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光(教授/作家):《色戒》(小小說)

2020-11-08 教授作家太陽之子CYG

請在閱讀前先點擊 「關注」,進入作者頭條主頁,在那裡您就可以瀏覽到作者的所有作品,讀完後如果覺得好請與好友分享!


《色戒》


色戒(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這方圓三十裡內有兩座山。

東面的山,山勢雄奇,直插雲端。山上有座寺廟,廟宇恢宏,暮鼓晨鐘,香火旺盛。廟裡的方丈最近新收了一位小徒弟,法號無塵。無塵長得濃眉大眼,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極是聰慧,深得老方丈喜愛,日夜精心點化。

《色戒》

西面的山相比東面的山少了一份大氣,多了一份靈秀。幾樹桃花掩映著一個很小的尼姑庵。很多年間,尼姑庵裡只住著一位老尼姑,顯得冷清而安靜。近來,尼姑庵裡的老尼姑也收了一位年輕的徒弟,名叫淨玉。人們常看到師徒二人在庵外的桃花溪畔有說有笑地浣衣、淘米、洗菜。那淨玉天生麗質,舉止嫻雅,說話鶯聲燕語,走起路來像一朵雲在飄,相形之下,庵裡的桃花就顯得俗豔了。

《色戒》

東西兩座山各有各的道兒,出山的路在山下交匯在一起。東面的和尚、西面的尼姑外出化緣不免在山下相遇,但見了面也就是彼此唱一聲阿彌陀佛,然後各走各的路。

一日,無塵獨自一人外出化緣在山下遇雨,就想到路邊的亭子裡躲一躲,卻見淨玉早已站在亭子下了。無塵正猶豫著,淨玉用眼睛向他示意,無塵也就甩了甩紙傘上的雨水,揩揩腳走進亭子。

《色戒》

無塵站在亭子的東邊,淨玉背對著他站在亭子的西邊,兩人不交一語,聽山雨呼嘯,看落花流水。

淨玉偶爾悄悄看一眼無塵,趕緊轉回身去,臉就有些紅。無塵偶爾悄悄看一眼淨玉,也趕緊轉回身去,心就砰砰地跳。

他們彼此始終一句話也沒有說。他們希望這場雨永不停歇,直到地老天荒。

《色戒》

此後無塵每次外出化緣總會在山下的亭子裡遇到淨玉,淨玉每次外出化緣也總會在山下的亭子裡遇到無塵。兩人見面,不說話,一個站在亭子的東邊,一個站在亭子的西邊,靜看春日飛花,冬日落雪。

兩年後,東面寺廟裡的無塵不辭而別,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西面桃花庵裡的淨玉也在同一天消失,也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色戒》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作者簡介:

陳玉光 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行政學會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已出版、發表各種學術專著、文學作品集20餘部,1200餘篇,其中,學術論文300餘篇,文學作品900餘篇。主持或參與完成了22項國家、省、市社科規劃課題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科研成果和文學作品獎40餘項。

