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農村一個六十歲女人的故事

2020-08-28 江門大姐

仙姨是江門人,她出生於江門新會睦洲鎮的一個鄉村,而且是一條比較偏闢的山村,在她的記憶中,對於父親的印象很模糊,早早撇下她姐弟六人去了極樂世界。她作為長女從小就肩負重擔,協助母親幹農活照顧兩個妹妹三個弟弟。

那個年代穿著樸素,夥食也很差,但由於一個寡婦帶著六個子女,仙姨的母親必須武裝起來身兼父親的角色,悍衛一家人不被別人欺負,所以表面都是很強勢的樣子,而仙姨姐妹弟弟幾個也是一樣,個個都長得壯壯的,說話聲音洪亮,落地有聲。

然而,沒有人知道,從小到大仙姨強勢的外表下,已埋藏了抑鬱症,她一方面頂著壓力幫母親持家,一方面省吃儉用,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給弟妹,最小的弟弟跟她相差16年,她就似母親一樣給他們關愛,而艱苦和不開心都自己默默承受著。

直至20歲那年,經人介紹,與同村一男人結婚了,同村不同姓,為了幫母親持家,選擇嫁了只隔幾幢屋距離的牛哥,牛哥為人沉悶不善言辭,那年代只見見人就基本可以結婚了,也不談戀愛,婚後規規矩矩的過日子,生了兩男一女,一直艱苦的過日子,任勞任怨,但是由於勞碌過度,仙姨的抑鬱症終於爆發了,一次在田裡插秧欠秧苗,她驚叫一聲秧苗不夠,腦袋傻了一樣幾天不說話,動作也不聽使喚,遊魂一樣行行坐坐。幸好牛哥身體健壯,堅持帶她去看精神科,調節好神經後又正常了,但是後來斷斷續續只要一遇上緊張事情或者疲勞過度這種情況都易發作!

那時仙姨大兒子準備娶媳婦了,準備婚房,準備酒席忙乎了一陣子,到兒子新婚那天一激動,又傻了,把兒媳婦嚇懵了。因為沒有人告訴過這回事。直至孫兒出生了,家裡歡樂了仙姨病情好轉很多,發病也少了,仙姨性格還是不變,心事從來不洩露,一切開心不開心藏在心裡,偶爾跟牛哥爭吵幾句也很快過去了。

一轉眼孫子十二歲了,為了更好的培養,仙姨兒子幫孫子轉出會城讀書了,仙姨的兩個兒子兒媳也在外工作,女兒早幾年也嫁出去了,一下子孫子也離開自己出會城讀書了,雖然不捨得但想想周末可以出去見見也沒什麼的。

可是,意外哪天到來誰都不知道,牛哥咳嗽一段時間去體檢卻檢查出來是鼻咽癌,這一悶棒實在沉重,仙姨天天陪著牛哥在江門北街醫院化療電療,日子抑鬱的過了三年,反反覆覆,到最後牛哥病情嚴重到吞咽困難,食物從口入又從鼻流出的狀態了,子女們關注牛哥病情,都是幾次入ICU病房了,從來不放棄治療,仙姨的抑鬱症卻已很嚴重了,可是由於子女個個忙工作忙著輪班照顧父親,沒有人注意到她的一舉一動。

六月的一天,早稻收割了,勤勞的仙姨從來不放棄農活,可惜施肥錯誤,她家的稻穀失收了,比別人每畝少收200公斤,她很難過,卻偏偏村裡長舌的女人都故意踩上一腳,說我家不施肥也收成比你高。仙姨第一次在打電話給兒子的時候大哭了。她說自己施肥重施了。兒子安慰過後也不放心上。結果就在那幾天,仙姨行為失常了,三天穿同一套衣服,呆呆的坐在那龍眼樹下不吃不喝。

當兒女們都興匆匆把仙姨送去精神病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她已經是重度抑鬱症了,已經不言不語,四肢僵木了。治療期間,她的大腦意識已經很飄忽了,前言不答後語。

只有六十歲的仙姨,她最後的歸宿是精神病醫院。我們作為子女的年輕人啊,必須關注老人心境多陪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啊,別只顧自己的小家庭把父母都捨棄了,父母辛勤勞碌一輩子把咱們養大不容易啊。同時告誡人們別想太多把自己往死裡累的,勞逸結合,適當調節心情,合理按排家庭活動,人生匆匆,但也要慢一點,好好體驗生活,活出陽光健康的日子!更多真實故事關注江門大姐吧!


