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子故事:逃跑香港(續)

2020-10-16 我爺爺是地主

(七)


三個小夥伴匯合以後,高興之餘,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我們怎麼辦?往哪個方向走?繼續按照佘成軍早上說的道路走嗎?還是回家嗎。。。。。。?

回家,肯定是不會考慮的,才出來就回去,不行?!

繼續沿著六連去134團團部方向的大路走嗎?這個路線是佘成軍告訴大家的,他們幾個人裡,只有他才走路走過這個路線,而且是回口裡的時候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走的。

現在他就是被他爸爸抓回去的,佘成軍他爸爸肯定已經從他那裡知道了他們原計劃的路線,說不定佘成軍他爸爸就在這個路線上等著他們三個人過去呢?如果被他抓到以後,因為他們剛才的逃跑,不知道會怎麼收拾他們。

這麼一考慮,,三個人商量以後一致決定,不能繼續沿著去134團團部的大路走了,如果繼續按照原來的路線走下去,肯定會被佘成軍他爸爸或者家裡面的其他人們追上,抓回去了。。。。。。

不行,肯定不能走134團團部方向了,此時已經快中午了。

三個人到六連的水井旁邊喝了水,吃了三連帶出來饃饃,然後在水井旁邊的蔭涼處,一邊休息繼續想著往哪裡跑。

恰好這個時候,有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路過他們三個人休息的附近,聽到與不遠處的人們打招呼,別人問他大中午的騎自行車去哪裡?騎自行車的人回答說自己是去121團。。。。。。

正在發愁不知道怎麼繼續跑路的三個男孩子,聽到這個聲音以後,立刻就引起了注意力,馬上就動心了——三個人互相對視眼神以後,會意了大家的想法:走121團的路線。三個人不約而同的站起來,邁開腳步,遠遠地跟著那個騎自行車的人,走上了去往121團的道路。。。。。。

這個路況,與一連到三連的道路差不多,蜿蜒曲折的小路從高高低低的沙包之間穿過,九月份的天氣,新疆中午的沙包窩裡,還是非常炎熱難耐的。他們三個人在這樣的天氣和路況裡,開始還是盡力快速走路,以便他們可以遠遠地看見前面那個帶路的騎自行車的人。

他們三個人就這樣快速走路了好久以後,前面的騎自行車的人看不見了,留在面前的就只有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沙漠裡的小路。因為一路上走過來都沒有看見有分路口,說明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騎自行車的人應該就是沿著這個道路走的,於是他們就開始放慢腳步,繼續沿著這個道路不慌不忙前進了。

三個人走啊走啊,太陽快西斜的時候,終於看見了前面不遠處有綠色的楊樹林,一般情況下,有高大楊樹林的附近,就會有兵團的連隊。有兵團的連隊,就一定會有譁譁譁的自己流淌的洋井水,走了半天的沙漠道路,他們太渴了,太想喝水也太需要喝水了。。。。。。。

他們三個男孩子加快步子前進,趕在太陽落山以前走到了楊樹林下面的一個兵團連隊裡(後來他們估計可能是121團的13連,距離六連最近的一個121團連隊),找到了連部的水井,好好的喝足了清涼的洋井水,然後再不慌不忙的喝水吃帶來的饃饃。

吃了饃饃喝了洋井水以後趁著還沒有天黑,三個人一起走路四處尋找,不大的連隊裡,還是沒有多少時間就找到了這個連隊商店和的馬號(有些地方叫馬廄)。三個男孩子把各人的三塊錢都拿出來買了餅乾之類的零食。回到洋井旁邊喝洋井水繼續吃一些餅乾,補充剛才吃饃饃還沒有吃飽的飯量。。。。。。。

入夜時分,三個12歲的小男孩悄悄的進入了連隊的馬號,找到馬號後面院子裡高大的麥草垛(這些麥草是馬匹過冬的飼料,白天就看好的地方),鑽進了麥草垛裡。

雖然此時已經是九月份的新疆天氣,早晚氣溫已經比較冷了。但是,他們鑽進了麥草垛以後就不一樣了,躲在新堆起來的麥草垛裡面暖暖和和的,不一會他們就在麥草垛裡睡著了。。。。。。

(八)


