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滴血驗親之時,為什麼端妃和敬妃那麼拼命幫助甄嬛呢?

2020-11-12 影視控

《甄嬛傳》中,滴血驗親一事中,甄嬛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化解了困境。

雖然己方喪失了沈眉莊和溫實初,但到底皇后執掌後宮的權力被剝奪,甄嬛一時在後宮中風頭無二。這場戰鬥中,若是沒有他人的幫助,甄嬛絕對不能夠獲得這樣好的結果。

後宮之中,人與人之間的幫助,都並非表面那麼簡單,為何端妃,敬妃會如此拼命的幫助甄嬛呢?

其一,甄嬛先對此事做出了有力的回擊。

滴血驗親之中,甄嬛的應變堪稱優秀,面對祺貴人的一系列質問和那些所謂的證人和證據,甄嬛沒有絲毫慌亂,反而能夠在其中找到對方疏忽的部分,為自己尋找到破除困境的理由。

甄嬛的這樣表態,也是能夠理解,在她進來之前,便知道皇后一伙人要以她與溫實初之間的關係為藉口,告發她的私通。如果皇后所告發的是甄嬛與果郡王,甄嬛此事必定不會如此氣定神閒。

從根本上,皇后所選擇告發之人便出了問題。雙生子的身世不簡單,可甄嬛到底與溫實初沒有任何關係,兩人至始至終都是清白的。以至於皇后一黨的三個證人的證言,不過都是虛言,胡編亂造,沒有任何現實依據。甄嬛的整個狀態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夠找到皇后一方的問題,將局面逆轉,更可以借著此事將皇后拉下來。

斐雯,是甄嬛在這次滴血驗親之事中,做出的最大回擊。

比起前一個證人的言語含糊不清,斐雯作為甄嬛身邊的侍女,她的言語要比他人有著更大的可信度。可一個清掃的花瓶,徹徹底底暴露出她的短板,一個連每日清掃的花瓶,都無法記得的人,又怎麼可能夠對甄嬛每次與溫實初的約會時間情況,這樣熟知。

甄嬛的自信和大方穩重,讓她在這次滴血驗親之中,佔據了優勢性的地位。

其二,端妃的實力型助攻。

一個人的戰鬥,必定有自己無法考慮到的情況,端妃則讓這些遺漏有了一個很好的補充。端妃其人,在後宮中不爭不搶,皇上一直對她的話語很是信任。

可皇上不清楚的是,原本不搞黨派競爭的端妃,卻早已經站在了甄嬛的隊伍之中。畢竟,端妃想要溫宜公主的撫養權,想要將華妃從後宮扳倒,都需要甄嬛的幫助。順理成章之下,甄嬛與端妃達成了彼此默契的約定。面對這次甄嬛有難,端妃又怎麼可能不去出手相助。

端妃在滴血驗親之事中,她的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將甄嬛從尷尬的境遇中解救出來。畢竟很多事情,很多言語,若是他人說出,這是真實可靠,但是自己辯解,只會形成徒勞無功。

比如說熹貴妃是否應允,將一眾妃嬪和皇上從猜測溫實初與甄嬛之間的情誼,轉到了兩人之間或許只是單方面的戀慕行為。更是明確指明斐雯,一個處處留意著主子動態的侍女,她從根本上就是不靠譜。比起揭發甄嬛私情,更像是在因當初的懲罰,心中不滿,以圖報復。

同時端妃還貢獻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長的話。甄嬛並不願意讓皇上與弘瞻滴血驗親,畢竟兩人不是親生父子,很容易弄巧成拙,弘瞻的身世若是爆發出來,事情可不是簡單能夠處理的。

害怕皇上龍體損傷,是表面上的理由,真實目的是不讓皇上用自己的血去驗親。端妃的這句話,給甄嬛提了一個最好的思路,讓溫實初與弘瞻滴血驗親,若是相融則是親生的,而這完美的躲避了必須要用皇上的血做實驗的辦法。端妃明裡暗裡的幫助,給甄嬛這場滴血驗親的大戲,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其三,敬妃是主要行動者。

敬妃因朧月一事,徹徹底底的站隊甄嬛,只有甄嬛過得好,她才能夠過得好,朧月才會有一個更好發展。同時,在敬妃看來,甄嬛從來不是傻子,若是甄嬛與溫實初真的有私情,她又為何要回到宮中。在甘露寺兩人便遠走高飛,這難道不是更好的處理辦法。所以,整件事情中,敬妃用一己之力,為甄嬛進行辯解。

