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中的倆花痴: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2020-08-28 槑烎夶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霜華

花痴,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有很多,但現在人們普遍認知最廣的就是:

女生見到男生就喜歡,看到帥哥就流口水,或者情不自禁尖叫出來的尷尬樣子。

我們在生活中、學校裡,身邊絕對不缺這種見一個愛一個,極容易動搖自己矜持之心的小姐姐。

像什麼哎呀他好帥啊,是我的菜,我要見到他,我一定要嫁給他,嚶嚶嚶的迷惑行為簡直噁心。

你那是看上人家身上的魅力嗎?摸著你自己的良心問問你自己。

明明就是饞人家身子,我都不好意思點破你,反正點破一個還有一千個一萬個的,我閒的?

如果不是金庸先生在《連城訣》中塑造出了兩位真正的「花痴」男女打動了我,

他們倆不僅僅矜持守禮、相敬如賓,而且還是真的喜歡這些花花草草,真·花痴無疑!

大概我可能一直都會對這種毫無原則、見人就犯花痴的人死心下去吧?

霜華,你可能聽得到我的心聲?

在金庸先生的《連城訣》中,有這樣一對特立獨行、又恩愛有加的神仙眷侶--丁典與凌霜華。

丁典的名字取自目不識丁、三墳五典之意。

可是家境殷實,人品極好的他並不願意過著尋常富二代們縱馬尋歡,玩世不恭的奢靡日子。

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於俠義之心,摻和進梅念笙師徒與連城訣寶藏各方勢力的惡意爭奪之中。

仗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俠義心腸,臨時從梅老爺子手中接過了「燙手的接力棒」,等待著主角的出現。

在自己武功大成之前,路過漢口菊花會,身為「菊花大俠」的他,又如何能夠不愛賞花、識花、贊花?

作為一個不懂花的鋼鐵直男,自然領悟不到這場菊花會對於丁典來說意味著什麼。

可能丁典一開始也沒想到,自己的「主角時光」竟會如此短暫。

好心幫忙、不曾留意、遭人陷害、廢人之體、忍受折磨、死裡逃生。

從出場時實誠,到退場時真誠,與真正的主角狄雲一樣,都經歷過從天堂到地獄的慘痛過程。

有句歌怎麼唱的來著?我曾把完整的鏡子打碎,夜晚的枕頭都是眼淚……

更沒有想到在菊花大會上的菊花大俠竟然棋逢對手,遇到了互為花痴、不相上下的她。

丁郎,我在思念你,你知道嗎?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漢口,乃是武漢三鎮之一,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可想而知,即便是在連城訣的黑暗世界中,

這場「菊花會」必然是集結了當地、附近諸多能人雅士、富賈豪紳、黑白兩道傑出人物。

凌霜華的父親凌退思正是一位已經金盆洗手,步入仕途,但仍然貪得無厭、賊心不死的厲害角色。

也不知那晚自己允許愛女霜華親赴「菊花會」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反正在菊花會上,一對「花痴」沒喝脈動 ,也沒吃果凍, 還是忍不住彼此心動了。

二人性情相投,因花結緣,異性相吸,很快便互表心意,在菊花的見證下,短暫離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二人再度重逢後,終於私定終身,並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時候拜見嶽父大人。

也不知是不是出門忘看黃曆了,選了這麼個見鬼的日子,

金老爺子一番苦心,處處影射這一切悲劇的開始。

還是在深更半夜,無盡黑暗之中,伸手不見五指!

關鍵是自己這老嶽父凌退思,簡直是比鬼還鬼啊。

有些狗可能不是真的狗,但我是!

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丁典、霜華二人被愛情衝昏了頭腦、被血濃於水的親情迷惑了眼睛。

凌退思之前乃是兩湖龍沙幫幫主,現又坐鎮荊州知府,可謂黑白通吃。

梅念笙死去後,《連城訣》寶藏的秘密就成為了整個江湖上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他又無意間得知梁武帝的這寶藏極有可能就藏在自己所管轄範圍內,凌退思自然是要志在必得了!

所以他不惜三番五次用女兒霜華為餌,暗中下毒,想要徹底拴住、控制住丁典這位「準女婿」,

不惜穿了他的琵琶骨,廢了他的武功,定期嚴刑拷打,折磨於他。

這就是凌退思最可惡的地方了,自私又貪婪,心狠且無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他以為用兒女私情就可以使丁典、霜華這對「苦命鴛鴦」就此妥協,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自己的親生女兒,一個嬌生慣養、弱不禁風的凌霜華竟然也有丁典那般死不認輸、妥協的凌凌傲骨。

這二人一個自毀容貌、一個甘願挨打,都在拼儘自己所能保護著對方,奮力維護著這段來之不易的愛情

在原著裡的字裡行間早就交代過了,丁典武功大成後,早就可以輕鬆越獄,帶上霜華私奔而去。

但是丁典還是不願意使小姐名聲有虧,執意要在牢中遠遠的陪伴著霜華,恐她一人在世上孤單。

甚至是自己在每次日常挨打受刑之時,都要把自己用來防身的烏蠶寶衣脫下來,心甘情願默默承受。

七年時光,就是這麼慢慢熬過來的,你說他倆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花痴」?

