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著信仰的力量

2020-10-10 孤獨行者看世界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裡,與大多數宅在家裡的人們一樣,看著手機電視上紛至沓來的各種關於疫情的消息,有時感動、有時惶恐、有時憂心忡忡。但轉念一想,如果天天陶醉於名著名篇中,不也是很愜意的生活嗎?這種心境下,長篇小說《面紗》深深吸引了我。小說精美而複雜的結構、跌宕有致的情節設定以及個性強烈、字斟句酌的行文風格,確實稱得上英國作家毛姆的一部力作。


《面紗》講的是貪慕虛榮的女主人公基蒂為了在妹妹之前出嫁,匆忙嫁給了自己不愛的沃爾特,開始了一段盲目的婚姻,在婚姻中出軌,被丈夫發現後,迫於無奈與丈夫奔赴霍亂疫區。在疫區,從對死亡的恐懼,到協助修女們做義工,開始覺醒救贖自己,從而涅槃重生的故事。

在作家毛姆筆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鄉村是美麗的自然風光,破敗、骯髒的農村環境,被瘟疫折磨的苦難百姓。

為了拯救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們,投身於疫區服務的沃爾特廢寢忘食的工作著,每天早出晚歸將那種溫柔的觸摸和依戀、仁愛毫無保留的獻給了修道院的孤兒們。基蒂在傳教士的引薦下認識了修道院的院長和修女們,她們為了信仰而不顧自己安危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基蒂。在這些精神富足的修女身上,基蒂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她主動要求院長照顧中國嬰兒,指導修女們做縫紉工作……協助修道院做義工。在忙忙碌碌中,基蒂看到以前自身的虛榮與造作,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相對於幫助別人所獲得的東西,基蒂發現與無處不在的死亡的恐懼相比,與那天她偶爾瞥見的那種令人驚嘆的美相比,自己與沃爾特之間甚至與查理之間的事兒簡直「不值一提」。揭開了愛情、親情、人性的面紗,基蒂終於認識到,有信仰的人生才是充實而幸福的,這樣的人生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而不是依靠父母和婚姻。每一個人只有在覺醒後才能發現人生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尋找到一條安寧的人生之路。作品最終完成靈魂的救贖和精神的成長。

時光已過去百年,西方的宗教信仰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共產黨人的信仰不可同日而語。從李大釗「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的豪邁誓言,到方志敏「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無悔堅守……我們見證著信仰的力量,是他們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人的信仰、用奮鬥書寫人生價值的光輝篇章。

今天,豔陽高照,太陽發出聖潔的光芒。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面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大地上無數醫生、護士、軍人、社區工作人員……是這場戰役中無畏的戰士,他們心懷信仰,勇於擔當,正在用自己的生命與行動與病毒和死神決戰,正在驅散我們內心的陰霾。宅在家中的我們一定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充實自我,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有信仰才能有力量。放下小我,完善自我,才能成就大我,這將是我們通往精神成長和美好生活的陽光大道!(2020年3月7日)