第二天,他們鑽出麥草垛的時候,太陽已經老高了,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麥草垛裡面睡覺睡到這麼晚,什麼時候大人們趕大車從馬號出去他們都不知道。

——估計昨天佘成軍他爸爸給他們造成的驚嚇以後的逃跑,加上六連一路步行過來這個連隊,身體自然是非常疲憊不堪,所以昨天晚上麥草垛裡面睡覺睡的一塌糊塗的。

三個小夥伴悄悄的出了麥草垛以後,避開餵馬的老漢,去連隊洋井旁邊喝著井水,一起分享著吃完了昨天晚上吃剩下的餅乾,還是覺得沒有吃飽。於是李玉慶拿出借自己大爺的38塊錢,三個人一起去商店裡,又買了一些餅乾大家分享了。

吃了再一次買的餅乾以後,三個小夥伴也覺得都吃飽了,然後就朝著自己認為香港的方向繼續走路前進了。這一次他們三個走的路況比昨天前天的都好多了,道路兩邊一直都有樹林,有樹下的蔭涼可以躲在下面走路,感覺還是很愜意的。

已經過了平時吃中午飯的時候,他們還是走到了另外的兵團連隊,還是找到連隊的洋井水,半天沒有喝水的他們,喝了洋井水以後,感覺不渴了的同時就是覺得自己肚子餓了。

他們三個都是12歲的年齡,正是吃得多而且餓的快的時候,早上睡覺起來的晚了一些,早飯吃了最後的饃饃,現在中午都過去一些了,的確應該吃東西了。

怎麼辦呢?上午買的餅乾路上就已經吃完了,是要好好想辦法了。他們幾個當時的感覺是:再也不想吃餅乾了,因為出來以後的最近兩頓飯都是吃的餅乾喝洋井水,鹹菜都沒有吃到過。如果繼續只吃餅乾喝洋井水,大家都有一種胃裡冒酸水有一種想吐的感覺了。。。。。。

於是,三個小夥伴一起找到連部的商店,李玉慶用剩下的錢買了幾個魚肉罐頭,另外在商店裡面也還是買了一些餅乾,魚罐頭下餅乾應該可以吃下去了。三個小夥伴一起提著東西回到水井旁邊,慢慢的吃東西喝洋井水,魚罐頭是在商店裡麻煩售貨員打開了兩個,吃了一些魚罐頭改換了口味以後,再吃餅乾的感覺好多了,吐酸水的感覺也沒有了,真好。。。。。。

吃了魚罐頭下餅乾以後,三個小夥伴看看已經半下午了,走路大半天了,也感覺累了,就決定今天晚上就住在這個連隊裡。至於晚上睡覺嘛?還是繼續昨天晚上的老辦法——找到連隊的馬號,晚上天黑以後鑽進麥草垛裡。。。。。。。

只是,晚上吃飯的時候,魚罐頭和餅乾都吃完了,還是覺得沒有完全吃飽的感覺。但是,三個小夥伴還是鑽進麥草垛裡面睡覺了。。。。。。

(九)


這一天晚上,他們三個人睡覺以後,漆黑的夜裡註定不是一個平靜的夜晚。

半夜裡,三個小夥伴在睡夢中,不約而同的都被餓醒了,肚子裡越來越強烈的飢餓感,折磨的他們都已經無法繼續睡覺了,怎麼辦?

常言說的是:饑寒起盜心。

此時此刻就在他們三個小夥伴身上得到了驗證——他們三個小夥伴又再一次不約而同的想起了那個連隊的商店:乾脆去那裡偷東西吃,然後趕快離開這裡。

飢餓使他們立刻行動起來:說幹就幹,三個小夥伴一起趁著夜色來到白天買東西的商店,而且還在路上撿了一根手臂粗的木棍,作為撬門的工具。那個時候的連隊商店,門鎖與普通人家的都差不多,三個小夥伴齊心合力使用木棍撬那個商店的木門,居然也沒有用多少時間就把商店的木門給撬開了。

三個小夥伴摸黑進入商店以後,抑制住內心的害怕,也可以說是飢餓戰勝了他們恐懼的心理。然後根據白天過來買東西的時候,看到售貨員給他們拿罐頭拿餅乾的位置。此時,憑藉著白天的記憶,根據手上摸索到的感覺,很快就找到了罐頭和餅乾糖果這些吃的東西。

