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難怪甄嬛敢構陷皇后、將其扳倒,看皇帝對甄嬛說過什麼?

2020-10-21 娛氏影視

導語:《甄嬛傳》的甄嬛能成功逆襲、扳倒後宮宜修,真的是歸功於她的精明睿智、手段高超嗎?其實不然,甄嬛也不過是借力打力罷了。若沒有皇帝的「暗中相助」,就憑甄嬛,一輩子都別想撼動宜修的地位。

甄嬛不過是利用了皇帝與皇后之間的「嫌隙」,借力打力,意外的成就了自己。

1、此一時彼一時,宜修與成為甄嬛的明敵

在華妃當道時,皇帝是很維護宜修的,會為宜修主持公道,偶爾有嬪妃在背後議論宜修,皇帝便出言呵斥:「不許議論皇后。」因此,除了華妃,沒人敢對皇后不敬。

況且,當時的宜修一直是一副公平公正、端莊慈悲的姿態來主持後宮的,十分「聖德憐下、關照嬪妃」。還沒人識破她的真面目。所以,甄嬛也斷不敢有取而代之的念頭,更別說要扳倒她了。

自從甄嬛在將要封妃時,被宜修構陷迫害,甄嬛才如夢初醒:原來宜修才是後宮中最大的黑手。儘管醒悟,卻已悔之晚矣,當時的甄家已被處分,父母家人被流放寧古塔,自己雖然剛生下朧月,但在形式的逼迫下,也不得不離宮修行。

所以,那時根本沒有報仇的機會。直到甄嬛在甘露寺懷孕,與皇帝重修舊好、滿血歸來,才又有了與皇后對抗的機會和資本。

皇后面對東山再起的甄嬛儘管十分忌憚和畏懼,卻也不會坐以待斃,只不過是要靜等機會罷了。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宜修也不敢輕易出手,只能目光灼灼盯著甄嬛自己「犯事兒」。

功夫不負有心人,宜修的機會還是來了。宜修借用了敬妃與甄嬛爭奪朧月而產生的嫌隙,說動敬妃為自己效力。

敬妃就把崔槿汐與蘇培盛對食之事給舉報了出來。皇后宜修如獲至寶,忙帶著敬妃、端妃來到甄嬛宮中興師問罪,並把崔槿汐與蘇培盛關押起來。

原著中,甄嬛說服了同樣已經懷孕在身的徐婕舒,勸皇帝網開一面,懷柔以對,皇帝這才決定要放了崔槿汐與蘇培盛。

有了主意以後,皇帝又來到甄嬛這裡聽甄嬛的意見。並順便說出自己的打算,甄嬛見皇帝已有放人之心,便趁熱打鐵,繼續給皇帝做思想工作。

2、皇帝的話讓甄嬛看到了機會

原著原文如下: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中的人物和人稱改成了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基本情節不變。)

甄嬛順著他的話頭道:「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可見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全是託皇上仁慈之心。可是如今對外寬而對內苛,又是如何說呢?槿汐入宮早,在臣妾身邊服侍時常常說起當年純元皇后施惠六宮的恩澤。說句犯上冒昧的話,臣妾很想知道,若純元皇后還在,今日蘇培盛與槿汐之事該會如何處置呢?」

皇上的神情微微愕然,盯著甄嬛道:「槿汐和你說起過純元皇后的事?」

甄嬛道:「槿汐在先皇后入主中宮前就在宮裡伺候了,雖然不得在先皇后跟前侍奉,然而每每說起先皇后,總道她寬柔待下,深得人心。皇帝喃喃道:「若純元還在……」

甄嬛知道,純元是皇帝心中的白月光,無論純元做什麼都是對的。其實,也別說純元是個例,從古至今,活著的愛人從來都贏不過已死的愛人。因為死了的愛人永遠定格了美好。

而且還會被生者人為的美化,之後更是無人可及了。甄嬛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因為純元仁厚善良,借用她一貫的行事風格,此時必定會放過崔槿汐與蘇培盛的。接下來,甄嬛又開始套弄皇帝與宜修的真實感情狀態了。

甄嬛軟語安慰道:「臣妾想當今皇后是純元皇后的親妹妹,彼此的性情自然是一路的。雖然皇后要以槿汐和蘇培盛之事懲戒皇宮,大約也不會真要他們的性命吧?何況皇上待人以寬,皇后也必定會和先皇后一般寬仁待下,絕不會與皇上言行相悖,也不會與純元皇后相悖。」

