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水滸傳》是一本奇書。它用隱晦而又尖銳的刻畫,揭露出了一個「暗黑系社會」。而作為首部章回體小說,《水滸傳》在收穫一大批粉絲的同時,也同樣收穫了不少「黑粉」。
金聖歎算是半個,而餘萬春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堅定「黑粉」。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本《蕩寇志》,主要講述梁山好漢一個個慘遭誅滅的過程。對於「黑粉」群體來說,這無疑是「大快人心」。
《蕩寇志》
從《蕩寇志》的描寫來看,餘萬春的寫書思想一目了然。既然《水滸傳》中刻畫出了108位好漢,他便對這些英雄人物安排了各種悲慘結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武松。
在眾多水滸人物當中,武松的形象尤為生動。作為「上上人物」之一,武松憑藉一雙鐵拳敢拼敢闖,生生將籠罩在下層民眾身上的黑雲,打出了個窟窿。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飛雲浦反殺,這些精彩橋段,都令讀者大呼過癮。
電視劇《水滸傳》武松劇照
梁山大聚義後,武松排名十四,在十大步軍頭領中僅次於魯智深。而後跟隨宋江四處徵戰,立下赫赫戰功。儘管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武松痛失一臂,但依舊有了個不錯的結局:被朝廷賜錢十萬貫,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後壽至八十而亡。
可在《蕩寇志》中,神勇無敵的武松,便迎來了人生悲劇。武松初戰時,遭遇雲天彪。這位武將的人物刻畫,是在大刀關勝的基礎上進行的。《水滸傳》中大刀關勝刀法精湛、戰無不勝,於是作者便安排了一個不輸於他的角色雲天彪。因此在反水滸英雄當中,雲天彪的武藝值當屬一流層次。
武松畫像
武松甫一出場,便被雲天彪數次擊敗。按照後者之武藝,這倒是情有可原,也尚有轉圜之餘地。但餘萬春覺得還不過癮,特意安排了一個十九歲的女將陳麗卿來當做他的剋星。正如陳麗卿在書中所說:
「他會打老虎,我會打打老虎的人。」
而武松之後的悲劇,便驗證了這句話。在接下來的戰役中,武松振作精神,還帶領一隊兵馬伏擊雲天彪。在他就要取勝之時,陳麗卿卻率軍殺出,將武松殺得落花流水。
記下來,武松又在鬥花林中被陳麗卿正面擊敗。無論武松用盡什麼樣的辦法,不是被陳麗卿輕鬆擊敗,便是眼看就要擊敗陳麗卿時,反遭後者戲弄,眼睜睜看著她脫身。
當讀到這裡時,小鹿也覺得十分憋屈。鮮少有敗績的武松,竟然屢次在一個女將上吃虧,的確令人感到無比荒誕。
但仔細研究過《水滸傳》,小鹿又發現,原著中的武松雖然不近女色,還辣手殺死潘金蓮,但卻在男女方面上有動搖的傾向。或許這只是一種片面說法,但餘萬春卻將其擴大,最終給他安排了陳麗卿這個剋星女將。
武松與潘金蓮
而武松結局的安排,也是同樣道理。在《蕩寇志》中,武松先後與唐猛、龐毅、聞達三位敵將進行車輪戰,儘管最終逃脫,但卻耗盡氣力而亡。不過,武松的人設並沒有崩,戰死時的場景也比較體面:
「挺棍怒目,威風凜凜,猶如天人。」
為何在《蕩寇志》中,武松會有這樣的結局呢?實際上,原著中的武松,一向以一身驚人氣力而聞名。無論是拳打老虎、還是身為步軍作戰時,武松能頻繁取勝的原因,便是他的氣力,而不是靠武藝上的技巧上。
武松打虎
正因如此,餘萬春便偏偏叫武松倒在了自己的長處之上。就像小李廣花榮善於射箭,反而卻死於敵軍冷箭一樣。
餘萬春作《蕩寇志》,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受金聖歎影響的。他曾經說過:
「聖嘆先生批得明明白白。忠於何在?義於何在?總而言之,既是忠義,必不做強盜;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
金聖歎腰斬《水滸傳》,大家都知道。而餘萬春的《蕩寇志》,便是從第七十一回寫起,來借著金聖歎版本的《水滸傳》繼續寫下去,才給梁山好漢安排了各種悲慘結局。
金聖歎
餘萬春雖然出身底層,但卻見識過一些低級農民起義對於廣大百姓的荼毒。站在這個角度上,他同金聖歎一樣,直接抹殺了梁山好漢在後四十回中徵四寇的功績與輝煌,反而將他們的結局,當成一種再常見不過的農民起義而寫。
這樣一來,梁山好漢雖然都是敗亡,但《水滸傳》中卻是可歌可泣,而在《蕩寇志》中,則充滿了各種荒誕悲劇。
武松雕像
參考書籍:《水滸傳》、《蕩寇志》、《金聖歎評·貫華堂本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文:古老的小鹿 / 圖:來自網絡與《戴敦邦水滸人物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