為了多拿一些吃的東西,脫下外套衣服做包裹,三個人每個人都包了一包吃的東西以後,悄悄的溜出了連隊商店,找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吃飽了以後休息一會。因為半夜三更,周圍都是黑咕隆咚的,這樣的夜晚裡,他們也不敢跑遠了。但是他們三個也實在沒有地方可以去,還是繼續回到麥草垛裡睡覺吧,吃飽餅乾糖果以後的三個小夥伴們,回到馬號鑽進麥草垛裡沒過多少時間就睡著了。。。。。。

第二天上午,三個人醒來以後,覺得麥草垛外面非常安靜的情況下,才悄悄的,慢慢從麥草垛裡出來,看見天已經亮了好久,想著昨天晚上的行動,就趕快離開了馬號。

離開馬號的時候,看到馬號裡面有一匹馬拴在馬槽旁邊吃草,三個人悄悄過去解開繩子,牽著那匹馬離開了馬號,按照他們自己估計的方向出發了。

牽著那匹馬,離開那個連隊有一段距離以後,三個人想要一起騎在馬背上繼續以後的行程。

結果,事情進行的很不順利——那一匹馬的馬背上坐了兩個人以後,第三個人再騎上去就很費勁了,而且第三個人就是騎上去以後,大家都馬上覺得非常難受,而且只要第三個人騎上去以後,不知道為什麼,那匹馬就開始變得更加不聽指揮了。

三個小夥伴同時騎在馬背上,前面那個覺得屁股埂的難受(坐的位置太靠前了以後,就是馬背上最窄的地方)想往後面坐一些,可以稍微舒服一些,同時還要負責駕馭馬匹,要求馬匹按照自己的要求行走。

而最後面那個人呢,則想要往前一些,兩個手緊緊的抱著前面那個人的腰,以免馬匹走動的時候,自己從馬屁股後面掉下去了,如果再被馬踢到一腳,那可就慘了。

騎在中間那個人呢?雖然坐的地方相對來說好一點:屁股下面沒有前面那個人埂的難受,也不會像後面那個人擔心會掉下去。可就是因為位置安全一些,所以需要負責抱著衣服包裹著的罐頭餅乾這些東西。

另外就是覺得自己前後都有人貼身擠著,一會就覺得自己熱的很不舒服。。。。。。

三個小夥伴一起騎在那匹馬背上,雖然很不舒服,但是通過幾天的步行體驗,覺得走路太累了,而且慢得很,騎在馬背上還是覺得比走路舒服一些。

騎馬就可以前進的速度了不少,就可以快一些到達目的地,所以三個人還是堅持駕馭著馬匹向著自己心中的方向繼續前進了。

結果,馬匹馱著他們三個人並沒有走出去很遠,三個人在馬背上就開始覺得自己更加難受了,難受的結果就是三個人在馬背上動過來動過去的,不斷調整自身騎馬的姿勢。

與此同時,可能是隨著離開連隊馬號的距離越來越遠,那匹馬也開始越來越不不聽指揮了(可能那匹馬也不願意離開「家」),走過一個小沙丘的時候,一下子就把他們三個男孩子甩下了馬背,自己扭頭跑掉了,估計應該是自己跑回那個單位的馬號去了。。。。。。

(十)


三個小夥伴被甩下馬背以後,三個人一起跌落在那個沙土地上。

他們看見馬匹跑遠的同時,好像也沒有感覺到哪裡疼痛,於是才慢慢的爬起來,互相看看都沒有受什麼傷,而且衣服包裹著的那些罐頭和餅乾也沒有摔破。

站起身來以後,三個小夥伴互相看著對方的樣子,想著剛才自己一起掉下馬背的經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好一陣才忍住沒有繼續笑了,然後拍打幹淨身上的灰塵這些,又繼續順著那條他們認為是去香港方向的道路,開始了步行。

一路走著,一路說著剛才騎馬時候的難受,一邊互相開玩笑取笑對方,不知不覺就大半天過去了,中午吃飯以後的時間裡,還是又走到了另外一個兵團連隊,找到水井旁邊開始吃東西。