相關焦點

  • 「精彩回顧」江門五邑籍華僑華人愛國故事繪本專題展閉幕式活動
    江門素有中國僑鄉之稱,江門五邑籍華僑華人歷來愛國愛鄉,他們身在海外、心繫祖國、根在五邑,不斷的往返於家鄉與居住國之間,傳播西方文化,參與祖國和家鄉的建設,為世界和中國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江門市博物館選取六位五邑籍華僑華人以繪本的形式創作關於他們的愛國故事,於10月27日在華博館展出。11月28日下午,為期一個月的《江門五邑籍華僑華人愛國故事繪本專題展》完滿落下帷幕,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了閉幕式的活動。
  • 這場盛事,將在江門舉辦!
    世界江門青年大會(以下簡稱「世青會」)是一個以世界江門籍華僑華人青年精英為主體,旨在聯合世界各地華僑華人青年,促進相互溝通、合作共贏,推進青年大聯合、大溝通、大發展的重要平臺>2008年10月首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在江門創立。
  • 相差四十歲,夫喪後出家,這是一個真實的農村愛情故事
    去年買的衣服今年上半年又拿出來穿過,已經舊了,即使是農村人也不願意再接著穿,都要到街上去買新的。今天下午,我和我的媽媽也去各自買了一兩件。雖然是農村,我們這裡的鎮街上還是很熱鬧的,因為是特色小鎮,投了很多錢建起來的,現在那裡不僅有服裝專賣店、兒童遊樂場、還有很多大的超市。就是在超市門口,我們遇到了這個故事裡的女主角。
  • 八十歲大爺的六十歲「丫頭」
    一八十多歲大爺,閒來無事經常去社區打牌消遣,遇一六十多歲離異大媽,經常在一起打牌,自然也就熟悉了。大爺退休之前是某局的一個領導,雖然年紀大了,風度還是不錯的,退休後工資挺高。 大爺給一些對口公司指導一下專業,手頭還是挺寬裕的。 打牌閒聊中大媽知道了一些大爺的情況,互加了微信,在八十十多歲大爺眼裡,六十多歲的大媽應該是「丫頭」一般的存在吧。
  • 六十多年前,從農村到香港,又回到了農村
    六十多年前,一個偏遠城市的一個偏僻小村。「你在家照顧好幾個孩子和爸媽,我到香港去看下有沒有發展機會,如果有,我就在下面打工,這邊有什麼消息你就寫信告訴我,我安定了就寫信回來告訴你們地址」。「好,你也要照顧好自己,來,孩子們,跟爸爸說再見」。女人把孩子推到丈夫面前。「爸爸」,男人揉了揉孩子們的頭。
  • 故事:父母勸兒子倒插門,三十歲的農村光棍究竟有多難
    李飛胸口堵的難受,想哭又哭不出來,剛才他的親生父母居然苦口婆心的勸他去「倒插門」,女方是這個陀螺一樣的黑胖女人。三十歲家境貧寒,打光棍鄰裡嘲笑李飛快三十歲了,長相也算周正,為人也算老實,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但是就是討不上媳婦。主要是當下農村適齡青年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狼多肉少,加上李飛家裡的光景難堪,很難有哪個年輕的女孩子看的上眼。
  • 母親六十大壽,啞巴女人來送蛋糕,母親發現她竟是自己死了多年的姐姐
    劉娟老人的家排在村口第一個位置,今天是她六十歲生日,路邊停了兩輛豪車一個殘缺的家庭同時出現了兩個大學生,生活重擔壓得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母親直不起腰,可就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環境下,劉娟老人硬是靠著努力的汗水成功供出了一對兒女。
  • 六十歲鬧離婚,一對老夫妻的悲歡往事
    結果發現老陳和一個四十多歲濃妝豔抹的女人正在翩翩起舞。接著老陳就講了實情,說那個女人是離異的,他倆是跳舞認識的,已經好了大半年了。周阿姨一聽當然不同意,大罵老陳不要臉,喪良心。可是老陳卻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老兩口吵了好幾天,周阿姨死活不肯離婚。畢竟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這把年紀還鬧離婚,多讓人笑話啊。
  • 大好運將在六十歲時來到,你信嗎?
    杜家村有個叫杜金,快六十的人了,還沒娶媳婦,平時在街頭給人佔卜算卦。有人笑他這麼大年齡了,自己連個媳婦都沒有,還給別人算卦,要是能知道未來過去,咋不給自己算一卦呢?杜金說:「算過,我六十歲時,會有大好運。」有人問啥大好運?他說不僅有媳婦,還有兒子,兒子還是個大官。
  • 六十歲的壽命變成了九十歲
    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黃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說他只能活到六十歲;後來南洋有一條船遇到了大風,船快要翻了,黃永爵就急忙的拿出十兩黃金,後來黃永爵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叫黃振鳳,考中了康熙己未年會試的榜首,黃永爵也活到九十幾歲,而且得到善終。由此可知,天道是如此的真實可信,人應該去做去惡為善的事。