皇上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宜修如何能與純元相提並論!」

皇帝一句話暴露了他們真實的夫妻關係,在皇帝心中,宜修與純元簡直是天壤之別,甚至都無法相提並論,拿純元與宜修相比,簡直是褻瀆、羞辱了純元。但凡皇帝對宜修還有一點點真情也尊重,也不至於說出這麼絕情刻薄的話來。

甄嬛假意迷茫不知所措,「臣妾與皇上多年夫妻,有幸以妾媵之身相伴十年,也可算是夫妻一體,同心同德。皇后雖非原配,卻一早侍奉在皇上左右,如今又與皇上同居龍鳳之堂。皇上稟之以寬,皇后又怎會從之以嚴呢?」

皇帝眉頭微蹙,「從前或許不會,可是如今……朕想起你懷著雙胞胎辛苦,宮中卻紛傳你腹中之子並非朕的孩子。旁人便罷了,竟然連皇后也要朕留心——可有什麼要留心的,難道連朕自己也都不知道麼?皇后的耳根子是越來越軟了!」

皇帝一向城府高深,喜怒不形於色,今天居然這麼直接地痛斥宜修的「不是」,可見皇帝對宜修已經厭惡入骨,就差找個合理由頭廢后了。

甄嬛見罷此景,心裡便有了底。就算自己不能取代宜修的名分,也一定可以架空宜修的。

所以,甄嬛才敢放開膽子去構陷宜修加害自己的孩子。當時的事件有諸多漏洞,宜修是被皇帝強行召喚進甄嬛宮中的,宜修怎麼敢在皇帝眼皮底下加害龍嗣?這是顯而易見的陷害啊!

皇帝怎又會看不出?他還不至於昏聵糊塗到這種地步。只是,他素來厭惡皇后,也巴不得有個人能出面「了結了她」替自己除去眼中釘。所以,宜修能成功被陷害,並非是甄嬛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取決於皇帝的「難得糊塗」。