吃魚罐頭的時候,因為他們沒有昨天商店裡面那樣的工具打開,就乾脆在水井旁邊撿了一個石頭,把玻璃瓶子敲破了以後吃裡面的東西,吃了一陣以後,雖然沒有吃多少,大家也還是都不繼續吃了。

連續吃了兩天的魚罐頭加餅乾喝洋井水,他們此時的感覺是:不想再吃魚罐頭和餅乾了,非常想吃饃饃,哪怕是吃到以前最不喜歡吃的包穀面饃饃也好啊,現在他們情願拿自己的魚罐頭換包穀面饃饃吃。

以前吃饃饃的時候,覺得餅乾魚罐頭這些可是好東西啊!想吃都不可能經常吃到的,現在吃這些當初想吃的好東西兩天,就覺得吃不下去了——切身體會到這些東西雖然是好東西,但是再好的東西都不能代替饃饃、都不能當飯吃啊!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三個小夥伴開始想家了,想著爸爸媽媽,想著兄弟姐妹,想著家裡面的白面饃饃,想著以前在家裡面,曾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但是,如果現在就回家,他們還是害怕會挨打,也不敢回家。於是,三個人就在水井不遠的樹林裡休息,反正已經半下午了,晚上睡覺還是老辦法——兵團連隊的馬號裡的麥草垛。

那個時候,基本上每一個連隊都有馬號,一般都有20匹馬左右,4-5輛四匹馬拉的大車作為生產運輸車輛。九月份的時節,麥草垛還是一個多月前新收割的麥草堆放起來的,作為給馬匹準備的過冬的飼草,新麥草垛裡面,因為時間短,也沒有什麼老鼠毒蟲之類的東西,而且還有一點芳香的感覺,所以他們這幾天都是選擇麥草垛裡睡覺。

而且馬號的目標也非常明顯,非常好找,只是因為人們還沒有到下班睡覺,馬號裡有人還在工作,所以他們現在還不能進去馬號。

樹林裡,不知道是誰,說出了他們都擔心的事情:被抓回去怎麼辦?抓住以後回去了學校以後,怎麼給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們交代這些天的事情?

想來想去的,也沒有理出一個頭緒,畢竟他們三個人只是12歲的小男孩。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了,一會就去想其他的事情了,忘記了剛才還擔心害怕的事情。

看到周圍環境裡,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三個人估計著進入馬號的馬匹和馬車已經安頓好了,基本上沒有什麼人進出了,就悄悄的故伎重演——鑽進麥草垛睡覺了。

(十一)


第二天,他們仍然是半上午才從麥草垛裡出來,沒有戴手錶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睡覺起來是幾點鐘了。

——其實,當年那個時候,別說他們三個小孩子了,就是成年人戴手錶的都還沒有普及,能夠買個手錶戴上,也都是需要2-3個月的工資收入才可以實現的。

稍微吃一些東西以後,分別提好自己的衣服包裹,水井上喝水以後,他們又按照自己想的方向出發了,走了好久以後,已經走出了有樹木的道路,前面的路上已經沒有了兩邊的樹林。已經走出去好遠了,這個時候,總算遇到了一輛路從他們後邊過來的汽車。

三個人聽見汽車自後面開來的聲音,走路已經很累了的他們三個人立即站到路中間招手攔車,想要搭車前進。汽車因為路況不好,本來也開的不快,司機老遠就看見他們三個小男孩路中間攔車,當然也是好遠就慢慢的把汽車停了下來。

汽車司機看到他們是三個小男孩,就質問他們:你們幹什麼,為什麼這樣馬路中間攔車?

他們三個人走過去說:叔叔,我們只是想要搭你的車子,我們回口裡(當然不能隨便就告訴別人——自己從家裡面逃跑出來的目標是香港)。

汽車司機聽了他們三個人的回答,又好氣又好笑,就告訴他們:你們要回口裡,無論是去哪裡,都應該去烏魯木齊去坐火車,然後坐火車才能回到你們想去的地方。我現在是開車去煤礦拉煤,然後回奎屯,來回都不是一個方向。好了好了,趕快讓開路,我還要趕路呢。。。。。。。