相關焦點

  • 《風聲》:遭遇「密室迷宮」中的大絕望,麥家重塑信仰的力量
    《風聲》也借鑑了迷宮敘事的後現代敘事手法,把懸疑用類似迷宮的結構來架構,像剝洋蔥一樣,層次分明地去探尋人的命運、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善惡等精神內涵。在這種反覆辯駁中,身陷囹圄的「老鬼」李寧玉,始終是堅守著信念,為民族大義寧死不屈,體現出一種「雄渾」的人生力量。 她在一個孤立無援的環境中,經受著意志和智力的不斷考驗,也一步步被逼近極限,最後她不得不以死明志險中求勝;而為了成全李寧玉的信仰,顧小夢在她死後,仍然遵照約定,冒著風險送出情報。
  • 《肖申克的救贖》,信仰的力量,一場善與惡的對抗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困境的時候,擁有內在強大力量的人會頂住困難的壓力,並將這些變成無形的力量。什麼是內在力量?內在力量,就是生命本身,跟世間萬物的生命一樣,所有生命的力量都來自於內在,內在的力量與環境因素有很大關係,因為內在的力量需要在環境中去感知和釋放。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但凡內心強大的人都會有一個動力來支持他。這個動力就是信念。我們自信有能力解決問題,我們了解自己並確信自己的方向,我們自主能改變和創造環境帶給我們的阻力,我們也會產生能戰勝困難的信心,並相信希望就在不遠的地方。
  • 喻道故事:牛頓的信仰見證
    在這兩年多無課可上的日子裡,牛頓習慣於在花園裡長時間地禱告和默想,習慣於在信仰中思索科學,在科學中深思信仰。萬有引力的發現,就是由於他的這一思想方式。據他的好友斯蒂克利說,他確實是由於花園裡一個掉落的蘋果想到了萬有引力,並引發了一系列永遠改變科學界的事件,以致於蘋果後來成了萬有引力的標誌。
  • 愛你也要滅了你——信仰的力量
    鄭耀先與韓冰,這兩位劇中的主角有著各自堅定信仰的人,一個是共產黨,另一個是國民黨,各為其主,為挖出深藏在各自內部的內鬼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但隨著被時代列車的碾壓,各自的心裡路程也一變再變。由相爭相鬥到相容,再到相愛,最後到以命相搏。道盡了人生悲愴!
  • 神靈的力量
    信仰力的誕生使人們充滿前所未有的自信,盲目的以為自己得到了和蠻漢一般能力,無中生有的力量開始在心中蔓延,疲憊不堪的身心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滋潤。先民們對蠻漢的眼神從最初的崇拜信任敬仰走向了信仰。在這股信仰力量影響了人們,也開始蔓延至蠻漢本身,渾身是血的蠻漢看向了人們,所有人對自己下跪的情景,閃閃發光的眼神,無條件的相信、信任、支持充磁著蠻漢身心。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在心中腦中身體裡油然而生。轟!大腦一片空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雙眼看向人們,看向妖魔巨怪,看向大地,看向天空仿佛一切都如此的渺小,如此懦弱。
  • 《風聲》再版:見證魔窟中用生命守護的信仰
    這個世界槍林彈雨,支撐我們活下去的不只是生命,還有信仰,而信仰,是不怕子彈的。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替我們負重前行的,有我們的家人,有我們的夥伴,有各個崗位上奮戰在一線的最可愛的人。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們也不該忘記,還有一批人,在暗中守護著朗朗乾坤。
  • 對於你,信仰的含義是什麼?這本書為你揭露信仰的真正含義
    信仰,這個詞,我一直以來認為,它是無上與神聖的代名詞。說到信仰,我的第一反應是,它應該是某種理論、思想、學說,可以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關於信仰,印象最深刻的是海飛《麻雀》中的這句話:「唯祖國與信仰不可辜負。」
  • 信仰與細節的故事
    原來戰勝恐懼的力量來自文化!來自願景的指引,來自目標的牽引。想起了《聖經》中的一句話:「萬物因為你的信仰而造就。」想起了柏拉圖的一句名言:「若神不在,一切皆無。」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信仰的力量,這就是夢的力量。
  • 《長恨書》愛是信仰,也是光
    愛是信仰,也是光。這是我在看完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愛能讓一個人有力量苦苦等待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愛就像是信仰一樣,讓即使活的再苦再累的人相信未來,愛也是光,電量了原本漆黑的長夜,讓人勇敢的邁向未來。即便是再艱難的日子,艱難過後便是愛與希望。 如果說地球上最大的力量是什麼?
  • 唐卡,以心畫佛,用生命作為獻祭,永不褪色的信仰……
