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道莊子(十)
寵惡為惡一個從事社區工作多年的朋友,給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社區的故事:有個四十幾歲的中年婦女,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她自己還是很賣力的不但在外打工賺錢養家,而且每天下班回家還要精心照顧老公、孩子。她老公呢,不但班不好好上,反而還酗酒打老婆、打孩子。
-
莊子為什麼願做一隻「烏龜」
莊子用這個寓言故事,諷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惠施。在尋常人眼中,國相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至尊官位,多少人對它都夢寐以求,求之不得。可是在莊子眼中,國相也只不過是一隻渾身惡臭的死老鼠罷了。大家可能會說他那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如果這樣看莊子,那真是太小看他了。事實上你就算把葡萄送給莊子,莊子還是不吃,還是嫌它酸,不信你看有人送葡萄來了。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寓是寄託之意,古寓言是做了勸喻或諷刺意義的故事,所以它一方面要有故事情節,另一方面必須要寄託道理。如《晏子春秋》中的「狗惡酒酸」故事,講宋國有人賣酒,酒器清潔、酒旗醒目,可就是沒有客人來,他只好去請教鄰居。
-
莊子試妻的故事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 一天,莊子和朋友一起出遊,在回家途中,看見路旁有一座新墳,墳旁一年輕漂亮女子正用力用扇子扇墳。莊子頓感困惑,訊問得知,原來丈夫生前和女子十分恩愛,丈夫去世前曾給妻子留下遺言。須等墳土幹了,女子才能改嫁。女子見墳土新鮮潮溼不知何時能幹,心急之下故用扇子扇墳。莊子修道之人,略施道法,墳土瞬間變幹,女子十分感謝,千恩萬謝而去。
-
莊子告訴後人,信任是最好的技藝
曾經有一件非常令人稱奇的故事被楚人競相傳說。匠人石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看望他,正巧石在做工,朋友上前說道:「多日不見,不知道你的技術是否精進了?」這個故事來源於《莊子》,莊子路過惠子的墓碑之時,不由心生感慨,於是把這個故事講給了隨從的人,惠子是莊子非常要好的朋友,用現在的話說應該是損友,兩人曾在濠梁之上辯論「魚之樂」,莊子巧換概念贏得了辯論。
-
郵票上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劍
1、T59《寓言--刻舟求劍》(5-2)楚人涉江T59《寓言--刻舟求劍》(5-2)楚人涉江2、T59《寓言--刻舟求劍》(5-3)劍墜於水T59《寓言--刻舟求劍》(5-3)劍墜於水有人催促他說:&34;楚人說:&34;4、T59《寓言--刻舟求劍》(5-5)入水求之T59
-
大名人莊子找監河侯借糧?
今天要講的是大名人莊子向監河侯借糧的故事。這個故事選自《莊子外物》,前面說過,莊子辭去了漆園吏的工作以後,就靠編織草鞋為生,後來楚王派人來請莊子去做國相,莊子拒絕了,他仍然固守著那條路向繼續編織草鞋來維持生計,日子過得非常貧窮,雖說貧窮平時都還過得去,可是這一回真的要揭不開鍋了,於是他想出去借點糧食,可是跟誰借呢?
