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回宮後扳倒皇后的兩場宮鬥大戲之滴血驗親(一)

2020-10-27 禾宇

甄嬛傳,甄嬛在凌霄峰時,當和果郡王表明心意後,本來想著和果郡王比翼雙飛時,卻因果郡王被皇帝派往雲南整頓軍務,返回時,黃河落難後。甄嬛的父親甄遠道在寧古塔病中,自己又懷了果郡王的孩子,於是甄嬛這時就發誓為了家人、孩子、為了給果郡王報仇,為了保護自己,保護要保護的人。

甄嬛通過崔槿汐和蘇培盛的關係,經過皇太后同意,以鈕祜祿氏甄嬛和四阿哥母親的身份順利回宮。在甄嬛回宮後,甄嬛首先放低姿態,在皇帝給了甄嬛椒房的待遇後,甄嬛請求皇帝撤掉,然後和四阿哥聯手懲戒了嬌寵的祺嬪,向太后請安,並為太后梳頭、餵藥等等操作。向後宮的皇后、太后、和皇上顯示了自己顧全大局、知理、孝順、克儉的甄嬛,不是過去那個持寵而嬌,不知進退的甄嬛了。

因為甄嬛的一系列操作,使皇后在崔槿汐和蘇培盛的對食事件,祺嬪的懲戒、安陵容的欽天監事件中都沒佔到便宜,反而皇后自己損兵折將。而且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太后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皇上也是,種種傾向於甄嬛的表現,使皇后如鋒芒在背,有了深刻的危機感。於是就指使祺嬪利用甄嬛的雙生子事件,和甄嬛在凌雲峰時,與溫實初有染來打倒甄嬛。於是,甄嬛傳中,皇后和甄嬛的第一場巔峰對決,決戰紫禁之巔的交鋒就開始了,這一場滴血驗親的大戲,可以說是甄嬛入宮後第一次面臨生死考驗的或者說是有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的公關危機。雖然,甄嬛對雙生子事件心裡是有準備的。但對皇后如何利用雙生子事件陷害甄嬛,甄嬛是沒有過多考量的。因此,甄嬛可以說是倉皇應戰。今天就來講講甄嬛回宮後,第一次與皇后正面交鋒,並改變和皇后攻防關係的宮鬥大戲滴血驗親事件。

首先說一下這一場宮鬥大戲的上場背景。在滴血驗親事件前,皇后雖然在和甄嬛的交手中落了下風,但還是處於後宮之主的位置和掌控後宮的實權。皇后的手中有得力幹將祺貴人和安陵容。這次滴血驗親事件是後宮各路小主的佔位生死之戰,在後宮沒有甄嬛和皇太后衰老的日子裡,皇后一家獨大,所以這場將近一個多小時的滴血驗親事件,匯集了甄嬛傳中後宮裡面所有宮嬪,各方勢力悉數登場,也就是這件事之後,確立了甄嬛回宮後,把控六宮實權。因此在這場事件中,後宮各個小主的心思皇上的心思都值得仔細琢磨。下面分別進行分析。

首先皇后方面,滴血驗親事件中,所有打手成員到場,祺嬪是第一打手,祺嬪是被皇后利用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地步,也就是生死之戰,堵上了家族的命運。還有兩個是康常在和貞嬪,這兩位輩分低,需要在皇后面前表忠心,特別是康常在,為了表忠心,說出的言語是除了祺嬪最賣力的,在祺貴人剛向太后稟明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後,康常在就馬上跟風附和:「溫實初是熹貴妃心腹,日日都要把脈,若說日久生情也是難怪,更何況我聽說熹貴妃剛入宮時,臥病許久,當時是溫太醫診斷的,」還有「這事被宮女看到的,還有看不到的,這事不就多了去了」在滴血驗親過程結束前,康常在和貞嬪還想著要借著機會表現一下,博得皇后和祺貴人的歡心,能夠有榮華富貴。但滴血驗親後,甄嬛反敗為勝,皇上以康常在、貞嬪以訛傳訛、擾亂後宮清淨為由,罰俸半年,禁足半年,估計貞嬪和康常在,在甄嬛掌管六宮後,已經被內務府的太監和宮女給害死了。因為甄嬛在滴血驗親時看康常在的眼神就可以殺死康常在。