  • 六十花甲子,不死就活埋
    據說古代(不知是哪個朝代)的人活到60歲如果還不死的話就要被送進外形像房屋的「丘子墳」,活活餓死在裡面。 相傳有個大臣的父親也到了六十歲,被送進了丘子墳,大臣不忍父親餓死,便在墳上開了個洞,每天天黑後偷偷給父親送飯。
  • 原創真實故事:一個農村裹腳女人悽風苦雨般的漫漫人生路
    那個遙遠的,真實的,悲涼的故事,也就回到了我的腦海中。 我十二歲那年的夏天,炎熱的天氣像個大的悶鍋罩在大地上,一絲風也沒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電風扇還是奢侈品,不是我們這種普通農家能有的。就連電燈都是開一天,停三天的電,故我們的日常照明多半是煤油燈或蠟燭。於是,家家戶戶都會在晚上到屋外乘涼或睡覺。
  • 我六十歲了,我還有機會嗎?
    前兩天看到一個帥哥分享健身的視頻,感覺挺靠譜的。於是我就在評論區留言:請問我六十歲了,我還有機會嗎?結果沒人搭理我。小滿問:你有六十歲了?我說:先提早多問個幾年嘛。這樣才還有好幾年的緩衝期可以拖延。
  • 農村酒席一個農村傻女人喝喜酒,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很多人都很詫異這戶人家婦女的到來,她慢悠悠的走到隨份子的地方,從褲腰裡面的那個布袋拿出來100元交了上去,並反覆安排記帳的人說,記上我家男人的名字啊,可不要記錯了,男人不得空來,我來吃席,記帳的人打趣她,肖夫人以前沒有人見你隨禮,這次怎麼想你了喝喜酒了,那夫人樂哈哈的說道,我和我男人尋摸著,自己的娃兒也老大不小了,以後也要結婚生子,這大街上的人情來往總的是要出來意思意思的不,這話其實說來並沒有毛病,倘若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人說出來
  • 故事:六十歲的我,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兒孫,被人羨慕卻偷偷流淚
    ● 故事:六十歲的我,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兒孫,被人羨慕卻偷偷流淚。鄰居劉大媽六十歲,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兒孫,四世同堂。鄰居們誰家有喜事都找她幫忙鋪床,我們這個地方講究全和人鋪床有福氣,人丁興旺,健康長壽。劉大媽每次都樂呵呵地去幫忙,接受著人們送給她的吉祥話。♦️ 婆婆跌跤,孫子感冒。有一天,劉大媽的婆婆不小心從椅子上滑下來,跌的站不起來。
  • 侄子阻止六十歲的叔叔撿養棄嬰,叔叔你連自己也吃不飽,怎養活她
    那個阿嬸就跟吳叔說,她認識一個未婚女子,農村的,她想嫁出城鎮上來過居民的生活,她不想再在農村呆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城鎮居民很吃香的,農村的女孩都渴望嫁給城鎮居民,這樣子就再也不用耕田作地了,可以過上悠閒舒適的日子了。而婚姻,就是農村女子翻身的好手段。那個阿嬸約好晚上八點帶那個女子跟吳叔見面。吳叔說,沒問題,到時就去阿嬸家見那女子。
  • 山寨裡的「哥倆好」,情深意重,一好就是六十年
    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這個故事源於雲南深山一個彝家山寨。那裡的山很高,樹林很深。楊大爹的父親在鄰村的寨子裡有一結拜的「弟兄」,此人姓畢,生有五個兒女,其中一個兒子與楊大哥年齡相仿,兩人經常在一起玩耍,在楊大爹的父親還沒有被抓去當壯丁之前,兩位父親看到他們倆好,就讓兩個小孩結為了「弟兄」,那年,楊大爹十歲,畢大爹七歲
  • 農村單身大爺撿回一個傻子女人,深夜聽到女人說話嚇得馬上報警
    隔壁村的張大爺,今年60多歲了,至今還是單身。張大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因為家裡面窮。所以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家裡基本上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在農村,這樣的男人是沒有女人願意嫁的。一晃60年過去了,大爺還是一個人過,不過大爺雖然有殘疾。卻是個勤快的人,基本生活問題,自己能夠解決。
  • 一個50歲女人悲傷的故事
    第一眼,這個女人年輕時一定是標準的美女,家庭生活優渥和睦,性格善良溫和。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當兵的老家在外地的帥哥,看著那身筆挺的軍裝,在這個女人眼裡就一個字「帥」,那個年代就是崇尚軍裝的年代。帥哥美女很快戀愛結婚,小日子過得還是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