無論是表明溫實初袖口上的花紋,眾人皆知。還是稱斐雯一人絕對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背後必定有更大陰謀。在白礬尚未被發現之時,溫實初與弘瞻血相融之際,敬妃更是不顧個人的生死,直接向皇上哭訴,自己覺得此事必定是有人污衊甄嬛。

從敬妃的種種表現中,能夠鮮明地看出,朧月對於她來說,的確非常重要。

曾經的敬妃,從不參與進後宮嬪妃的爭端,皇后與華妃後宮鬥的非常激烈之際,她也不過是在自己的宮中,沉默不語。可這次,為了朧月,她力證甄嬛的清白。

畢竟,如果甄嬛與溫實初的私情坐實,朧月身為甄嬛的女兒,生母曾經幹出這樣的事情。宮中向來踩低捧高,一個公主,未來必定會遭到冷遇。

人與人之間,感情才是最好連接彼此的方式。滴血驗親一事中,若皇后真的坐實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皇上再寵愛甄嬛,也不會對她留下情面。後宮將徹徹底底成為皇后一家獨大,這對於端妃與敬妃兩人,都絕非最好的結果。

一直以來,兩人明裡暗裡幫助甄嬛,皇后也不是不清楚。不管甄嬛與溫實初是否真的有私情,兩人都要表現出,相信甄嬛,覺得她與溫實初沒有任何問題的模樣。可以說,在這場兇險異常的指控中,端妃和敬妃為甄嬛發揮了極大的支持作用。而對面的皇后戰隊中,祺貴人經常頭腦不在線,所指控的點,都並沒有抓住甄嬛的要害。