皇后是這次事件的終極大boss,也是幕後的主使,滴血驗親讓甄嬛身敗名裂是計劃很久了的,在甄嬛去皇后那之前,從甄嬛和崔槿汐的對話中可知,崔槿汐說皇后近段好像起色好多了,高興了不少,可見皇后在這次事件中是下足了功夫,對甄嬛的指正可謂是人證有:淨白,甄家傭人玢兒,宮女斐雯,還有溫太醫這一個當事人。還有溫實初和甄嬛的往來頻繁,溫實初的不娶親,正如安陵容所說「溫實初的這份情誼,就可害死甄嬛」。所以有這麼多人證,皇后在滴血驗親時在第一碗水裡下白礬也就見怪不怪了,雖然被宮女說是剛包裹指甲,是自己沒洗手的原因,但這種機率和甄嬛剛包裹指甲是一個道理,不可能有那麼大的作用。所以正如敬妃所說「後宮都知道皇后和熹貴妃不和,在這麼多人物面前,賭一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讓甄嬛身敗名裂,有什麼不值得」。所以皇后是志在必得。

但沒想到甄嬛偷情的人不是溫實初,是果郡王,所以這事就已經有多半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皇后在滴血驗親的第一碗水後,就抓住機會反擊皇后,皇后在失利後,馬上提起於純元皇后的情份,親姐妹之間可以不心生芥蒂,感嘆後宮人心難測,但皇上一句我寧願純元沒你這樣的妹妹。已經把皇后打入了地獄。所以皇后在此次事件中失去了後宮掌事職權,安息將養身體,已經大權旁落。

安陵容在這次事件中是兩邊下注,一方面安陵容依附皇后,但也是被逼無奈之舉,真如安陵容和宮女寶娟所說「受制於人,連生孩子也不能自己拿主意,你知道我有多恨麼,但沒辦法,不得不聽皇后的」。所以在開始時,安陵容就下注於皇后,但言語中暗裡藏刀,「姐姐為皇上生有皇嗣 又在後宮操持大小事宜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皇上一定要徹查此事 也好讓姐姐免受閒言碎語的困擾」、「兩位妹妹怎能如此揣測,熹貴妃入宮時生病,溫太醫理應照顧,溫太醫醫術高明不說,還和甄家有交情」。這些話看似是幫助甄嬛,但甄嬛雙生子事件在後宮確是已經是傳得沸沸揚揚,各種版本,所以說安陵容是在誅心,表面是幫甄嬛實則在兩邊下注,各不得罪,也都得罪,是高明之舉。但安陵容也是誅心的方法害死了沈眉莊,把滴血驗親告訴沈眉莊,是沈眉莊突然臨盆的主要原因,

這裡要說一下皇后和祺貴人為什麼不用果郡王做賭注,指出果郡王和甄嬛有染,淨白不會不知道果郡王比溫實初到凌雲峰的次數更多,這裡應該有三個原因,

一是果郡王身份特殊,果郡王是皇親國戚,皇上的弟弟,皇上表面上非常喜歡的弟弟,皇后擔心後果,正如蘇培盛和慎貝勒所說「十七爺病了好些日子了 浣碧姑娘自請到果郡王府去照顧 所以不再宮中 皇上 若此時強行把她喚回 只怕會驚動了王爺和各位宗親 此事尚未定論 不意外楊啊」、「不意外揚嗎 臣弟已經知道了 皇兄恕罪 臣弟進宮向太后請安 結果各宮各院寂靜一片 唯皇嫂這裡熱熱鬧鬧 就想過來一看究竟 誰知在外頭聽見這些 臣弟身為宗親 願為熹貴妃與皇子公主作保 熹貴妃入宮以來 凡事親力親為 無不勤謹 所以 臣弟願意相信熹貴妃的為人」。

二是擔心皇帝的原因,如果是這樣,皇帝也會把皇后等人所嚴辦,因為家醜不外揚,而如果皇后這樣做,皇后已經相當於昭告天下了皇上後宮淫亂。這是皇后所承受不起的。到時別說皇后位置,生死都是未知。

