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谷亭狐,王黯

2020-07-26 滄海一粟247791399

谷亭狐

弘治年間,有艘官府的運輸船從京城回山東,路過杭州。當時太冷了,河道結冰,官船暫時停泊在八裡灣。這個地方離谷亭鎮八裡遠,所以叫八裡灣。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谷亭狐,王黯

一天傍晚,有個妖嬈的婦人站在岸邊喊帶隊的士兵,要求寄宿。她說:「我是谷亭鎮人,回娘家,天色晚了,讓我在你們船上住一晚吧!」士兵拒絕,但這女人再三哀求,非常可憐。這時天也黑了。士兵就答應了。住的時候,士兵用一塊木板把二人隔開。

半夜,婦人突然說肚子疼,聲音嬌媚,士兵有些動心,就起來給她煮了薑湯。一來二去,兩個人住到一起,士兵認為自己很幸運,有了豔遇。五更時分,下起大雪,婦人離去,她說:「我家離這不遠,您如果不嫌棄,我晚上還來。」士兵說:「非常榮幸!」然後送給婦人一副豬肝肺,一個繡花枕頭,說:「拿著給你母親吃吧!」

婦人頂著雪走了,士兵再次睡下,日上三竿還沒起床。船上的其他人都知道了,有人順著女子走的方向偵查,看到雪地上的腳印像野獸走過的。就和其他人合計:「這個女人這麼妖豔,又是晚上來,天不亮就走,是不是妖怪呢?」把帶隊的士兵喊起來詢問,開始還隱瞞,大家把他帶到岸上去看那足跡,他大吃一驚,才說了實話。

大家到鎮上打聽,當地人說:「這裡有隻狐妖,已經害了好幾個人,你們遇到的可能就是吧。」

於是眾人帶上兵器,沿著足跡追趕,到一處偏僻的地方,有棵幾抱粗的大樹,樹幹上有個洞穴。枕頭豬肝都掛在樹上。眾人說:「這肯定是妖怪的巢穴了。」點燃柴草扔到洞穴裡,一隻狐狸衝出來,被大家殺死。那個士兵痴呆了十多天才恢復正常。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谷亭狐,王黯


【原文】弘治中,杭州衛有漕船自京師還至山東。時冬天河凍,停舟八裡灣,其地去谷亭鎮八裡,故名。一日薄暮,有婦容服妖冶,立岸上,呼兵士為首者求寄宿,曰:「兒此間鎮上人,將歸母家,日暮不能及。如見留,不敢忘報。」兵拒之,婦不肯去。天益暝,請益亟,言辭哀婉,兵不覺應曰:「諾」。即留之宿兵所,臥處僅與隔一板。中夜,婦呼腹痛,嬌啼宛轉,兵聞之心動,乃自起煎薑湯與飲。稍逼就之,婦殊不羞拒,兵遂與狎,綢繆傾倒,良以為奇遇也。五更,天大雪,婦辭歸,謂兵曰:「兒家去此不遠,君有心者,兒今夜當復來耳。」兵曰:「幸甚。」以繡枕頂一副,並所市豬肝肺遺之,云:「子可持歸作羹奉母也。」

  婦起,凌雪而去。兵寢,日晏未起,時舟中諸人皆知之,或起循其去路,視積雪中乃有獸跡數十,大怪之。共計曰:「彼美而尤,且侵夜來,未明輒去,寧知非妖乎?」呼兵起訊之,初尚抵諱,引登岸,指雪跡示焉,乃大驚吐實。相與到鎮上訪之,居人或云:「此地有數百年老狐,變幻惑人多矣。君所遭者,將無是乎!」亟返舟,集眾持器械、薪火而行。逐其跡至野外,轉入幽邃,跡窮,見大樹可數抱,中穿一穴,枕頭、豬肝皆掛樹枝上。眾喜曰:「此必狐窟也。」環而圍之,投薪穴中,燒爇良久,一狐突煙而出,眾格殺之。兵神痴旬日,乃平復。


狐媚王黯

王黯,入贅到了崔家,唐朝天寶年間,嶽父任淝州刺史。他跟隨嶽父到了江夏,被狐妖迷惑,不想渡江,發狂大叫,直往水裡跳。妻子和家人都惴惴不安,把他綁在床上,強行渡江。船走到一半,王黯忽然高興的笑了,到了對岸他說:「本來以為美女們不能過江,現在她們在城牆上,這太好了。」

嶽父尋求術士,下屬推薦了一個能射狐狸的言州人。射狐人把王黯安排在屋子西北角,讓很多人守著,自己在大堂外安置一張床,拿著弓箭等待狐狸。這樣過了三晚,他忽然說:「大家睡了嗎?狐狸已經射中了。明早去取吧。」大家都不相信。

第二日早晨,看到窗戶上有血,眾人跟蹤血跡,到了一個大坑,坑裡有隻母狐狸,帶著箭奄奄一息。王黯的妻子把狐狸燒成灰,給丈夫服下,從此病好了。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谷亭狐,王黯