真·花痴卡

既然生不能同床共衾,那就死後同塋而眠

也許丁典與霜華早就意識到了,在視金錢為生命的凌退思面前,什麼對錯,什麼好壞都不重要了。

如果霜華當初沒有遇到丁典,身為知府千金的她,

很可能會被當作「政治工具」嫁入一個「門當戶對」的高貴人家。

或許一生都不會遇到這麼一個懂她,知她,愛她,敬她,也懂花的男人。

她也不會被逼毀容,更加不會見證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活活釘入棺材之中而死。

如果丁典當初沒有遇到霜華,身懷絕技、一腔熱血的他,極有可能召集江湖好手,一舉消滅血刀老祖。

將自己身上的「正道之光」射入雪山冰谷之中,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戰勝這可怕的人性之冬。

之後在一人一舟一壺酒,孤身一人隱居深山之中,使江湖上只留下一個關於菊花大俠的傳說。

而不是遭人暗算,身中劇毒,默默忍受琵琶骨被穿之痛,每月十五的拷打之苦了……

我心甘情願,兄弟你不必多說!

他倆此生註定是得不到父母親人的真誠祝福,若是堅持私奔在一起,不免一生都留有難以彌補的遺憾。

既然此事生時無解,不得相見,只好退而求其次,死後合葬在一起,共同去往黃泉路上走一遭。

既然生不能同床共衾,那就死後同塋而眠吧

而這個心願最終還是由主角狄雲來實現了,也算是金老爺子給我們一個交代吧?

不過我相信,假如金老爺子再給他們一次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們肯定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霜華,我來了!等我!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沈眉莊: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
    沈眉莊,出生於正三品濟州協領之家,而且父親是武官,在朝中地位頗高;母親是正妻,外祖是京中大戶,眉莊自是不會欺負了去。優渥的物質條件,富足的愛,讓眉莊自尊水平高,自我認同感也較足,所以她既不會拉幫結派,也不屑於各種上不得臺面的惡鬥。但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驕傲是有的,卻絕不可能是傻白甜。
  • 盤點《甄嬛傳》中引用過的詩詞(一)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甄嬛傳》中多次出現過菊花,每次都隱藏著不被說破的秘密
    沈眉莊喜歡菊花是因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沈眉莊喜歡菊花的氣節。由此可見,菊花作為意象在古代詩詞中出現,第一個方向是民間的講究,劇中,菊花是用來敬老的而敬老之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正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所寫,重陽節除了敬老以外,還要登高、思親,所以菊花還表達了一種思鄉之意。
  • 《甄嬛傳》中各小主的命運卻和她們喜歡的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甄嬛傳》中沒有一個多餘的人物,沒有一處多餘的情節,更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這也包含劇中提到的各種花!從甄嬛給安陵容鬢邊插一朵海棠,到她倚梅園許願,眉莊喜歡菊花,再到皇后喜歡牡丹,華妃自比芍藥,安陵容利用齊妃用夾竹桃害甄嬛,寧貴人喜歡合歡花……這些花又不止是花,它們暗喻著這些女人的命運。
  • 《甄嬛傳》中沈眉莊總是戴歪旗頭,你知道為什麼嗎?心機太深了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有很多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剛開始的時候沈眉莊就比較受歡迎,因為她是一個溫柔大方的女子太后見了也非常喜歡。沈眉莊一身傲骨從來不向別人低頭,當年的一句話寧可枝頭抱香死 不曾吹落北風中,這句話也是很震撼了。
  • 紅樓夢裡尤三姐之死: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只是一眼,就放在心裡五年之久,經歷了賈府的淫亂放縱,她以為她不會有機會得到自己所愛,突然有一天得成所願,從此日夜守住那把鴛鴦劍,守住自己的清白。這會子花幾個臭錢,你們哥 兒倆拿著我們兒兩個權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子。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她是幾個腦袋幾隻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罷,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了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也不算尤三姑奶奶!」說著又強壓著兩人喝酒。
  • 女人如花花似夢……《甄嬛傳》中的各女子都是什麼花🌸
    《甄嬛傳》中,皇后最喜歡牡丹花。她的頭上也始終簪著一枝牡丹。牡丹自古便是花中之王,在唐朝時被稱為「國色天香」。其雍容富貴與皇后的身份也是非常契合的。小說中寫到:那竹籤上畫一簇金菊花,下面又有鐫的小字寫著一句唐詩:「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眉莊本身就喜愛菊花。眉莊溫婉大方,卻性格剛烈,錯付一次真心後,再也不願委曲求全,最後香消玉殞。正如那句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甄嬛傳》秋實花落,似水的柔情只給懂的人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無法與華妃相較,家世更是不如她,與皇上的情份也差了好遠,所以她下定了決心,要謹慎、低調的在宮中成長。然而,華妃在宮中多年,她看得出沈眉莊的出眾,所以她根本不會給沈眉莊翻身的機會。心死、神衰,重病的沈眉莊就像一朵凋零的花朵,漸漸的枯萎,正當她性命垂危之際,一雙溫暖的手將她拉了回來,她知道溫實初能來到這個招人嫌的地方為她診病,全都是因為甄嬛,但對溫實初的感激之情,還是在心中發生了質變並逐漸的升溫。