和兒子不一樣。我再過幾年就正式退休了,按照我們武漢的規定,我能拿最高的工資,一個月7000多。
  • 《活著》: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
    他知道,這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比活著更美好,也沒有任何事情比活著更艱難了,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延續生命的過程就是艱難地活下去的一個過程。父親去世不久後,母親生病,福貴前往城裡請大夫,卻不想,半路被國民黨部隊抓去當壯丁了。在戰場上,在槍林彈雨中,戰友老全中彈身亡的過程,以及雪地中很多無人照顧的戰士死去的過程,都讓對福貴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 從電影《活著》讀懂人生的「生與死」
    電影《活著》是著名導演張藝謀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活著》演繹著福貴的人生苦難,記錄了福貴從年輕到老中間經歷過的種種,電影中更令人為之動容的是用「死」來折射「生」。本文從生與死的角度上去探討電影《活著》傳遞出來的思想。
  • 五個女兒,兩個兒子。這個老人卻孤獨地死去了!(原創/紀實)
    村西的農田1父親和老親家正說著話,不停地安慰他,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說停停。「再難還能比我們隊小算難嗎?乖乖!兩個兒子,五個閏女,都不肯要他。而且五個女兒,一天天長大了,更用不著他動手做飯洗衣服了。可老伴的突然離去,完全打亂了他的生活。兒子成家的成家。女兒出嫁的出嫁。他慌了。3村莊雖然正在拆遷中,但他一個人還住在老宅子裡(在我家老房子的西邊,只隔了四道門)。
  • 小說:父親嫌窮書生家境落魄,不肯將女兒嫁給他,1月後父親後悔
    起因是趙老爺要將他的寶貝女兒許配給臨鎮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少爺,聽說那位少爺可是個紈絝公子,整日裡花天酒地不說,還強搶民女,可謂是惡貫滿盈。而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位小姐早就和一書生定下了婚約。聽說那書生家裡前三輩在朝廷裡也是做過大官的有錢人家,可是到了書生他爹這一輩,就開始慢慢落魄了。
  • 母親臨終分遺產,給兩個兒子一大筆錢,唯獨給女兒一張破紙
    王婆婆一直很節約,從來沒動過這些錢,他想留著給兩個兒子娶媳婦,但是一直還沒用上。王婆婆這些年就只好全靠自己撿破爛來養活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王婆婆的大兒子在省城上班,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工資待遇豐厚,生活水平較高,但就是人太小氣,甚至有點自私,對鄉下的母親不管不問,更是嫌棄自己的母親撿破爛,在城裡給別人都說自己沒母親是孤兒。但是大兒子只要一回家,母親就對他疼愛有加。
  • 電影《活著》反映的不是好死不如賴活著,而是「笑著活下去!」
    該片是以國共內戰時期為背景,由葛優出演的大少爺徐福貴,鞏俐出演家珍,影片中徐富貴嗜賭成性,妻子家珍屢勸無效,帶著女兒鳳霞回娘家。而徐富貴依然故我,當福貴輸光全部家產之後,父親也被他氣死。就在福貴貧困潦倒之際,家珍帶著女兒和還在襁褓之中的兒子有慶回家,福貴非常感動,決定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戲維生。
  • 餘華《活著》:讀懂人生的真諦,不為身外之物而活著
    原本以為日子雖窮,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可偏偏天不隨人願,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七歲的外孫,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外人看來,也許福貴是一個命苦的人,但在福貴看來,他是最後一個活著的人,他再義無反顧。因為,他再也不用擔心,他死了,誰為家人送終。這也是福貴這一生完整的寫照,堅強,樂觀,與命運做著抗爭。
  • 父親夢見女兒去世,女婿卻說女兒還活著,1天後女婿卻去世了
    對於宋大爺來說,每個月女兒打錢的日子,便是他和女兒唯一有聯繫的節點。宋大爺說:「我女兒沒事吧,你有沒有欺負我女兒!」女婿說:「好著呢,今天家裡待客,不方便接待你。」宋大爺覺得不對勁,女婿不讓進屋,難道夢是真的?宋大爺逼問:「我女兒是不是死了!」女婿說:「你瞎說什麼,活著呢,活得好好的!」宋大爺斬釘截鐵地說:「我知道我女兒死了!」他想詐一下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