相關焦點

  • 陳玉光(教授/作家):《退休》(小小說)
    《位置》(小小說)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猛然從局長的位置上退下來,鄭局長很不適應。《位置》(小小說)、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行政學會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玉光(教授/作家):《一分錢的遺產》(小小說)
    一分錢的遺產 (小小說)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作者簡介:陳玉光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行政學會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玉光(教授/作家):《母與子》(小小說)母子情深,一世一生
    母與子(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一 作者簡介:陳玉光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行政學會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玉光(教授/作家):《暖》(小小說)一個舉動溫暖了整座城市
    暖(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暖》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作者簡介:陳玉光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行政學會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玉光(教授/作家)家庭倫理小小說:《逃》
    《逃》(小小說)逃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她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就在一家大型超市裡租了一塊門面做服裝生意,生意不好做,開始時賠了不少錢,但她天生就有股子倔勁兒,加上善於了解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和服裝新潮流,又肯吃苦,幾年後生意漸漸好起來。
  • 陳玉光(教授/作家):《桃花緣》大唐詩人崔護的傳奇愛情
    《桃花緣》桃花緣 (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在那個春天的暖洋洋的午後,大唐詩人崔護徜徉在海棠、梨樹、杏樹的花海裡。年—846年),唐代詩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進士,後官至御史大夫、廣南節度使。《全唐詩》收其詩六首,尤以《題都城南莊》以聯想合理、對比強烈、語言清麗、感情飽滿為後世廣為稱道。 (如果覺得好就點讚,點擊「關注」後可瀏覽作者更多精彩作品,記得與好友分享!)
  • 陳玉光(教授/作家):《狗性•人性》(小小說)
    《狗性•人性》狗性•人性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狗性•人性》過後,戴處長找到陶教授的辦公室:「陶教授,您是大學問家,如果連一條狗都管不好,以後您就別談論治國之道啦!」陶教授漲紫著臉半天無言以對。回到家,陶教授對穆太太說:「『雪妃』不能再養了,趕緊找個朋友送了。」穆太太還戀戀不捨,替「雪妃」說了很多好話,想把「雪妃」留下。
  • 陳玉光(教授/作家)1分鐘唯美暖心小小說:《關於太陽的對話》
    《關於太陽的對話》關於太陽的對話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關於太陽的對話》《關於太陽的對話》 (歡迎文友們點評《關於太陽的對話》 (歡迎文友們點評!)作者簡介:陳玉光 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已出版、發表各種學術專著、文學作品集20餘部,1200餘篇,其中,學術論文300餘篇,文學作品900餘篇。
  • 陳玉光(教授/作家):《花痴》(小小說)
    每當讀書累了的時候,他就會走到一株花前與她交流一會兒;要是家裡或朋友家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他也會饒有興致地對她絮叨,比如方教授前天釣到一條金光閃閃的大紅加吉,高興得好幾天睡不著覺,畫家老穆前不久買了一條二哈,二哈卻在主人不在的時候把家裡的沙發、床墊兒撕得滿地都是碎片兒等等。
  • 陳玉光(教授/作家)親情小小說:《美麗的謊言》
    美麗的謊言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小榮(我母親的名字)呢?這個沒良心的!」我們就說母親有心臟病,也牽掛著您老呢!所以就派我們來看您啦,外婆才轉慍為喜。我們就這樣騙了外婆十四年,直到外婆去世。在這十四年中,魏媽媽一家也幾乎和我們成了一家人。在我們兄弟姐妹心裡,魏媽媽就是我們的親媽媽。
  • 陳玉光(教授/作家):《賣豬》中國社會幾十年間的巨大變化
    賣 豬(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快到年根兒的時候,豬就該出欄了。 作者簡介:陳玉光 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陳玉光(教授/作家)社會問題小說:《搭夥》
    搭 夥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無論在什麼行當裡幹事兒,只要有真本事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 陳玉光(教授/作家):《雨》(小小說) 外賣哥,人間暖情
    雨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這場雨來得實在是太急驟了,閃電把昏黃的天空撕開幾道大口子,街道和樓房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劇烈地顫抖著,狂風將粗壯的法桐樹枝折斷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 陳玉光(教授/作家):《催婚》(小說)
    催 婚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棉花糖是個女孩的名字,她原本叫什麼名字已經不很重要了,因剛參加工作時老喜歡吃棉花糖,公司裡的人就給她起了這個雅號(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 陳玉光教授小小說:《天使的心靈》一個身患絕症的女孩的最後心願
    《天使的心靈》天使的心靈(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這個美麗的花季少女靜靜地躺在床上《天使的心靈》 (如果覺得好就點讚《天使的心靈》 (如果覺得好就點讚,點擊「關注」後可瀏覽作者更多精彩作品,記得與好友分享!)
  • 陳玉光教授暖心小小說:《恕》
    恕(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陳玉光教授小小說:《生兒育女》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生兒育女》生兒育女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一男孩:「爸爸,我想要天上的星星!」 (如果覺得好就點讚,點擊「關注」後可瀏覽作者更多精彩作品,記得與好友分享!) 作者簡介:陳玉光 我國哲學、倫理學、文化學、「三農」問題、城鎮化、社會學研究學者,當代小說、散文、童話、寓言作家和詩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天堂之路》(小小說)在日本,一些老年人把監獄視為天堂
    《天堂之路》天堂之路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春日早晨的天空湛藍深邃,小巷的櫻花應著季節爭先恐後開出繁密的花朵,沿著彎曲的巷子站成兩排花牆,從南向北蜿蜒伸向小巷的盡頭,通到不遠處的湖畔。 (註:本文根據日本老年問題的相關研究報告創作。最近十幾年中,日本社會的總體犯罪率持續下降,但「銀髮罪犯」卻與日俱增。許多老年人進行輕微犯罪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吃監獄飯」,他們把監獄作為自己「在地球上的最後一站」。)
  • 《繭》(小小說)
    《繭》(小小說) 一是身為分管後勤工作的副院長卻要求申報正教授職稱,院黨委書記勸阻了她幾次都不行,她就不停地跑到書記的辦公室裡去又哭又鬧,最後院黨委書記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同意她去參評,結果她還真的把自己的正教授職稱給跑下來了。職稱雖然有,但她也不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只是一個虛的職稱。
  • 《秧歌情》(小小說)膠州大秧歌是世界非遺,舞起來那叫一個來勁
    秧歌情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 秧歌是這塊大地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人都會扭,人人都愛看。 (該文刊載於《青島文學》、《小小說選刊》)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