三是淨白不敢說,淨白是經常去後宮的,知道後宮的生存法則,淨白沒有說果郡王這一事,這裡要感謝安陵容割了淨白的舌頭,安陵容之所以這麼做,是擔心淨白亂說,供出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沒成想真的幫了甄嬛,因為如果淨白知道後果,可能會狗急跳牆,說出果郡王。所以安陵容這裡也是幫了甄嬛。

之所以說祺貴人的少,祺貴人知道,自己的家族害了甄嬛一家,甄嬛回宮後肯定報復,所以就一口咬定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各種言語攻擊,也讓皇上下不了臺,本身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勝利了,祺貴人也是失寵甚至死亡,因為祺貴人讓皇帝的綠帽戴的光明正大。

這篇主要分析的是皇后陣容在滴血驗親事件中的各個角色心理活動。下一篇將分析甄嬛一方的活動。請大家關注。

聲明:本文為自己所創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來函撤換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滴血驗親以祺貴人背鍋結束,為什麼皇后還失去了大權?
    《甄嬛傳》中滴血認親這場大戲,風雲變幻。在水中有白礬一事被揭開後,一切的對決都落幕,甄嬛的懷疑被洗清,而祺貴人等待她的是皇上的懲處。可以說,甘露寺回宮以後,皇上對她的信任和偏愛,才是甄嬛能夠在宮中叱吒風雲的憑藉。這件事情,真的只是祺貴人一人能夠做出來的嗎?皇上清楚,如果沒有皇后的指使,祺貴人是做不出這樣精密周到的計劃。
  • 《甄嬛傳》滴血驗親之時,為什麼端妃和敬妃那麼拼命幫助甄嬛呢?
    《甄嬛傳》中,滴血驗親一事中,甄嬛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化解了困境。雖然己方喪失了沈眉莊和溫實初,但到底皇后執掌後宮的權力被剝奪,甄嬛一時在後宮中風頭無二。這場戰鬥中,若是沒有他人的幫助,甄嬛絕對不能夠獲得這樣好的結果。
  • 甄嬛傳滴血驗親是高潮?小說中沒有被拍出來的細節更精彩
    大家好,最近又開始刷甄嬛傳了,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遍,看完覺得不過癮,翻出了小說把後半部看了一遍,小說裡面的人物比電視劇裡面要多很多,但是精彩的故事情節電視劇基本上都保留下來了,甄嬛傳作為近些年來最經典百看不厭的電視劇,是有道理的~下面我來講講在甄嬛回宮後最精彩的「滴血驗親」情節,小說和電視劇的不同之處:被抱過去驗親的孩子
  • 甄嬛傳:滴血驗親以祺貴人背鍋結束,為什麼皇后還失去了大權?
    《甄嬛傳》電視劇中,滴血認親這場大戲,風雲變幻。在水中有白礬一事被揭開後,一切的對決都落幕,甄嬛的懷疑被洗清,而祺貴人等待她的是皇上的懲處。在一切水落石出之時,更有祺貴人和繪春,為皇后將所有的責任都一力攬了下來。那麼為什麼皇后最終還是失去了掌管六宮的權力呢?因為皇帝知道幕後黑手是皇后。
  • 甄嬛傳:滴血驗親中的制勝關鍵,甄嬛大獲全勝的秘訣你留意了嗎?
    電視劇《甄嬛傳》堪稱大女主古裝電視劇的典範之作。甄嬛重新回宮之後的種種舉動,打臉酸爽,翻身痛快,站在高位俯瞰天下的時候,娘娘的睥睨之態太傳神了。出宮去甘露寺修行的過程,對甄嬛來說不僅成全了她的愛情,更加讓她蛻變成了一名勇敢的戰士,要用最鋒利的武器捍衛自己所思所愛。
  • 難怪皇后滴血驗親失敗,你看槿汐在碗裡加了啥?連皇上都被騙了