這就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現在很多小三上位的情況就是因為夫妻關係不牢固;所以才給小三提供了上位的機會,如果男人愛妻之心堅如磐石,任憑小三怎樣作妖也成不了仙、奈何不了正妻。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難怪敬妃會效忠甄嬛,你看她發現了什麼秘密?
    導語:《甄嬛傳》中的敬妃與皇后,貌似從來沒有過節與矛盾,皇后對敬妃也一直禮遇有加,相敬如賓。為何在扳倒宜修的計劃中,敬妃卻願意與甄嬛同仇敵愾,對皇后下死手呢?她之所以心甘情願地幫甄嬛扳倒皇后,是因為她發現了一個令她心碎的秘密,看透了皇后是怎樣一個心如蛇蠍的女人
  • 從小被甄嬛丟棄的女兒朧月,竟成了她扳倒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小被甄嬛丟棄的女兒朧月,竟成了她扳倒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甄嬛傳》一劇中,女主甄嬛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步步高升成了後宮中最有權勢的女人,從皇帝寵妃到皇太后,在勾心鬥角方面,甄嬛無疑是很強的,她的最大對手,即便穩坐中宮多年,卻最終也得甘拜下風,被她拉了下來。
  •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對皇帝下毒手,看徐婕妤分娩那天,皇帝在幹啥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對皇帝下毒手,看徐婕妤分娩那天,皇帝在幹啥自古帝王家得最是薄情寡義,這話放在「甄嬛傳」的雍正皇帝身上也是十分貼切的,他看似對純元皇后用情至深,但後來的種種跡象表明,他依然是個無情的帝王罷了,這一生辜負了多少女人,怕是他自己都沒有數了,有多少豆蔻年華的姑娘,抱著對帝王的敬畏與愛戀入宮,卻被一次次的打擊和重創,最終憾別人世,就連活到最後的甄嬛,起初也對皇上心存愛慕,只是她清醒得早
  • 甄嬛傳:安陵容小產時,甄嬛為何全程捂鼻子?難怪雍正那麼猴急
    導語:甄嬛傳:安陵容小產時,甄嬛為何全程捂鼻子?難怪雍正那麼猴急!《甄嬛傳》這部戲充分表達出了後宮中真實的環境氛圍,它的劇情將一個個單純的小主變成心思深沉的嬪妃,在戲中只有甄嬛留到最後,與她作對的人全被扳倒了,而幫助過甄嬛的嬪妃都生存了下來。
  • 甄嬛收拾華妃扳倒宜修氣死皇帝,每一步似乎都是在達成端妃的目的
    《甄嬛傳》總的來說就是講述了關於一個叫甄嬛的女生進宮後升級打怪的故事,17歲進宮37歲當上太后,中間卻只花了10年的時間,就整垮了華妃鬥贏了宜修還KO了皇帝,簡直就是當之無愧了天選之子啊!,甄嬛也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最大程度的回報了她,可是你知道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端妃只是協助甄嬛對付華妃、宜修和皇帝,但是實際上甄嬛收拾華妃扳倒宜修氣死皇帝的每一步都是在達成端妃的個人目的。
  • 《甄嬛傳》中皇后無心的點出雍正的真面目,難怪甄嬛後來下狠手。
    在《甄嬛傳》中,如果說有一個人對雍正最為了解,那麼應該非皇后莫屬,就算是女主甄嬛對皇帝也是沒皇后了解的深,畢竟宜修從皇帝做王爺的時候就開始跟著他,一路看著他從九王奪嫡中勝出,更理解他形成多疑性格的原因!
  • 甄嬛傳:她靠扳倒華妃入宮,驕縱恣意,事敗卻不敢供出皇后
    《甄嬛傳》這樣一部十年前拍攝的經典古裝宮廷劇,實際上這是以大熱IP《甄嬛傳》小說為基礎形成的劇情。小說中是架空王朝大周朝,甄嬛選秀入宮之時的皇帝是大周第四代皇帝,乾元帝玄凌。真相日漸明了,管家背後的人是皇后,祺貴人早已是皇后安插在甄嬛身邊的暗箭。也是在甄嬛離宮的這段時間,哪怕有諸多美人入宮,皇后一黨的安陵容和管文鴛都是步步高升,皇后春風得意的將後宮掌控在手心裡。她任用的人,對出身卑微的安陵容,長年服藥不能有孕,而功勳之後的管文鴛,她心思魯莽直率,帶些天真的嬌蠻,皇后採用賞賜的方式,用假作紅珊瑚串的紅麝香珠絕了她生育的可能。
  • 甄嬛傳:難怪皇帝會寵愛赤芍,你看赤芍的真實身份是誰?
    導語:對於《甄嬛傳》中地皇帝來說,幾乎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總結梳理後發現,他愛的人都有「出處」。愛甄嬛是因為純元,愛安陵容也是因為她的歌聲和驚鴻舞像純元。甚至皇帝敬重目前的皇后,亦是因為她是純元的妹妹。
  • 甄嬛傳·甄嬛回宮後扳倒皇后的兩場宮鬥大戲之滴血驗親(一)
    在甄嬛回宮後,甄嬛首先放低姿態,在皇帝給了甄嬛椒房的待遇後,甄嬛請求皇帝撤掉,然後和四阿哥聯手懲戒了嬌寵的祺嬪,向太后請安,並為太后梳頭、餵藥等等操作。向後宮的皇后、太后、和皇上顯示了自己顧全大局、知理、孝順、克儉的甄嬛,不是過去那個持寵而嬌,不知進退的甄嬛了。
  • 甄嬛傳:難怪甄嬛不敢殺崔槿汐滅口,看崔槿汐在暴室說了什麼?
    導語:原著中的甄嬛,其實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不但親自監督太監用細繩子勒斷餘鶯兒的脖子;而且,扳倒華妃後,還串通溫實初給曹琴默的藥中下毒,曹琴默是被甄嬛害死的,為的就是殺人滅口所以,崔槿汐才被皇后出面制裁,並被關押到暴室之中。暴室那種地方,一般宮人不出三五個月便會被折磨、或勞累而死。崔槿汐便是鐵打的,也受不住那樣的磋磨,一旦供出甄嬛,那甄嬛全家人的腦袋都得搬家!
  • 皇后,年妃,還是「甄嬛」?雍正皇帝的最愛,到底是誰