安陵容則無法在明面上,表現出自己是皇后一方之人。至於皇后自己,向來都是幕後的操控者。兩者相對比之下,皇后一方節節敗退,也是有原因的,隊友的選擇真的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滴血驗親時端妃分明看出了甄嬛的心虛,為什麼她還要幫甄嬛解圍?
    眾所周知,甄嬛回宮之後經歷過最大的危機就是宜修皇后組織的那場滴血驗親大會,一開始祺貴人說要告發甄嬛穢亂後宮的時候,葉瀾依和甄嬛一樣都以為她要說果郡王,沒想到祺貴人卻擲地有聲地報出了溫實初的名諱,於是甄嬛和葉瀾依兩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 《甄嬛傳》:滴血認親甄嬛穩操勝券,只因隊友們的神助攻!
    《甄嬛傳》中的經典片段——滴血驗親,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就是利用這一點,差點將甄嬛扳倒,可是甄嬛隊友的神助攻讓甄嬛化險為夷,反敗為勝。甄嬛大聲說著。崔瑾汐也滴了一滴血,發現血也相融了!甄嬛是被誣陷的!此時的甄嬛決定好好反擊了,勢必要揪出祺貴人幕後主使。敬妃,端妃,欣貴人也你一言我一句地幫著甄嬛說話。
  • 滴血驗親時端妃還沒有皇貴妃的位份,她為何要幫心虛的甄嬛說話?
    ,直到皇帝被眾人說動起了滴血驗親的念頭之後,端妃才趕緊起身下跪出言勸阻,導致很多觀眾都覺得此時的端妃似乎並不在乎甄嬛的死活,要不是滴血驗親會傷害到皇帝的身體,只怕端妃都不會站出來。,是因為她一直篤定弘曕靈犀都是皇帝的子嗣,即便滴血驗親也無所畏懼,但是就在皇帝即將要答應滴血驗親的時候,端妃突然發現了甄嬛眼中流露出的驚慌,她這才意識到弘曕靈犀的身世或許有蹊蹺,所以趕緊用皇帝身體不可損傷的理由來阻止他滴血驗親的想法,誤打誤撞給了甄嬛解除危機的靈感。
  • 端妃逆襲之路8:甄嬛團隊第一輸出
    因為甄嬛是選秀進宮的,而據玢兒的供詞,選秀半月前,溫實初曾上門提親。如果甄嬛和溫實初真的兩情相悅,那麼甄嬛根本不會入選進宮。稍微犯點小錯,被涮下去,對於甄嬛這種聰明人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雖然說,在《甄嬛傳》的開頭,甄嬛的確不願意進宮,但是如果入宮和嫁給溫實初非要二選一的話,我覺得甄嬛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入宮的。
  • 甄嬛傳:滴血驗親中的制勝關鍵,甄嬛大獲全勝的秘訣你留意了嗎?
    電視劇《甄嬛傳》堪稱大女主古裝電視劇的典範之作。甄嬛重新回宮之後的種種舉動,打臉酸爽,翻身痛快,站在高位俯瞰天下的時候,娘娘的睥睨之態太傳神了。出宮去甘露寺修行的過程,對甄嬛來說不僅成全了她的愛情,更加讓她蛻變成了一名勇敢的戰士,要用最鋒利的武器捍衛自己所思所愛。
  • 甄嬛傳:滴血驗親名場面,高手過招只需一個眼神,便猜中隊友心思
    待皇上坐定,眼見祺貴人橫衝直撞不湊效,皇后轉而在安陵容配合下提出唯有滴血驗親才能證明甄嬛與六阿哥清白。皇上手握念珠,靜聽雙方辯論,顯然,皇后隊的戰術是強攻,甄嬛隊戰術是扮弱。按正常邏輯,若甄嬛問心無愧,六阿哥是皇上親生,那麼一聽這種辦法,大概率是拍案而起:驗就驗,老娘怕你不成!畢竟,事實勝於雄辯,費再多口水論戰也比不上一個事實證明更有說服力。
  • 甄嬛傳·甄嬛回宮後扳倒皇后的兩場宮鬥大戲之滴血驗親(一)
    於是,甄嬛傳中,皇后和甄嬛的第一場巔峰對決,決戰紫禁之巔的交鋒就開始了,這一場滴血驗親的大戲,可以說是甄嬛入宮後第一次面臨生死考驗的或者說是有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的公關危機。雖然,甄嬛對雙生子事件心裡是有準備的。但對皇后如何利用雙生子事件陷害甄嬛,甄嬛是沒有過多考量的。因此,甄嬛可以說是倉皇應戰。今天就來講講甄嬛回宮後,第一次與皇后正面交鋒,並改變和皇后攻防關係的宮鬥大戲滴血驗親事件。
  • 甄嬛傳甄嬛滴血驗親事件中的幾位神助攻人狠話不多(二)
    甄嬛傳文接上篇,上篇分析了皇后一方在甄嬛傳的滴血驗親事件中的皇后、祺貴人、安陵容、康常在、貞嬪的作用、心理活動和最後的結局分析,這一篇將分析甄嬛一方的各位小主心理活動和滴血驗親事件中的表現,以及玉嬈和慎貝勒的神助攻,和皇上的心理變化
  • 《甄嬛傳》裡,為什麼敬妃端妃都喜歡跟甄嬛組隊?
    ,端妃幫助了甄嬛洗脫嫌疑。華妃曾經用紅花讓端妃喪失生育能力,端妃不想讓華妃好過,這也間接幫助了甄嬛。甄嬛感念端妃的相助,請溫實初幫端妃調理身體,在溫太醫調養之後,端妃的身體明顯好轉,端妃敬妃都沒有孩子,跟了甄嬛一個隊伍,甄嬛一人給他們送了一個孩子。
  • 端妃為人比敬妃沉穩,為什麼甄嬛卻更信任敬妃而疏遠了端妃呢?