    導語:《甄嬛傳》中的滴血驗親,堪稱最經典的一幕了,祺貴人告發熹貴妃與溫實初有私情,並且說六阿哥是溫實初的孩子,其實背後的主謀卻是皇后,因為皇后是最巴不得甄嬛出事,這樣後宮還是她一個人的天下,而雍正本來就多疑,借這個機會正好消除內心的疑慮。
  • 滴血驗親時端妃分明看出了甄嬛的心虛,為什麼她還要幫甄嬛解圍?
    眾所周知,甄嬛回宮之後經歷過最大的危機就是宜修皇后組織的那場滴血驗親大會,一開始祺貴人說要告發甄嬛穢亂後宮的時候,葉瀾依和甄嬛一樣都以為她要說果郡王,沒想到祺貴人卻擲地有聲地報出了溫實初的名諱,於是甄嬛和葉瀾依兩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 論語言藝術會說話是本事點評甄嬛傳滴血驗親中甄嬛的神仙幫手
    文接上篇,在滴血驗親事件中,甄嬛可以說是在生死邊緣走了一回,但無奈甄嬛有主角光環加持,還有場外大咖級別的神助攻,可以說是有驚無險,順利扭轉局面。下面說說這些神助攻選手。在滴血驗親事件開始就展現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下面看看葉瀾依和皇后方之間的對話。
  • 甄嬛傳:滴血驗親時水中的白礬到底是宜修還是甄嬛放的?
    自從甄嬛從甘露寺復寵回宮之後,宜修皇后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都在思考除掉甄嬛的辦法,可皇帝一心撲在甄嬛身上,太后又出面保下了甄嬛的孩子,宜修想破了腦袋都無從下手,直到甄嬛生下弘曕靈犀之後,她才從永壽宮宮女斐雯的身上找到哭破口。
  • 甄嬛傳:滴血驗親後,甄嬛竟為雙生子找這種令人膽寒的「護身符」
    看到那裡時,我覺得果郡王在《甄嬛傳》裡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完美的做了一次「人種」。再就是在甄嬛感情「青黃不接」時,過來接接手,幫助過度一下。被甄嬛利用完之後就該「有多遠滾多遠了!」不管怎樣,反正甄嬛是成功的回宮、成功的生下了孩子,並晉升了位分;混得風生水起,霸氣無比。
  • 甄嬛傳:難怪甄嬛滴血驗親時執意要用皇帝的血,你看那孩子是誰的
    導語:在電視劇版的《甄嬛傳》中,滴血驗親那一段始終沒用皇帝的血,而是只用了溫實初與弘曕的血,第一次是「血液相融」被甄嬛發現水有問題。而在原著中,這個橋段處理的就比較好,至少是合情合理又可行的,既能取得皇帝的信任,又能讓眾人眼見為實,堵住悠悠之口。那麼原著中的「滴血驗親」是怎樣的呢?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皇后為什麼不打胎了?
    《甄嬛傳》中甄嬛,甘露寺回宮,那可是風風火火,排場極大,皇上為了甄嬛能夠順利回宮,不惜直接將她抬旗,現在甄嬛腹中地孩子,是皇上最為看重又珍惜的。這些年,後宮但凡有了妃嬪懷孕,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流產,其背後的幕後黑手就是皇后。
  • 《甄嬛傳》滴血認親,為什麼甄嬛認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
    大型古裝宮鬥劇《甄嬛傳》堪稱古裝劇經典之作,女主甄嬛在居中就和開了掛一樣,坐實了人生大贏家,雖然經歷種種磨難,但憑藉女主聰穎慧智,最終都一一化解,登上太后,是此劇中最大玩家,可謂是權利雙收。 甄嬛傳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段——滴血驗親,我帶各位來具體分析一下:所謂的滴血認親,只不過是皇后和祺嬪精心策劃的,這只是他們想扳倒甄嬛的一個陰謀