三個小夥伴聽了汽車司機的話以後,慢慢的讓開了道路。看著汽車經過自己身邊以後,拖著車子後面揚起很大的灰塵,一會就走遠了,漸漸地看不見了。。。。。。

三個小夥伴此時此刻,已經完全沒有了主見,汽車司機的話讓他們知道了這樣的問題——要去香港就必須先去烏魯木齊,在烏魯木齊坐火車才能到新疆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

回想一下自己出發以前的想法——走路去香港,能夠搭車就搭車,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

唉,現在怎麼辦?香港是肯定去不了了,回家嗎?好像現在他們已經完全找不到如何回家的路了,至於回家挨打的事情已經不考慮了。。。。。。

於是他們現在決定——現在往自己眼睛可以看見那邊有綠色的樹林的方向走,只要有樹林就一定有水源有人家,就一定可以找到與家裡面差不多的一些單位。

於是他們離開了汽車公路,往那個有著綠色樹林的方向走去,去不了香港的絕望,離家幾天的勞累和思念親人的感觸,還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的恐懼心理。讓他們三個小夥伴,在這樣多鍾因素作用下,前進的步子邁的很快,而且害怕在天黑以前找不到可以棲身的連隊馬號以及麥草垛,前進的速度就更快了。。。。。。。

(十二)


一路上,三個小夥伴加快腳步的同時,也在一邊討論另外一個面臨的問題——回家以後,如何給父母和老師同學們說?怎麼說這一次出來幾天的經歷。。。。。。

三個人最後得出了一個共同意見:他們三個人回去都說是佘成軍領頭出來的,是他首先提出來這個大家一起逃跑香港的行動,如何帶著我們幾個一起逃跑出來的。。。。。。

反正他們三個人都一致這樣說,佘成軍就是不承認也沒有辦法,他也只能承擔自己是帶頭逃跑香港的人。因為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問事情的時候,就是這樣判斷哪個對、哪個錯的。現在這個事情,老師問起來,也會是這樣判斷方法。

雖然現在這個逃跑香港的行動,他們四個人裡面,他們自己根本說不清楚是哪一個首先提出來,哪一個是帶頭逃跑的。但是,到現在這個地步,他們目前的三個人,都統一往佘成軍身上推脫責任了,而且他還是四個參加行動的人裡面,年齡最大的一個。。。。。。

恐懼給他們力量,讓他們三個人加快速度走路;討論以後推脫了逃跑出來的責任,讓他們放下了思想包袱。這樣一來,經過了不少的沙包之間的道路。中午,三個人躲在在一個背風的沙包後面,吃完了最後的兩瓶魚罐頭(兩個瓶子互相碰破了吃的)和餅乾這些,他們還是在半下午的時候就走進了那片綠色的樹林裡。。。。。。

繼續在樹林裡往深處前進,順著林帶公路走了不知道多遠,就看到了他們預計的連隊房屋。三個人一起才進入這個連隊,就看見有幾個年輕人在打羽毛球,經過他們旁邊的時候,猛然有人喊了一聲:李新建,不要走了,團裡已經找了你們幾天了。。。。。。

原來這個人是李新建他大哥李來新的朋友,認識李新建,而且團裡各個連隊都發了通知:有四個小孩子離家出走,還有三個沒有找到,而且說了各個小孩子的姓名等等。所以李新建他們三個人一過來就被他認出來了,當然是趕快領到他們的宿舍裡去了。

其實,這個兵團連隊就是135團的2連,找到三個小孩子以後,當然是趕快報告了單位領導,領導趕快打開領導辦公室的門——打電話給團部領導,報告他們已經在二連找到了那三個離家出走的小孩子,儘快通知他們家長來二連接他們回家團聚。

剛好,不一會二連食堂也到了開晚飯的時間,二連領導就安排那個年輕人帶著三個小男孩去食堂吃飯,估計他們也餓壞了。。。。。。

在二連食堂裡,三個小夥伴吃到了久違的白面饃饃和菜湯。在外面,各個連隊食堂除非有本連隊食堂的飯票,不然就是有錢也不能賣饃饃賣菜給你吃的。

但是,吃飯的時候,二連領導已經事先專門交代炊事班,先一人發一個二兩的饃饃,喝一些菜湯,不能多給東西吃。休息一下,過一到兩個小時再吃東西。

不能多給他們吃,是有原因的——是擔心他們三個在外面餓的時間久了,現在有了吃的東西,如果現在一下子吃的急了吃多了,把胃給撐壞了就麻煩了。

(十三)