後來王黯也做了官,任原武縣丞。某天,在大堂上出現一個老僕婦。老婦人對著王黯下拜,說到:「我是狐家的保姆,大小姐被崔家殺害,主人想把二小姐嫁給你。」王黯非常害怕,就送給老婦人十多匹綢緞。老婦收了禮物,又改口說:「天下美男子有的是,何必要王家這麼個老頭子做女婿?」說完不見了。

【原文】王黯者,結婚崔氏。唐天寶中,妻父士同為淝州刺史。黯隨至江夏,為狐所媚,不欲渡江,發狂大叫,恆欲赴水。妻屬惶懼,縛黯著床櫪上。舟行半江,忽爾欣笑,至岸大喜曰:「本謂諸女郎輩不隨過江,今在州城上,復何慮也。」士同蒞官,便求術士。左右言州人能射狐者,士同延至。入令堂中悉施床蓆,置黯於屋西北陬。家人數十持更迭守,己於堂外,別施一床,持弓矢以候狐。至三夕,忽云:「諸人得飽睡已否?適已中狐,明當取之。」眾以為狂而未之信。及明,見窗中有血,眾隨血去,入大坑中,草下見一牝狐,帶箭垂死。黯妻燒狐為灰,服之至盡,自爾得平復。後為原武縣丞,在廳事,忽見老狐奴婢,詣黯再拜,雲是大家阿(明抄本「阿」作「奢」。)奶,往者娘子枉為崔家殺害,翁婆追念,未嘗離口。今欲將小女更與王郎續親。故令申意,兼取吉日成納。黯甚懼。許(「許」原作「辭」,據明抄本改。)以厚利,萬計(明抄本萬「計」作「求其」。)料理,遽出羅錦十餘匹,於通衢焚之。老奴乃謂其婦云:「天下美丈夫亦復何數,安用王家老翁為女婿?」言訖不見。(出《廣異記》)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這個故事比較俗套,但是開篇瘟疫橫行的描寫吸引了我。這和今年春天的情景很相似。雖然劉生很讓人欽佩,但我和作者有些觀點不同。瘟疫不是別的,會傳染,我們響應國家規定,不探視,不聚集,才是對的。不然,我們國家怎麼控制住的疫情?另外,我對吹哨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敢於擔當,早發現,早預警固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發現疫情,應該逐級上報,不能在朋友圈,微信群亂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古代志怪故事二則
    出自清.李慶辰《醉茶志怪》2 守貞小陳是河南人氏,從小雙親棄世,寄養在叔叔家,弱冠之時,叔叔替他操辦了親事,小夫妻恩愛和睦,更因為小陳遠行在即,更珍惜彼此在身邊的光陰。叔叔長年在京城做生意,身邊缺個可靠的幫手,料理了小陳的婚事後,便囑咐他來京,學一學生意經,將來也好獨當一面。小陳婚後不久,就不得不戀戀離開溫柔鄉打拼事業,這一去就是十年。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玉英
    作者(明代馮夢龍)說:「這個故事有些不符合邏輯。女鬼王玉英既然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扔掉?能抱著去,就不能抱著回來嗎?而且衣帶上預言十八年歸來,也沒實現。還有,她能用一句話就治好韓生的疾病,卻保佑不了其他的,這麼大的神通,連四十兩銀子都沒辦法。這個故事很一般,為了告訴大家掩埋屍骨功德大,所以我把它保留下來。」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故事出自清代《益智錄》,後面馬竹吾等三人都是作者朋友,其中一人提到了聊齋裡的《狐諧》。這個故事肯定受了聊齋影響,但的確和《狐諧》大不相同。《狐諧》裡重在描述狐女的詼諧多才,有一段寫到,某次酒宴,眾人和狐女鬥嘴,狐女說,狐字左邊是一個小犬,右邊是一個大瓜,邊說邊用手比劃左邊和右邊的人。鞏生的故事重在後面部分,表達作者淡泊的人生觀。兩個故事裡的狐女最後都一去不返。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嚴壽珠
    這個故事裡的嚴壽珠,更是有道高僧轉世。有一點不太了解,他描述的清代的名妓都比較自由。另外,王韜藉故事給當時的人講了蒸汽機大致的原理。看來,瓦特發明蒸汽機的事,他是知道的。)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易萬戶
    (我還看過一個有關愛情的故事,原文不慎誤刪找不到了。大意是說,某生和鄰居女孩青梅竹馬。但他家境貧寒,女孩的父親為了斷絕他的想法,就要了很高的聘禮。某生和女孩約定等待,然後出門做傭工。十年才攢夠錢回來。那個女孩在家和父母抗爭,一直不嫁,但在某生回來的前段時間 ,她過獨木橋的時候落水溺亡。某生悲痛萬分,也不再娶妻,繼續掙錢,發誓在女孩落水的地方修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