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姨是江門人,她出生於江門新會睦洲鎮的一個鄉村,而且是一條比較偏闢的山村,在她的記憶中,對於父親的印象很模糊,早早撇下她姐弟六人去了極樂世界。她作為長女從小就肩負重擔,協助母親幹農活照顧兩個妹妹三個弟弟。
那個年代穿著樸素,夥食也很差,但由於一個寡婦帶著六個子女,仙姨的母親必須武裝起來身兼父親的角色,悍衛一家人不被別人欺負,所以表面都是很強勢的樣子,而仙姨姐妹弟弟幾個也是一樣,個個都長得壯壯的,說話聲音洪亮,落地有聲。
然而,沒有人知道,從小到大仙姨強勢的外表下,已埋藏了抑鬱症,她一方面頂著壓力幫母親持家,一方面省吃儉用,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給弟妹,最小的弟弟跟她相差16年,她就似母親一樣給他們關愛,而艱苦和不開心都自己默默承受著。
直至20歲那年,經人介紹,與同村一男人結婚了,同村不同姓,為了幫母親持家,選擇嫁了只隔幾幢屋距離的牛哥,牛哥為人沉悶不善言辭,那年代只見見人就基本可以結婚了,也不談戀愛,婚後規規矩矩的過日子,生了兩男一女,一直艱苦的過日子,任勞任怨,但是由於勞碌過度,仙姨的抑鬱症終於爆發了,一次在田裡插秧欠秧苗,她驚叫一聲秧苗不夠,腦袋傻了一樣幾天不說話,動作也不聽使喚,遊魂一樣行行坐坐。幸好牛哥身體健壯,堅持帶她去看精神科,調節好神經後又正常了,但是後來斷斷續續只要一遇上緊張事情或者疲勞過度這種情況都易發作!
那時仙姨大兒子準備娶媳婦了,準備婚房,準備酒席忙乎了一陣子,到兒子新婚那天一激動,又傻了,把兒媳婦嚇懵了。因為沒有人告訴過這回事。直至孫兒出生了,家裡歡樂了仙姨病情好轉很多,發病也少了,仙姨性格還是不變,心事從來不洩露,一切開心不開心藏在心裡,偶爾跟牛哥爭吵幾句也很快過去了。
一轉眼孫子十二歲了,為了更好的培養,仙姨兒子幫孫子轉出會城讀書了,仙姨的兩個兒子兒媳也在外工作,女兒早幾年也嫁出去了,一下子孫子也離開自己出會城讀書了,雖然不捨得但想想周末可以出去見見也沒什麼的。
可是,意外哪天到來誰都不知道,牛哥咳嗽一段時間去體檢卻檢查出來是鼻咽癌,這一悶棒實在沉重,仙姨天天陪著牛哥在江門北街醫院化療電療,日子抑鬱的過了三年,反反覆覆,到最後牛哥病情嚴重到吞咽困難,食物從口入又從鼻流出的狀態了,子女們關注牛哥病情,都是幾次入ICU病房了,從來不放棄治療,仙姨的抑鬱症卻已很嚴重了,可是由於子女個個忙工作忙著輪班照顧父親,沒有人注意到她的一舉一動。
六月的一天,早稻收割了,勤勞的仙姨從來不放棄農活,可惜施肥錯誤,她家的稻穀失收了,比別人每畝少收200公斤,她很難過,卻偏偏村裡長舌的女人都故意踩上一腳,說我家不施肥也收成比你高。仙姨第一次在打電話給兒子的時候大哭了。她說自己施肥重施了。兒子安慰過後也不放心上。結果就在那幾天,仙姨行為失常了,三天穿同一套衣服,呆呆的坐在那龍眼樹下不吃不喝。
當兒女們都興匆匆把仙姨送去精神病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她已經是重度抑鬱症了,已經不言不語,四肢僵木了。治療期間,她的大腦意識已經很飄忽了,前言不答後語。
只有六十歲的仙姨,她最後的歸宿是精神病醫院。我們作為子女的年輕人啊,必須關注老人心境多陪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啊,別只顧自己的小家庭把父母都捨棄了,父母辛勤勞碌一輩子把咱們養大不容易啊。同時告誡人們別想太多把自己往死裡累的,勞逸結合,適當調節心情,合理按排家庭活動,人生匆匆,但也要慢一點,好好體驗生活,活出陽光健康的日子!更多真實故事關注江門大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