三個小夥伴一起吃完了各自的小饃,喝了一碗菜湯以後,被那個年輕人領著回到了他們的單身宿舍裡,一邊休息,一邊等著來人接他們回家。

在宿舍裡等了沒有多久,李新建的大哥:李來新,張超江的爸爸:張在源,一起騎自行車過來接他們了(李玉慶的媽媽行動不方便,本人沒有來,而是委託張超江的爸爸把他帶回家,反正兩家居住的房子也不遠)。

三個小夥伴坐著兩輛自行車,分別回到了各自的家裡面,回家以後,也都沒有挨打挨罵,就是平時對李新建要求非常嚴格的大哥李來新,也沒有如李新建所擔心的那樣打他一頓。——估計家裡人是擔心他們再一次離家出走吧。

回到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們三個人就按照路上商量好的說法:是佘成軍最先提議逃跑香港的,也是佘成軍帶領他們三個逃跑的,他們逃跑香港的行動都是因為佘成軍。。。。。。

於是,結合佘成軍的年齡在四個人裡是最大的,學校自然就採信了他們三個人的說法,佘成軍的班主任因此狠狠的批評了他,而且要求他在班裡做了檢討。

回家以後,他爸爸:佘家農又把他狠狠的打了一頓。(抓回來的當天就已經打了一次的)

後來,他們三個小夥伴才慢慢的知道了一些自己逃跑的同時,發生的事情——在他們離開六連改變方向,往121團方向逃跑的時候,佘成軍的爸爸已經回去通知了他們的父母,並且同時報告給了單位領導。

這個事情,很快就報告給了團領導,三個小孩子逃跑以後失蹤了,當然引起了團領導的高度重視,馬上開始調查事情的原因。

團領導知道他們的行動目標是逃跑香港以後,雖然覺得荒唐,但是,他們畢竟只是十二歲的小孩子,不能不管啊!還是立刻報告給了管理處134團那邊,因為當年135團的人們,一般都是經過下野地管理處到石河子,然後再去烏魯木齊坐火車去內地的。而且,佘家農已經在135團的六連抓回來了自己的兒子,另外三個男孩子跑掉了。

於是,135團和134團各個單位都接到了通知,要求大家密切注意三個十二歲小男孩的動向,發現以後立即報告。。。。。。

哪承想,這三個年僅十二歲的男孩子,在六連被佘成軍的爸爸發現行蹤,並且差一點抓回去以後,根本就沒有按照大人們判斷的方向去下野地134團方向前進。

而是劍走偏鋒,竟然橫穿六連與121團的沙漠地帶,往121團方向去了。

這麼一來,所以135團和134團領導安排人員沿途尋找他們,各單位密切關注的範圍裡面,自然就會那麼多天都沒有發現他們幾個的蹤跡了。。。。。。

(十四)


事情過去了四十年了,當事人現在都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雖然後來他們都曾經去過香港遊玩,實現了當年的夢想。但是,現在他們自己偶爾回想起來當年的幼稚行動,仍然會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

事情是否正確是另外一回事,十二歲的三個、十三歲的一個,一共四個男孩子,在那個年代就敢想著去香港,並且還敢於付諸實際行動,還有其他人誰敢嗎?

甚至在逃跑香港的行蹤已經暴露的情況下,而且能夠在已經被大人抓回家了一個年齡最大的小夥伴,只有三個十二歲小男孩那樣的情況下,仍然繼續按照當初出發時候的目標——香港,繼續前進沒有回頭。。。。。。