    於是,便於攜帶又可以隨時供奉的唐卡被創造出來,寄託著藏人心中神聖的信仰。千百年過去了,唐卡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時至今日,依然散發著非凡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大師沉迷其中深入研究,而在市面上,唐卡一直都是炙手可熱的收藏珍品。那麼,唐卡這風採絕世的魅力,從何而來?
  • 《風聲》丨貌似安靜的較量中顯示的是信仰的力量和犧牲的準備
    這些地下英雄從做臥底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信仰的力量才是他們心底最重要的。
  • 《隱秘盛開》:當愛已成信仰,比真愛更長久的,是苦澀的暗戀
    其次,書中見證了他們同學時光的河流,靜謐安詳,奔流不息,象徵著女主人愛人的心態這條河流,見證了女主愛男主,直至生命消逝。,可以削弱死亡的沉重作家三毛說:我心中有一個不變的信仰,它是什麼,我也不很清楚,但我不會放棄這在冥冥之中引導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離開塵世,回返永恆的地方。
  • 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一定要有信仰?
    那是因為他從小對家國情懷的信仰,以及從小受到的恩惠都是由這片土地所給予的。他不忘初心,投身於教育事業,是他畢生要做的事。他對電影的信仰與堅持,始終保持藝術創作與時代發展同步。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創作者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相融合的態度,也能看到人們對信仰的篤定。這也是為什麼人一旦有了追求,有了渴望,人生才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 紅色故事:堅守信仰的梁文友
    正文共計2560字 |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1今天講的故事是:堅守信仰的梁文友他的眼睛看人時又會透著光亮,讓人感覺到老人內心藏著一種堅定的信仰。老人是善良的,看到他,讓人就感覺到是溫暖,是一股靜靜地熱浪。梁文友是海南人。老家在萬寧市龍滾鎮。龍滾鎮和旁邊的瓊海市陽江鎮,在中國大革命時期。都歸縣管轄。這一帶,是當年的革命老區。當年在這裡鬧革命的人們,跟著中共瓊崖組織,堅強、勇敢、前僕後繼,就如同一條滾滾翻騰的赤龍。
  • 《警察與讚美詩》:守望信仰之光,不做被命運放棄的流浪者
    羅曼·羅蘭曾說:居於一切力量之首的,成為所有一切的源泉的是信仰。而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有信仰。歐·亨利是美國20世紀初傑出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刻畫的人物形象極富戲劇色彩,故事情節都在情理之中,小說結局卻在意料之外。讀來既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又充滿哲理,發人深省。
  • 為信仰而戰的奮鬥者-談談李涯
    但他是被策反的,有很多事情,他是不確信的,他先推倒了自己的第一個信仰,重新站隊,在後來的信仰中,他也有過動搖。李涯則不同,李涯從始至終,都明白自己要什麼,需要做什麼,並一直為他的信仰而孜孜不倦,乃至犧牲。這一次李涯調查餘則成,被餘則成扇了一耳光。 我看著李涯恥辱又委屈的表情,突然心疼了一下。李涯是應該委屈的。
  • 我愛你,愛到願為你改變信仰
    都不是,紅色正劇《諜戰深海之驚蟄》告訴我們:為她改變信仰。驚蟄裡的陳山,穿著寬大的褲子和一雙陳舊的皮鞋,叼著紙菸,走在上海街頭被雨打溼的地面上。霓虹燈閃著清冷的光,他的兄弟緊緊跟在他的身後……他們是上海灘的「包打聽」,他們就這樣一步步走來。陳山在他的特工生涯中所走的每一步,幾近完美卻又兇險重重,他在重慶民間似黑白照片一樣地生活著。
  • 兩部第八號當鋪類型的小說,上帝視角見證人性,驚世智慧布局謀篇
    兩部類似第八號當鋪的題材小說,《特拉斯買家俱樂部》以上帝視角見證人性;《販罪》用「心之書」販賣「罪惡」,驚世智慧布局謀篇。小說由一個個故事構成,以旁觀者的身份見證每次交易中人性的善與惡。而小說主線串聯一個個小故事從而構成完整的世界觀。
  • 《風聲》:深陷命運絕境,也要堅定信仰,逆襲突圍
    在這個版本裡,重點突出「老鬼」的心理活動,在絕境中是如何堅定信仰,用死亡傳遞情報的。第二個版本名為「西風」,這個故事裡的「老鬼」雖然也用死亡傳遞了情報,但人物形象不再是正面陽光,似乎多了點陰險狡詐,為了傳遞情報利用和威脅了國民黨特工顧小夢。這個版本是倖存者嫌疑人之一顧小夢親口講述的。
  • 苦難中的巴克在它自己活出的信仰裡發現了新生……
    巴克被迫見證著,忍受著,壓抑著,適應著,爭奪著,成長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恐怕是對這裡弱肉強食最溫柔的解釋。在這片極地荒野裡,到處都是危險,人為也好,環境也好。巴克被野性的信仰指引成狼回歸森林,可人類呢?拋棄了文明教化也要退化到原始森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