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盛家一門的興盛,包括宥陽老家大房(嫡支)從衰敗到崛起,盛老太太都起了決定性作用,和關鍵性作用
盛紘這一支小說裡說得很清楚了,第一沒有讓金陵勇毅侯娘家嫁女兒給盛紘,小說裡雖未明確說明理由,但是從其他情節可以推測出盛老太太的用意,小說情節後來張桂芬曾經給沈國舅的本家遠親一個武將世家向盛家小兒子提親,小六雖然覺得親事很好但是也顧慮,借著張桂芬心直口快說出了原因,就是——文官走仕途多半結親也是找文官家族,而文武不同路,武將世家其實助力不大。
那麼盛老太太當年不給找勇毅侯府的女兒就很有道理了,勇毅侯就是武將出身的家族。後來盛老太太對盛紘這個名義上的兒子的操作那是很精確到位的,娶了當紅王太師的嫡次女,兩任外放官聲優秀最後進京入職,讓盛紘這個商人家庭出身的男丁能混到京官裡的中層幹部,十分的不容易了
除了這一點,其實還有很多盛家的關鍵事件與盛老太太有關,都是第三代孫子孫女的事情——
第一長柏的婚事是盛老太太一手策劃的,長柏是盛家長子,全家族最大的希望,所以盛紘對嫡長子的婚事十分上心,清流高門海家的嫡女確是盛老太太相看回來的,而長柏的親媽王氏卻目光短淺的一門心思想把其親姐康王氏的女兒塞給長柏搞親上加親,後來證明和海家結親對長柏事業和盛家家庭和睦(海氏一手操辦的林琴霜的失寵和放逐)的重要性
第二長楓的婚事也是盛老太太上門提親才說下來的,柳氏的進門對長風這個人生來說可以說是個轉折點,從此可以說上了正軌
第三墨蘭的婚事也是盛老太太說下來的,本來墨蘭的名譽事件讓盛家極其被動,結果是盛老太太抓住侯府的短處要挾才把墨蘭的婚事談成
所以,在康王氏案件中,長柏在說服自己親外祖母王老太太的時候才說得擲地有聲——世上之人不能都忘恩負義!
祖母為了這個沒有半點血緣的家窮盡了一生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 只要是祖母教過的孩子,那幾乎都是王者,個頂個的賽過普通人。大姐姐二哥哥六妹妹都是心中有正氣的好孩子。
哪怕是林小娘被祖母教養兩天,察言觀色手段(下作的手段自然不是祖母教的)辦法看事的準確程度也遠超外人。
再說盛紘
盛爹是被劇改編變了味兒了。
實際上,盛爹應該是個非常聰明的人。試想,盛老太太自己的兒子被丈夫寵的妾室害死,她作為一個侯府千金怎麼受得了?在那個貴賤分明的時代,受到了侮辱與傷害的貴族上層要耍起手段或者是做惡殘害下一等級的人那是非常容易的事。
她丈夫三十多歲去世,她本來可以改嫁的,娘家因為她拒不改嫁而與她決裂,她為什麼不願改嫁,只是守著一個庶子,撐起了盛家?
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婚姻徹底地傷透了她的心,她對婚姻大事已經失去了基本的信心。而且盛綋的聰明讓她看到了希望,她立志要把這個聰明的庶子培養出來,所以才全心全力地撐起了盛家。
而盛綋的聰明不僅體現在會讀書上,還體現在懂得審時度勢。他知道如果這個嫡母在,他只要認真讀書,孝敬嫡母,自己一定會有前程。反倒若是嫡母改嫁,他是終生都出不了頭的。所以,在父親死後,我猜想他應該動了很多心思,最後成功地勸留住了嫡母。
與其說盛紘聰明是為了培養他。不如說是老太太本性高潔,即使對婚姻失望,但也儘自己的本分把家撐起來直到盛老爹成人。另外老太太是自己看中了夫婿然後嫁了的,估計也是覺得連自己看中的都會變心,已經對愛情失望了,自己也不愁生計,何苦再為了生活嫁第二次呢,有她倔強高傲的一面。
其實小說裡面不是因為盛老爹的官職越來越高和老太太產生了隔膜,我記得小說最開始就是老太太和盛老爹討論升職的問題,老太太的眼光可比盛老爹強多了,畢竟是大家族出身
主要我覺得還是盛老爹其實根本沒把老太太當媽,當媽做不出納林小娘噁心事情的,盛老爹本質上是個特別聰明的人(好像電視劇改的又蠢又壞)但是他的那種聰明是那種很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會在無關緊要的時候納了墨蘭她媽,但是一旦墨蘭她媽傷害了盛老爹的本身的利益,他會毫不猶豫的拋棄
後來老太太被下毒,盛老爹的第一反應也根本不是保護這個給自己庇護的嫡母,而是要把事情壓下來,維護自己的官聲名聲,家族榮譽,他要求幾個姐妹好好相處,但是後來墨蘭做下齷齪事情嫁人差點毀了盛家名譽的時候,他也差一點點就勒死了墨蘭(真的狠)
古時人命薄如紙,書中也不乏那些平日歌舞昇平,到最後卻因一步之錯落得家族衰敗,男子充軍,女沒賤籍這種事情,而盛紘在外處處謹小慎微,也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家族宗長。古時沒有家族庇佑,對女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譬如林噙霜,譬如衛姨娘。
古代累世傳家的家訓。家族平安是基礎,是最基礎的基礎。但想讓家族傳承,靠的可不是謹小慎微。而且盛紘的謹小慎微,可不是讚美他的。盛老太太被毒害之時,他倒是謹小慎微了,長柏後來是怎麼給他分析的?如果不是顧二和長柏出來收拾局面,他就要釀成大錯了。
實際上長柏告訴他父親那番話說得非常對。這件事是一定會爆發出來的,如果當下捂住了,就會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來。只要在體制內待過,官場上的把柄,就是在能否往上走一步的時候用的。以前聽說過的,一個不熟的同事,她父親是高官,給她整了兩套檔案,一套在事業單位賺工齡,一套在大學讀全日制研究生。這個同事年紀還小口無遮攔,這些事很多人都知道。
平時無人查無人管當然沒事,但在她升正科的關鍵時刻——對於她個人來說,能進這一步就是另一個天地——有人把她給舉報了。結果自然。對於盛紘來說,如果這件事當下他捂住了,就會成為懸在他和他子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所以古代大家族,講究內要齊心合力,外要謹守規範道德,就是為了避免禍事。
要知道升官之時就必然代表有人跟你競爭,一定會拿著把柄大做文章的。這可不是小說裡的情節,現實也一直在發生。
如果真的以古代風評來看待盛家,那麼盛紘時代以足可以成為風評尤佳的大家族了,盛家興於盛紘而盛於長柏,長柏過後已顯衰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家族興衰過程,書裡也說過很多遍的盛家能興盛是離不開盛紘的。在我看來這些的背後盛老太太功不可沒!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