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1.本公號平時只推送家居相關視頻和圖文,以後也一樣,推送編譯小說僅此一部。
2.《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近期在網上免費發布她的新小說《The Ickabog》,當作疫情期間給被禁足在家中百無聊賴的孩子們之禮物;譯者正在讀,想著不如翻譯出來給想嘗鮮的讀者諸君。
3.如果國內有出版社買下該書版權,我會立即停止翻譯,並刪除發布的所有章節。
4.本譯本純屬愛好者翻譯,一次性速翻那種,不深究原文,不講究遣詞造句,僅供嘗鮮,介意請勿看。
5.譯文僅發布在家居觀察公眾號(jjgc2019)和嗶哩嗶哩、微博和今日頭條,歡迎轉發,但請勿轉載到其他渠道,更不可做其他商業用途。
6.佛系翻譯,請勿催更,有可能隨時太監,該說的都說了,還要看,那就自求多福吧。
J.K.羅琳《The Ickabog》中文版
第三章 女裁縫之死
貝米什和德芙泰爾絲兩家都住在一個叫 「城中城 」的地方。它是丘斯維爾的一部分,所有服侍烏賴德國王的人都住在這裡。園丁、廚師、裁縫、門童、縫紉工、石匠、馬夫、木匠、腳夫和女僕:他們都按部就班住在宮外的各個小屋裡。
一堵高高的白牆把城中城和丘斯維爾的其他地方隔開了,城中城的城門白天的時候是敞開的,居民們可以到牆外看望朋友和家人,可以去趕集。到了晚上,堅固的城門將緊閉,城中城的人們就和他們的國王一樣,在皇家衛隊的保護下安然入睡。
伯特的父親,貝米什少校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他是個英俊開朗的人,騎著一匹青灰色的馬,陪著烏賴德國王、沙潷涕沃溼勳爵和浮溂澎勳爵出遊打獵,通常一周五次。國王喜歡貝米什少校,也喜歡伯特的母親,因為伯莎·貝米什是國王的私人糕點師,在那個到處都是世界一流麵包師的城市裡,這可是極高的榮譽。伯莎經常把那些稍有瑕疵的高級糕點帶回家,把小伯特餵得圓滾滾的,有時,我很遺憾地說,其他孩子們都叫他「大圓球」,可把他氣哭了。
伯特最好的朋友是隔壁的黛西·德芙泰爾絲。兩個孩子出生時間只相隔數日,相比玩伴,他倆更像兄妹。黛西是伯特遭霸凌時的守護者。她雖長的瘦小,但速度飛快,隨時準備著對稱伯特為 「大圓球 」的人施以拳腳。
黛西的父親,丹·德芙泰爾絲是國王的木匠,負責修理和更換馬車上的車輪和軸。由於德芙泰爾絲先生是雕刻方面的能工巧匠,所以也為王宮製作了一些家具。
黛西的母親,多拉·德芙泰爾絲是王宮首席女裁縫——又是一份備受尊崇的差事,因為烏賴德國王喜歡服裝,每個月都要做新衣,所以整個裁縫組時時刻刻忙乎著。
正是國王對服飾的痴迷,導致了一場惡性事件的發生。而這一事件在將來豐饒角國的史書中,將作為這個幸福小王國所有不幸的開端被記錄下來。在事件發生時,城中城也只有少數人略知一二,儘管對其中一些人而言,這是一場可怕的悲劇。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鄰國普利塔尼亞的國王要來正式拜訪烏賴德(或許他還是抱著希望能用他的一個女兒來換取終生的「天堂希望」糕點的供應吧),烏賴德決定,他必須為此事做一套全新的衣服:暗紫色、鑲銀花邊、帶紫水晶紐扣、袖口還要有灰色的皮草。
烏賴德國王其實也聽說了首席女裁縫身體不適之事,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除了黛西的母親之外,他不相信任何人能把鑲銀花邊縫製好,所以他下達了命令,讓其他人不得插手此項工作。結果,黛西的母親連著加班三個晚上,力求在普利塔尼亞國王來訪之前完成這套紫色的衣服。第四天黎明時分,助手發現她躺在地上,死了,手裡還攥著最後一顆紫水晶扣子。
國王的首席顧問前來傳達消息時,烏賴德還在吃早餐。首席顧問是位年事已高的智者,名叫海靈骨,留著垂到膝蓋的銀鬍子。在傳達了首席女裁縫的死訊之後,迅速又補上一句:
「但我相信其他女裁縫一定能為陛下縫上最後一顆扣子。」
海靈骨的眼裡有一種讓烏賴德不悅的神色,他的胃翻滾了起來。
那天早上晚些的時候,當他的化妝師們幫他換上新的紫色套裝時,烏賴德試著與沙潷涕沃溼和浮溂澎勳爵談起此事,藉此減少自己心中的愧疚。
「如果我知道她病得這麼重,」當僕人們把他抬進緊身的綢緞褲裡時,烏賴德氣喘籲籲地說,「自然會讓別人來縫製這套衣服啊。」
「國王陛下真是好人,」沙潷涕沃溼說道,他正對著壁爐上的鏡子審視自己蒼白的面色。「如您這般有惻隱之心的君王絕無僅有。」
「那女人感到不適就應該說出來,」浮溂澎從窗邊的軟墊座位上哼了一聲。「如果她無法勝任,就該提出。仔細想想,這是對陛下的不忠,或者說是對您服裝的不忠。」