雖然,他們前進的方向根本不可能到達香港。

但是,就是到了現在,我還是由衷的佩服他們,佩服他們當年小小年紀就有出走香港的勇氣和在野外生活好幾天的膽量以及能力。。。。。。

相關焦點

  • 沙門子農場:瑪河苦戀(續)
    經過周密考慮以後,按照張父的計劃,他出面去生產隊給兒子開了出去廣元探親訪友的介紹信,然後安排張勇敢自己一個人提前三天出發,悄悄去了廣元,住在廣元火車站附近的招待所裡(那個時候,沒有介紹信的人,招待所都不能讓你入住的,火車票也買不來的,錯開三天的時間就是為了避免其公社領導懷疑他預謀逃跑新疆),耐心的等待著何家三人的到來。
  • 兵團沙門子農場:太平間的故事
    (一)無論是在沙門子農場出生長大的人們,還是在沙門子農場曾經工作過的人們,都會記得沙門子農場有個醫院:沙門子農場衛生隊。1984年以前的沙門子衛生隊,在團部的西北角,園林隊旁邊。由兩棟蘇式(後來說的:俄式)建築的平房構成,一去的右邊,那個建築面積小一點高大平房是門診部,繼續往前百米左右就是建築面積大一些的就是住院部了。
  • 沙門子故事:川軍老兵與旗袍女人
    旁邊的董奶奶穿的是以前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裡面看見的解放前上海年輕漂亮女人穿的旗袍,大概一米六多的身高,就覺得皮膚特別白淨,真的好優雅,好有氣質,當年沙門子農場沒看見有其他什麼人穿這樣的旗袍衣服。(在沙門子農場的許多年裡,一直到後來1993年我離開,也就沒有看見其他什麼人像當年的董華英這樣穿過旗袍,當年看見她真的好優雅的氣質。。。。。。)
  • 沙門子的川軍——砍一刀
    沙門子的川軍——砍一刀 (一)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他們在三連的時候,曾經幾次跟著爺爺一起去後面的一戶人家玩,他們家裡面也有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爺爺帶我去的時候,告訴我:這個喊徐爺爺,那個喊徐奶奶,那個喊小光哥哥。
  • 謝謝遇見你(續更)
    (短篇故事,快完結啦,喜歡就點個讚吧)......因為已經在遊戲裡「結婚」一段時間了,有一次我問他,可以跟群裡的朋友公布我們的關係嗎?他說,他忙於練車,也不怎麼玩遊戲了,覺得沒有必要。我想想也是,反正群裡大多也是不怎麼相關的人。
  • 故事:夕陽巷(續三)
    夕陽巷(續三)夕陽巷(續三)「常有理」是常有財的綽號,因為他經常與人抬槓,什麼事都喜歡爭個輸贏,所以夕陽巷的街坊都叫他「常有理」,久而久之他的大名便沒有幾個人知道了。可不要小瞧了司機,在夕陽巷的街坊眼中有兩種人最了不起:一是像王老師那樣學識淵博的讀書人(雖然王老師在生活作風上有過汙點,但下身前面長著那個玩意兒的男人誰敢說自己一輩子就不會犯那樣的錯?因此善良的夕陽巷街坊早就原諒他);二是像「常有理」這樣手握方向盤一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汽車司機。因此,夕陽巷的許多街坊對「常有理」的話深信不疑。
  • 沙門子故事:川 軍 老 兵 和 旗 袍 女《二》
    ��� (五)鐘體如其人,聽我爸爸他們說:他是四川省宜賓縣人,在沙門子農場成立之初,他就與我爺爺他們那一批四川籍的勞改犯一起,由四川出發時的帶隊幹部陳祥高帶領,從下四場調過來了。他走路都是非常的正正板板,抬頭挺胸,坐在凳子或者椅子上都是坐在前面的一部分,然後就是抬頭挺胸,兩手很自然的放在兩腿膝蓋上。
  • 《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19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
    《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19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劇名領取哦~《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19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劇名領取哦~
  • 揭秘香港茶餐廳靈異事件
    ​香港茶餐廳靈異事件打出的招牌是官方默認。真相是警方沒有進一步就此事作出回應。信仰者大可當作是默認,其實甚至可以提高檔次,宣稱聯合國已經默認。而理性一點的,則相信警方完全沒有必要作出回應。或者說不屑回應。
  • 《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26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