    敬妃、端妃、欣嬪和小允子崔槿汐這幾個知心人了,可見甄嬛這一路走來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啊!,端妃又開啟了誰也不見的閉關模式,甄嬛也絲毫沒有要打擾她的意思,平日裡只跟欣太嬪和敬太妃說說笑笑,明顯也是跟端妃生疏了的。
  • 甄嬛傳:滴血驗親時水中的白礬到底是宜修還是甄嬛放的?
    只要不用皇帝的血來驗,那麼甄嬛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反應過來的甄嬛也答應了滴血驗親,並懇求皇帝保重身體,只讓弘曕與溫實初一驗即可。,甄嬛也明顯震驚了,因為弘曕靈犀都是果郡王的孩子啊,弘曕的血怎麼可能跟溫實初的血相融呢?
  • 甄嬛傳:滴血驗親以祺貴人背鍋結束,為什麼皇后還失去了大權?
    《甄嬛傳》電視劇中,滴血認親這場大戲,風雲變幻。在水中有白礬一事被揭開後,一切的對決都落幕,甄嬛的懷疑被洗清,而祺貴人等待她的是皇上的懲處。在一切水落石出之時,更有祺貴人和繪春,為皇后將所有的責任都一力攬了下來。那麼為什麼皇后最終還是失去了掌管六宮的權力呢?因為皇帝知道幕後黑手是皇后。
  • 《甄嬛傳》滴血驗親以祺貴人背鍋結束,為什麼皇后還失去了大權?
    表面上看,這齣戲與皇后沒有絲毫關係,指認甄嬛的是祺貴人,三個連續出現的證人也是祺貴人帶來的。在一切水落石出之時,更有祺貴人和繪春,為皇后將所有的責任都一力攬了下來。那麼為什麼皇后最終還是失去了後宮的大權呢?
  • 難怪皇后滴血驗親失敗,你看槿汐在碗裡加了啥?連皇上都被騙了
    導語:《甄嬛傳》中的滴血驗親,堪稱最經典的一幕了,祺貴人告發熹貴妃與溫實初有私情,並且說六阿哥是溫實初的孩子,其實背後的主謀卻是皇后,因為皇后是最巴不得甄嬛出事,這樣後宮還是她一個人的天下,而雍正本來就多疑,借這個機會正好消除內心的疑慮。
  • 這四點表明端妃已知曉甄嬛私通和雙生子的秘密
    但是,當甄嬛懷著雙生子以熹妃身份榮耀回宮後,因為蘇培盛和崔槿汐對食之事左右為難有求於端妃時,端妃再次出手了,並成功化解了甄嬛的困境。甄嬛榮升貴妃,有四阿哥和六阿哥兩個皇子傍身,又有朧月和溫宜兩位頗得皇上寵愛的公主加持,深受皇上寵愛,又有協理六宮之權,實力足以抗衡皇后時,端妃再次出手幫助甄嬛,與甄嬛結盟,共同抵抗皇后宜修。正如為了抗擊華妃,端妃主動幫助甄嬛,要求結盟是一樣的。端妃的目的性很強,極善於借力打力,從不貿然行動,一出手必然就有。
  • 甄嬛傳:敬妃發現三阿哥對瑛貴人的情意後為什麼不先告訴甄嬛?
    眾所周知,敬妃是《甄嬛傳》中公認的「掃黃大隊隊長」,因為蘇培盛和崔槿汐、三阿哥和瑛貴人、孫答應和侍衛狂徒的「姦情」都是她一個人發現的,要不是甄嬛早早把朧月公主送給敬妃撫養,只怕她和果郡王的私情也要瞞不住了呢!
  • 《甄嬛傳》:從純情少女到心機太后,甄嬛的處世之道即是生存之道
    說到大型古裝宮鬥劇,不得不提的就是《甄嬛傳》。斷斷續續看完原著和電視,我對這部劇裡面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甄嬛的高情商。其實很多網友看完這部劇以後都說:甄嬛是頭頂聖女光環,自帶主角不死大招的。她總能死裡逃生,而讓很多朋友甚至親人給她做墊腳石。
  • 《甄嬛傳》中,皇后在後期為什麼被甄嬛碾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看甄嬛傳有一點挺好奇的,自從甄嬛回宮之後,皇后的手段似乎變弱了好多,被甄嬛碾壓得毫無還手之力。難道真是主角光環?還是,另有隱情和蹊蹺?重刷甄嬛傳,又發現了一個細節。滴血驗親之時,當甄嬛識破水中含有白礬時,給了其貴人一個鏡頭,她眼睛骨碌一轉,明顯是有思緒飄過。那個思緒是什麼?
  • 甄嬛傳原著:後宮險惡,為啥敬妃端妃欣貴人能全身而退?
    何況是人尖子大聚會,矛盾大集中的後宮呢?這個課堂的品級可著實不低。今天小編來說說《甄嬛傳》中,三個秉性善良,不爭為爭,以慢贏快,最終得以圓滿的嬪妃。反而像個大姐姐一樣,在華妃的嚴密監視和皇上的嚴格禁令下,見縫插針,相機行事保護、照顧沈眉莊。這是第一次讓讀者知道敬妃並非表面顯示的那麼軟弱。她讓讀者看到了她和婉背後的擔當和善良。
  • 甄嬛傳滴血驗親是高潮?小說中沒有被拍出來的細節更精彩
    大家好,最近又開始刷甄嬛傳了,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遍,看完覺得不過癮,翻出了小說把後半部看了一遍,小說裡面的人物比電視劇裡面要多很多,但是精彩的故事情節電視劇基本上都保留下來了,甄嬛傳作為近些年來最經典百看不厭的電視劇,是有道理的~下面我來講講在甄嬛回宮後最精彩的「滴血驗親」情節,小說和電視劇的不同之處:被抱過去驗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