「浮溂澎說的沒錯,」沙潷涕沃溼轉身離開鏡子接話道。「沒人能像您這般厚待僕人的,陛下。」
「我確實待他們不薄,不是嗎?」烏賴德國王焦急地說道,一邊吸著肚子,一邊把他的紫水晶扣子扣好。「畢竟,夥計們,今天我得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對吧?要知道普利塔尼亞國王是很講究穿著的!」
「哪怕您的衣著只比普魯利塔尼亞國王稍稍差一點,那也將是國家的恥辱啊。」沙潷涕沃溼附和道。
「把這種不愉快的事忘了吧,陛下,」浮溂澎說。「不值得為一個不忠的女裁縫破壞這晴朗的好日子。」
然而,儘管有兩位勳爵的勸說,烏賴德國王心裡仍舊不輕鬆。也許只是過於敏感,那天他覺得埃斯蘭達夫人看起來特別嚴肅,僕人們的笑容似乎更冷淡了,女傭們的屈膝禮也沒做的像平時那般到位。當天晚上,在宮廷與普利塔尼亞國王共進晚餐時,死在地板上、手裡攥著最後一顆紫水晶扣子的女裁縫一直影響著烏賴德的思緒。
當晚,烏賴德就寢前,海靈骨敲響了他臥室的門。首席顧問深深地鞠了一躬後,問國王是否有意給德芙泰爾絲夫人的葬禮送花圈。
「哦-哦,當然!」烏賴德驚愕地說道。「是的,送一個大花圈,你知道吧,以示我的遺憾什麼的。這你能安排好吧,海靈骨?」
「當然了,陛下,」首席顧問說道。「還有——請允許我多問一句——您是否打算去慰問女裁縫的家人?他們就住在離皇宮大門不遠的地方,陛下是知道。」
「慰問他們?」國王若有所思地說道。「哦,不了,海靈骨,我不太想——我的意思是,我相信他們不會想我去的。」
海靈骨和國王相視幾秒,然後躬身告退了。
長久以來,烏賴德國王已習慣了眾人稱頌他為人多麼多麼的好,而首席顧問離開時皺著眉頭的樣子讓他頗為不悅,他心中惱怒的成分蓋過了原來的羞愧。
「確實是很可惜,」他轉身回到鏡子前一如往常在睡前梳理自己的鬍鬚,然後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但畢竟我是國王,而她是裁縫。如果我死了,也不會想她來......」
但他突然又想到,如果自己死了,還是會希望所有豐饒角國國民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穿上黑色喪服,哀悼一個星期,就像他們為國王的父親「理直氣壯之王」理茬德做的一樣。
「好吧,不管怎麼說,」他不耐煩地對著鏡子說,「生活還得繼續。」
他戴上絲質的睡帽,爬上四帷柱大床,吹滅蠟燭,很快睡著了。
(本章結束)
本章涉及人物:
烏賴德(Fred):豐饒角國現任國王,自號「無畏之王」(本來應該翻譯為弗萊德,但為了與無畏之王[The Fearless]諧音,故改成烏賴德。)
理茬德(Richard):烏賴德他爸,前任國王。
沙潷涕沃溼(Spittleworth):勳爵,國王的最佳損友。
浮溂澎(Flapoon):勳爵,國王的最佳損友。
埃斯蘭達夫人(Lady Eslanda):烏賴德險些傾心的女性。
波菲裡奧(King Porfirio):領國普利塔尼亞的國王。
伊卡博格(Ickabog):傳言中沼澤地的一種怪物。
海靈骨(Herringbone):烏賴德國王首席顧問
伯特·貝米什(Bert Beamish):被伊卡博格故事嚇尿了的小男孩。
伯莎·貝米什(Bertha Beamish):伯特之母,國王私人糕點師。
貝米什少校(Major Beamish):伯特之父,皇家衛隊隊長。
黛西·德芙泰爾絲(Daisy Dovetail):小男孩伯特的青梅竹馬鄰居,木匠女兒。
丹·德芙泰爾絲(Dan Dovetail):黛西之父,國王的木匠。
多拉·德芙泰爾絲(Dora Dovetail):黛西之母,王宮首席女裁縫。
本章涉及地名:
豐饒角國(Cornucopia ):以食物聞名世界的小王國,現任國王為烏賴德。
普利塔尼亞國(Pluritania):豐饒角國之領國,現任國王波菲裡奧。
丘斯維爾(Chouxville):豐饒角國首都,以糕點聞名。
庫茲堡(Kurdsburg ):豐饒角國城市,以奶酪聞名;與巴倫斯敦為兄弟城。
巴倫斯敦(Baronstown ):豐饒角國城市,以火腿,培根,辣腸,牛排和鹿肉派聞名。
傑羅伯安(Jeroboam):豐饒角國城市,以葡萄酒聞名的花崗巖城。
沼澤地(Marshlands):豐饒角國最北端貧瘠之地。
城中城(City-Within-The-City):豐饒角國首都中心、王宮外部的一個小圍城,裡面住著所有為國王服務的人。
>>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