    《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26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我在香港遇見他》超前點播1-26免費分享(點讚+關注)私我
  • 金項鍊(下)|續海亮
    金項鍊續海亮金項鍊(上)金項鍊(中)(完)(發表於2020年《三峽文學》第十期)續海亮,1960年生,山西省靈石縣人。
  • 原著《知否》齊衡結局(二)——鰥夫半生,孫兒與盛小六再續前緣
    原著《知否》齊衡結局(二)——鰥夫半生,孫兒與盛小六再續前緣齊衡三次喪妻,終不再續娶,鰥夫半生,孫兒與盛家小六再續前緣。(親,請點個讚,加關注,助力小編漲粉哦,後續更精彩!)上文說道齊衡三次喪妻,加之痛失小兒女,內心受盡痛楚,極盡折磨,可能也頓悟與夫妻姻緣無望,自此便不再續娶,只留兩個姨娘服侍;一心撫育兩個小兒子,又當爹又當娘的,這輩子實屬不易。(這在《知否》原著番外篇中齊衡二兒媳對兒媳說的)坊間也說,齊衡克妻克子,便不敢把自家女兒嫁齊衡為妻,總之齊衡之後便不再續娶,與情感上孤獨終老吧。
  • 當民辦教師那些日子(續三)
    (因為我有時候是在手機上寫,我本人又不怎麼懂操作,所以上次(續二)誤發微頭條了,喜歡的老師和朋友可以去微頭條看,特此致歉)(未完待續)(歡迎各位欣賞原創連載,喜歡的話請您關注評論,謝謝!)
  • 我在香港遇見他:當張無忌遇見張無忌,劇中每個人都有病
    《反黑路人甲》大結局,魔姐嚷著劇荒的時候,朋友介紹《我在香港遇見他》,知道主演是吳啟華和曾舜晞,並沒有什麼興趣,當張無忌在香港遇見張無忌,能撞出什麼火花?本來金庸書中的男主角,最不待見的就是張無忌了。該劇講述小張無忌曾舜晞(李嘉)一家子都有病,從媽媽到哥哥,都是在二十四歲左右的時候犯精神分裂,而他馬上就到了二十四歲,已是碩士學位,可是他不得不背負著沉重的家族精神病史前往香港求學,大張無忌吳啟華(陳茗軒)就是他想找的精神疾病權威教授,而這位教授也想研究研究小張無忌這個遺傳病例。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下):一場夢
    (三)老A偷到了當時的檢測報告,06年的時候。那麼還說見到連阿雲的林慧,一定有很大的嫌疑,老A告訴小楊等一下,一會再通電話。小楊來到偵探社,發現資料被扔了一地,老A的助手也被人殺害了。故事到回到當天的下午,老唐拿著他們三人相聚的照片問小諾什麼時候知道姜紫成是親生父親。其實小諾三年級就知道了,還告訴老唐自己要去香港上學,林慧也會陪著他,一家人要在香港團聚,遠離老唐這個爛人。控制不住情緒老唐對小諾出了真相,阿雲是被姜紫成和林慧殺死的,他還要把證據拿出來,讓他倆全都坐牢。
  • 香港新增9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香港新增9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7日公布,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9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90例、輸入性病例6例。香港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899例。
  • 故事:40年前,爸爸去上廁所時,我被人帶上了去香港的火車
    安置區的住房只有大約一百平方英尺(約合9.29平方米)。狹小的空間裡住了我、妹妹、繼父和媽媽。後來外公也從杭州來到香港,和我們一起同住。做飯、衝涼都在室外的空間進行。家中狹窄逼仄,我和妹妹像野孩子一樣在外面跑。
  • 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香港
    馬家輝這本新書的故事開端,就是在江湖局上,同時充盈著荒誕和宿命:江湖大佬哨牙炳金盆洗手暨六十大壽宴會,開席前的賭桌上,哨牙炳連續三把拿到牌九局裡的四張最大爛牌,也就是書名所說的「鴛鴦六七四」——「鴛鴦六」,指的是兩隻花色不一樣的六點;「七四」,指的是一隻七點和一隻四點。
  • 故事:夕陽巷(續五)
    夕陽巷(續五)
  • 《大牧歌》四組「三角戀」中的四個女人和七個男人(五):鄭君1
    鄭君:苦中求樂、愛情至上、終成正果的「半個悲劇(人物)」>i)不打不相識、天造地設的一對浪漫之侶用今天流行的話,鄭軍就是一個頭腦簡單、做事不過腦子的「文藝青年」,竟能被文弱的許靜芝一句再簡單最不靠譜的「信誓」便被稀裡糊塗地「挾持」「綁架」到了萬裡之外的西北大漠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