-
寓言_作者:邵明
——《伊索寓言》我在女兒家裡看到一本《伊索寓言》的連環畫,隨手翻了一下,《口渴的烏鴉》吸引了我。《口渴的烏鴉》:一隻口渴的烏鴉看到一個大水罐,水罐裡的水不多,烏鴉想了很多辦法,怎麼也喝不到水。後來,烏鴉想到了將石子投到水罐裡這個辦法。最後,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罐裡的水慢慢地升高了,烏鴉終於喝到了水。
-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及隨筆
近期,史河無我居士閒暇之餘,在今日頭條平臺寫點賞石及生活感悟隨筆小短文,每每思之古今華夏的讀書人,皆有家國情懷,先賢曾說「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雖不能夠像大師們文以載道,指點江山激蕩文字,然而匹夫有責,念念不忘興衰之個人的擔當,諸事入心,寫點個人的感想也不傷大雅爾。就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樣,每位讀書人都有其原始的家園鄉愁情感,也都應該是多了解一下長期生活的家鄉的風土人情,歷史遺存及文化傳承的典故。今天,本人講述的這個「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家鄉的而且也是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
岷州故事:補鞋匠做醫生的寓言故事
這個寓言故事選自《伊索寓言》,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江湖騙子。
-
俄羅斯寓言故事丨貪財是萬惡之根
他對老魔鬼講:「我有辦法,一定能把他變成貪婪無度之人。」小魔鬼先去跟農夫做朋友,農夫很高興地和他作了朋友。因為魔鬼有預知的能力,他就告訴農夫,明年會有乾旱,教農夫把稻種在溼地上,農夫便照做。結果第二年別人沒有收成,只有農夫的收成滿坑滿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來了。小魔鬼又每年都對農夫說當年適合種什麼,三年下來,這農夫就變得非常富有。
-
薦讀:這三個寓言故事,藏著幸福生活的秘訣
文丨國粹君從小到大,我們讀過很多寓言故事。它通俗簡單,短小智慧,卻能夠讓人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今天,國粹君和你分享三個寓言故事——願你看過之後有所領悟,更可由此引申到現實生活,獲得幸福生活的秘訣。◆◆◆◆◆01行動的寓言:行動比知識重要螃蟹、貓頭鷹和蝙蝠去上惡習補習班。數年過後,它們都順利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
古代寓言故事:他喝醉酒後,把自己的兒子殺了
寓言故事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會讓你突然明白一個小知識,而明白這一個小知識後,情感就會更加豐富。在《呂氏春秋》中記載了一個離奇的小故事,名叫「真假兒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古代寓言故事。這個故事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1.不要把假象當成真相
-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適合的教育方式,雲南宣威寓言故事之小和尚
說起寓言故事也許大家聽過無數種,但是自己小時候長輩們給自己講的寓言故事你又記得幾個呢?今天丁願飛帶你走近丁願飛的童年了解一個當年丁願飛的爺爺給丁願飛講的寓言故事,我記得小時候聽爺爺講故事那可是聽得津津有味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只知道好玩!
-
當伊索寓言被做成繪本時,原來可以這麼美
她的繪畫注重光、影與深度的把握,既注重現實的細節,又在內容上呈現出奇幻、永恆之感。兒子蘭德·伯克特創作了《老鼠和獅子》的文字。這是他創作的第一本書,在創作此書之前,他一共重新講述了16則伊索寓言,並配上吉他彈唱的歌曲。
-
我們都誤讀了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它是講矛盾必然性的
在我國,《自相矛盾》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故事的中心思想是諷刺挖苦那個誇誇其談、言過其實、既賣矛又賣盾,從而陷入自相矛盾的楚國人。矛盾一詞即源於此。其實,人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故事的含義,它是講矛盾必然性的。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首先比較一下《自相矛盾》與《理髮師悖論》。《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
-
寓言故事和科學常識的悖論,不能忽視的教育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要輕視對手,穩紮穩才能獲得勝利。 升級版的《龜兔賽跑》故事還有很有。 這是一則很普通的寓言故事,但是,有一天我卻發現,這則故事改變了很多孩子對科學常識的認知家長和老師都希望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教育孩子從小不要驕傲自滿,不要輕視對手,只有堅持到底,才能最後勝利。這則故事由於情節很簡單,淺顯易懂,非常適宜講給孩子們聽。教育的出發點沒有錯,教育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龜兔賽跑》的故事影響到底有多大?影響到了孩子們對科學常識的認知,對科學價值觀的判斷,混淆了相關認知標準。如果說一年級的孩子脫口而出,沒有進行思考,說烏龜比兔子跑得快,還可以理解。
-
一則經典的寓言故事,帶給當今世界和人類的共同啟示……
一則經典的寓言故事與大家分享:一個農民在他的糧倉裡放了老鼠夾子,老鼠發現後去告訴了母雞。母雞看了看老鼠說:「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夾你的,自己小心吧」。隨後便走了;老鼠又跑去告訴胖豬,胖豬淡淡的說:「這是抓你的,你自己小心為好」。說完慢悠悠的走了; 老鼠又跑去告訴黃牛,黃牛表情冷漠的說:「你見過老鼠夾子能夾死一頭牛的嗎?祝你好運」。說完也驕傲的走了; 後來老鼠夾子夾到了一條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