  • 《甄嬛傳》祺貴人為什麼願意當出頭鳥,去告發甄嬛與溫實初私通?
    《甄嬛傳》中,祺貴人,是一個大膽又頗有野心的人。她的入宮,本就雄心勃勃,她希望能夠在皇上心中佔據一席之地,能夠登上那最尊貴的位置,也能夠為家族帶來無上的榮耀。滴血驗親一事,就是一個赤裸裸的陷阱,但凡是有腦子的人,都不會選擇成為出頭鳥。即便甄嬛被拉了下來,告密之人只會讓皇上徹底厭棄。
  • 《甄嬛傳》:滴血認親甄嬛穩操勝券,只因隊友們的神助攻!
    《甄嬛傳》中的經典片段——滴血驗親,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就是利用這一點,差點將甄嬛扳倒,可是甄嬛隊友的神助攻讓甄嬛化險為夷,反敗為勝。皇上疑心甄嬛,便要滴血驗親。甄嬛聽說被人誣告私通的對象是太醫溫實初,懸著的心就放了下來,想著不會有什麼大的波瀾。
  • 甄嬛是怎麼殺的沈眉莊?兩人姐妹情深,甄嬛真的是虛情假意了嗎?
    ,《甄嬛傳》必須是榜上有名,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有人好奇,甄嬛是怎麼殺的沈眉莊,她們不是好姐妹嗎?難道還是延續了《宮心計》的老套路,姐妹互相殘殺嗎?那麼,甄嬛到底是怎麼殺的沈眉莊呢? 其實,劇中甄嬛並沒有殺沈眉莊,甄嬛和沈眉莊本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一對好姐妹,兩個人的感情比親姐妹還要親,是別人幾乎很難會有人能加進來或者拆散。
  • 甄嬛傳:難怪滴血驗親時,為何莫言敢出面為甄嬛作證
    《甄嬛傳》中的莫言師太竟然敢在皇后發動的「滴血驗親」上出面作證,即刻推翻皇后的陰謀,不管是真是假,她是有多大的膽子,難道就不怕皇后事後打擊報復嗎?她哪裡來的這麼大勇氣和底氣?在以後的日子裡,甄嬛也是受她多方照應,因而成了好朋友。在甄嬛得知果郡王的死訊後,謀劃回宮,結果很成功,皇帝看在甄嬛已經懷孕的份上,執意要接她回宮。分別在即,莫言來找甄嬛,既是告別,亦是有事相求。
  • 甄嬛傳:滴血驗親事件,乃甄嬛自導自演!
    甄嬛從凌雲峰迴來後,就開始了復仇之路。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其中充滿了坎坷崎嶇。甄嬛也一次次被敵人陷害,差點被反撲成功。就拿滴血驗親事件來說吧,很多人覺得真的命懸一線。其實吧,我感覺,這一切都是甄嬛在自導自演。
  • 甄嬛傳滴血驗親事件完整版臺詞
    甄嬛:斐雯,你在宮裡這些日子,本宮倒沒瞧出你有這份心胸!斐雯:奴婢伺候娘娘,有什麼心胸都牽掛在娘娘身上,但是奴婢在宮裡當差,只能對皇上一人盡忠,若有得罪,還請娘娘恕罪。甄嬛:你對皇上盡忠也算得罪本宮的話,豈非要置本宮於不忠不義之地了。容臣妾問她幾句話。斐雯,無論今日之事結局如何,你都不能再回永壽宮再伺候本宮了。
  • 甄嬛傳:她靠扳倒華妃入宮,驕縱恣意,事敗卻不敢供出皇后
    《甄嬛傳》這樣一部十年前拍攝的經典古裝宮廷劇,實際上這是以大熱IP《甄嬛傳》小說為基礎形成的劇情。小說中是架空王朝大周朝,甄嬛選秀入宮之時的皇帝是大周第四代皇帝,乾元帝玄凌。在此之後,為分甄嬛的寵,皇后建議選功臣之女入宮,填充後宮,安撫功臣。選定了北門提督之女黎氏封為福貴人,羽林軍副都統之妹管氏為祺貴人,都察院御史之女倪氏為祥貴人,京城令尹之女洛氏為瑞貴人(電視劇中僅保留了祺貴人的戲份)。四女皆為為正六品貴人。福貴人黎氏喜容可掬、祺貴人管氏容華端妙、祥貴人倪氏眉彎秋月、瑞貴人洛氏傲若寒梅。四人中最美的是祺貴人,她也漸漸成為得寵的妃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