    雍正皇帝一生擁有29位后妃,《甄嬛傳》中出現的皇后、年妃和甄嬛都真實存在,分別對應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敦肅皇貴妃年氏和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潛邸時的「使女格格」,雍正朝的熹妃、熹貴妃,乾隆朝的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即為《甄嬛傳》中「甄嬛」的歷史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清朝後宮「母以子貴」的典型代表。
  • 《甄嬛傳》皇后到死都不知,朧月周歲,甄嬛為何想方設法送項圈?
    以前看《甄嬛傳》更多的是關注其中的宮鬥劇情,如今時隔9年,重溫《甄嬛傳》,其中的一些細節值得細細品味。 前幾天我們寫了寧嬪葉瀾依是個敢愛敢恨的可愛角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朧月公主這個角色。皇上和甄嬛過了好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不羨仙的日子,後宮怨聲載道,華妃和皇后更是將甄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 甄嬛一入宮,槿汐為何就寸步不離?甄嬛未入宮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甄嬛未入宮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在甄嬛傳中,原本甄嬛也是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子,心中沒有半點是想要害人的心思,但是在後宮之中,獨善其身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一件事。就在皇后利用甄嬛穿著純元皇后的衣服,藉此來扳倒甄嬛的時候,甄嬛意識到自己在皇帝的心中,也只是純元的替代品而已
  • 甄嬛傳:難怪甄嬛想殺槿汐,你看甄嬛穿錯純元衣服時,槿汐啥表情
    甄嬛傳:難怪甄嬛想殺槿汐,你看甄嬛穿錯純元衣服時,槿汐啥表情?其實,在甄嬛心中崔瑾汐的身份一直是十分可疑的,對她始終是有著防備,畢竟當時甄嬛剛開始能夠得到皇上的寵愛,也是因為相似純元,然而甄嬛對此卻並不知情,還傻傻的以為自己得到了愛情,對皇上也是推心置腹,可謂是將自己一生的幸福託付給了皇上
  • 甄嬛傳:難怪宜修會成為打胎大隊長,你看她的啟蒙者是誰?
    導語:在《甄嬛傳》中,皇后最擅長的拿手好戲便是給嬪妃們打胎了。儘管從原則上講,無論哪個嬪妃的孩子做了太子繼承皇位,她都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后,但宜修卻不願意出現那種與皇帝生母並駕齊驅的局面。1、宜修的"身不由己和迫不得已"比起甄嬛,宜修還算是善良的,一般情況下,宜修只針對孩子下手,極少主動殘害嬪妃。倒是甄嬛,看誰不順眼就下毒的下毒,誅心的誅心,構陷迫害置人於死地。
  • 甄嬛傳一一從兩點看出端妃有心機,為什麼她只能靠甄嬛扳倒華妃?
    表面上看,是端妃需要清靜,實際上是端妃派眾人前去打探消息定期回報。華妃雖然有點任性,偶有失誤。但皇上均顧念年羹堯而對其網開一面。端妃自覺憑已之力無法扳倒華妃,只能尋求幫手,可這個幫手遲遲沒有出現。,端妃一見其容顏酷似純元皇后,就知道她能成為扳倒華妃的幫手。
  • 《甄嬛傳》滴血認親,為什麼甄嬛認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
    大型古裝宮鬥劇《甄嬛傳》堪稱古裝劇經典之作,女主甄嬛在居中就和開了掛一樣,坐實了人生大贏家,雖然經歷種種磨難,但憑藉女主聰穎慧智,最終都一一化解,登上太后,是此劇中最大玩家,可謂是權利雙收。 甄嬛傳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段——滴血驗親,我帶各位來具體分析一下:所謂的滴血認親,只不過是皇后和祺嬪精心策劃的,這只是他們想扳倒甄嬛的一個陰謀
  • 甄嬛傳:祺嬪初見甄嬛時,喊了什麼?難怪宜修一眼看穿她難成大器
    導語:甄嬛傳:祺嬪初見甄嬛時,喊了什麼?難怪宜修一眼看穿她難成大器在最近幾年的宮鬥劇裡,雖然有很多腦力活動十分活躍的戰鬥性角色,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傻白甜的角色在裡面。其實皇后雖然把這個人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但是從第一眼就看出來這個人就是一個易碎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 甄嬛傳:難怪滴血驗親時,莫言敢出面為甄嬛作證,看甄嬛手裡有誰
    《甄嬛傳》中的莫言師太竟然敢在皇后發動的「滴血驗親」上出面作證,即刻推翻皇后的陰謀,不管是真是假,她是有多大的膽子,難道就不怕皇后事後打擊報復嗎?她哪裡來的這麼大勇氣和底氣?在以後的日子裡,甄嬛也是受她多方照應,因而成了好朋友。在甄嬛得知果郡王的死訊後,謀劃回宮,結果很成功,皇帝看在甄嬛已經懷孕的份上,執意要接她回宮。分別在即,莫言來找甄嬛,既是告別,亦是有事相求。
  • 甄嬛還是甄嬛,但為啥甄嬛傳和如懿傳裡的甄嬛性格差距那麼大?
    甄嬛傳裡的甄嬛,無心掌權,只想過好自己的人生,和姐妹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就夠了。她不喜歡爭鬥,也不喜歡看身邊的人爭鬥,僅僅嚮往一種從容安寧的日子,甚至在整部劇的前半部分甄嬛還真心實意的愛上了皇帝。只是在後來,甄嬛為了在偌大的後宮可以生存下去,保護好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不得已才用了手段先後扳倒了祺嬪、鸝妃和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